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57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以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外的绝缘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向前凸出绝缘外壳的对接部及前后贯穿对接部的两排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端子收容槽内的接触部及向后延伸与线缆电性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接线部,线缆设有若干导线,所述线缆连接器设有位于端子收容槽和线缆之间的线夹,线夹设有两排一一分隔设置的夹持凹槽,所述导线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两排夹持凹槽内用以自动焊接并安装至对应的两排端子收容槽内。如此设置,可改善当前的电脑板端的打端子穿HSG(绝缘本体)工艺,简化制程,稳定品质,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以其稳定的传输速度和优越的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USB接口协议的发展,USB接口在经历了USB1.0和USB2.0协议之后,逐渐过渡到USB3.0协议的时代。相对于USB2.0接口,USB3.0接口的传输速度超过USB2.0接口十倍以上,所以USB3.0接口势必成为未来电子产品中的必要配置之一。
[0003]普通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以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外的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包覆成型在插头绝缘本体上,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向前凸出绝缘外壳的对接部及前后贯穿对接部的两排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与端子收容槽的数量--对应,每一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端子收容槽内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的接触部及向后延伸与线缆电性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接线部,由于导电端子及相应线缆中的导线数量较多且不容易平均分布,使得线缆连接器的打端子穿HSG(绝缘本体)工艺过程繁琐,工艺难度高,难以保证导电端子与线缆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高频特性。
[0004]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可避免由于导线过多且杂乱而导致的打端子穿HSG(绝缘本体)工艺过程繁琐的线缆连接器。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用以连接线缆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连接的线缆以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外的绝缘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向前凸出绝缘外壳的对接部及前后贯穿对接部的两排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端子收容槽内的接触部及向后延伸用以与线缆电性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接线部,所述线缆设有若干导线,所述线缆连接器设有位于端子收容槽和线缆之间的线夹,所述线夹设有两排一一分隔设置的夹持凹槽,所述导线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两排夹持凹槽内用以自动焊接并安装至对应的两排端子收容槽内。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内的导线为单排设置,所述单排导线尾部交叉分隔为两排后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两排夹持凹槽内。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内的导线设置为双排,其中一排导线的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其中一排夹持凹槽内,所述另一排导线的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其中另一排夹持凹槽内。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夹设有垂直于线缆的夹线板以及自夹线板中部垂直于夹线板延伸的分隔板,所述夹持凹槽设于所述夹线板的上下两侧缘,所述分隔板隔设于所述两排导线尾部之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凹槽为弧形半开口状,且开口小于夹持凹槽宽度。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夹安装固持于插头绝缘本体后侧,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和所述线夹设有用以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对接凸块和凹陷状对接凹口。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的对接部用以与插接至电路板的插接件相互插接,所述插接件包括两排金属针脚以及用以分隔定位所述金属针脚的绝缘固持块,所述金属针脚一端用以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电性接触,另一端用以焊接至电路板。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为开叉状用以夹持接触插接件的金属针脚。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包覆成型在插头绝缘本体上。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为用以与电脑主板连接的音频连接器、USB2.0、USB3.0连接器。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夹对线缆中的各导线进行分隔定位,可改善当前的电脑板端的打端子穿HSG(绝缘本体)工艺,使制程简单化,稳定品质,降低成本。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100’ -线缆连接器,1-插头绝缘本体,10-对接部、11-端子收容槽,12-对接凸块,2-导电端子,21-接线部,23-接触部,3-线夹,31-夹线板,311-夹持凹口,312-对接凹口,32-分隔板,4、4’_线缆,40、40’_导线,5-绝缘外壳,6-插接件,61-金属针脚,62-绝缘固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值得说明的是,下文所记载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5]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26]请结合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00包括插头绝缘本体1、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I上的若干用以连接线缆4的导电端子2以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I外的绝缘外壳5,插头绝缘本体I包括向前凸出绝缘外壳5的对接部10及前后贯穿对接部10的两排端子收容槽11,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延伸入端子收容槽11内的接触部23及向后延伸与线缆4电性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接线部21,所述线缆4设有若干导线40,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设有位于端子收容槽11和线缆4之间的线夹3,所述线夹3设有两排一一分隔设置的夹持凹口 311,所述导线40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两排夹持凹口 311内用以自动焊接并安装至对应的两排端子收容槽11内。如此设置,所述对接部10用以插接相应插座连接器(未图示)或插接件6等。所述线夹3可对线缆4中的各导线40进行分隔定位,可改善当前的电脑板端的打端子穿HSG (绝缘本体)工艺,使制程简单化,稳定品质,降低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100包括两排导电端子2,且所述导电端子2与所述两排端子收容槽11一一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线缆连接器100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在端子收容槽11内空任意导电端子2。
