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各蓄电池板连接成板叠并将这些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840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各蓄电池板连接成板叠并将这些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通过桥接部(Brücken)连接各蓄电池板(阳极板和阴极板)的凸耳,并且可以将这样由蓄电池板得到的各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所述板叠的凸耳通过桥接部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桥接部连接各蓄电池板的凸耳已知不同的装置。由米兰(意大利),I-20041 Agrate Brianza,在Centro Colleoni PalazzoAndromeda中的DAGA科学研究实验室已知一种装置(“COS/2000 &1000铸造连接板系统”),利用它将插入支架中的蓄电池板逐步从一站向一站移动,以便以通过桥接部连接各凸耳的目的实施各个加工步骤。
为了通过桥接部连接各插入到蓄电池箱中的蓄电池板的凸耳,还已知回转台(制造商英国,Cheltenham,TBS工程有限公司;意大利,Villafranca内的Sovema S.P.A)。该已知的回转台具有四个用于待加工的蓄电池板的支座,使其逐步地继续运动。
在已知的方法和装置中不利的是,其生产能力是受限制的并且只可困难地适应于不同的电池或蓄电池类型(轿车蓄电池,载货汽车蓄电池或用于工业如叉式装载车等的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借其提高生产能力并且可以合理地构成和迅速地实现蓄电池板的板叠的制造,其凸耳通过桥接部相互连接,及其插入蓄电池箱中。
该目的首先利用一种具有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达到。
对此涉及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该目的利用一种具有独立的装置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装置(设备)达到。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优选的和有利的实施形式是诸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每分钟达6个至9个蓄电池的生产能力是可能的。此外本发明允许将全部的工作步骤简单地集成于该方法或装置中。
通过在本发明优选的实现的直线式和模块化的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简单地适应于使用者的要求。
在本发明中优点是,可以简单地实施各个步骤,装置的全部站是简单和很好供使用的,并且方法和装置均可构成柔性的。当为了输送板叠在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时采用作为本发明建议的优选的输送箱构件时尤其如此。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稳固的机架,其具有通风道和安全顶盖。在必要时设置的本发明装置的机架中可集成用于输送插入蓄电池板的箱的全部构件、通风道和接线。
由于安全原因可以用防护盖(例如具有铝框架的聚碳酸酯板)覆盖大多数区域,防护盖可以设有安全开关。该实施形式允许简便地接近全部装置部分以便清洁和维护。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按本发明一本身封闭的运动导轨设有四个(直的)运动部分,在其拐角处分别设置转换站用于优选采用的箱,在其中输送板叠。
例如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将空箱输入一个或两个装料站并从其经由一凸耳和板定位站送到第一转换站。在第一转换站,箱的运行方向被改变90°,从而可将其沿第二运动导轨输送。
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例如分成四个分部分。第一分部分使装有板的箱逐步地从第一转换站移到一凸耳弯曲站、一旋转站和一用于刷净蓄电池板的凸耳的站。
在一实施例中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分部分使一箱-在自由空间在一个或两个后接的缓冲站中-从用于用熔剂处理凸耳的站(脱脂站)移入一缓冲区域并且各一个箱从用于刷净凸耳的站移入用于用熔剂处理的站。在下一工作步骤中第二运动导轨的第二分部分的第二分部分使一个、两个或三个箱移入一浇铸站,在其中在各凸耳上铸造桥接部。
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第三分部分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使各箱移入两个或三个浇铸站并且使其分别经由两个或三个步骤继续移动。
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第四分部分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将各箱分别通过一缓冲区域和经由一转向站输送到第二拐角转换站。
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将各箱从第二转换站输送到第三转换站。在该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设置一用以从输送箱中取出板叠的站。该站可以具有两个并行转换器(夹具组),它们分别取出三个板叠。各取出的板叠在该实例中由并行转换器插入蓄电池箱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中。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从第三转换站将各空箱经由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重新移到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该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经由一第四转换器连接成回路并且将各空箱重新送到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优选使用的箱例如或为轿车蓄电池、载货汽车蓄电池或为VRLA蓄电池而设置。用于载货汽车蓄电池的箱设置成使其可以装载用于六个厚度为22至55mm的电池的板叠。用于载货汽车蓄电池的箱可以装载用于六个50至120mm的电池的板叠。两种箱尺寸也可以应用于所述VRLA蓄电池(=阀调节的铅酸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通过调节弹簧加载的板,以便使其移离箱的固定壁,在装料站为了装载板叠自动打开箱。在装载以后闭合箱并且将板叠夹紧在弹簧加载的可移动的板与固定的板之间。在用于定位凸耳和蓄电池板的站中和在卸载站中为了在箱中释放或固定板叠实施可移动的板的类似的运动,以便“释放”板。
在装料站中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六个夹具,蓄电池板(阳极板和阴极板)的板叠由一输送机接纳并且插入箱中。装料站的设计可以根据情况例如或用作为并行夹具或例如配备一回转臂。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本发明的装料站中不需要匹配于不同的板宽。通过例如按照板高度调节箱下面的工作台,补偿不同的板高度。
为了操纵用于轿车蓄电池的板和用于载货汽车蓄电池或VRLA蓄电池的板可以更换装料站的夹具。用于定位凸耳和蓄电池板的站可简单地适应于不同的凸耳位置。除这样的调节外在一定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到板的高度的调节,以便全部的凸耳上边缘位于同一高度(上边缘对齐的)。对于不同的板宽度不需要调节。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将六个板叠不仅在侧面而且在凸耳上定位,以便确保正确的定位。一高度可调的工作台,板在定位过程中停在该工作台上,可以配备一(电力的或气动的)振动发生器。在一实施形式中可以不用工具更换用于不同的板高度的适配板。
在用于弯曲凸耳的站中,凸耳对于轿车蓄电池和对于载货汽车蓄电器可以构成不同的,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弯曲每一板叠的外面的凸耳,以便稍后可将其无困难地插入铸模中。在该站中对于不同的凸耳位置或凸耳定位不需要调节。
在下一站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将具有重新夹紧的板叠的箱回转180°,从而凸耳现在指向下方。
在一在其下设置的站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例如用两个旋转的圆刷(钢刷)刷光板的凸耳。
在下一站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将凸耳浸入一熔剂浴中用熔剂处理凸耳。熔剂浴优选包含于一泡沫塑料中,即用熔剂浸渍泡沫材料。自动监控熔剂在泡沫塑料(弹性的泡沫塑料)中的水平。必要时在该站中也设置一用于在凸耳用熔剂(“脱脂”)处理以后干燥凸耳的装置。
如有必要,可以附加设置一镀锡站,在其中将凸耳镀锡。
在下一站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浇铸桥接部,其相互连接阳极板的凸耳与阴极板的凸耳。对此设定,全部阳极板的凸耳设置在模具的一侧而全部阴极板的凸耳设置在模具的另一侧。用于浇铸连接桥的全部模具彼此独立地操作。优选在一预热工作台上预热各个模具。
可以通过用煤气加热或电熔化用于在板叠上浇铸连接桥的铅(或铅合金)。在铸模涂层时也可以全自动地实现熔化的铅的计量。
在浇铸桥接部(优选包括铅或铅合金)以后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将箱送入下一站,在其中重新旋转箱,以便现在经由(铅)桥接部相互连接的各凸耳重新指向上方。
在接着的卸载站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各夹具组依次取出各三个加三个用于电池的板叠。所述站的用于取出板叠的每一夹具组例如配备三个(细长构成的)夹具。各夹具在一示例性的实施形式中平行运动并由此确保可靠地夹住完成的板叠和插入蓄电池箱中。对此优选的是,由卸载站的第一并行转换器的第一三个夹具从箱中取出第一三个电池并且在一蓄电池箱中插入其用于电池1、3和5的分区中。由卸载站的第二并行转换器从箱中取出用于电池6、4和2的板叠并且在一蓄电池箱中插入用于电池6、4和2的分区中。
为了确保板叠插入用于电池在蓄电池箱中的分区中,可以在蓄电池箱的上方设置一导向装置,特别是一由薄板(薄钢板)或塑料构成的导向装置。
一输送装置用以输送各蓄电池箱保证在其中插入板叠的各蓄电池箱分别精确地位于卸载站的区域内。
