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721420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电动工具以及各种便携式移动播放器等领域。由于其广泛的使用,所以电池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在制备电池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废浆料、废极片和边角料。多数厂家将这些废料低价转让,造成电池成本增大。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浆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CN1206765C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边角料及残片回收活性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回收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包括LiC"Ni,—x02,式中0SXg,其特征在于,它是经过下述步骤1)常温下,将正极边角料及残片用机械方法破碎;2)在常温下,将机械破碎后的残片放入水中,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波震荡的方法将正极中的活性物质、添加剂及粘合剂与基体分离;或者在加热控制140-150。C的条件下,将破碎后的残片放入有机溶剂中进行机械搅拌或用超声波震荡的方法将正极中的活性物质、添加剂及粘合剂与基体分离;3)与基体分离后的物质用水洗涤,除去部分水溶性的粘合剂及添加剂,分离,在空气中烘干干燥;4)用浮选或筛选的方法,进一步除去部分水溶性的粘合剂及添加剂;5)过38.5微米筛后,在空气气氛或氧气气氛中经750-85(TC下焙烧6小时即得可再利用的正极活性材料。该方法用水洗涤从残片上分离出来的正极活性物质,这样会造成粘合剂PVDF的析出,并附着在正极活性物质上,从而很难再将粘合剂PVDF和正极活性物质分离。并且,所述粘合剂与正极活性物质粘连后形成的小颗粒很难再沉降,通过浮选法也不能完全除掉所述粘合剂反而会带走部分正极活性物质,因此,该方法的回收率较低。此外,在最后的焙烧步骤中,为了彻底除去附着在正极活性物质上的残留PVDF粘合剂,该方法在高温下焙烧正极活性物质,焙烧的温度达到了750-85(TC,且焙烧时间较长。虽然在高温焙烧下能分解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部分残留粘合剂和导电剂,但是,高温焙烧很容易造成正极活性物质锂的缺失,因此还需要增加锂源的二次煅烧。此外,分解的粘合剂很容易再次与正极活性物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钴、氧化亚钴等杂相,而影响正极活性物质的纯度和性能,不利于正极活性物质的再利用。此外,该方法特别不适合用于包含锰酸锂与其它正极活性物质共混使用的情况,因为锰酸锂多相态的性质很容易使锂从别的活性物质中向锰酸锂偏移同时也可能发生相互掺杂从而改变活性物质的性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克服采用现有的从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回收率低,且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回收率高且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性能良好的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法为先将含有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的废料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乙基甲酰胺(DEF)、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或N-二甲基乙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中,以使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溶解。经过本发明发明人多次实验发现,在初步将大部分粘合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后,如果再用上述相同的有机溶剂进行多次洗涤希望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多次洗涤并不能完全除掉其中的粘合剂,必须要经过煅烧分解才能除去所有的粘合剂,另一方面,如果用所述有机溶剂进行多次洗涤时,当粘合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悬浮液的黏度增加,会使含有残留粘合剂的正极活性物质粘连在一起,无法进行后续的彻底干燥,因而也无法在煅烧步骤中彻底除去残余的粘合剂。此外,采用水洗粘合剂的方法,会造成粘合剂的析出,并附着在正极活性物质上,从而很难再将粘合剂与正极活性物质分离,因而也无法达到在煅烧步骤中完全除去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所述废料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该方法包括先除去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然后再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其中,所述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用清洗剂洗涤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清洗剂选自醇、醇的水溶液、醛、醛的水溶液、酮、酮的水溶液以及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时候采用醇、醇的水溶液、醛、醛的水溶液、酮、酮的水溶液以及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清洗剂对含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洗涤,不但能够很充分地将残留的少部分粘合剂溶解在所述清洗剂溶液和少部分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中,而且即使有少部分粘合剂析出,所述清洗剂也能将该粘合剂和正极活性物质很好的分散,不会使粘合剂附着在正极活性物质上,避免了粘合剂将正极活性物质粘连而难分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必须经过煅烧步骤才能彻底除去其中的残余粘合剂,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清洗剂洗涤所述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分散性很好,正极活性物质很容易被充分干燥,干燥后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分散性也很好,因而有利于在煅烧步骤中残余粘合剂的彻底分解,从而提高了正极活性物质的回收率,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纯度高。此外,在煅烧前己经尽可能的除掉了大部分粘合剂,因此只需要较低的焙烧温度、较短的焙烧时间,就可以再进一步完全分解残存的非常少量的粘合剂,更不会出现由于高温焙烧造成的正极活性物质锂的缺失,也不会出现四氧化三钴、氧化亚钴等杂相,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回收后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良好,可直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图1为回收前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XRD衍射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回收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XRD衍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发明,所述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用清洗剂洗涤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清洗剂可以选自醇、醇的水溶液、醛、醛的水溶液、酮、酮的水溶液以及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情况下,所述醇为碳原子数为l-6的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醛为碳原子数为2-6的醛,如,乙醛、丙醛和丁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酮为碳原子数为3-6的酮,如丙酮;所述醚为碳原子数为2-6的醚,如,乙醚。