柔性线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96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线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柔性线路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接近零插入力的柔性线路连接器。
柔性线路连接器是一种将柔性线路与刚性电路板相连接的装置。柔性线路连接器包括一安装于刚性电路板的绝缘本体,其上设有可收容和保持与刚性电路板相导接的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并开设有与收容槽相通的开口,以收容柔性线路的端部,从而将柔性线路上的印刷电路线与导电端子相导通。绝缘本体上附加有一个动臂件以将柔性线路固定于连接器。该动臂件也许是可分离的,或者是可移动地安装于绝缘本体,使动臂件于柔性线路插入的打开状态和使动臂件与一柔性线路相配合并施力于柔性线路以固定柔性线路于动臂件与绝缘本体间且确保柔性线路与导电端子电性配合的闭合状态间移动的。现有柔性线路连接器的案例揭露于美国专利第3,989,336、4,334,728、4,449,773、4,477,137、4,647,131、4,718,859、4,778,403、4,936,792、5,639,260、5,458,506、5,580,272、5,695,359、5,695,360、5,741,154、5,753,709、5,785,549、5,824,883、5,839,917、5,895,287及5,904,586号等。
一些现有柔性线路连接器具有制造过程困难且增加成本的复杂结构。现有柔性线路连接器的另一个缺点是他们需要较大的对接力以将柔性线路固定。另外,在某些场合,现有柔性线路连接器固定柔性线路的效果并非有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所讨论问题的柔性线路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固定柔性线路时仅需较小对接力,可以有效压制和固定柔性线路,该柔性线路连接器具有由保持件固定的动臂件,且保持件同时具有连接器的焊接片的作用,另外,该柔性线连接器还具有可以检视柔性线路于连接器内的适当位置的检视窗。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柔性线路连接器,包括开设有收容柔性线路的内部空间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每一端子具有延伸入内部空间以与柔性线路相配合的凸部。一动臂件以转轴安装于绝缘本体从而可以于动臂件与绝缘本体间形成供柔性线路插入的开口的打开状态与动臂件将柔性线路板配合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闭合状态之间移动。这些端子被安排使其凸部大致对准动臂件的转轴,以减小将动臂件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移动所需的对接力。绝缘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内部空间相沟通的检视窗,以检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柔性线路。动臂件具有间隔开的二臂部,每一臂部具有一收容在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轴孔内的转轴。前述轴孔延伸出有可将转轴导入该轴孔内的槽道。绝缘本体上还安装有一保持件,其与转轴抵接以将转轴保持于前述轴孔内。该保持件延伸设有焊接片,其可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而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柔性线路连接器具有简单结构,其固定柔性线路时仅需较小对接力,可以有效压制和固定柔性线路,该柔性线路连接器具有同时作为连接器的焊接片板及固定动臂件的保持装置,且具有可以检视柔性线路于连接器内的适当位置的检视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线路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柔性线路连接器于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柔性线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沿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沿Ⅴ-Ⅴ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2沿Ⅵ-Ⅵ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柔性线路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柔性线路连接器于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7所示柔性线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是图7沿Ⅹ-Ⅹ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8沿Ⅺ-Ⅺ线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线路连接器100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104的绝缘本体102及一绝缘材料制造的动臂件106,该动臂件106以一转轴安装于绝缘本体102上,可于闭合状态(如图2示)及打开状态(如图1示)之间移动。
绝缘本体102包括水平延伸的顶壁108及底壁110,两者间以两相对的竖直延伸的边壁112连接,从而形成一具有前开口116的空腔114(如图4及图5示)。底壁110上设有与空腔114相通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18,以收容端子104。
