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66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输电线路或变电线路通、断的电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为控制输、变电线路的通、断,在输、变电线路中都安装有电器控制装置。这种电器控制装置,含有一个支架,该支架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而成,其右边框内侧和左边框外侧分别固定有铁芯和静触头,其上、下边框上均有纵向滑槽,其内有滑板。其中的铁芯上绕有线圈。所说的滑板与支架的上、下边框垂直,其上、下边均有凸头,该凸头分别对应地插入上、下边框上的滑槽内。与铁芯相邻的滑板一面对应处固定有衔铁,另一面固定有触头座。其中的触头座呈横向布置,其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另一端固定有动触头且凸出在支架的左边框及静触头之外。所说的动、静触头相对应。支架的右边框与滑板间还接有弹簧。当线圈通电时,铁芯会产生磁力来吸动衔铁,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吸合。当线圈断电时,铁芯上的磁力消失,使衔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释放,从而带动触头使动、静触头间分断。由此可见,为维持动、静触头间相接触,就必需对线圈施加一较大电流。由于为维持其动、静触头间相接触需要对线圈施加较大电流,使得耗电较多、运行成本较高。而且线圈长时间在大电流下工作,还易发热、烧毁,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控制装置。这种电器控制装置,耗电少、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包括支架(1),该支架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而成,其右边框内侧和左边框外侧分别固定有铁芯(9)和静触头(5),其上、下边框上均有纵向滑槽,其内有滑板(2)。铁芯(9)上绕有线圈(8)。所说的滑板(2)与支架(1)的上、下边框垂直,其上、下边均有凸头,该凸头分别对应地插入上、下边框上的滑槽内。与铁芯(9)相邻的滑板(2)一面对应处固定有衔铁(7),滑板(2)的另一面固定有触头座(4)。其中的触头座(4)呈横向布置,其一端固定在滑板(2)上,另一端固定有动触头(3)且凸出在相应的支架(1)边框及静触头(5)之外。所说的动、静触头(3、5)相对应。支架(1)的右边框与滑板(2)间还接有弹簧(6)。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含有可控硅(SCR)和桥式整流器(Z),可控硅(SCR)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正极相连,可控硅(SCR)的负极与和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分别与线圈(8)的两端相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其正极间依次串接有电阻(R1)、二极管(D1)和电阻(R3),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电阻(R1和R3)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间还串接有电阻(R4)。可控硅(SCR)在工作状态下其负极依次通过一电阻(R2)、一自复位开关(S2)与电源的一根相线(N1)相连,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亦通过一自复位开关(S3)与电源的相线(N1)相接。桥式整流器(Z)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的另一根相线(N2)相接。所说的铁芯(9)是磁保持型铁芯。
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与可控硅(SCR)的负极间依次接有电容器(C)和一自复位开关(S1)。其中,电容器(C)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相连。电容器(C)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间依次接有电阻(R5)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相接。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含有磁保持型铁芯及控制电路,工作时控制电路中的可控硅正极和桥式整流器正极相连,可控硅的负极与线圈一端相接,线圈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器的负极相接,经过桥式整流器整流后,会输出一直流电压,并通过接于可控硅控制极的电阻和二极管所构成的触发电路的作用,使可控硅瞬时导通,从而使电路中产生励磁电流。该励磁电流又通过线圈使铁芯磁化,从而吸动衔铁使动、静触头相接触。由于此时可控硅关断、电源断开,不需向线圈施加电流。因此,维持动、静触头吸合时,线圈不耗电,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又由于不需向线圈施加电流,线圈不会发热、不会烧毁,从而延长了电器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含有支架1,该支架为方框形,其由上、下、左、右四个边框构成,其左边框外侧壁上和右边框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静触头5和铁芯9,其上、下边框上均加工有纵向滑槽,其内设置有滑板2。所说的铁芯9上绕有线圈8。所说的滑板2与支架1的上、下边框相垂直,其上、下边均加工有凸头,该两凸头分别对应地插入上、下边框上的滑槽内,并使滑板2在支架1内可沿滑槽左、右方向滑动。滑板2的一面,即与铁芯9相邻的一面上固定有衔铁7,该衔铁与铁芯9相对应。滑板2的另一面安装有三个触头座4,该三个触头座均为条状板,其安装方向与铁芯9和衔铁7同向,其一端固定在滑板2上,另一端穿过支架1的左边框后凸出在左边框及静触头5之外。三个触头座4凸出在左边框及静触头5之外的一端加工有与其主体相垂直的内折边,该内折边的内侧固定有动触头3,并使该动触头与支架1左边框外侧壁上的静触头5一一相对应。支架1的右边框与滑板2间还接有两个弹簧6。
