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462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特开公报No.2004-55463公开了一种包括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插头和插座彼此接合而彼此电连接。
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长方形插头100和长方形插座200。如图8所示,插头100包括插头本体101,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以及多个插头接触件102,由导电材料制成,且沿插头本体101的纵向由所述插头本体101的两个侧壁103固持。
插座200包括插座本体201,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插头本体101可插入其中的连接凹部202;以及多个插座接触件203,由导电材料制成,且沿插座本体201的纵向由插座本体201的两个侧壁204固持,这样,当插头本体101插入到连接凹部202中时,在连接凹部202内各个插座接触件203便可与插头接触件102接触。
各插头接触件102包括第一接触部(contact piece)102a,设置在插头本体101的侧壁103的外侧面上;第二接触部102b,从该第一接触部102a起沿侧壁103延伸且置于插头本体101的侧壁103的内侧面上;以及安装端部(mounting terminal piece)102c,从该第二接触部102b延伸且越过该插头本体101的底部并从插头本体101处向外伸出。第一接触部102a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突起102d。
各插座接触件203包括安装端部203a,其从插座本体201处向外伸出;第一连接部(connecting piece)203b,其从该安装端部203a的一端延伸且由插座本体201的侧壁204的外侧面固持;第二连接部203c,其从第一连接部203b的一端向插座本体201的内部延伸;第一接触部203d,从第二连接部203c的一端延伸且置于侧壁204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接部203e,其从第一接触部203d的一端延伸且沿连接凹部202的底部向插座本体201的内部延展;以及第二接触部203f,其从第三连接部203e的一端向第一接触部203d延伸且其末端向插座本体201的内部弯曲。
第一接触部203d在连接凹部202的开口侧的一端处具有沿垂直于插头100的插入方向弹性突出的第一突起203g。第三连接部203e在向连接凹部202的内部延伸时,其朝背离连接凹部202的底部的方向倾斜,由此第二接触部203f便可在插头100插入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如图9所示,当插头100插入插座200中时,插头接触件102的第一接触部102a和插座接触件203的第一接触部203d彼此接触,且插头接触件102的第二接触部102b和插座接触件203的第二接触部203f彼此接触。而且,插头接触件102的第一突起102d和插座接触件203的第一突起203g彼此接合,由此将插头100锁定在插座200中。
如上所述,由于这种连接器组件在插头接触件102和插座接触件203之间具有两个接触点(contact point),所以与那种连接器组件只具有一个接触点的情况相比,这种连接器组件具有高的接触可靠性。但是,如果异物既夹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02a和203d之间又夹在所述第二接触部102d和203f之间,那么就会导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接触可靠性同时又保持连接器组件在插头插入方向上的高度的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以及插头接触件,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由该插头本体固持。插座包括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插头本体可插入其中的连接凹部;以及插座接触件,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由插座本体固持,这样当插头本体插入连接凹部中时,在所述连接凹部内,所述插座接触件便与插头接触件接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插座接触件包括在垂直于插头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彼此隔开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这样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各自都能与插头接触件接触;插头接触件包括构造为用以与插座接触件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构造为用以与插座接触件的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插头接触件中的一个第一接触部具有沿垂直于插头插入方向的方向弹性突出的第一突起,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插头接触件中的另一个第一接触部具有构造为用以在插头本体插入连接凹部中时越过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二突起,在插头本体插入连接凹部中时,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通过彼此接合构成锁紧机构,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插头接触件中的一个第二接触部在用以与另一个第二接触部接触的表面中具有凹部,当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与另一个第二接触部接触时,在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和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中,由于所述凹部形成在插头接触件和插座接触件中的一个第二接触部中,且当所述两个第二接触部彼此接触时,在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和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即使在插头连接到插座之前异物附着到任何一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上,异物也会在一个第二接触部与另一个第二接触部接触时落入所述凹部中,因此异物不会夹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因此,由于在插头接触件和插座接触件之间确保了至少一个接触点,所以接触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而且,由于所述锁紧机构由所述第一接触部构成,且所述凹部形成在任一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中,且各第一接触部和各第二接触部在垂直于插头的插入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所以,即使形成所述凹部,连接器组件沿插头插入方向的高度也不会增加。
