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77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中已知的多使用冷阴极管(CCFL)41a作为背光光源用于液晶显示器,且设置于该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10a侧边,且该导光板10a的底面贴附一反射板20a,该反射板20a在该导光板10a的侧边连续弯折成槽体21a,且其开口朝向该导光板10a的侧边,以使该冷阴极灯管41a设置于该导光板10a的二侧边的反射片20a的槽体21a内,并利用橡胶50a固定该冷阴极灯管41a在该反射板20a侧边的槽体21a内,因此即可利用该反射片20a的槽体21a壁面作为反射面,以使该冷阴极灯管41a的发光光线经槽体21a的三面壁面反射于开口方向,且入射于该导光板10a,并与反射片20a配合以使光线反射于同一方向。
但是,该液晶显示器利用冷阴极管(CCFL)作为发光源仍具有下列缺点1.其中该冷阴极管内具有严重污染的汞,因此当报废后对环境伤害极大;2.该冷阴极管需利用高压驱动,以点亮该冷阴极管,因此具有触电危险,且从激活该冷阴极管至完全点亮需3~5分钟,且点亮该冷阴极管的时间随环境温度而变化;3.该冷阴极管为玻璃管材制成,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或使用中仍有破裂危险;4.该冷阴极管的电极电连接于导线仍需要以手动方式焊接加工,因此制造成本相对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利用具有散热鳍片的框体反射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及发散该发光二极管的热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包括一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框体、至少一软性导热体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组,该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框体内侧具有一槽体,该软性导热体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的壁面,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对应地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内的软性导热体上。
为了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已知的液晶显示器背光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剖视图;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散热鳍片的框体实施例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装置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a导光板10框体20a反射片11散热鳍片21a槽体 12槽体41a冷阴极灯管20软性导热体50a橡胶 30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1印刷电路板 34控制芯片32发光二极管 40导光板33电阻 50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包括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软性导热体20及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其中该软性导热体20附着于该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内侧,且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设置于该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内侧的软性导热体20上,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发出光线,并通过该框体10内侧壁反射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的光线在同一方向,且通过该软性导热体20传导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的发热热量在该框体10上,从而利用所述散热鳍片11及框体10发散热量。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包括条状印刷电路板31、发光二极管32、电阻33及控制芯片34,该印刷电路板31可为软板,且该发光二极管32、电阻33及控制芯片34电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31的侧面上;该具有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为铜材或铝材制成,该框体10可为条状,并且为U型截面,因此所述散热鳍片11可一体成型于该框体10外侧前端面(如图5及图6所示),且平行于该框体10的纵向方向或垂直于该框体10的纵向方向,该框体10内侧具有槽体12;该软性导热体20贴置于该框体10的槽体12底壁;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30的印刷电路板31的另一侧贴附于该软性导热体20上,因此当该印电路板31导电且点亮发光二极管32时,通过该软性导热体20均匀传导该发光二极管32的热量于该框体10,并利用该框体10及其背部的散热鳍片11发散热量以降低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热量,以避免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高功率发光,导致产生的热量过高而降低其寿命及发光效率的问题,而能增进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发光效率及增长其寿命,且该散热鳍片11增加了该框体10的散热面积,据以有效地发散该框体10的热量。
参阅图7所示,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30可用于台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上,以将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设置于该导光板40的二侧边,以引导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30的光线,并与反射板50配合以将光线导向同一方向,且该发光二极管32置于该框体10内侧的槽体12底壁,并朝该槽体12的开口方向发光,以增加该发光二极管32的光使用效率,且该发光二极管32污染性相对于已知技术的冷阴极管较低,且驱动电压低,因此具有安全性,并激活至全亮时间短,及可利用表面粘着技术(SMT)将发光二极管32、电阻33及控制芯片34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因此可自动化生产,且该发光二极管32的显色性比冷阴极管大幅提升约30%,并具有调整色彩功能,有不会破裂的优点,因此相较冷阴极管具有较佳的使用条件。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中该具有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内的槽体12底壁上贴附多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30,并使多个该软性导热体20相对应地贴附于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30及具有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间,以均匀传导发光二极管32的热量至具有散热鳍片11的框体10,并通过该散热鳍片11及该框体10散热,且可作为照明灯源。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之发光模块,即可利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且通过具有散热鳍片的框体以发散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以发挥发光二极管的优点,并解决了该发光二极管散热的问题。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框体,该框体内侧具有一槽体;至少一软性导热体,其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的壁面;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光组,其相对应地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内的软性导热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组包括一条状印刷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其电连于该印刷电路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电阻,其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芯片,其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条状印刷电路板为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该框体外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截面为U型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该框体外侧面上,且与该框体的纵向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该框体外侧面上,且与该框体的纵向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框体为铜材和铝材其中之一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包括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框体、软性导热体及发光二极管发光组,其中该框体内侧具有一槽体,发光二极管发光组设置于该框体的槽体内,且软性导热体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的壁面,发光二极管发光组相对应地贴置于该框体的槽体内的软性导热体上,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组因发光产生的热量通过软性导热体传导至具有散热鳍片的框体,以利用具有散热鳍片的框体发散发光二极管发光组的热量。
文档编号H01L23/34GK2678140SQ20032012432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日
发明者汪秉龙, 陈文河, 张金彰 申请人: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