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连续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921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连续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线圈的连续地绕线的方 法和绕线装置,特别涉及是一体地形成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变压器 的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l (特开平9一219334号公报)的绕线装置中, 描述了线材供给机构,绕线夹具旋转机构,绕线夹具保持机构和绕线 夹具更换机构。而且,记载有,在该绕线装置中,线材供给机构具有 两个线材巻, 一方的线材巻经由滚轮以规定的张力把线材Wl供给到 线嘴(nozzle)侧,另一方的线材巻可以以与线材W1不同种的张力供々A 5口 o此外,以往,如图9至图12中所示,在一体地形成一次线圈41 和二次线圈42的变压器线圈40中进行绕线的情况下,首先利用专用 绕线装置43使二次线圈42的制造开始绕线。作为初期定型,在具有 巻绕动力的绕线轴夹持部44上安装专用的绕线架(绕线模)45。在该绕线架45上,将铝条或铜条与层间纸同时进行所需圈数的巻 绕,完成二次线圈42绕线。然后,从绕线轴夹持部44暂时取下,从 绕线架45分离。在三相变压器的情况下,每台需要三个,但是专用的 绕线架45需要多个,因管理空间或工时的发生,为了制造下一个线圈 不得不取下。重复三次上述二次线圈的制作作业,向作为下道工序的 一次线圈的专用绕线装置48移送。 一次线圈41的绕线作业再次把制 作好的二次线圈42在绕线轴夹持部49上进行装入,进行一次线圈41 的绕线。在三相变压器的情况下,重复三次该制作作业,直到完成。以往,在一体地形成一次线圈41和二次线圈42的变压器线圈40 中进行绕线的情况下,因为一次线圈41以铝条或铜条为主故必须考虑 不发生弯曲和缺陷。此外,因为二次线圈42以4)4mm左右的圆线或3 mmX8 mm左右的扁平线为主,故必须考虑不发生缺陷,并且必须能
够以等间距高速地绕线。因此不得不用符合各自的线圈的部件构成的专用的绕线装置43和48来进行。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完成二次线圈42的绕线者从绕线轴夹持部 44取下,而从绕线架45分离的工时,向作为下道工序的一次线圈专用 绕线装置48移送的工时,以及把制作好的二次线圈42再次装入一次 线圈专用绕线装置48的绕线轴夹持部49上的工时,成为使效率恶化 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以往的二次线圈绕线装置43中由于盘条材料4的供给方 向所引起的打巻,即使进行加压也会在线圈中发生间隙,而对绕线完 成后的外形尺寸造成影像,因此,是难以实现紧凑化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在开始位于线圈侧的二次 线圈的绕线后,取消从绕线装置取下线圈的作业,和为了移送到下道 工序把线圈与绕线架分离的作业,其目的是大幅缩短交货时间。通过考虑对应于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各自的部件构成的铝条或铜 条盘条材料和圆线与扁平线的供给路径,特征在于使各个装置一体化。 其特征在于,与利用各自专用加压单元从外部成形一次线圈和二次线 圈相结合,在二次线圈的绕线时利用装置在与盘条材料的巻取方向(打 巻)相反方向上对铝条或铜条进行巻取,由此不使仅靠加压单元不可 能的绕线时的间隙发生。在一次线圈的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对电线进行自动间距送进的 稳定性,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线圈的位置上设置使电线排列并导向的 单元,并与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一体化。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开始位于线圈内侧的二次线圈的绕线后,取 消从绕线装置取下以及为了移送到下道工序而与绕线架分离的作业, 并且可以实现大幅縮短交货时间。此外,通过使外形尺寸紧凑可以更 理想地进行加压,由此可以提供实现材料费的降低的一次线圈和二次 线圈。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连续绕线装置示 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二次线圈条材料供给路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次线圈扁平线供给路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次线圈圆线供给路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中的盘条材料的打巻引起的间隙发生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中的通过利用盘条材料的打巻,不使间隙发生 的状态的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扁平线张紧部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供给2根扁平线时的张紧部说明图, 图9是变压器线圈的示意图(a)和一次线圈、二次线圈的构成图 (b),图IO是以往的二次线圈绕线装置的示意图,图ll是以往的绕线架结构图,图12是以往的一次线圈绕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的对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进行连续绕线的 绕线装置。在图1中,l表示绕线装置全体,2表示机座,3表示绕线 架,4表示铝条或铜条的盘条材料,5表示开巻机。6是层间纸,8和9 是中间导向辊,11是设在支柱IO上的导辊。12是支柱,设置有扁平 线或圆线的中继辊13。14是扁平线的导向辊,15是扁平线的姿态调整部,16是扁平线的 宽度导向单元,17是张紧单元。23是设置在固定于支柱10上的加压 辊单元移动机架25上的张紧辊。24、 26、 27、 28和29是圆线的导向 辊。30是前端导向辊,31表示二次线圈用的加压辊。在图2中,对将铝条或铜条巻绕于绕线架6的绕线方法的进行说明。首先,把铝条或铜条4的盘条材料安装于开巻机部5,巻取从下侧 在顺时针方向上取出,经由中间导向辊8,并经由设置在支柱10上的 导辊ll,巻取到绕线架3上。此外,绕线架3从上侧取入铝条或铜条, 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巻取。