优选地,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具有连接突起,该连接突起部分地插入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凹部中,并与所述凹部的开口的、在垂直于插头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边缘接触,且由所述连接突起在所述连接突起和所述凹部的边缘之间的接触位置处的切面彼此形成的角度大于由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在所述接触位置处的切面彼此形成的角度。
在该情况下,所述连接突起和所述凹部彼此线接触或点接触。因此,与那种连接突起和凹部面接触的情况相比,此时连接突起和凹部之间的接触压力得以增加,因此接触可靠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优选地,具有连接突起的插头接触件或插座接触件由金属板形成,且所述连接突起在所述金属板的一端形成。
通常,该金属板的一端易于磨削或弯曲。因此,在该情况下,易于形成所述连接突起。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插头与插座分离的情况下沿图5的A-A线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组件在插头连接到插座中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头的立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座的立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座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座接触件的立视图。
图7是说明图1的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突起和凹部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示图。
图8是传统连接器组件在插头与插座分离的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图8的连接器组件在插头连接到插座中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1和插座2,其中插头1可插入插座2中或从插座2中拔出。
如图3所示,插头1包括插头本体3,具有细长方形的形状且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以及多个插头接触件4,各插头接触件4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由插头本体3固持。插头本体3具有底部3b和围绕底部3b形成的侧壁3a,且所述插头接触件4通过嵌入模制方式由沿插头本体3的纵向的、相对的侧壁3a固持。在该实施例中,每个侧壁3a上设置二十个插头接触件4。而且,用以通过焊接将插头1固定在外部元件上的安装端子12设置在插头本体3的纵向上的两端。在插头本体3的纵向上的所述两端处的各侧壁的端部上形成突起13。
如图4和图5所示,插座2包括插座本体5,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插头本体3可插入其中的连接凹部20;以及多个插座接触件6,各插座接触件6均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且由插座本体5固持,这样,当插头本体3插入连接凹部20中时,在连接凹部20内各插座接触件6便可与插头接触件4彼此接触。连接凹部20具有沿插座本体3纵向的凸出部21,且该凸出部21和插座本体5的侧壁5a沿它们的纵向形成两个沿插座本体5纵向的槽20a。在该实施例中,插座本体5的每个槽20a中设置二十个插座接触件6。而且,用以通过焊接将插座本体5固定在外部元件上的安装端子22设置在插座本体5的纵向上的两端处。
如图2所示,插头1插入插座2中,这样插头1的纵向上的各侧壁3a便插入各槽20a中,且设置在各槽20a中的各插座接触件6和设置在插头本体3的各侧壁3a上的各插头接触件4彼此接触。
参考图4和图5所示,在插座本体5纵向上的连接凹部20的两端部处形成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台阶23,且当插头1插入插座2中时,插头1的各突起13插入两个台阶23之间。这时,在插头1连接到插座2的情况下,即使一个外力沿垂直于插头1的纵向作用在插头1上,该外力也会作用在所述台阶23和突起13上,由此增加了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机械强度。而且,通过形成所述台阶23,增加了连接凹部20的底部的壁厚,由此插座2本身的机械强度得到了增加且插座本体5变得容易模制。
接着,下面将说明各接触件。
各插座接触件6通过弯曲细长金属板的方式形成。如图1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包括安装端部61,其从插座本体5处向外伸出;第一连接部62,其从该安装端部61的一端延伸且由插座本体5的侧壁5a固持;第二连接部63,其从第一连接部62的一端(图1中的上端)延伸且向插座本体5的内部延伸;第一接触部64,其从第二连接部63的位于凸部21侧的一端延伸且向连接凹部20的底侧延伸;第三连接部65,其从第一接触部64的位于底侧的一端延伸且沿连接凹部20的底部向凸部21延伸;以及第二接触部66,其从第三连接部65的位于凸部21侧的一端延伸且向连接凹部20的开口(图1中的向上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接触部66的末端朝连接凹部20的底部侧弯曲。
第一接触部64和第二接触部66沿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彼此分隔开,这样它们便可各自与插头接触件4接触。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第一接触部64的插头侧的一端(即,图1中的第一接触部64的上端)上形成具有曲面形状且向第二接触部66突出的第一突起64a。
而且,在第二接触部66的所述末端的弯曲外表面上,通过抛光等形成连接突起66a,这样金属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变得高于金属板的两侧。
如上构成的各插座接触件6容置在插座本体5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插座本体5的纵向上的各侧壁5a具有二十个槽51,插座本体5的凸部21也具有二十个分别面向槽51的槽52。而且,在连接凹部20的所述底部形成各自与各个槽51和各个槽52连通的通孔53。