绝缘本体102的每一边壁112的外壁设有一通向绝缘本体102前面121的转轴槽道120,这种转轴槽道120的末端为一圆形轴孔122,该圆形轴孔122具有一与转轴槽道120相沟通而形成的边开口(未标号)。动臂件106包括一长杆124,其两端一体延伸设有两相对臂部126,且臂部126与长杆124之间设有沟槽128。该两臂部126间之间距正好对应两边壁112间的距离,而使臂部126分别对应绝缘本体102的边壁112。
每一臂部126的内表面延伸设有一转轴130,其自绝缘本体102的前面121插入相应边壁112的转轴槽道120,并移动至圆形轴孔122内且被一动臂件保持件132保持于其中,从而形成一使动臂件106可相对绝缘本体102转动的转轴线133。动臂件132请容后详述。
由于绝缘本体102的每一边壁112设有与动臂件106的相应臂部126相配合的缺口部131,转轴槽道120设于缺口部131上如图示的凹面上。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每端子104包括干涉收容于绝缘本体102的与空腔114相通的干涉槽136内的固定部134。干涉槽136具有一内封闭端,且其长度大致对应固定部134的长度。固定部134通过一连接部140一体连接设有一接触臂138,因而该接触臂138与固定部134大致平行地间隔开。接触臂138分别插置入底壁110上的端子收容槽118内且部分地延伸入空腔114内。接触臂138具有弹性且与收容槽118的底面间隔开,因而当有外力施于接触臂138上时,其可向下弹性变形。接触臂138上设有一面向动臂件106的凸部142,接触臂138的尺寸正好使凸部142大致垂直于接触臂138及转轴130的水平延伸的转轴线133。
一端接部144从与接触臂138及固定部134的相反方向自连接部140延伸出来。该端接部144部分自绝缘本体102之后面145(如图4至图6示)延伸出来以焊接或类似的方式与电路板(未图示)相导接。在本实施例中,端接部144具有一大致与绝缘本体102的底壁110相平齐的下缘,可与电路板以表面粘着技术相焊接。然而,端接部144亦可以做成以穿孔技术或其它相当技术与电路板相导接的形状。
请参阅图6所示,保持件132包括一干涉收容并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边壁112上的保持件收容槽148内的保持部146,其边缘150与动臂件106的相应转轴130相接触,且其位置与圆形轴孔122大致相对,从而封闭圆形轴孔122的开口边,以将转轴130保持于圆形轴孔122内。值得一提的是,保持部146上冲压出一偏斜部151以与绝缘本体102干涉配合,从而将保持件132固定于绝缘本体102上。
保持件132的保持部146上设有一焊接片152,该焊接片152与绝缘本体102的底面大致平齐,可表面粘着于电路板,从而将柔性线路连接器100与电路板相互固定。将焊接片152与动臂件106的保持件132整合于一体减少了零件数,且简化了工序。同时,亦有效可靠地实现连接器100与电路板的安装。
动臂件106的长杆124上延伸设有一对挂臂154,且每一挂臂形成一向内凸出的倒剌156,其可与绝缘本体102的底壁110上的相应扣件158相配合,可有效地将动臂件106固定于闭合状态。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动臂件106的长杆124设有一挤压面160,如图5示,当动臂件106处于闭合状态时,该挤压面160正好与凸部142相对,从而柔性线路(未图示)可收容于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内,并固定于挤压面160与端子104的凸部142之间且与导电端子104电性导通。
将端子104的凸部142大致对齐转轴130的转轴线133,有效地减小了当动臂件106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移动时对动臂件106的力矩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将端子104的凸部142与转轴线133对齐时,消除了它们之间的水平间距,从而减小了由于该间距(力臂)引起的力矩。
请参阅图7到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柔性线路连接器200包括一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204的绝缘本体202,一绝缘材料制造的动臂件206安装于绝缘本体202上,且可于闭合状态(图8所示)与打开状态(图7及图10所示)之间移动。
绝缘本体202包括水平延伸的顶壁208及底壁210,两者间以两相对立的竖直延伸的边壁212连接,从而形成一具有前开口216的空腔214(如图10图11示)。底壁210上设有与空腔214相连通的若干端子收容槽214,以收容且保持导电端子204于其内。
绝缘本体202的每一边壁212的外壁设有一通向绝缘本体202前面221的转轴槽道220,这种转轴槽道220的末端为一圆形轴孔222。动臂件206包括一个两端一体设有两相对臂部226的长杆224,且臂部226与长杆224之间设有沟槽228。该两臂部126间之间距正好对应两边壁212间的距离,而使臂部226分别对应绝缘本体202的边壁212。
动臂件206的每一臂部226的内表面延伸设有一转轴230,其可从绝缘本体202的前面221插入相应边壁212上的转轴槽道220,且其收容入圆形轴孔222时,形成使动臂件206可绕的相对于绝缘本体202转动的转轴线233。于本实施例中,圆形轴孔222的深度深于转轴槽道220,从而可以固定地收容转轴230于其内。
值得一提的是,绝缘本体202的每一边壁212上设有缺口部231以配合动臂件206的相应臂部226,因而,转轴槽道220为设于缺口部231如图示的凹面上。
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每一端子204包括一干涉收容于绝缘本体220的通向空腔214的干涉槽236内的固定部234。如图示的实施例中,干涉槽236的两端均开口。而且,固定部234的上形成有可与干涉槽236相干涉配合的倒剌237,从而可以将端子204牢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202上。固定部234通过一连接部240一体连接设有一接触臂238,因而该接触臂238与固定部234大致平行地间隔开。接触臂238分别插置入底壁210上的端子收容槽218内且部分地延伸入空腔214内。接触臂238具有弹性且与收容槽218的底面间隔开,因而当有外力施于接触臂238上时,其可向下弹性变形。接触臂238上设有一面向动臂件206的凸部242,接触臂238的尺寸正好使凸部242大致垂直于接触臂238而对准转轴230的水平延伸的转轴线233。