本发明的装置可以配备一斗式提升机似的垂直存储器用于从用于轿车蓄电池的板的箱向用于载货汽车蓄电池的板的箱的变换或反之。作为实例为此设置两个用于这样的箱的堆放装置(斗式提升机似的垂直存储器)。
以下描述一本发明的装置的各个实施形式,借其可实现本发明的方法。
第一站借助一6格夹具系统(或板叠的并行位错或借助于一90°回转夹具)将六个板叠插入固定装置(输送箱)中。
第二站在该站中将各板及其凸耳定位,此时为了板的定位在箱中部分地取消其夹紧并通过板条(校正板)轻击各板,以便其相互对准地定位。按意义通过其他的校正板对各凸耳实施。在定位以后将板叠在箱中重新夹紧。
第三站拐角转换器在这里将运动方向改变90°(沿顺时针方向)。
第四站在该站中将每一板叠的(两个)分别最外面的凸耳向内弯曲,这对于桥接部的浇铸是重要的。为此弯曲板条设有各楔面和一挡块,此时通过楔面向内弯曲两外面的凸耳,从而它们处于“倾斜”状态。
第五站在该站中将箱与其中夹紧板叠一起旋转,而使各凸耳现在指向下方。为此一弓形固定装置设有两个圆锥形销,其嵌入箱的窄边上的相应的孔隙中,其中为一形锁合嵌入的圆锥销配置一旋转驱动装置。
第六站在该站中将各凸耳刷干净,从而它们是光洁的。为此设置两个细长的刷辊(钢丝圆刷),将它们相互反转驱动。在刷辊的下方设置一具有吸取从凸耳上刷掉的材料的收集槽。
第七站在该站中在浇铸桥接部之前用熔剂处理各凸耳。为此在站中设置一槽,其中容纳一海绵,其用熔剂浸渍。将该槽提升到各凸耳浸入带有熔剂的海绵中。在槽下降以后通过侧面的管子将热空气吹向各凸耳,以便其干燥。
按选择也可以通过(缓慢)旋转的(塑料)刷子涂覆熔剂。这些刷子,其特别可以是圆刷,设置成使它们分别指向下方的部分(刷毛)浸入至少一个具有熔剂的槽中。
第八站在该缓冲站中将包括凸耳已经熔剂处理的各板叠的多个箱合并,以便接着总是使二加二个或三加三个箱继续运动。
第九站
在该站中浇铸具有用于中间电池连连端(“电池相互间连接端”)的凸缘的桥接部和电极销。对此是这样的,即将各板插入箱中,而使在一纵向侧面只设置阳极蓄电池板的凸耳而在另一侧面只设置阴极蓄电池板的凸耳。这允许,通过考虑因凸耳的不同大小的质量决定的凸耳的不同的冷却性能,在浇铸桥接部时考虑阳极凸耳和阴性凸耳的不同的强度和尺寸。
第十站这是一类似于第八站的缓冲站。
第十一站在该站中重新旋转箱,使凸耳包括现在浇铸的桥接部、用于中间电池连接端的凸缘和电极销指向下方。
第十二站在该拐角转换器中将运动方向改变90°(沿顺时针方向)。
第十三站在该站中将各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所述板叠的凸耳分别通过桥接部连接。此时这样进行,即由第一并行转换器从箱中提起第一、第二和第三板叠并插入一用于电池的蓄电池箱中(插入分区1、3和5中)。利用第二并行转换器在绕垂直轴转过180°的蓄电池箱中将第四、第五和第六板叠插入用于电池的分区6、4、2中。由此达到,如在蓄电池中设定的,交替地在一(纵向)侧面设置通过桥接部连接的阳极凸耳而在另一(纵向)侧面设置通过桥接部连接的阴极凸耳,从而桥接部可以电极正确地经由电池相互间连接端相互连接,其中各电池相互间连接端通过用于蓄电池箱的电池的各分区之间的隔板。
该第十三站的并行转换器的各夹具设置成使它们可以分别提起三个板叠。为此各夹具构成狭窄的并且具有两个簧片,其中一个是活动的而另一个是固定的。将活动的簧片通过一可往复移动的楔移到夹紧位置和重新向后移动(经由弹簧力的反向移动)。为了提起一个板叠将三个夹具插入箱中,而且首先向第一、第二和第三板叠的方向插入,此时在板叠上各夹具的固定的簧片之间存在一约5mm的间隙。接着移动5mm,以便固定的簧片贴紧板叠。然后移动活动的簧片,以便将板叠夹紧在夹具的各簧片之间。为了将由夹具夹持的各板叠定位于一相互相对的间距处,其相当于用于蓄电池箱中的电池的分区的间距,三个夹具的两个是可移动的,而且按1∶2的比例,亦即中间的夹具具有一半大的对置于固定的夹具的外面的夹具的位移运动。为了插入(蓄电池的)板叠在蓄电池箱上安装嗽叭板装置作为导入辅助装置。
蓄电池箱的提升在插入时按高度通过阶梯形的挡块限定,以便由此可以考虑板的不同的尺寸。
为了蓄电池箱转向180°(垂直的轴线),辊式输送机的一部分是可升起的并且可以旋转180°。
第十四站拐角转换器。
第十五站箱回送系统包括用于自动地变换箱的集成的斗式提升机(轿车蓄电池-载货汽车蓄电池用的)。
第十六站拐角转换器。
紧接着重新跟随第一站(图4-52的实施形式)。
在装置的可选择的实施形式中,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该装置(图56-119的实施形式)具有下列各站第一站装料站,在其中将各板叠装入箱中。
第二站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
第三站一缓冲位置。
第四站在缓冲位置之后的一站,在其中将各板和凸耳定位。
第五站
这是一站,在其中向内弯曲外面的凸耳。
第六站在该站中,翻转箱包括插入其中的和夹紧的各板叠,使各凸耳现在指向下方。
第七站一用于刷净凸耳的站,作为为浇铸桥接部和电极销的准备。
第八站一站,在其中用熔剂处理各凸耳,以便容易浇铸桥接部和电极销。
第九站一缓冲站。
第十站两个用于浇铸桥接部和电极销的浇铸站。
第十一站一缓冲站。
第十二站一站,在其中清洁电极销和桥接部并且为了去毛刺用刷子加工。
第十三站一站,在其中重新翻转箱包括插入其中的各板叠,使各凸耳和现在浇铸的桥接部指向下方。
第十四站一包括另一旋转拐角转换器的缓冲站。
第十五站一卸载站,在其中将送入箱中的各板插入准备好的蓄电池箱的各分区中。
第十六站在卸载站之后的一用于空箱的拐角转换器,以便将空箱转到一回送站。以及第十七站另一拐角转换器,利用它重新将箱移进第一站(装料站)。


参照附图由一本发明的装置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得出本发明的其他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至3箱,如将其用于在装置中输送蓄电池板;图4至7 一从不同的观察方向看去的装置;图8至12 一用于将板叠插入箱中的站;图13至16 一用于定位板和凸耳的站;图17至19 一拐角转换器;图20至22 一用于弯曲凸耳的站;图23至24 一用于旋转箱的站;图25至26 一用于刷净蓄电池板的凸耳的站;图27至28 一用于脱脂的站;图29至31 一用于浇铸桥接部、中间电池连接端和电极销的站;图32至34 一拐角转换器;图35至43 卸载站和装料站中的并行转换器;图44至49 一并行转换器的夹具;图50至51 一用于蓄电池箱的输送导轨;图52 一斗式提升机存储器;图53 一简化的板叠;图54 一简化的板叠包括在凸耳上浇铸的桥接部与用于中间电池连接端的凸缘;图55 示意示出具有在其中设置的各板叠的蓄电池箱;图56至59 总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的不同的透视图;图60至64 一具有可调的弹簧力的箱的另一实施形式;图65 一具有可调的刷高度的凸耳刷子的另一实施形式;图66和67 一用于调节图60至64所示的箱的弹簧力的装置的斜视图;图68和69 一在回送路段的终端的升降台;图71至73 一在回送路段的终端的拐角转换器;
图47至76 一用于借助于一螺旋行程传动装置打开箱的装置;图77至79 一用于箱的装载和卸载的板支承台,其包括不同的高度的可更换的适配板;图80至84 一用于给箱供给板的站;图85和86 一具有连续的输送方向的旋转拐角转换器;图87和88 一具有反向的输送方向的旋转拐角转换器;图89至92 一用于输送蓄电池箱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蓄电池箱的装置和用于插入蓄电池板的辅助装置(导入辅助装置);图93至97 一在浇铸站的区域内设置的电极转换器,其包括用以夹住带有蓄电池板的箱的夹具;图98至102 一在回送路段的起端处的拐角转换器的不同的视图;图103至105 一浇铸站的不同的视图;图106至112 用于从箱中取出蓄电池板和将蓄电池板插入蓄电池箱中的站;图113至116 一在卸载站中的板支承台;以及图117至119 一浇铸的清洁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53中简化示出一由蓄电池板-交替地阳极板和阴极板-组成的板叠10,其中在一(前面的)窄边的区域内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图53的图区域内位于后面的区域内设置阴极板的凸耳14。如上所述,阴极板或阳极板插入由隔板材料构成的料箱中。
各阳极板的凸耳12通过一桥接部16相互连接。同样各阴极板的凸耳14通过一浇铸的桥接部8相互连接。图54中还示出,在相互连接各阴极板和阳极板的凸耳12、14的桥接部16和18上分别设置一向上凸出的凸缘17、19,它们用于通过电池相互间连接端24连接处于一蓄电池箱20中的邻接的电池22的各板叠。
在箱30中设置板叠10,所述箱用于通过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的站输送板叠10,使在箱30的一纵向侧面只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另一侧面设置阴极板的凸耳14。
但在一蓄电池中各板叠10以交替的定位设置,如这在图55中简化示出的,图55还示出,可以如何设置用于完成的蓄电池/电池组的电池相互间连接端的凸缘17、19和用于其电极销的制造的销11、13。
图1至3中示出一第一实施形式的箱30,如其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可以用于从站到站输送阳极的和阴极的组成板叠10的蓄电池板。
箱30具有一框架301,其基本上是矩形的。在框架301中设置多个与框架301的纵壁303相连接的并在框架301中固定设置的隔板305。此外在框架301中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板307,它们固定在至少一个推杆309上、但优选两个推杆上(图1-3中只示出一个推杆309),其沿框架301的纵向方向可移动地导向。优选在框架301中设置两个平行于框架301的纵壁303定向的推杆309,可移动的板307经由固定件311固定在推杆上,各固定件311固定在推杆309上并连接可移动的板307。
越过各推杆309插入各螺旋压簧313,其经由一套筒315支承在一固定于框架301中的横壁317上。通过在两推杆309的对置于弹簧313的末端上的压力可使各可移动的板307在弹簧313的压缩下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闭合的箱”)移到图2中所示的位置(“打开的箱”)。在“打开的箱”的位置每一固定的隔板305与其配属的可移动的板307之间设有一自由空间,其宽度大于一插入到箱30的和在箱30中夹紧的板叠10的厚度。图3中示出,板叠10(图3中用虚线标出)在箱30中如何通过夹紧固定在框架固定的隔板305与可移动的板307之间。
