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模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68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相邻基座间的传输构件分开各别使用,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间产生相互干扰,具稳定磁场的变压器模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变压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零组件之一,而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转换电子电路中的驱动电压,且依使用状况的不同其种类与型式也不一样,例如将电视萤幕中的工作电压升高的高压变压器、将电厂输出的电压降低的电源变压器等,必须依变压器使用的情形而将变压器做不同规格的设计与变化;而传统的变压器是在中心镂空的基座上绕缠铜线形成线圈,再于线圈上包覆绝缘层,且绝缘层上再绕缠铜线线圈如此重复数次形成变压器的主线圈,并以两铁心相对组合于基座中心镂空处,而基座的两侧则分别具有传输接脚,且一侧为输入端另一侧为输出端,其视基座上绕缠的线圈数来决定变换的电压量,因此一颗变压器的电压转换比即已固定,无法做变动,且利用铁心在基座的内部及外部进行电压传输,容易产生干扰及电压不定的情形。
请参阅图11、图12、图13所示,为习用的变压器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方式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其包括一第一基座A,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A1、A2,且于该底板A1、A2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A3、A4;一第二基座B,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B1、B2,且于该底板B1、B2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B3、B4,该第二基座B并列紧靠于该第一基座A;至少一铜线C,分别缠绕于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C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该复数接脚A3、A4、B3、B4,以形成变压器D的一次侧端D2与二次侧端D1的电信号连接脚;二铁心E,为二相对式组立的ㄈ形体,其中一铁芯E具平行并列的二柱体E1、E2,其一端边E5固定相连接,另一铁心E也具二平行并列的二柱体E3、E4,而一端边E6固定相连接;该二铁心E利用中央二柱体E1、E2与二柱体E3、E4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E1、E2、E3、E4及二端边E5、E6则形成连续的回路,而会造成回路之间的干扰与流窜。
而上述习用的变压器模组,其结构设计上存在有诸多缺失,于使用时则产生不便与麻烦,例如1、该二铁心E的二柱体E1、E2的一端边E5固定相连接,及另二柱体E3、E4的一端边E6也固定连接,以致造成磁场透过端边E5、E6流通,使磁场在第一基座A、第二基座B间流窜,则彼此也会相互干扰。
2、第一基座A与第二基座B并列在一起组成变压器D,其一次端侧D2输入的电压由二次端侧D1输出时,第一基座A的接脚A3与第二基座B的接脚B3所输出的电流值会产生高低不同的不平均现象。
3、第一基座A与第二基座B为利用二铁心E相对式插接后做电压传输,因铁心E的柱体E1、E2及E3、E4固定连接,会产生磁场干扰的现象。
上述习用变压器D因结构设计不当,急需予以改进,也为从事此行业者所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所以,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且历经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避免相邻变压器相互干扰、稳定电压的变压器模组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等构件,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并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以可利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基座内部的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时稳定电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且两侧为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即可利用该嵌扣部嵌卡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基座两侧的卡制部分别设有卡制件、卡制槽,即可利用邻基座的卡制件卡入卡制槽形成固定连结,以使基座并联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产生相互干扰,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该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而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卡制部往外延设有复数接脚,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该铁芯露出于两侧的嵌合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而稳定磁场的功效。
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
该传输构件两侧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
该基座的两侧卡制部上分别设有卡制件、卡制槽。
该基座需连接组合时,即利用相邻基座卡制部上的卡制件嵌卡入卡制槽中,形成固定连结。
该基座为复数个相互连接,各基座的传输构件分开不相连接。
该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两侧分别设有嵌合槽。
该基座上可复盖有盖板,于该盖板的相对侧边上设有复数连接部。
该盖板相对侧边上的连接部,也可一体成型为长条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底部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并联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铁芯贯入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输构件嵌入基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习用变压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习用变压器的组装方式立体分解图。