如图1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通过通孔53从插座本体5的外底侧连接到插座本体5上,使得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63和第一接触部64设置在槽51中,而且第二接触部66设置在槽52中。第一突起64a和连接突起66a各自弹性地向槽20a内部突出。换句话说,第一突起64a和连接突起66a各自沿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弹性地突出。第三连接部65则是随着其接近凸部21而向远离连接凹部20的底部的方向倾斜,由此第三连接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可沿插头1的插入方向弹性变形。
参考图6A和图6B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连接部62具有第一台阶62b,在第一连接部6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向外突出;以及第二台阶62a,其从各个第一台阶62b的中央向外突出。而且,第一接触部64具有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向外突出的第三台阶64b。插座本体5的槽51的各内表面在面对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台阶62b的位置处具有固持凹部(未示出),该固持凹部的底部是敞开的,且当第一台阶62b插入该固持凹部中时,第一连接部62插入槽51中,且通过将第二台阶62a压入到该固持凹部的内表面中的方式将第一连接部62紧固到插座本体5上。而且,插座本体5的各槽51在面对第一接触部64的第三台阶64b的位置处具有导向凹部51b(参见图1),该导向凹部的底部是敞开的,且当插座接触件6连接到插座本体5上时,第一接触部64的第三台阶64b置于该导向凹部51b中,由此插座接触件6可保持姿势(posture)。导向凹部51b在其内表面和第三台阶64b之间沿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具有间隙,且通过该间隙,第一接触部64的第一突起64a可沿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弹性变形。通过第一接触部64的第一突起64a的这种弹性变形,插拔插头1所需的力得以减小,且变得更容易将插头1插入或拔出插座2。
接着,下面将说明各插头接触件4。各插头接触件4也是通过弯曲细长金属板的方式形成。如图1所示,各插头接触件4包括第一接触部41,其设置在插头本体3的侧壁3a的外侧面上,使得其可与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接触部64接触;第二接触部42,其从第一接触部41延伸且沿侧壁3a延伸并设置在侧壁3a的内侧面上,使得其可与插座接触件6的第二接触部66接触;以及安装端部43,其从第二接触部42延伸且穿过插头本体3的底部3b并从插头本体3处向外突出。
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1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突起41a,该突起41a构造成当插头本体3插入连接凹部20中时,该突起41a越过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突起64a。第二突起41a具有位于插座2侧的、逐渐向插座2倾斜的倾斜面。
而且,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具有凹部42a(参见图3),该凹部42a在与插座接触件6的第二接触部66接触的表面中沿第二接触部42的纵向延伸。如图7所示,该凹部42a在垂直于第二接触部42的纵向的方向上具有V形截面。
当插头3插入连接凹部20中时,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突起41a越过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突起64a,且如图2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突起64a与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1接触,且各插座接触件6的连接突起66a与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接触。
此时,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突起41a置于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突起64a的下方(即,在图1的底部侧上),且第一突起64a和第二突起41b通过彼此接合的方式构成用以防止插头1脱落的锁紧机构。当第二突起41a越过第一突起64a时,工作人员会有触感。此外,由于第二突起41a具有所述在插座2侧的倾斜面,所以插入插头1所需的力得以减小,使得插头1更容易插入插座2中。
而且,如图7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的连接突起66a的末端进入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的凹部42a中,且连接突起66a的所述末端的两侧沿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与凹部42a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边缘接触,且在连接突起66a和凹部42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换句话说,当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与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二接触部66接触时,在各插座接触件6的第二接触部66和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的凹部42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借助于上面的这种结构,即使异物在插头1连接到插座2之前附着到任何一个第二接触部上,异物也会在一个第二接触部42与另一个第二接触部66接触时,落入凹部42a中,这样异物便不会夹在所述第二接触部42和66之间。因此,由于在插头接触部4和插座接触部6之间确保了第二接触部42和66之间的至少一个接触点,所以接触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如果该锁紧机构和凹部42a沿插头1的插入方向布置,那么连接器组件沿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高度会增加。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该锁紧机构由所述第一接触部41和64构成且凹部42a形成在第二接触部42中,该第二接触部42在垂直于插头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与第一接触部41隔开,所以,即使设置了所述凹部,该连接器组件在插头1的插入方向上的高度也不会增加。
