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58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进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按键结构,使按键与发光二极管显示形成一体的控制器部的结构(STRUCTURE OFCONTROLLER PART)。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控制洗衣机、烘干机等电器,控制器部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家电产品上。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控制器部结构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控制器部1的结构大体上包括如下结构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10、电路板30和电路板绝缘体(INSULATOR)40。控制面板10的表面上具有数个按键孔11,按键孔11内侧设置有数个按键20,按键20用于实现输入功能;电路板30设置在控制面板的后面,电路板30上设置有器件和数个发光二极管(LED)31,器件用于控制各种操作;电路板绝缘体40将控制面板10(原稿中写的是11)和电路板30固定在本体上,同时保护电路板30。另外,在控制面板10和电路板30之间设置有按键20,按键20贯穿控制面板的按键孔11,引导使用者进行各种操作。
在按键20内部底面形成有按键突起21,在电路板30上设置有触摸开关(TACT S/W)50,触摸开关50位于与按键20相对立的位置上。单独注塑设置在控制面板10上的按键20,通过弹簧22等使其具备弹力,或者可以按照具有弹力的形状与控制面板10形成一体。
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为单独注塑按键20,通过弹簧22使其复原的结构。另外,沿着控制面板10的按键孔11周围设置具有发光二极管显示12。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控制面板10按键20的操作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按照所希望的操作按下按键20,设置在按键内部底面的按键突起21接触在触摸开关50上。这时,受到微型电子计算机(图纸中没有提示出)的控制,所选择按键20附近的发光二极管31被点亮(灯),发光二极管31的光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12透出控制面板10外部。
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控制面板10按键20的结构却存在有如下问题。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12和按键20分别单独设置在控制面板10上,需要经过很多作业工序。第二,通过按键20操作使发光二极管31点灯时,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12形成在按键20周围,使得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12透出的光很少。因此,使用者很难区分是否按照自己的意图选择了按键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控制器部的结(STRUCTURE OF CONTROLLER PART),通过改进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按键结构,使按键与发光二极管显示形成一体,达到便于使用者容易区分按照自己意图选择按键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控制器结构,包括电路板、按键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部和固定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和触摸开关;所述数个按键部设置在电路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并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侧相对应;所述每个按键部带动加压部,使加压部选择性地接触在每个触摸开关上;所述每个按键部弹性连接在固定部上。
前述的控制器结构,其中按键部包括有按键和阻挡托,按键向控制面板外部露出;阻挡托设置在按键底部外侧周围,接触在控制面板底面,防止按键向着控制面板的外侧脱离。
前述的控制器结构,其中按键内侧为凹入形成,用于防止与发光二极管相互干扰。
前述的控制器结构,其中按键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质构成。
前述的控制器结构,其中固定部固定在控制面板或者电路板中的某一位置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包括有如下结构为特征的控制器部的结构电路板、数个按键部、加压部和固定部;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和触摸开关;数个按键部设置在电路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并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侧相对应;每个按键部带动加压部,使加压部选择性地接触在每个触摸开关上;每个按键部弹性连接在固定部上。第一,通过按键与发光二极管显示形成一体,不需要额外设置发光二极管显示就能让使用者明显地确认出所选择的按键是否是按照自己意图进行的。第二,通过按键自身就能使发光二极管的光透过控制面板的外侧,使控制面板外观的设计看起来比现有技术设计的控制面板外观更美观,从设计角度来说给使用者带来了满足感。第三,通过固定部可以一次完成每个按键部的固定。


图1为现有技术控制器部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按键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器部结构斜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按键结构控制面板内侧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30电路板、31发光二极管、50触摸开关、100控制面板、110按键孔、200按键部、210按键、220阻挡托、300加压部、400固定部、401固定结合孔、410固定板、420连接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2至图4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照后面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明时,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凡与现有技术一致的部分直接引用现有技术的图号。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按键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器部结构斜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符合按键结构的控制面板内侧结构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器部的结构大体上包括如下结构控制面板100、电路板30、数个按键部200、加压部300和固定部400。