图4至7中从不同的观察方向以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示出的整个的装置,在其中可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部件(站)一构成为斗式提升机的用于箱的仓库40(“第十五站”),优选设置两个斗式提升机用于不同的箱;第一拐角转换站50(“拐角转换器”,“第十六站”),在其中将从斗式提升机送来的箱(该运动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从第一运动方向转到一与其成90°角度的第二运动方向(箱现在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运动);-一用于向箱装载蓄电池板的板叠的站60(“第一站”);-一用于板和凸耳在箱中的定位站70(“第二站”);-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的终端处的第二拐角转换站50(“第三站”,“拐角转换器”);-一用于弯曲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蓄电池板的外面的凸耳的站80(“第四站”);-一用于将箱绕其纵轴线旋转180°的站90(“第五站”);-一用于刷净凸耳的站100(“第六站”);-一用于用熔剂处理凸耳(脱脂)的站110(“第七站”);-一用于浇铸桥接部包括中间电池连接端和电极销的站120(“第九站”);-用于将箱绕其纵轴线旋转的另一站90(“第十一站”);-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终端处的另一拐角转换器50(“第十二站”);-在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的一用于从箱30中取出各板叠10(阳极板和阴极板)并将各板叠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站130(“第十三站”);-在运动导轨的该部分的终端的另一拐角转换器50(“第十四站”),在其中将空箱继续移向存储塔(“第十五站”斗式提升机)。
一用于箱30的运动导轨延伸通过整个的装置。该运动导轨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彼此成90°的角度,其中在运动导轨的每一拐角设置拐角转换器50,它们将箱30转交(“转换”)给运动导轨各下一部分。
以下描述装置的各个站(图4至52)和在其中实施的工作过程。
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中设置的用于将板叠10插入箱30中的站60(“第一站”)以不同的工作位置和视图在图8-12中示出并且具有一机械手601。
机械手601具有可绕多个轴线移动的、用以提起送到输送导轨603上的各板叠10的各夹具602。各夹具602将由其提起的板叠10插入送到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上的箱30中。
每一夹具602配备两个成叉形构成的夹紧机构,它们从外面贴靠各一个蓄电池板构成的板叠10并将其夹紧地抓住。
例如在站60中用于向箱30装载蓄电池板的夹具602可以具有一种结构,如同其以下还要借助图44-47描述的用于“第十三站”130的夹具130,其用于从箱30中取出蓄电池板的板叠10和用以将其插入蓄电池箱20中。按选择也可以设置其他的夹具,例如回转夹具。
各板叠10分别包括相应数目的阳极的和阴极的蓄电池板,其中或阴性的或阳性的蓄电池板可以“封入”隔板材料构成的外皮中,各板叠10这样插入箱30中,使得在箱30的框架301的一纵壁303的旁边只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对置的纵壁的旁边只设置阴极板的凸耳14。这对于桥接部16和18的浇铸是有利的,这两桥接部相互连接各阳极凸耳或各阴性凸耳。
将载有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箱30沿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向一站70(“第二站”)导引,在其中定位各板和板的凸耳(图13-16)。
在该站70中将箱30的各可移动的板307通过推杆309的操纵移动成使各板叠10的蓄电池板可相互相对移动,首先在该站70中将各板定位,为此在该站70中设有两个校正板701、703,如特别图13和15所示,其在下面作用到板的凸出于箱框架301的区域上,并且从对置的侧面作用。为此校正板701、703安装在框架705、707上,它们通过一圆柱齿轮-齿条驱动装置709(图14)可以对称的运动相互接近或彼此远离。
为了校准凸耳,在箱30的上方设置一用斜置的板条711构成的凸耳校正装置713。该凸耳校正装置713具有两对板条711,其可摆动地支承于支架715中。支承每对的外面的板条711的轴717经由一杠杆719连接于一压力介质马达721,从而它们可以摆动。为了达到每对的第二板条711的同步运动,外面的板条对的各轴717配备一齿轮,其与一固定在各内部的板条711的轴上(图16)的齿轮啮合。
在站70中通过校正板701、703对全部板叠10的板和校正板711对凸耳12、14的有效作用将各板在箱30中定位以后,重新启动箱30的各可移动的板307,因为其不再被压到各推杆309上,该推杆支承各可移动的板307。压簧313将各可移动的板307现在重新压到各隔板305上而夹紧各板叠10。
图17至19中所示的拐角转换器50用于将载有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箱30从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转到与其垂直的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此时箱30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中平行于其纵向方向运动,反之其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横向于其纵向方向从该站移动到第二部分的站。
拐角转换器50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的终端处具有在运动导轨或其输送装置(输送带)的上方设置的两个连续输送带501(或输送链),其用电机(电机503)驱动,以便将箱从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移到滑轨505上。该滑轨505设置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起端处。此外连续带501,其配备至少一个驱动板条502,借助一压力介质马达509可摆动地支承。滑轨505借助于至少一压力介质马达507可升降。
在一箱30从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转到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箱30的前部已经移到滑轨505上,反之其后部仍夹紧在第一部分的输送装置511与在其上面设置的输送装置501之间并且通过驱动板条502促使其继续移动。
图18中箱30完全设置在滑轨505上。现在将其下降(图19),从而箱30以其各端设置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输送带513上。在两输送带513的旁边设置为箱30的各端(窄边)配置的导向板515。
作为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一站(“第四站”)设有一用以弯曲每一板叠10的各外面的凸耳的站80(图20-22)。该站80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上方具有一桥801,在其中设置一可升降的用以弯曲凸耳的装置803。用于弯曲凸耳的装置803具有详细示于图22中的矩形框架805,其包括可通过各压力介质缸807经由推杆809操纵的各弯曲板811。各弯曲板811分别成对设置并且在使用凸耳弯曲装置803时向内挤压每一板叠10的各最外面的凸耳,从而它们在一角度下斜置。此时各凸耳向内向板叠10的中心斜置。
图20示出弯曲装置803处于准备位置而图21弯曲装置803处于其工作位置,如果要弯曲凸耳的话。此时这样工作,即将弯曲装置803与其框架805降到箱30中的板上并接着通过操纵压力介质缸807操作弯曲板811以便弯曲每一板叠10的各最外面的凸耳。
将带着每一板叠10的现在向内弯曲的各最外面的凸耳的箱30移到一站90(“第五站”),在站中将箱30绕其纵轴线旋转(翻转)180°,从而凸耳14、16现在指向下方。该站90示于图23和24中。站90的回转装置具有一弓形的基体901,其借助于一压力介质缸903可升降。在基体901的一端在一滑座905上可移动地设置一圆锥体907,其嵌入在箱30的一横壁上的一相应的孔隙321中。在基体901的另一端上设置一通过一压力介质缸909可操纵的圆锥体911,其嵌入在箱30的另一端上的一孔隙323中。该圆锥体911可以通过电机913使之旋转,从而可将箱30从示于图23的位置绕其纵向方向转到示于图24中的位置。现在夹紧于箱30中的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指向下方。在站90的另一实施形式中不仅圆锥体911、而且包括圆锥体911、电机913和传动装置915的整个部件可通过压力介质马达909移动,以便使圆锥体911进入或移离箱30的孔323。
将带着现在指向下方的凸耳12、14的箱30输送到一站100(“第六站”),在其中刷净各凸耳,如果这有必要的话。该用于刷净凸耳的站100(图25-26)具有在一框架1003中可旋转支承的各(金属的)圆刷1001,其通过一驱动电机1006反转地驱动,将带着在其中固定的各蓄电池板的箱30简单地通过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经由刷站100输送,同时刷光凸耳12、14。
包括两个用于刷净凸耳12、14的钢丝刷1001的站100示于图25和26中,其中在图26中为了清晰起见去掉了一个刷辊1001。显而易见的是,在槽1005的下端上设有各开口1007,在槽上可旋转地容纳刷辊1001,为了吸取在刷净凸耳12、14产生的排出物为其配置一吸取装置1009。
紧接用于刷净凸耳12、14的站之后设有一站110(“第七站”),在其中用熔剂处理各蓄电池板的现在刷净的凸耳12、14。站110的一个实施例示于图27和28中。该站110具有一槽1101,在其中设置一用熔剂浸渍的泡沫材料体1102(海绵)。槽1101通过一提升驱动装置1103可从一处于该站110中包括各蓄电池板的箱30的下方间距处的一准备位置(图27)升到一工作位置,在该位置将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压入用熔剂浸渍的泡沫材料体1102中以便凸耳12、14的脱脂(图28),并且然后可重新下降。在槽1101中设置一用以监控熔剂的水平的装置。在包括含有熔剂的泡沫体1102的槽1101的两纵向侧面上设有管子1105,其具有用以排出热空气的多个喷嘴1107,以便在脱脂以后使凸耳12、14干燥。热空气由一包括加热装置1111的鼓风机1109供给各个具有喷嘴1107的管子1105。在槽1101从具有蓄电池板的板叠的箱30中通过下降重新移到示于图27的位置之后实施凸耳12、14的干燥。