此外,该二次线圈,因为是在铝条或铜条之间夹入层间纸的结构, 故如图2中所示,在铝条或铜条的下侧设置巻绕层间纸的巻,经由中 间导向辊9,经由设置在支柱10上的导辊11,以与铝条或铜条一起重 叠的状态,由绕线架6进行巻取。这里,层间纸的供给,虽然画成逆时针方向,但是因为不打巻故 也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在图5和图6中,就铝条或铜条盘条材料的开巻机部4处的供给 旋转方向与绕线架3的巻取旋转方向,说明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5和图6中,50表示铝条或铜条盘条材料的送出旋转方向, 51表示绕线架3的巻取旋转方向,52表示铝条或铜条盘条材料的送出 旋转方向,53表示绕线架3的巻取旋转方向。图5所示的条巻取方法是,从上侧以逆时针方向送出铝条或铜条 盘条材料,绕线架3从上侧以逆时针方向进行巻取。在如上所述采用图5所示的巻取方向时,则从盘条材料所送出的 条材料,在具有条材料的打巻并巻取于绕线架3时,容易产生松弛54, 而在绕线之间发生间隙。与此相对,图6中所示的条巻取方法为,从下侧以顺时针方向送 出铝条或铜条盘条材料,绕线架3从上侧以逆时针方向巻取,因此, 由于消除盘条材料的打巻而进行巻取,所以不容易产生变形54,在绕 线间不发生间隙。也就是说,在图5、 6中,使盘条材料的送出旋转方向变化为顺时 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使绕线架3的巻取旋转方向固定为逆时针方向 并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固定盘条材料的送出旋转方向,把绕线架3 的巻取旋转方向取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情况下效果相同,也 就是说,如果使条材料的送出旋转方向与巻取旋转方向相反,则具有 不产生条材料松弛的效果。
下面,在图3中,对作为一次线圈巻取扁平线的绕线方法进行说明。供给路径,从电线线轴(bobbin)通过中继辊13,经由导向辊14 和姿态调整部15,并由宽度导向单元16和张紧单元17进行调整后, 供给到绕线架3,开始绕线。对于该扁平线18的张紧单元,用图7进行说明。在图7中,通过 对由宽度导向单元16进行中心定位(centering)的扁平线18,由气缸 22将毛毡21压紧在张力承受用固定辊19侧发挥功能,通过由调节器 (regulator)调整气压,而调整张力。在以横向两排供给扁平线18的 情况下,在打开宽度导向单元16的状态下通过两根,仅通过再次使宽 度导向单元16闭合,就能够使其对应。下面,对使用圆线的情况下,用图4进行说明。供给路径,从电线包装,通过中继辊13,由设在移动机架25上的 张紧辊23通过经由根据线径预先确定的个数赋予规定的张力后,通过 各部的导向辊24、 26、 27、 28、 29,供给到绕线架3,开始绕线。为了与二次线圈同样根据需要连同圆线和扁平线一起巻绕层间纸 6,而设置为左右双头式以便可以共用,可以事先安排并且可以实现切 换时间的縮短。此外,因为前端导向30的结构,通过松开固定螺母使 宽度调整辊移动,就可以根据任意的电线的组合以适当的导向宽度进 行绕线,所以使等间距送进成为可能。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绕线装置,部件构成的不同所以成为专用 装置,由于步骤切换和运送中需要时间,以及谋求极限设计中的极小 化,因此要求改善。本发明适当地确保各电线的供给路径,并且解决 作为课题的等间距送进的稳定化和因盘条材料的打巻引起的间隙的发 生,从而实现线圈外形尺寸的紧凑化与材料费降低的方式,并可以适 应该要求。
权利要求
1. 一种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与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各自部件构成相对应的铝条或铜 条盘条材料、以及圆线或扁平线的供给时,使绕线架固定在规定位置 并进行旋转,由此用同一装置将该条材以及线材连续地制造成一次线 圈和二次线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二次线圈的绕线时的铝条或铜条的盘条材料的送出旋转方向与绕线架的巻取旋转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3. —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次线圈的制造过程中,在对电线进行自动间距送进的情况下, 在靠近正在进行绕线的线圈的位置上设置有使电线排列并进行导向的 单元,所述使电线排列并进行导向的单元在为了对二次线圈连续并高 效地进行绕线而设置的用于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2种加压单元之中,与所述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形成一体。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该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具有,即使作为对象的电线的形状为圆线或方线等不同的形状或不同的尺寸,也能 够进行排列的纵横强制导向单元以及前端导向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该一次线圈用加压单元具有-在作为对象的电线为圆线的情况下,具有与小弯曲R相对应地设 置多个导向辊并调整张力的单元;在作为对象的电线为扁平线(方线)的情况下,具有通过从电线 上部压住毛毡材料等而进行张力调整的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绕线过程中,没有从绕线轴的取下或切换程序而可以连续地绕线员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连续绕线方法和适用装置。提供一种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各自的部件构成的铝条或铜条盘条材料,和圆线或扁平线的供给之际,使绕线架固定于规定部位而旋转,可以用同一装置把该条材料和线材料连续地制造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此外,提供一种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二次线圈的绕线时的盘条材料的送出铝条或铜条的送出旋转方向,与绕线架的卷取旋转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文档编号H01F41/06GK101145444SQ200710078728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5日
发明者佐藤真树, 原秀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