为了更有利于溶解残留的少部分粘合剂,所述清洗剂醇、醛和酮的水溶液中水的含量优选为小于2重量。Z。所述用清洗剂洗涤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次数和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满足尽可能将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上的粘合剂洗涤溶解即可,一般情况下,洗漆的次数为2-5次。所述清洗剂与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比为0.3-1.5:1,优选为0.5-1:1。所述用于洗涤正极活性物质的清洗剂还可以回收后重复利用,所述回收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分方法,如蒸馏。所述废料中的粘合剂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常规的各种油系粘合剂,如含氟树脂和聚烯烃化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和丁苯橡胶(SBR)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废料中的导电剂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常规的导电剂,如碳黑,乙炔黑、石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还包括将用清洗剂洗涤后的正极活性物质干燥和焙烧。所述干燥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方法,如真空干燥、鼓风干燥、自然干燥等,所述干燥的温度为室温至8(TC,干燥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8小时。对干燥后的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焙烧的目的是再彻底分解掉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粘合剂。由于,在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上述步骤已经能够除去大部分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粘合剂和导电剂,因此,采用在350-550°C,优选为350-500'C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就可以进一步充分彻底的分解掉残留的粘合剂。所述焙烧的时间至少为0.5小时,由于过长的焙烧时间并不会对分解残留粘合剂起到更好的效果,且使得到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性能也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为了节约能源,焙烧的时间可以0.5-5小时,优选为l-3小时即可达到目的。由于焙烧温度较低,因此不会出现由于高温焙烧造成的正极活性物质锂的缺失,也不会使正极活性物质出现四氧化三钴、氧化亚钴等杂相,使得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良好,可以直接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按照本发明,所述除去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在50-20(TC下,将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将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分按照本发明,所述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还可以含有正极基片,该方法还包括在将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除去正极基片。所述从废料中除去正极基片的方法为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分离方法,如过筛等方法。由于所述废料中的粘合剂主要为现有的各种常规的油系粘合剂,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和丁苯橡胶(SBR)等,因此所述能够溶解废料中粘合剂的有机溶剂可以为在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时所采用的常规的溶剂,如,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乙基甲酰胺(DEF)、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能更好的除去大部分粘合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禾口/或N,N-二甲基乙酰胺。在将废料与上述有机溶剂混合后,废料中的粘合剂会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所述含有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的废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至少大于l,为了能够充分溶解废料中的粘合剂,又能合理节约有机溶剂,所述废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1-5。按照本发明,在将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将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分离的方法包括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废料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具体地说,在将所述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所述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会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而初步将粘合剂和正极活性物质分离,此外,由于废料中正极活性物质的密度大于导电剂以及粘合剂的密度,因此,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或者经过离心分离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会沉淀在混合物的底部,废料中的导电剂会悬浮在混合物的上层,从而可以直接将上层悬浮液倒掉而将正极活性物质分离出来。所述静置的时间以及离心分离时的转速及离心分离的时间只要满足可以使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小部分粘合剂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充分沉降即可,通常情况下,静置的时间优选为5-15小时;所述离心分离该混合物时,离心分离的转速可以为500-1000转/分钟,优选为600-800转/分钟,离心分离的时间可以为5-30分钟。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常规的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所有正极活性物质,如钴酸锂、镍酸锂、镍钴酸锂、锰酸锂、镍锰钴酸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85。C水浴加热下,将2000克重量比9:1的含有钴酸锂与锰酸锂的干废浆料(干废浆料中的活性物质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重量比为8:1:1)与10000克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使粘合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静置15小时后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大部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再将下层沉淀物与乙醇混合(所述下层不沉淀物与乙醇的重量比为l:0.7),并搅拌10分钟,然后静置10分钟并倒掉乙醇溶液,再重复上述步骤,用乙醇再洗涤一次,静置后倒掉乙醇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TC下烘干2小时,然后在50(TC下,将烘千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1小时后,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1564克正极活性物质al。