紧接用于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的脱脂的站110之后设有一站120(“第九站”),在其中将桥接部16、18包括用于中间电池连接端的凸缘17、19和电极销11、13(在需要的位置)浇铸在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上。该装置120示于图29至31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将用于浇铸桥接部16、18的站120设置成可以分别将在两个或三个箱30中固定的板叠10同时供给两个或三个铸模1201。其中设定,将各铸模1201固定支承于站120中并且在站120(浇铸站)的区域内设置的、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各下部1203可实施升降,借此可以浇铸连接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的桥接部16、18。用于用金属熔液(熔化的铅金属)浇铸桥接部16、18的模具1201的供给如同模具1201本身的构成,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熟悉的并且不再需要单独更详细的描述。
在用于浇铸桥接部16、18、中间电池连接端的凸缘17、19和电极销11、13的站120之后设置另一旋转站90,在其中重新旋转(翻转)箱30,而使各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现在具有浇铸的桥接部16、18和凸缘17、19和在需要的位置的电极销11、13,重新指向上方。
在用于用熔剂处理凸耳(脱脂)的站100之后和在用于浇铸桥接部的站120之后根据装置规模分别设置一个或两个缓冲部分。这些缓冲部分允许补偿在各个站中的不同的加工时间。
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终端处重新设置一拐角转换站50,其示于图32至34中。通过第二部分的输送装置513的升降板505提升一横向于纵向延伸部送到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输送带513)上的箱30并且借助于在升降板505上方设置的输送带501(或(连续)链包括驱动板502如同直线轴线),其已转向其工作位置(缸509),输送到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在其中使箱30重新平行于其纵向方向运动。其中图32示出一箱30例如到达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终端,图33示出由升降板505提升的箱30而图34示出箱30例如转到运动导轨的下一部分(第三部分)上并且下一箱30已到达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的终端。
在该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将箱30移到一用于卸载箱30的和将从箱30中取出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站130(“第十三站”)。
站130,亦即本发明的装置的该实施形式的第十三站分为两个分站(例如由并行转换器构成),它们具有一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并且以下参照图35至51描述其目的、结构和功能。
平行于该运动导轨的部分设置一输送机140(图4、50、51)用以送来蓄电池箱20,通过第十三站的夹具1301以一仍待描述的方式和方法要将各板叠10插入这些蓄电池箱20中。在蓄电池箱20的输送机140中设置一站1401,在其中蓄电池箱20可绕一垂直轴线旋转。
对于设置两个各具有三个夹具1301的并行转换器和在中间设置一用以绕垂直轴线将蓄电池箱20转向180°的站1401的原因是,将各蓄电池板的板叠10这样插入箱30中,即在一纵侧面只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另一纵侧面设置阴性板的凸耳14。对于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如另外在以上所述与用于浇铸桥接部16、18等的站120有关。
第十三站130的两个各具有三个夹具1301的并行转换器具有一相同的结构并且以下借助图35至49描述之。
每一并行转换器具有一可在各导杆1303上移动的(三个)夹紧的装置1301(例如具有它借助图44-49仍待描述的实施形式)。各夹具1301可移动地保持于一滑座1305中,其在各导杆1303上在一框架1307中是可移动的,从而可以改变各夹具1301彼此的相对间距。为了滑座1305横向于该运动导轨的部分的输送方向的移动设置一压力介质马达1309。为了各夹具1301的升降设置(三个)其他的压力介质马达1311。
图35中示出,一箱30如何处于一位置,在该位置可以取出包括三个在其中包含的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第一组。例如其中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板叠10。为此将各夹具1301从图35中所示的位置降到图36中所示的位置并且闭合夹具板1321/1322,从而分别在每一夹具1301中夹紧一个板叠10。现在提升各夹具1301,其包括在其中夹紧的板叠10(图37)并且通过滑座1305的操作横向于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的定位一直移动到将其设置在已处在输送机140上的蓄电池箱20的上方。然后将具有板叠10的各夹具1301重新下降(图39)。
在将蓄电池20中的各板叠10通过夹具1301的下降和蓄电池箱20的提升插入相应的电池的分区22(电池分区“1”、“3”和“5”)之前,使各夹具1301以彼此相应的间距移动。
总体上此时进行以下运动各夹具1301首先处于基本状态夹具/夹具的间距=箱30的分配;全部夹具1301处于拉出的位置如图35中所示。
夹具1301下降到箱30中(图36)。紧接着横向移动三个夹具1301(5mm-图42中移动缸1323的移动),借此各固定的夹具板1321在侧面贴紧各蓄电池板的板叠10。紧接着通过使可移动的簧片1322移动由相应的夹具1301实现各板叠10的夹紧。然后各夹具1301向上移动(图37)并且实现各夹具1301相互相对平行位错,以便分配适应于蓄电池箱分配(电池的各分区22的间距)(图38)。接着各夹具1301下降并将各蓄电池板的板叠10沉入蓄电池箱20中(图39),为此将后者提升。
在继续的过程中各夹具1301重新向上移动和蓄电池箱20向下运动并且实现各夹具1301相对箱30的平行位错。在该平行位错过程中使各夹具1301之间的间距重新处在箱30的间距上并将各夹具1301侧向移动(5mm)。现在各夹具1301重新处于起始位置。
站130的第二并行转换器的各夹具1301按意义工作,以便将三个剩下的板叠10由箱30插入蓄电池箱20的(仍空的)分区22中。
图40和41表示各夹具1301(从图35-39的后面看去)彼此处于不同的间距(各夹具1301彼此的间距)。使各夹具1301可以间距相同地分开移动或共同移动。这经由两个丝杠1342、1343(图42、43)来实现,它们具有不同的螺纹螺矩(一个丝杠具有另一丝杠的两倍螺距),它们由一电机1340经由一传动装置1341驱动。
以下借助图44-49描述第十三站130的两并行转换器的各夹具1301的结构。每一夹具1301具有一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夹具板)和一可移动的可平行于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设置在一支架1323上,其与两导杆1325相连接,后者在夹具1301的基板1327中是可移动的。各导杆1325与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各L形连接件1329相连接,后者在基板1327的四个导销1331上是可移动的。各连接件1329由越过各导销1331插入的各弹簧1333加载,从而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沿离开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的方向加载,亦即沿远离它的位置加载。为了夹具1301的闭合,亦即为了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向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那边的运动,设置一通过一压力介质马达1350可操纵的楔1351,其从图45中所示的位置(打开的夹具)可移到图47中所示的位置(闭合的夹具)。在工作位置楔1351将一相互连接各连接件1329的板1353压离夹具1301的基板1327,从而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向固定的与基板1327刚性连接的夹具簧片1321那边运动。
图48和49中还设置一可移动的行程限制装置1360用于楔1351的运动。
描述的结构允许夹具1301的细长的实施形式,从而可将其立即插入箱30中以便提起蓄电池板的板叠10并将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的电池的各分区22中。
图50和51中示出在第十三站130中为将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设置的用于蓄电池箱20的输送装置140(辊式输送机)。在该辊式输送机140上将各蓄电池箱20移到第一并行转换器以便将各板叠10插入用于各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各电池分区22(“1”、“3”和“5”)中,然后从该位置移到一用于使蓄电池箱20转向的装置1401并且继续移到第二并行转换器,在其中将各板叠10供给电池“2”、“4”和“6”的各容纳室(各分区22)中。图50中还示出,在各板叠10向辊式输送机1401的各蓄电池箱20中的电池的各分区22中的实际插入过程中通过各升降装置1402提升各蓄电池箱20。
此外示出(图50),为了可靠地插入板叠10在用于蓄电池箱20的各升降装置1402的上方设置各嗽叭形的导板1403,它们确保板叠10可靠地插入电池分区22中。
将在取出板叠10以后重新将空的箱30通过另一拐角转换器50导向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并且在该部分上继续导向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的起端处的第一拐角转换器50。在(两)存储器40中,它们构成为斗式提升机存储器,为使用准备好的各个箱30,此时将它们从斗式提升机存储器40中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移到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并且如果需要更换箱时(轿车蓄电池-载货汽车蓄电池),移到在该部分的起端处设置的拐角转换器。斗式提升机存储器40存储多个箱30并且如果需要另一种箱尺寸时,供给/排卸箱30。
