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768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方便电性连接的对 插式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习知,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构成电子产品的元件之 间接线器或备用接口。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主体、端子及外壳,端 子收容于绝缘主体内,外壳大部分是包裹在绝缘主体外周,起到保护 和加固的作用。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的电连接器之外壳变 化用于构造公母连接器之间连接的桥梁,起到定位和加强连接的作 用。这类电连接器的外壳,安装时位于绝缘主体的前端,形成拱形通 道,外部插入的对插件是由外壳给予定位和卡位。而目前,这类电连 接器,由于其绝缘主体和外壳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安装于电路板是逐 一安装的,因而经常会因为安装精度影响到两者之间的间距差异,导 致使用不良,甚至无法对插连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定位 准确的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性好,加工制作方便,有效 提高外部对插件插入连接的稳定性的电连接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主体、外壳及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的端子,绝缘主体为平躺结构,前端 设有插接口可供外部对插件插入并与端子电性连接,在绝缘主体的左 右两外侧内凹的容纳槽,容纳槽由绝缘主体的前端朝后延伸设置,并于容纳槽的内端凹陷出一卡槽;外壳由金属板成型构造,呈"门"字 形,外壳安置于绝缘主体的前方,由此构造一供外部对插件插入连接 的通道,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朝绝缘主体方向引出连接臂,两连接臂 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主体上的容纳槽,并于连接臂的伸出端内向凸设 有弹性止退部,止退部卡入卡槽内;在外壳的上端部朝绝缘主体方向 伸出 一可压持外部对插件的压片。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下折边的中部分别构造有朝内顶压的弹性夹片。所述连接臂与外壳连接的部位构造有内折的斜部。 所述绝缘主体的下底部设有数个导柱,其中至少有一个导柱具有 方向性的削平面。所述止退部直接在连接臂冲压构造。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结构将绝缘主体和外壳连 接在一起,即由外壳后端上的连接臂收容于绝缘主体的容纳槽内,并 由止退部卡入绝缘主体的卡槽内,从而将外壳和绝缘主体连接为一整体,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 一起安装于电路板上,定位准确,间距控 制得当,组装的质量高,插接使用顺畅,实用性好。本实用新型另一优点是外壳上端构造有压片和左右两侧构造有 弹性夹片,由此实现多方位夹持外部对插件,增强电性连接的稳固性, 确保电信号传输,实用性好。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绝缘主体的下底部设有数个导柱,方便安 装于电路板上,而且至少有一导柱带有方向性的削平面,防止错装, 提高安装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主体l、外壳2及收容于绝缘主体1内的端子3,绝缘主体l为平 躺结构,前端设有插接口可供外部对插件插入并与端子3电性连接, 在绝缘主体1的左右两外侧内凹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由绝缘主体 1的前端朝后延伸设置,呈倒L形,在容纳槽11的内端凹陷出一卡 槽12。外壳2由金属板成型构造,呈"门"字形,外壳2安置于绝 缘主体l的前方,由此构造一供外部对插件插入连接的通道,外壳2
的左右两侧分别朝绝缘主体1方向引出连接臂21,两连接臂21分别 对应收容于绝缘主体1上的容纳槽11,并于连接臂21的伸出端内向 凸设有弹性止退部22,止退部22卡入卡槽12内,限制外壳2退出。 容纳槽11呈倒L形,而连接臂21的形状、大小与容纳槽11对应, 且连接臂21上的下折边211内折,增加连接强度,使连接更牢固。 在外壳2的上端部朝绝缘主体1方向伸出一可压持外部对插件的压片 23,压片23与绝缘主体1上顶面之间的间隙恰好供外部对插件的对 应部插入,而压板23有下压的压力作用于对插件的对应部上,稳固 连接。外壳2的左右两下折边的中部分别构造有朝内顶压的弹性夹片 24,左右弹性夹片24相对夹持插入的对插件,由此限制对插件的左 右位移,实现多方位夹持限定对插件,增强电性连接的稳固性,确保 电信号传输,实用性好。本实施例中,连接臂21与外壳2连接的部位构造有内折的斜部 25,斜部25内折而产生向内的支持力,实现连接臂21与外壳2下折 边的错位,使连接臂21具有弹性和夹压力,这样可使连接臂21仅仅 收容于绝缘主体l的容纳槽ll内,增加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同时也 保证止退部12卡入卡槽12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主体1的下底部设有数个导柱13, 其中至少有一个导柱13具有方向性的削平面,这样不仅提高安装的 速度和效率,而且还有定位作用,并可防止错装。
图l、 2所示,止退部22直接在连接臂21冲压构造,结构性好, 加工制作方便。止退部22具有弹性,可方便拆装之工作,实用性强。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 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1)、外壳(2)及收容于绝缘 主体(1)内的端子(3),其特征在于-绝缘主体(1)为平躺结构,前端设有插接口可供外部对插件插 入并与端子(3)电性连接,在绝缘主体(1)的左右两外侧内凹的容 纳槽(11),容纳槽(11)由绝缘主体(1)的前端朝后延伸设置,并 于容纳槽(11)的内端凹陷出一卡槽(12);外壳(2)由金属板成型构造,呈"门"字形,外壳(2)安置于 绝缘主体(1)的前方,由此构造一供外部对插件插入连接的通道, 外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朝绝缘主体(1)方向引出连接臂(21), 两连接臂(21)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主体(1)上的容纳槽(11),并 于连接臂(21)的伸出端内向凸设有弹性止退部(22),止退部(22) 卡入卡槽(12)内;在外壳(2)的上端部朝绝缘主体(1)方向伸出 一可压持外部对插件的压片(2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壳(2)的左右两下折边的中部分别构造有朝内顶压的弹性夹片(2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臂(21)与外壳(2)连接的部位构造有内折的斜部(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 缘主体(1)的下底部设有数个导柱(13),其中至少有一个导柱(13) 具有方向性的削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新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22)直接在连接臂(21)冲压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方便电性连接的对插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外壳及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的端子,在绝缘主体的左右两外侧内凹的容纳槽,并于容纳槽的内端凹陷出一卡槽;外壳呈“门”字形,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朝绝缘主体方向引出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主体上的容纳槽,并于连接臂的伸出端内向凸设有弹性止退部,止退部卡入卡槽内;在外壳的上端部朝绝缘主体方向伸出一可压持外部对插件的压片及在外壳的左右两下折边的中部分别构造有朝内顶压的弹性夹片。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结构将绝缘主体和外壳连接在一起,一起安装于电路板上,定位准确,组装的质量高,结构稳定,实用性好。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01038449SQ200720048660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伟锋, 伟 贾 申请人:张宜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