一端接部244以与接触臂238及固定部234的相反方向自连接部240延伸出来。该端接部244部分自绝缘本体202之后面245延伸出来,以焊接或类似的方式与电路板(未图示)相导接。在本实施例中,端接部244具有一大致与绝缘本体202的底壁210相平齐的下缘,可与电路板以表面粘着技术相焊接。
导电端子204的固定部234延伸出有一支承部247,其收容在设于后面的相应收容槽249内,当柔性线路安装正确于连接器200内时,可以透过狭缝280组成的检视窗检视。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绝缘本体具有水平延伸的顶壁及底壁,两者间以两相对的边壁连接,并于其间形成有可收容柔性线路的空腔,若干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每一端子包括具有延伸入空腔的凸部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一个由绝缘材料制造而成的动臂件由具有转轴线的转轴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绝缘本体上,且可于允许将柔性线路插入绝缘本体的打开状态与将柔性线路挤压于导电端子的凸出接触部上的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前述导电端子的尺寸及位置使凸部大致竖直对准转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动臂件包括有一相对的两端延伸设有两臂部的长杆,转轴装置包括自臂部沿转轴线延伸而出的转轴,该转轴装置还包括设于边壁上的可转动地收容转轴的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边壁设有一自绝缘本体前面延伸至轴孔的可将转轴导入轴孔内的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边壁的轴孔具有比收容转轴的槽道更深的深度,使轴孔可有效保持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每一边壁设有自绝缘本体前面延伸至轴孔的槽道,且于轴孔形成一边开口,使转轴可通过它装入轴孔,安装于绝缘本体的每一边壁设有可封闭轴孔的边开口的保持件,且其抵接并固定转轴于轴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动臂件保持件包括可干涉收容于一设于相应边壁上的狭缝内的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抵接并固定转轴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保持部延伸设有可安装于电路板而将柔性线路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的焊接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顶壁至少设有一个可检视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柔性线路的检视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具有固定部,以干涉收容于设于绝缘本体上的盲孔内并将端子保持于绝缘本体,该固定部具有大致与盲孔的深度相同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包括有干涉收容于绝缘本体上的一通孔内的固定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后面的收容槽内的可恰当地将端子相对于绝缘本体定位的支承部。
12.一种柔性线路连接器,包括一设有用于收容柔性线路的空腔的绝缘本体,排列于空腔内可与柔性线路电性导接的若干导电端子,可转动地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可于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间移动的动臂件,其特征在于在打开状态时,动臂件与绝缘本体之间有可让柔性线路插入的开口,而在闭合状态时,动臂件配合地将柔性线路固定地保持于绝缘本体内,其中绝缘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与空腔相通可以检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柔性线路的检视窗。
13.一种柔性线路连接器,其绝缘本体具有水平延伸的顶壁及底壁,两者间以两相对的竖直延伸的边壁连接,并于其间形成有可收容柔性线路的空腔;若干导电端子保持于绝缘本体内,每一端子包括具有延伸入空腔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该柔性线路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材料制造而成的动臂件,该动臂件通过转轴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绝缘本体上;还有设有可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垂直保持部动臂件保持件,其上设有竖直边缘部以限制转轴装置于绝缘本体的轴孔内,且从保持部垂直地一体延伸出有水平焊接片。
全文摘要
一种柔性线路连接器,包括开设有收容柔性线路的内部空间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一动臂件以一转轴安装于绝缘本体从而可以于动臂件与绝缘本体间形成供柔性线路插入的开口的打开状态与动臂件将柔性线路板配合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闭合状态之间移动。绝缘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内部空间沟通的检视窗,且还安装有具有抵接及保持该转轴于前述轴孔内功能的保持件,该保持件延伸设有焊接片。
文档编号H01R12/16GK1295359SQ0011493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9日
发明者戴维德·约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