图56至59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的一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为了供给蓄电池箱各板叠10包括下列各站-一装料站210(图80至84),在其中将各板叠10装入箱30中;-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20(图85至86);-紧接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20之后一缓冲位置;-在缓冲位置之后一站70,在其中将各板和凸耳12、14校准(图13至16);-在该站70之后一站80,在其中弯曲外面的凸耳12、14(图20至22);-在该用以弯曲板的外面的凸耳的站80之后一站90,在其中翻转箱,以使凸耳12、14现在指向下方(图23至24);-紧接其后一站150(图65),在其中刷净凸耳12、14;-此后接着一站110(图27至28),在其中将凸耳脱脂,亦即用熔剂处理以便容易浇铸桥接部16、18和电极销11、13;-紧接其后一缓冲站;-在该缓冲站之后两个浇铸站270,用以浇铸桥接部16、18,中间电池连接端的凸缘17、19和电极销11、13(图93至97和图103至105);-在浇铸电极销11、13、凸缘17、19和桥接部16、18的站270之后一缓冲站;以及-接着一用以刷净电极销11、13和桥接部16、18的站300,以便清洁和去毛刺(图117至119);-然后一站90,在其中重新翻转箱30,使凸耳12、14和现在浇铸的桥接部16、18指向上方(图23至24);-紧接其后另一缓冲站,其后跟随第二旋转拐角转换器230(图87、88);-在旋转拐角转换器230之后在装置中设置一卸载站280,在其中将送进箱30中的各板插入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2中(图89-92);-在该卸载站280之后一用于空箱30的拐角转换器(图98至102),以便将空箱转到一回送站以及-紧接回送站之后另一拐角转换器,借此将箱30重新供给装料站210,在其中供给箱送来的蓄电池板,其组成各个板叠10(图68至73)。
图60至64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的一箱30的可选择的实施形式,为了通过装置输送蓄电池板的板叠10考虑这样的情况,即板叠10按照蓄电池型式厚度是不同的,但必要的是,总是近似地采用相同的夹紧力,以便将板无损坏并仍然可靠地固定于箱30中。为此设定,套筒315固定在一在箱30中可沿其纵向方向移动的板331上,在该套筒315中支承螺旋压簧313,其对推杆309按位移的目的向固定的各隔板305那边加压,在推杆309上安装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在该板331上可旋转地支承一圆盘333,其带有不同长的各销或轴颈335。为各销335的自由端(为销335远离可移动的板331的末端)配置一挡块337,其固定在箱30的一窄的横壁上。通过圆盘333的旋转可以调节板331的位置并从而可以按照板叠10的厚度选择弹簧313的偏压,其对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加压。对此设定,对于最厚的板叠10选择可旋转的圆盘333的最短的销335(参见图64),从而支承弹簧313的套筒315的可移动的板331在箱30的腔室内向前推移的距离最小,在其中将各板叠10夹紧在各隔板305与307之间。
在图65中所示的站150的实施形式设置一唯一的旋转驱动的凸耳刷子1501,该站具有一用于处理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的刷子1501(凸耳刷子),其通过一电机1502驱动,包括凸耳刷子1501、其支座1505和电机1502的组合部件1503高度可调地设置,为此在机架中通过四个导卡1507在垂直的滑轨1509上导向。
为了调节包括凸耳刷子1501的组合部件1503的高度,设置一螺旋驱动装置1511,其例如可通过一手摇柄1512来操纵。
图66和67示出一装置160,借此可以旋转在箱30中设置的圆盘333,其包括不同长的构成为销335的挡销,以便调节弹簧313的要求的力,由其对箱30的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加压。对此设置一压杆1601,其由一压力介质缸1602(压缩空气缸)操作,其在中间作用到可旋转支承在隔板331上的圆盘333,以便使挡销335(销)从挡块337向箱30的一窄端壁凸出。通过圆盘333的旋转可以选择挡销335,其为了关于板叠10的厚度要求的弹簧力是必要的。包括各挡销335的圆盘333的旋转例如用手实现,但也可以借助于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来实施。图66和67的装置可以与一直线输送机相组合,借其将箱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移向连续的输送带或输送链,其经由多个导向辊导向。该直线输送机优选为一拐角转换器,如其示例性示于图68至73中并且以下描述。
图68和69示出一拐角转换器(升降台)170,如其设置在用于空箱30的回送路段310的终端处,经由它将空箱30从卸载站260送到在装置的起端处的装料站210,亦即站210,在其中给箱30供给板叠10。此时是这样的,即将来自图69右边的箱30移到拐角转换器170的升起的辊式输送机1701上。辊式输送机1701利用其升降台1703通过一压力介质马达1705下降,从而箱30以其各端(窄壁)支承在各输送链1707上并由其接着继续输送到装料站210。为了将箱可靠地导向链式输送机1707上,设置纵向延伸的导轨1709。
图70至73从另一侧看去再次示出图68和69的拐角转换器170,其包括为其配置的用于空箱30的回送路段310的末端。其中还示出,在回送路段310的末端的上方,在其上沿箱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输送空箱30,设置一由上面作用在箱30上的推进装置1711(图72和73),箱30通过移动转到图68和69的拐角转换器170的升起的升降台1703上。在升降台1703下降以后将箱30从链式输送机1707(图68和69)继续一直输送到装料站210,此后如有必要利用图66和67的装置160调节在箱30中的压簧313的弹簧力。
推进装置1711,如其在图72和73中以放大比例示出的,具有一在一通过一直线驱动装置1713(气动缸)沿各导杆1715可移动的滑座1717可摆动支承的卡爪1719,其在向前运动时作用在一到达回送路段310的末端的箱30的后端。为卡爪1719配置一操纵杠杆1721,其以一在其上可旋转支承的滚子1723嵌入一导轨1724中。导轨1724通过一纵向延伸的板条1725分为一上面的导槽1727和一下面的导槽1729。在推进装置1711的输出侧的一端(图72中右边)在纵向延伸的板条1725上设有一可摆动的活门1731。该活门1731导致,将首先在导轨1725的下面的导槽1727中运行的滚子1723在返回行程时由活门1731移进上面的导槽1729(图73),因此推进卡爪1719同样向上摆动,从而其在返回行程时移到一在这期间送到的箱30的上方。在导槽1727/1729的后端(图72中左边)滚子1723重新落入下面的导槽1727中,从而使卡爪1719也向下摆动并且准备好用于另一次推进过程(图72的位置)。
图74至76示出一装置190,借其可将箱30的可移动的各隔板307相对于箱30的固定的各隔板305运动(箱的“打开”),以便加大在它们之间的空间。这样插入各板叠10,而它们不在各隔板305、307上摩擦。该装置190包括两个销1901,其通过各孔插入对置于压簧313箱30中的端壁。各销1901通过弹簧313的压缩移动支承可移动的各隔板307的各杆309。这样加大每一固定的隔板305与为其配置的可移动的隔板307之间的距离。各销1901通过一电机驱动的螺旋行程驱动装置1903操纵。
经由机械控制程序预定一箱30的确定的“打开宽度”。通过与销1901的驱动装置1903连接的凸轮1905的回转数借助于计数传感器1907可以确定该位移。
在闭合箱30时(销1901返回其起始位置)借助于基准点1909在基准传感器1911上重新标定新的零点。
这样的装置190为了“打开”箱30,亦即为了可移动的隔板307移离为其配置的固定的隔板305,不仅设置于用于箱装载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站210中,而且设置于用于凸耳或板校准的站70中。同样两个这样的装置190设置于卸载站28中,在其中从箱30中取出板叠10并插入蓄电池箱20中。
图77至79中示出一板支承台320,其在供给箱30板叠10时利用之。一按意义构成的板支承台320也可以设置于用于取出板叠10的站(卸载站)中。板支承台320固定在一机架中的基座3201上并且通过一升降驱动装置3203相对一挡块可调节高度。
由于板叠10必须在箱30中以确定的凸耳12、14的凸出量插入箱30中,板叠10按照插入箱30中的板的高度或多或少远地向下凸出。为了在板支承台320中考虑这样的差别,设置不同厚的适配板3205。这样有可能将适配板3205插入板支承台320中,其以其厚度适应插入箱30中的板的高度,以便确保凸耳12、14在箱30的上面具有正确的为进一步处理需要的凸出量。对此的其他的细节另外在以下参阅图113至116描述之。
图80至84中以不同的工作位置示出一用于箱10装载板叠10的站210。
装料站210在一支架2101中具有并排设置的两组各六个夹具2103,它们夹住送到两相互平行定位的输送导轨2105上的各包括阳极的和阴极的蓄电池板的板叠10并且可以插入处于准备好的各箱30中(具有“打开的”各隔板-图74-76)。其中图80示出的情况是,各夹具2103设置在各板叠10的上方,图81示出各夹具2103如何下降的,以便由板叠10的两输送导轨2105上提起各板叠10。图82示出两夹具组(各有六个夹具2103)已从输送导轨2105上提升各板叠10的情况。图83中示出在那里两组夹具2103在箱30的上方设置在其输出位置的情况。最后图84示出各夹具2103已下降的情况,以便将各板叠10沉入各箱30中,而使各一个板叠10沉入在固定的各隔板305与为其配置的可移动的各隔板307之间的空间内。
由于在箱30中在固定的各隔板305与可移动的各隔板307之间构成的、用于在箱30中的各板叠10的容纳空间的间距不同于各板叠10在两输送机2105上的间距,由其通过各夹具2103提起各板叠10,将各夹具2103彼此的间距在沉入箱30中之前缩小,如图83和84的比较所表明的。
将这样装载板叠10的各箱30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从装料站210输送到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20(图85、86)。
在各板叠10插入各箱30中时,它们处在图77至79中所示的结构的升降台320的上方,此时使各板向下一直移动到其下面的水平的边缘在插入升降台320中的适配板3205从上面直立。然后从各板叠10上脱开各夹具210并闭合各箱30,因为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在对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加压的螺旋压簧313的作用下被移向为其配置的固定的各隔板305而夹紧各板叠10。