上述控制面板100是平板形结构,其表面上设置有数个按键孔110,每个按键210置于按键孔100内侧,用于实现输入功能。电路板30上面设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31和触摸开关50。按键部200设置在与发光二极管31上侧相对应的位置处。也就是,在电路板30上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31,沿着发光二极管31的上侧设置有按键部200。
如图2至图4所示,按键部200由按键210和阻挡托220构成,按键210向着控制面板100的外部露出;阻挡托220接触在控制面板100底面,用来防止按键210向控制面板100外侧脱离。也就是,上述按键210贯穿控制面板100的按键孔110,其中只有一部分向着控制面板100的外部露出;阻挡托220设置在按键210底部外侧周围,接触在控制面板100的底部,防止按键210向控制面板100的外部脱离。
另外,上述按键210内侧为凹入形成,用于防止与发光二极管31相互干扰。这是为了让发光二极管31的一部分设置在凹入形成的按键210内侧,或者设置在按键210下部,防止相互间干扰。
再者,按键210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质制成。这是为了让按键自身产生发光二极管显示230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使用者的意图选择性地按下每个按键210,则被按下的按键底部的发光二极管31被点亮(灯)。这时,由于按键210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状态,使得使用者从外部就能确认出发光二极管31已被点亮(灯),很容易让使用者认识到是按照本人意图按下的按键210。
上述固定部400连接在每个按键210上,使得每个按键210能够弹性地进行操作。固定部400大体上包括固定板410和连接轴420。固定板410至少具备一个以上的固定结合孔401,用于固定每个按键部200;连接轴420从固定板410上部一侧向着每个按键部200的阻挡托220一侧进行连接。其中,连接轴420由弹性部件构成,这是为了帮助按键部200的操作,也就是,通过使用者按下按键210之后能够使其重新回复到起始位置上。上述所说的起始位置是指使用者按下按键210之前的按键位置。另外,固定部400利用上述固定板410固定在上述控制面板100或者电路板30中的某一位置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坚固地固定固定部400,利用螺丝钉等的固定结合手段将固定部400固定在电路板30的上面。
加压部300向着固定部的连接轴420底面向下突出形成。这时,每个按键部200带动加压部300,使加压部300选择性地接触在每个触摸开关50上。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控制器结构的操作状态和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按下向着控制面板100上侧突出形成的按键210,使按键210向着控制面板内侧向下移动。这时,向着连接轴420向下突出形成的加压部300接触在与加压部相对应位置的触摸开关50上。如果加压部300接触触摸开关50,则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图纸中没有提示出)的控制选择的按键210底部的发光二极管31被点亮(灯)。点亮(灯)的发光二极管31的光透过按键210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部位,使得使用者从外部就能确认出发光二极管31已被点亮(灯)。也就是,通过使用者选择的按键210底部的发光二极管31被点亮(灯),使用者才能判断是否选对了按键。
通过使用者选择按下的按键210利用连接轴420的弹力重新回复到起始位置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面板100的按键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按键结构相比可以带来如下效果第一,为了使按键210自身兼有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显示12的作用,将其制作成透明或者半透明状,而且在按键210底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31,可以确认是否按照使用者意图选择了正确的按键。第二,随着从按键底部发光二极管31处散发的光透过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的按键210,使得光在按键210上散开,不仅照亮了按键210的外观,同时也把整个控制面板的外观照亮了。第三,由于多个按键部200连接在固定部400上,所以不需要逐个固定每个按键部200,只要将固定部400固定在电路板30或者控制面板100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器结构,包括电路板、按键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部和固定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和触摸开关;所述数个按键部设置在电路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并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侧相对应;所述每个按键部带动加压部,使加压部选择性地接触在每个触摸开关上;所述每个按键部弹性连接在固定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包括有按键和阻挡托,按键向控制面板外部露出;阻挡托设置在按键底部外侧周围,接触在控制面板底面,防止按键向着控制面板的外侧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内侧为凹入形成,用于防止与发光二极管相互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控制面板或者电路板中的某一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结构,包括电路板、按键部、加压部和固定部;电路板上设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和触摸开关;数个按键部设置在电路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并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侧相对应;每个按键部带动加压部,使加压部选择性地接触在每个触摸开关上;所述每个按键部弹性连接在固定部上;通过改进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按键结构,使按键与发光二极管显示形成一体,达到便于使用者容易区分按照自己意图选择按键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H13/04GK1731550SQ20041002027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
发明者徐廷于, 韩一铎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