图13为习用变压器的立体外观图。
1、基座11、容置孔 141、卡制件12、线圈 142、卡制槽121、隔板143、接脚13、嵌合部 144、接脚131、嵌合槽 15、导引槽14、卡制部2、铁芯3、传输构件31、嵌扣部4、绝缘膜5、盖板51、连接部A、第一基座A1、底板 A3、接脚A2、底板 A4、接脚B、第二基座B1、底板 B3、接脚B2、底板 B4、接脚C、铜线D、变压器D1、二次端侧 D2、一次端侧E、铁心E1、柱体 E4、柱体
E2、柱体 E5、端边E3、柱体 E6、端边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基座底部平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1、铁芯2、传输构件3等,其中该基座1呈中心镂空状的管柱体,内部具有容置孔11,而其管柱体外部则以铜线绕缠形成线圈12,并在线圈12上利用复数隔板121做区隔,且在基座1两侧设有嵌合部13及卡制部14,该嵌合部13于两侧分别设有嵌合槽131,而卡制部14上为分别设有卡制件141、卡制槽142,且卡制部14一侧延伸出复数接脚143、144,各接脚143、144则分别利用基座1底部的导引槽15连接至线圈12,以形成电性连接。
该铁芯2为呈长柱体状,由导电材质所制成。
该传输构件3由导电材质所制成,且于两侧分别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31。
上述的铁芯2贯穿入基座1的容置孔11内,且使铁芯2的两侧为露出于基座1两侧的嵌合部13,再以传输构件3设于基座1两侧的嵌合部13,并利用嵌扣部31卡入嵌合部的嵌合槽131,而使传输构件3的嵌扣部31与嵌合部13处的铁芯2形成电性连接,形成磁回路,以组构成变压器模组。
而变压器模组的基座1外部为可包覆绝缘膜4,使基座1外的线圈12受到保护。
再请参阅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并联方式的立体分解图、铁芯贯入基座的立体分解图、传输构件嵌入基座的立体外观图,其中该基座1利用两侧卡制部14的卡制件141、卡制槽142与另一基座1两侧的卡制部14的卡制槽142、卡制件141相互卡制、连结固定,使基座1呈并联方式连结,再以两支铁芯2分别穿入两基座1的容置孔11内,并使两支铁芯2的两侧分别露出两基座1两侧的嵌合部13,而由两基座1的两外侧以传输构件3的嵌扣部31嵌卡于两基座1的嵌合部13,同时以传输构件3嵌扣部31嵌入嵌合部13的嵌合槽131内,并使两传输构件3分别与两基座1两侧嵌合部13处的铁芯2形成电性连接,且构成磁回路,而两传输构件3之间并未接触,因此不致产生相互干扰,且传输电讯时也不致相互流窜,传输电讯也较稳定。
而基座1外可包覆有绝缘膜4,以使基座1外的线圈12不至于接触空气或受灰尘附着。
请参阅图7、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容置孔11中穿入铁芯2后,再以盖板5覆盖于基座1上,且以盖板5相对侧边上的复数连接部51分别与基座1上的铁芯2形成电性连接,而可由盖板5与铁芯2的电性连接而构成磁路,以达到稳定传输电讯的功能;该盖板5相对侧边上的连接部51可为分开数个制造呈数个连接部51(如图7所示),或者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长条状连接部51(如图9所示),均可与铁芯2形成电性连接的效果。
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变压器模组若以复数基座1并联结合时,相邻的基座1利用卡制部14的卡制件141卡入卡制槽142,以使复数基座1形成并联结合,再以盖板5覆盖于基座1上方,且盖板5一侧的复数连接部51并与基座1嵌合部13处的铁芯2形成电性连接,而达到各基座1由盖板5上的复数连接部51进行电讯传输,且构成磁路,再以绝缘膜4包覆于基座1外,以构成变压器模组。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模组的结构于实施使用时,为具有诸多优点,例如1、变压器模组的基座分别以不同的传输构件形成电性连接、磁路,而达到彼此之间不相互干扰且磁场不致相互流窜。
2、变压器模组的基座分别具有不同的磁路,所感应的磁场极为平均,不致产生高低不同的现象。
3、变压器模组的基座分别具有不同的磁路,变压相当稳定,输出的电流值不会改变。
4、变压模组以复数基座并联结合时,各基座使用不同的传输构件,而不会互相扰传输的电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该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而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卡制部往外延设有复数接脚,且容置孔内容置有铁芯,该铁芯露出于两侧的嵌合部,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设于基座外部,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两侧的嵌扣部为凸设的柱杆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两侧卡制部上分别设有卡制件、卡制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基座卡制部上的卡制件嵌卡入卡制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为复数个相互连接,各基座的传输构件分开不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两侧分别设有嵌合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上可复盖有盖板,于该盖板的相对侧边上设有复数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相对侧边上的连接部,也可一体成型为长条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间产生相互干扰,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等构件,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并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并使铁芯两侧露出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以可利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而稳定磁场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F30/06GK2687806SQ20042000548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杨清盛, 吴素华, 林健民, 王淑珍 申请人:台北沛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