上述的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20示于图85和86中。具有“连续的输送运动”的旋转拐角转换器具有一框架形的结构2201,在其中由一电机2205驱动的两个连续输送链2203通过多个滚子2207引导地循环。在这些链条2203上,详细地说在其各上面的水平分支上,将各箱30(从图85的右边)一直输送到在例如两箱30的前面贴紧在箱30的运动导轨中凸出的各挡块2209。一旦要继续输送箱30,就可下降这些挡块2209。图85和86中所示的实施形式的旋转拐角转换器220的整个框架形结构2201可旋转地支承于一基架2211上,其中为了实施旋转运动(9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压力介质缸2213(气动缸)。
一旦两箱30设置在图85和86的旋转拐角转换器220上(按图85的位置)并且前面的箱30贴紧各挡块2209,就操纵压力介质缸2213并且旋转拐角转换器220转到图86中所示的位置。在各挡块2209下降以后将两箱30无输送链2203的运动方向变换地(=“连续的输送运动”)继续输入在第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20之后设置的缓冲位置或送到第一加工站70(凸耳校准/板校准)。
图93至97中示出夹具系统2701,如其可以用在浇铸站270中(浇铸桥接部16、18和电极销11、13)。其中设置各四个用于各箱30的夹具2703。每一夹具2703夹住一个箱30。由图93至97的各夹具2703夹住的箱30来自脱脂站和缓冲站110并且准备用于插入两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的浇铸站270。在图103至105中所示的浇铸站270的实施形式中将包括板的各箱30以指向下方的凸耳14、16(通过以前设置的转向站90达到)由图93-97的夹具系统2701(固定)放在支座2705上并且浇铸电极销11、13、凸缘17、19和桥接部16、18。
对此是这样的,各两个夹具2703夹住各箱30,将其插入浇铸站270,并且两其他的夹具2703夹住各箱30,其来自浇铸站270。该两其他的夹具2703将包括蓄电池板的各箱30沉降在缓冲站和转向站90上,在蓄电池板上已浇铸电极11、13、凸缘17、19和桥接部16、18。
在转向站90之前还设置在图117-119中所示的用于清洁浇铸的站300。在该转向装置90中接着旋转各箱30,而使现在通过桥接部16、18相互连接的凸耳12、14指向上方。
图117至119中示出一用于清洁浇铸的装置300,如其在浇铸站270中建立的。该清洁站300设置在浇铸站270(参见图103-105)之后仍在转向站90之前或其中,在转向站90中重新翻转带有板的各箱30,使在浇铸站272中构成的桥接部16、18、凸缘17、19和电极销11、13重新指向上方。该浇铸的清洁站300用于排除铸造残渣、金属碎屑等。对此在箱30反转之前实施刷净,从而清除的粒子不可能落入箱30中或各蓄电池板之间。
详细地说装置300具有多个例如四个在一共同的轴3001上设置的清洁刷子3003,其经由一传动机构3005由一电机3007驱动。电机3007安装在一滑座3009上,其在各直线导轨3011上可以通过一压力介质马达3013(气动缸)水平往复移动。此外滑座3009的导轨3011安装在一升降缸3015上,从而使刷子3003从其准备位置(图117)移到其工作位置(图118),在该位置接着使其沿导轨3011移动(参见图118和119)。
图87和88中示出一旋转拐角转换器230,其紧挨卸载站之前设置,在卸载站中将各板叠插入各蓄电池箱中。该旋转拐角转换器具有一“反向的输送方向”并且其结构类似于图85和86的那个,但其中设置各固定的挡块2301用于在连续链式输送机2203上(从图87的左边)移动的箱30。如果在图87和88的实施形式的旋转拐角转换器230上设置两个箱30(参见图87),则将旋转拐角转换器230的结构2201通过一压力介质缸2213旋转90°并接着通过将各箱30移离固定的挡块2301,使各箱30移离旋转拐角转换器230。这意味着,连续链式输送机2203的输送方向现在相反于供给旋转拐角转换器230箱30时的输送方向,亦即变成反向的。
图89至92中示出用于将板叠10供给(装到)蓄电池箱20上的站280(卸载站)的部分,在该部分上蓄电池箱被送入并且运动到蓄电池箱被供给蓄电池板叠的位置,亦即将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2中。
详细地说为此设置一输送导轨2801,在位于图89中左边的部分2803上进行送入的各蓄电池箱20的分开,以便使它们以预定的彼此间距继续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两其他的部分2805,在其中在输送导轨的区域内各设置一个用以固定蓄电池箱20的装置2807。这些装置2807包括各两个可摆入蓄电池箱20的输送导轨中的角钢2809,其如图91中所示贴紧蓄电池箱20的各拐角,以便将其固定。
在蓄电池箱固定装置2807的上方在一框架2811中设置可升降的导板2815形式的用于板叠10的各导入辅助装置2813。对此该装置选择成使各导板2815从图91中所示的基本状态借助于一压力介质马达2817可移到图92中所示的作用状态(亦即当将各板叠10通过导入辅助装置2813插入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2时它们占有的位置)。可看出,并不是同时将各板叠10插入一蓄电池箱20的全部分区22中,如这另外在以上借助图1至55中描述的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形式中说明。
用于保持和固定蓄电池箱20的各装置2807在输送导轨2801上是可移动的,借此它们可以适应于各蓄电池箱20的尺寸。
图98至102中示出一在回送路段310的起端处的第二卸载站280中包括一板支承台320的升降台330(同样参见图113-116)。对此将箱30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在链式输送机1707,其在左边示于图98中,一直送到其设置在一辊式输送机1707的上面,其中图98中的视图示出一箱30的位置,其设置于(第二)卸载站280中。在拐角转换器330中具有两个升降台第一升降台320相当于图77至79中所示的。在升降台320提升以后将箱30打开,为此可以使用图74至76中所示的装置190。一旦打开箱30,就分别取出三加三个板叠10并然后重新闭合箱30。将第一升降台320下降并升起第二升降台并且将箱30通过一类似于如图101-102所示的图72和72的推进装置1711推到用于空箱30的返回输送机310上。
其中例如通过以下措施考虑板的不同的高度。如上所述,将各板这样设置于箱30中,即使其向上具有一确定的凸出量(以便能够将桥接部浇铸在板的凸耳上)。由于提取夹具2825,其从箱中取出板叠10以便接着将其插入蓄电池箱20中,只具有一预定的行程,这样考虑不同的板尺寸,即将较高的板比较低的板更远地提升,从而避免板叠通过只在其上部嵌接的夹具2825的“分开”。
该较高的板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这样实现,即将第一升降台320在第二升降台上继续提升一确定的距离,其中第一升降台经由其适配板3205贴紧蓄电池板的下面。
为此按原理在图77中所示的站配备另一升降缸,其在较大的板时允许一附加的提升。
图113-116再次示出的板支承台330在回送路段310的起端处的卸载站280或升降台(图98-100)中具有以下功能。
图113中示出具有降下的板支承台320的静止位置。
图114中板支承台320升起,从而箱打开装置190(参见图74-76)可以打开箱30,并且由卸载夹具可以取出板叠10。
图115中板支承台320升起并且操纵一联锁装置3207,同时一联锁缸3210推动联锁板3209,直到达到按图116的位置。联锁装置3207包括一联锁板3209,其可通过一压力介质马达3210移动。在按图115和116板3209的位置的缸3203可以将板支承台320只提升到各挡块(定距环)3211贴紧板3209。
板3209通过缸3210推动。因此缸3203可以实施其提升运动只到在缸3203的可移动的部分上固定的杆连同定距环3211靠紧板3209为止。这样,板支承台320的行程大小可以精确地固定在要求的数值上。
最后图116示出在升起的板支承台320和这样升起的升降台中的情况,即由定距环3211构成挡块靠紧联锁板3209。这意味着,将在箱30中的板继续向上提升升降台的分行程。
特别在从123mm起的板高度的情况下实现板叠10的“向上移动”的功能。在低于123mm的板高度的情况下该功能是不必要的。“向上移动”的功能用于(参阅另外以上的说明)确保,卸载夹具2825经由较大的面积夹住板叠并且避免板的“分开”。
在第一卸载站280中向上移动的功能(目的为了达到夹具2825经由一大面积可靠地夹住板叠10)这样解除,即将两气动缸连接在一起。按照是否只操纵两缸之一个或是两缸,产生或不产生“向上移动”。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一缸用于板支承台320的提升而第二缸用于“向上移动”。
以下参照图106至112说明站280(“卸载站”)的结构和功能,在其中从箱30中取出板叠10并且插入蓄电池箱20中。
该站280具有两个分站,亦即一个“卸载站1”2819和一个“卸载站2”2821,它们同步工作。这些卸载站2819、2821设置在借助图89至92描述的用于蓄电池箱20的输送导轨2801的区域内而且在用作为在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的分区22时的导入辅助装置2813的导板2815的上方。
两卸载站2819和2821之每一个具有两组各三个夹具2825,它们相互成90°角度设置并且固定在L形的支座2927上,该两支座2827在机架2829中可上下移动和绕垂直轴可摆动地设置。按这种方式和方法各夹具组2823的夹具2825可交替地为一装有板叠10的箱30和一蓄电池箱20配置。其中这样进行该设置,即将装有板的箱30在一输送机上(未示出)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参见图106)输送,该输送机平行于蓄电池箱20的输送机2801(图89至92)设置。
在卸载站2819和2821中的工作方式如下两卸载站2819和2821的每一组2823的夹具2825从一箱30中取出第一组三个板叠10并然后沿顺时针方向(从上面看出)旋转90°,从而第二夹具组2823可以从箱30中取出第二组三个板叠10。此时这样工作,即在第一组2823的夹具2825旋转以后将第一组三个板叠10沉入一蓄电箱20中的各分区22中并同时由第二夹具组2823夹住和提起箱30中的第二组三个板叠10。
详细地说将第一组包括三个板10的板叠10插入一具有六个分区22的蓄电池箱20的分区“1”、“3”和“5”中。然后将第二组的各板叠10在第二步骤中插入蓄电池箱20的分区“2”、“4”和“6”中。此时是这样的,即将蓄电池箱20在第二组的各板叠10插入分区“2”、“4”和“6”中之前继续移动一区段,以便夹具2825将第二组的板叠10已保持于在分区“2”、“4”和“6”的上方的位置。卸载站1和2中的夹具2825的各组2823同步实施该工作。
通过一压力介质缸2831(气动缸)实现夹具2825的提升和下降。为各夹具组2823的各导杆2833配置一在一横梁2835上设置的挡销2837,其对置于一具不同高的各挡销2841的板2839。通过板2839的旋转位置的选择,亦即通过相应高的挡销2841向一面对横梁2835上的相对挡销2843的运动,确定夹具组2823的行程,以使其符合和适应插入的蓄电池板的高度。
图106示出两卸载站2819、2821的夹具2835的第二组2823准备好的情况,要将由其各夹具2825夹住的板叠10沉入一蓄电池箱20的分区“2”、“4”和“6”中,此时在蓄电池箱中已将各板叠插入分区“1”、“3”和“5”中。