[0027]请参图1、图2及图4,所述线缆4内的导线40为单排设置,所述单排导线40尾部交叉分隔为两排后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3的两排夹持凹口 311内。如此设置,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可适用于单排扁线,使扁线线缆4中的单排导线40能够准确稳固地分隔成等距或规定间距的两排,从而使所述两排导线40与两排导电端子21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简化打端子穿HSG (绝缘本体)工艺制程,且稳定品质,降低成本。
[0028]请参图3及图5,所述线缆4’内的导线40’设置为双排,其中一排导线40’的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3的其中一排夹持凹口 311内,所述另一排导线40’的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3的其中另一排夹持凹口 311内。如此设置,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可适用于双排扁线,使双排扁线线缆4’中的任意一排导线40’都能够实现准确稳固的等距或规定间距分隔,从而使所述两排导线40’与两排导电端子21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进而简化打端子穿HSG (绝缘本体)工艺制程,且稳定品质,降低成本。
[0029]请参图1至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夹3设有垂直于线缆4的夹线板31以及自夹线板31中部垂直于夹线板31延伸的分隔板32,所述夹持凹口 311设于所述夹线板31的上下两侧缘,所述分隔板32隔设于所述两排导线40尾部之间。如此设置,所述分隔板32能夹持在所述两排导线40之间更好地将两排导线40进行排与排之间的分隔,防止排与排之间的导线40交错混杂,且结构简单。所述夹持凹口 311为弧形半开口状,且开口小于夹持凹口 311宽度。如此设置,所述导线40在固定至夹持凹口 311内时仅需将导线40从开口中用力挤进夹持凹口 311内即可,卡扣完成后所述较窄的开口能够防止导线40轻易从夹持凹口 311内脱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30]所述线夹3安装固持于插头绝缘本体I后侧,所述插头绝缘本体I和所述线夹3设有用以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对接凸块12和凹陷状对接凹口 312。如此设置,线夹3能够稳定固持于插头绝缘本体I上,防止线夹3和插头绝缘本体I之间发生移位,从而避免线夹3上导线40与插头绝缘本体I内的导电端子12之间发生接触不良甚至脱离。
[0031]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对接部10用以与插接至电路板(未图示)的插接件6相互插接,所述插接件6包括两排金属针脚61以及用以分隔定位所述金属针脚61的绝缘固持块62,所述金属针脚61 —端用以与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3电性接触,另一端用以焊接至电路板。如此设置,线缆连接器100可以通过插接件6而插接至电路板上,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对接部10还可插接相应的插座连接器(未图示)。
[0032]所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3为开叉状用以夹持接触插接件6的金属针脚61。如此设置,所述开叉状的接触部23位于端子收容槽11内,当线缆连接器100插接至插接件6时,金属针脚61插接至端子收容槽11内的开叉状接触部23内实现接触部23与金属针脚61稳固夹持,从而实现线缆连接器100与插接件6的稳固电性连接。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5包覆成型在插头绝缘本体I上。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且安装稳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5还可以套接固持或其他固持方式包裹于插头绝缘本体I外侧。
[0034]本发明线缆连接器100为用以与电脑主板连接的音频连接器、USB2.0、USB3.0连接器或其它信号连接器,也可使用于其它电子产品。如此设置,使线缆连接器100适用于电脑主板连接的音频连接、USB2.0、USB3.0或其它信号及其它电子产品等信号连接,从而更加符合连接器现代化趋势。
[0035]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3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用以连接线缆的导电端子以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外的绝缘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向前凸出绝缘外壳的对接部及前后贯穿对接部的两排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端子收容槽内的接触部及向后延伸用以与线缆电性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接线部,所述线缆设有若干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设有位于端子收容槽和线缆之间的线夹,所述线夹设有两排一一分隔设置的夹持凹口,所述导线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两排夹持凹口内用以自动焊接并安装至对应的两排端子收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的导线为单排设置,所述单排导线尾部交叉分隔为两排后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两排夹持凹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的导线设置为双排,其中一排导线的尾部一一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其中一排夹持凹口内,所述另一排导线的尾部--分隔夹持于所述线夹的其中另一排夹持凹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设有垂直于线缆的夹线板以及自夹线板中部垂直于夹线板延伸的分隔板,所述夹持凹口设于所述夹线板的上下两侧缘,所述分隔板隔设于所述两排导线尾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凹口为弧形半开口状,且开口小于夹持凹口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安装固持于插头绝缘本体后侧,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和所述线夹设有用以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对接凸块和凹陷状对接凹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对接部用以与插接至电路板的插接件相互插接,所述插接件包括两排金属针脚以及用以分隔定位所述金属针脚的绝缘固持块,所述金属针脚一端用以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电性接触,另一端用以焊接至电路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为开叉状用以夹持接触插接件的金属针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包覆成型在插头绝缘本体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为用以与电脑主板连接的音频连接器、USB2.0、USB3.0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4304024SQ201420463702
【发明者】王林茂 [申请人]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