所说的铁芯是磁保持型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含有可控硅SCR和桥式整流器Z,可控硅SCR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正极相连,可控硅SCR的负极与和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分别与线圈8的两端相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其正极间依次串接有电阻R1、二极管D1和电阻R3,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与电阻R1和电阻R3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间还串接有电阻R4。可控硅SCR在工作状态下其负极依次通过电阻R2、自复位开关S2与电源的一根相线N1相连,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亦通过一自复位开关S3与电源的相线N1相接。桥式整流器Z的另一输入端与电源的另一根相线N2相接。所说的电源可以是380V电源,也可以是220V电源。
为保证在紧急状态下使动、静触头3和5间及时分断,在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与可控硅SCR的负极间依次接有电容器C和自复位开关S1。其中,电容器C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相连。电容器C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间依次接有电阻R5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相接。
在正常情况下,自复位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停电时,通过自复位开关S1的瞬间接通,可使动、静触头3和5迅速分开。
权利要求1.一种电器控制装置,包括支架(1),该支架由上、下、左、右边框连接而成,其右边框内侧和左边框外侧分别固定有铁芯(9)和静触头(5),其上、下边框上均有纵向滑槽,其内有滑板(2);铁芯(9)上绕有线圈(8);所说的滑板(2)与支架(1)的上、下边框垂直,其上、下边均有凸头,该凸头分别对应地插入上、下边框上的纵向滑槽内;与铁芯(9)相邻的滑板(2)一面对应处固定有衔铁(7),滑板(2)的另一面固定有触头座(4);其中的触头座(4)呈横向布置,其一端固定在滑板(2)上,另一端固定有动触头(3)且凸出在相应的支架(1)边框及静触头(5)之外;所说的动、静触头(3、5)相对应;支架(1)的右边框与滑板(2)间还接有弹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含有可控硅(SCR)和桥式整流器(Z),可控硅(SCR)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正极相连,可控硅(SCR)的负极与和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分别与线圈(8)的两端相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其正极间依次串接有电阻(R1)、二极管(D1)和电阻(R3),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电阻(R1和R3)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间还串接有电阻(R4);可控硅(SCR)在工作状态下其负极依次通过一电阻(R2)、一自复位开关(S2)与电源的一根相线(N1)相连,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亦通过一自复位开关(S3)与电源的相线(N1)相接;桥式整流器(Z)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的另一根相线(N2)相接;所说的铁芯(9)是磁保持型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与可控硅(SCR)的负极间依次接有电容器(C)和一自复位开关(S1);其中,电容器(C)的负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负极相连;电容器(C)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间依次接有电阻(R5)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Z)的一个输入端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控制输电线路或变电线路通、断的电器控制装置。该电器控制装置含有支架和控制电路。支架上有铁芯、衔铁和滑板,铁芯上绕有线圈。所说衔铁固定在与铁芯相邻的滑板一面对应处,滑板的另一面固定有触头座。触头座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另一端固定有动触头且凸出在相应的支架边框及静触头之外。支架的右边框与滑板间还接有弹簧。线圈的两端与控制电路相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装置,耗电少、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1H47/00GK2689437SQ20042002622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波, 张东, 卢凤生 申请人:刘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