图107示出包括已下降的夹具组2823的情况,此时卸载站2819、2821的第一夹具组2823准备从准备好的箱30中提起第一组各三个板叠10。同时通过卸载站2819、2821的第二夹具组2823将各板叠10沉入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4”和“6”中。
图108示出两卸载站2819、2821的两夹具组2823提起的情况并且第一夹具组2823已从箱30中取出第一组包括各三个蓄电池板的板叠10。图108中还显而易见的是,在各第二夹具组2823的下方设置的各蓄电池箱20已在全部的分区22中包含板叠10。
图109中作为一夹具组2823的实例示出,其各夹具2825的间距一方面可以适应各板叠10彼此的间距在箱30中的不同的分配而另一方面可以适应蓄电池箱20。
为了使每一夹具组2823的各夹具2825彼此的位置在一蓄电池箱20装载板叠10时适应于蓄电池箱20中的各分区22的间距,设置一驱动电机2845,其经由一带传动驱动两个直线传动装置2847、2849,它们连接于包括三个夹具2825的组2823的各外面的夹具2825。此时是这样的,每一夹具组2823的中间的夹具2825停止不动。按照驱动电机2845的转向使各外面的夹具相互相向或彼此远离运动。
为了使每一组2823的三个夹具2825的中间的夹具2825的定位可以适应于在一蓄电池箱20中的中间的分区22(分区“3”或“4”)的位置(首先分区3,然后在蓄电池板的第二次沉降时分区4),整个夹具组2823可以以其三个夹具2825移动。为此整个夹具组2825经由其夹具安装板2863在一直线导轨2851上(图111)通过一直线伺服电机2853(图112)是可移动的。
每一夹具2825具有一固定的夹具簧片2855和一通过一直线驱动装置2865(压力介质马达)可操纵的(可移动的)活动的夹具簧片2857,其中为每一固定的夹具簧片2855配置一顶出装置或压紧装置2859,其由一压力介质缸2861操纵,以便如果夹具2825在打开夹具2825以后被移出蓄电池箱20的分区22时其从上面贴靠板叠10。这样将各板叠10保持于蓄电池箱20的分区22中。
在夹住各板叠10时,将在箱30中的板叠10提起,如下操作在打开的各夹具2825沉入箱30中以后首先将固定的夹具簧片2855通过夹具组2823的运动侧向移动,直到其侧向地贴紧一板叠10为止。接着将可移动的夹具簧片2857向每一夹具2823的固定的夹具簧片2855那边运动,因此闭合各夹具2823,并且在夹具簧片2855、2857之间夹紧一板叠10,亦即由夹具2823夹住。
紧接其后提升各夹具组2823,实施间距匹配,夹具安装板2863借助于直线伺服电机2853移到箱位置,并且将两夹具组2823旋转90°。即各夹具2825下降通过导入辅助装置2813(图91和92),并且将各板叠10降入蓄电池箱20的各考虑的分区22中。在各板叠10降入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2中以后打开各夹具2825。这通过可移动的各夹具簧片2857的驱动装置2865的相应的操纵来实现。在拉出各夹具2825以后,此时,如上所述,这样可靠地确保各板叠10保持在蓄电池箱20的各分区22中,即顶出装置2859支承在浇铸的板叠10的桥接部16、18上并压紧它们。接着将各夹具2825重新移到其原始的位置,亦即将彼此的间距适应于在一用于板叠10的箱30中的间距。现在也使顶出装置2859重新后移。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考虑到,将一本发明的装置的图4至52中所示的实施形式的单个站或多个站在本发明的装置的图56至119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应用或反之。
总之,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如下描述了一种装置,在其中在组成板叠10的阳极蓄电池板和阴极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上通过刷净和用熔剂的预处理凸耳12、14以后在一浇铸站270中浇铸连接阳极凸耳和阴极凸耳的桥接部16、18,其包括用于中间电池连接端24的凸缘17、19。将这样设有桥接部16、18的蓄电池板的板叠10成包括各三个板叠的组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为了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运动采用箱30,在其中通过夹紧将板叠10固定在固定的与可移动的隔板305、307之间。将各板叠10这样插入这些箱30中,即在一纵向侧面只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另一纵向侧面只设置阴极板的凸耳14。
权利要求
1.用于将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板叠(10)插入箱(30)中,此时将各板叠(10)在箱(30)中这样地定位,使得在一箱(30)的纵向侧上设置各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箱(30)的另一纵向侧上设置各阴极板的凸耳(14),并且在将桥接部(16、18)浇铸在凸耳(12、14)上以后从箱(30)中取出第一组板叠(10)并且插入一蓄电池箱(3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并且紧接着将第二组板叠(10)以板叠旋转180°的定位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剩下的分区(22)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蓄电池箱(20)在插入第一组板叠(10)以后绕一垂直轴线旋转180°并且接着将第二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的剩下的分区(22)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作为第一组三个板叠(10)和同样作为第二组三个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的用于电池的“1”、“3”和“5”的分区(22)中而将第二组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的用于电池“2”、“4”和“6”的分区(22)中。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时不仅下降板叠(10)而且提升蓄电池箱(20)。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于板叠(10)的箱(30)沿一本身封闭的运动导轨移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动导轨具有多个、优选四个直线的部分。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箱(30)移到(转到)运动导轨的下一部分上,而无需将箱绕一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箱(30)在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中平行于其纵向延伸部运动,在该第一部分中给箱(30)供给板叠(10)。
10.按照权利要求6至9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箱(30)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运动,在该第二部分中为了浇铸预处理凸耳(12、14),特别是刷净和/或脱脂并且浇铸桥接部。
11.按照权利要求6至10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板叠(10)的箱(30)在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平行于其纵向延伸部运动,在该第三部分中从箱(30)中取出各板叠(10)并插入蓄电池箱(20)中。
12.按照权利要求6至11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空箱(30)在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中移到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的起端。
13.按照权利要求6至12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中贮存不同尺寸的箱(30)。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实施箱(30)的更换,将在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中贮存的箱(30)移到第一部分的起端。
15.按照权利要求6至14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预处理凸耳(12、14)和浇铸桥接部(16、18),将箱(30)与插入其中的在运动导轨的第一和第三部分中以板的指向上方的凸耳(12、14)运动的板叠(10)绕一水平轴线旋转,以使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的凸耳(12、14)指向下方。
16.按照权利要求1和3至15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组三个板叠(10)和第二组三个板叠(10)在从箱(30)中取出以后和在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之前以相反的方向旋转90°。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组的各板叠(10)插入用于蓄电池箱(20)的电池“2”、“4”和“6”的分区(22)中之前,将各板叠(10)已插入其用于电池“1”、“3”和“5”的分区(22)中的蓄电池箱(20)沿其纵向方向在一直线输送机上继续移动。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箱(30)中取出一组三个板叠(10)并同时将另一组三个板叠(10)插入一蓄电池箱(20)的各电池分区(22)中。
19.按照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将各板叠(10)插入用于两个蓄电池箱(20)的电池“1”、“3”和“5”的分区(22)中。
20.按照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组板叠(10)同时插入用于两个蓄电池箱(20)的电池“2”、“4”和“6”的分区(22)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6至20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两打开的箱(30)中同时取出各组板叠(10)。