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回收率为97.75%。回收前含有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XRD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回收后得到的该正极活性物质的XRD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实施例2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85T:水浴加热下,将2500克含有正极活性物质镍锰钴酸锂的废极片(极片上镍锰钴酸锂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8:1:1,基片为铝箔)与85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过筛除去铝箔(铝箔烘千后称重为196克)。然后静置10小时后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再将下层沉淀物与异丙醇混合(下层不沉淀物与异丙醇的质量比为l:1),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并倒掉异丙醇溶液,再重复上述步骤,用异丙醇再洗涤两次,静置后倒掉异丙醇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TC下烘干3小时,然后在45(TC下,将烘干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3小时,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1789克正极活性物质a2。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97.06%。实施例3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95。C水浴加热下,将3000克含有正极活性物质镍锰钴酸锂的废极片(极片上镍锰钴酸锂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8:1:1,基片为铝箔)与5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和5000克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过筛除去铝箔(铝箔烘干后称重为196克)。然后静置8小时后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大部分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将下层沉淀物与丙酮混合(下层不沉淀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l:1.2),搅拌10分钟,静置IO分钟并倒掉丙酮溶液,再重复上述步骤,用丙酮再洗涤一次,静置后倒掉丙酮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TC下烘干2小时,然后在40(TC下,将烘干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2小时,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2187克正极活性物质a3。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97.50%。实施例4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IO(TC水浴加热下,将2500克重量比9:1的含有钴酸锂与锰酸锂的干废浆料(干废浆料中的活性物质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重量比为8:1:1)与7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使粘合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静置10小时后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大部分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将下层沉淀物与乙醚混合(下层不沉淀物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0.5),搅拌10分钟,静置IO分钟后并倒掉上层乙醚溶液,再重复上述步骤,用乙醚再洗涤一次,静置后倒掉乙醚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TC下烘干3小时,然后在45(TC下,将烘干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3小时,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1950克正极活性物质a4。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97.50%。实施例5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IO(TC水浴加热下,将3000克含有正极活性物质镍锰钴酸锂的废极片(极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镍锰钴酸锂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8:1:1,基片为铝箔)与10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过筛除去铝箔(铝箔烘干后称重为196克)。然后静置15小时后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大部分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将下层沉淀物与乙醛的水溶液(乙醛的水溶液中水含量小于1.5重量%)混合(下层不沉淀物与乙醛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5),搅拌10分钟,静置10分钟后并倒掉乙醛的水溶液,再重复上述步骤,用乙醛的水溶液再洗涤一次,静置后倒掉乙醛的水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TC下烘干2.5小时,然后在35(TC下,将烘干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4小时,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2170克正极活性物质a5。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96.73%。实施例6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在IO(TC水浴加热下,将2000克含有正极活性物质UCo02的废极片(极片上LiCo02:乙炔黑凍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8:1:1,基片为铝箔)与5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在容积为15升的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并搅拌5小时,过筛除去铝箔(铝箔烘干后称重为196克)后将混合物以65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分离20分钟,得到的混合物分层,倒掉上层不沉物导电剂和少部分粘合剂,将下层沉淀物分离出来。将下层沉淀物与乙醇的水溶液(乙醇的水溶液中水含量小于2.0重量%)混合(下层不沉淀物与乙醇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IO分钟,静置IO分钟后并倒掉乙醇的水溶液后,再重复上述步骤,用乙醇的水溶液再洗涤两次,静置后倒掉乙醇的水溶液,然后将所述沉淀物抽滤,并在60°C下烘干3小时,然后在45(TC下,将烘干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恒温焙烧1.5小时,冷却后称重,回收得到1415克正极活性物质a6。计算得到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98.05%。对比例1该对比例说明现有技术的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的回收方法。