也就是说,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可增加接触可靠性,同时保持连接器组件在插头插入方向上的高度。
此外,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角度α1大于角度α2(即,图7中α1>α2),其中角度α1由连接突起66a在连接突起66a和凹部42a的开口的边缘之间的接触位置处的切面P1和P1彼此形成,角度α2由凹部42a的内表面在所述接触位置处的切面P1和P2彼此形成。在该情况下,连接突起66a和凹部42a彼此线接触或点接触。因此,与那种连接突起66a和凹部42a面接触的情况相比,此时连接突起66a和凹部42a之间的接触压力得以增加,因此接触可靠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突起66a形成在插座接触件6的金属板的一端。通常,该金属板的一端易于磨削或弯曲。因此,当连接突起66a形成在该金属板的一端处时,容易形成该连接突起66a。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凹部42a形成在插头接触件4中,连接突起66a形成在插座接触件6上,但是凹部42a可以形成在插座接触件6中,连接突起66a可以形成在插头接触件4上。
如上所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明显不同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许多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以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其特定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插头本体;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由所述插头本体固持的插头接触件;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所述插头本体可插入其中的连接凹部;以及插座接触件,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由所述插座本体固持,这样当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连接凹部中时,在所述连接凹部内,所述插座接触件会与所述插头接触件接触;其中所述插座接触件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这样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各自都能与所述插头接触件接触,所述插头接触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其构造为用以与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其构造为用以与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所述插头接触件中的一个第一接触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插头插入方向的方向弹性突出的第一突起,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所述插头接触件中的另一个第一接触部具有构造为用以在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连接凹部中时越过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二突起,在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连接凹部中时,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通过彼此结合构成锁紧机构,所述插座接触件和所述插头接触件中的一个第二接触部在用以与另一个第二接触部接触的表面中具有凹部,当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接触时,在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和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另一个第二接触部具有连接突起,该连接突起部分地插入所述一个第二接触部的所述凹部中,并与所述凹部的开口的、在垂直于所述插头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对侧上的边缘接触,由所述连接突起在所述连接突起和所述凹部的所述边缘之间的接触位置处的切面彼此形成的角度大于由所述凹部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接触位置处的切面彼此形成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具有所述连接突起的所述插头接触件或所述插座接触件由金属板形成,所述连接突起形成在所述金属板的一端。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1)和插座(2)。插头(1)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41)和第二接触部(42)的插头接触件(4),插座(2)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64)和第二接触部(66)的插座接触件(6)。插座接触件(6)的第一接触部(64)具有第一突起(64a),插头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1)具有第二突起(41a),当插头(1)插入插座(2)中时,第一突起(64a)和第二突起(41a)构成锁紧结构。插头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2在用以与第二接触部(66)接触的表面中具有凹部(42a)。当所述第二接触部(42和66)彼此接触时,在第二接触部(66)和凹部(42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文档编号H01R13/11GK1983725SQ2006101646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5日
发明者岸正规, 大仓健治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