22.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本身封闭的运动导轨包括优选四个直的部分,一用以给箱(30)供给板叠(10)的站(60)位于运动导轨的第一部分中,在浇铸桥接部(16、18)之前用以预处理凸耳(12、14)的站(100、110)位于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一浇铸站(120)位于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和一用以从箱(30)中取出板叠(10)和将板叠(10)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站(130)位于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导轨的第四部分中设置至少两个用于箱(30)的存储器(40)。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器构成为斗式提升机存储器(40)。
25.按照权利要求22至24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导轨的第三部分中设置的用于从箱(30)中取出板叠(10)的站(130)具有两个包括多个夹具(1301)的并行转换器。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并行转换器具有三个夹具(1301)。
27.按照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夹具(1301)具有一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和一相对于夹具簧片用于打开和闭合夹具(1301)的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1)通过至少一个弹簧(1333)向夹具(1301)的打开位置加压。
29.按照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可移动的夹具簧片(1322)移动到夹具(1301)的接近固定的夹具簧片(1321)的闭合的位置,设置一可直线移动的楔(1351)。
30.按照权利要求22至29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浇铸桥接部(16、18)之前预处理凸耳(12、14)的各站是一用于刷净凸耳(12、14)的站(100)和一用于用熔剂处理凸耳(12、14)的站(110)。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预处理凸耳的站(100、110)之前和在用于浇铸桥接部(16、18)和凸耳(12、14)的站(120)之前以及在用于浇铸凸耳的站(120)之后分别设置一转向站(90),在其中将装有板叠(10)的箱(30)绕一水平的轴线旋转,以便首先向下指向地定位凸耳(12、14)并然后重新向上指向地定位包括浇铸的桥接部(16、18)的凸耳(12、14)。
32.按照权利要求22至31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运动导轨的各拐角的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拐角转换器(50),借其将箱(30)从一前面的运动导轨部分移进一后面的运动导轨部分,而无需将箱(30)绕一基本上垂直的轴线旋转。
33.按照权利要求22至32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别在运动导轨的第二部分中,在用于供给箱(30)板叠(10)的站(60)之后设置一用以定位在箱(30)中的板和/或凸耳的站(70)。
34.按照权利要求22至33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在板的凸耳(12、14)上浇铸桥接部(16、18)的站(120)之前、特别在用于预处理凸耳(12、14)的站(100、110)之前设置一用以弯曲每一板叠(10)的各最外面的凸耳(12、14)的站(80)。
35.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弯曲凸耳(12、14)的站(80)设置在用于翻转包括插入的板叠(10)的箱的站(90)之前。
36.按照权利要求22至35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载站(280)中两组(2823)各三个夹具(2825)可绕一垂直轴线旋转地设置在一L形支座(2827)上。
37.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载站(280)中设置两个包括各两个夹具组(2823)的装置,特别是每一组具有三个夹具。
38.按照权利要求22至37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每一夹具(2825)配置一压紧装置(2859)。
39.按照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每一夹具(2825)的固定的夹具簧片(2855)配置压紧装置(2859)。
40.按照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装置(2855)通过一直线马达(2861)在夹具(2823)提升时是可移动的。
41.按照权利要求22至40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中在输送导轨的各部分的终端处设置拐角转换器或旋转拐角转换器。
42.按照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具有连续的输送方向的旋转拐角转换器和具有反向输送方向的旋转拐角转换器。
43.按照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各拐角转换器配置一用以推进或排出箱(30)的装置(1711)。
44.按照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711)具有一作用在箱(30)上的卡爪(1719)。
45.按照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爪卡(1719)配置一控制装置(1721),所述控制装置在返回行程时向上摆动卡爪(1719)。
46.按照权利要求22至45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给箱(30)装载板叠(10)的站中、在用于定位在箱(30)中的板的站中和至少在用于从箱(30)中取出板叠(10)的站中设置一板支承台。
47.按照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支承台具有一可拆卸的适配板。
48.按照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组不同厚的适配板。
49.按照权利要求22至48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给蓄电池箱(20)装载板叠(10)的站中设置一用于蓄电池箱(20)的输送装置,为该输送装置配置四个用以夹住蓄电池箱的装置。
50.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夹住蓄电池箱的每一装置的上方在输送装置上设置用于各板叠(10)的导入辅助装置(2813)。
51.应用在实施本发明的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一项所述的方法时和应用在用于实施该方法按照权利要求22至50之一项所述的装置中的箱,其特征在于,一框架(301),在该框架中设置固定的各隔板(305)和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其中各一个板叠(10)通过夹紧固定在各一个固定的隔板(305)与各一个可移动的隔板(307)之间。
52.按照权利要求51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的各隔板(307)固定在两个可沿箱(30)的框架(301)的纵向方向移动的推杆(309)上。
53.按照权利要求52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可移动的隔板(307)运动,通过各弹簧(301)将各推杆(309)向固定的隔板(305)的方向那边加压。
54.按照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各推杆沿箱(30)的框架(301)的纵向方向是可移动的。
55.按照权利要求51至54之一项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在箱(30)的框架(301)的各窄边上设置用于站(90)的圆锥体的容纳孔(321、322),以便箱(30)绕一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定位的轴线旋转。
56.按照权利要求51至55之一项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对各推杆(309)加压的各弹簧(301)支承在一可沿箱(30)的纵向方向移动的隔板(331)上。
57.按照权利要求56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弹簧(313)容纳于套筒(315)中,该套筒固定在可移动的隔板(331)上。
58.按照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为可移动的隔板(331)配置一用以调节其在箱(30)内的位置的装置。
59.按照权利要求58所述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一可旋转的具有不同高度的各挡销(335)的圆盘,为各挡销配置一挡块(337)。
全文摘要
描述了一种装置,在其中在组成板叠10的阳极蓄电池板和阴极蓄电池板的凸耳12、14上通过刷净和用熔剂的预处理凸耳12、14以后在一浇铸站270中浇铸连接阳极凸耳和阴极凸耳的桥接部16、18,其包括用于中间电池连接端24的凸缘17、19。将蓄电池板的这样设有桥接部16、18的板叠10成包括各三个板叠的组插入蓄电池箱20中的用于电池的各分区22中。为了蓄电池板的板叠10的运动使用箱30,在其中通过夹紧将板叠10固定在固定的与可移动的隔板305、307之间。将各板叠10这样插入这些箱30中,即在一纵向侧上只设置阳极板的凸耳12而在另一纵向侧上只设置阴极板的凸耳14。
文档编号H01M10/16GK101061598SQ200580039946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
发明者马库斯·施勒格尔 申请人:Gd技术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