按照CN1206765C公开的实施例1的方法从2000克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Co02的废极片(极片上LiCo02: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8:1:1,基片为铝箔)中回收正极活性物质LiCo02,回收得到正极活性物质bl。该正极活性物质回收率为80%。实施例7-12下述实施例说明将由实施例1-6的方法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制备成电池后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分别将实施例1-6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al-a6制备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并与电池负极和隔膜一起制备成锂离子二次电池Al、A2、A3、A4、A5和A6,并测定上述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和电池的循环性能。在23i:条件下,将电池分别以1C电流充电至4.2V,在电压升至4.2V后以恒定电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搁置10分钟;电池以1C电流放电至3.0V,搁置5分钟,并记录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重复以上步骤100次,得到电池100次循环后1C电流放电至3.0V的容量,由下式计算循环前后容量维持率-容量维持率=(第100次循环放电容量/首次循环放电容量)xlOO%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2该对比例说明将由对比例1的方法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bl制备成电池AC1后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按照实施例7-12的方法测定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和电池的循环性能,不同的是测试的电池为AC1。结果如表1所示。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制备成锂离子二次电池再次进行充放电测试后,电池的容量仍然能够达到140毫安时以上,尤其是采用实施例l、2和6的正极活性物质al、a2和a6制备的电池,它们的初始放电容量均达到了147毫安时或更高;且1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均保持在96.0%以上,因此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优良。从图1的XRD衍射图谱中可以看出,图中强度最高的峰为对应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的其中一个主峰,其它峰分别对应另一种活性物质锰酸锂以及所含的粘合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再对比图2的XRD衍射图谱,从该图谱中可以看出,除了显示有对应活性物质钴酸锂的多个峰和对应活性物质锰酸锂的多个峰之外,没有夹杂其它杂相,因此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回收得到正极活性物质的纯度高。权利要求1、一种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所述废料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该方法包括先除去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然后再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用清洗剂洗涤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清洗剂选自醇、醇的水溶液、醛、醛的水溶液、酮、酮的水溶液以及醚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醇为碳原子数为1-6的醇,所述醛为碳原子数为2-6的醛,所述酮为碳原子数为3-6的酮,所述醚为碳原子数为2-6的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清洗剂与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比为0.3-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歩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还包括将用清洗剂洗涤后的正极活性物质干燥和焙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窒温至80C,焙烧的温度为350-550'C,焙烧的时间至少为0.5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除去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在50-200lC下,将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的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将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分离;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截胺、二乙基甲醮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还含有正极基片,该方法还包括在将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除去正极基片。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的废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1-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废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从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除去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废料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钴酸锂、镍酸锂、镍钴酸锂、锰酸锂和镍锰钴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和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导电剂选自碳黑,乙炔黑、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全文摘要一种含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所述废料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剂,该方法包括先除去含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废料中的大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然后再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其中,所述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方法包括用清洗剂洗涤残留有少部分粘合剂和导电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清洗剂选自醇、醇的水溶液、醛、醛的水溶液、酮、酮的水溶液以及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方法回收率高,回收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纯度高,性能良好,可直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文档编号H01M10/54GK101192693SQ20061016111公开日2008年6月4日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0日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0日发明者熊德宇,强荣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