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951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电话中,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来进行装饰及发出 通知。LED还用于便携电话的显示装置。
优选地,使用LED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发光质量。例如,提出了一 种用于改进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的发光质量的结构(见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 2004-079488 (见0020段及图 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LED的常规显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当使彼此靠近布置 的两个LED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束时,会观察到由这两个LED发射的光束 的颜色混合在一些。例如,当彼此靠近布置的两个LED中的一个LED发 射红色光束并且另一 LED发射蓝色光束时,使用者会看成两个LED发射 紫色光束。
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即当使彼此靠近布置的两个LED发射相同颜 色的光束时,发射的光束看似与单个LED的光束并无不同。因此,使用多 个LED的优点有限。
图l是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在便携电话中的使用LED的显示装置的示 例。如图1所示,便携电话中的LED显示部分包括LED l及2,用于导引 由LED发射的光束以将光束向外反射的光导构件(以下称为透镜组件) 3、其中安装有LED的印刷电路板4、以及壳体10A。注意,设置有安装装置。
首先,将描述常规透镜组件3。图2是示出沿图1所示的表面A-A切 割透镜组件3时的剖视图。透镜组件3包括出射部分31至33以及八角金 字塔状切口部分34至36。
通常通过具有细长形状的透明材料来形成透镜组件3。此外,透镜组 件3中每一个出射部分31至33均形成为半球形突起部分,并被切割成多 面体形状。透镜组件3具有通过切口部分34至36以及突起部分31至33 来反射由LED l及2发射的光束的功能。因此,对于观察壳体10A的使用 者而言,光束似乎是由出射部分31至33发出的。
通过侧发光型LED来形成各个LED 1及LED 2。如图1所示,安装 LED 1及LED 2使得其分别面向印刷电路板4上透镜组件3的短边方向的 两边。
LED 1及LED 2分别向透镜组件3的短边方向上的侧表面部分发射光 束。由此,对观察壳体IOA的使用者而言,光束似乎由透镜组件3上的三 个出射部分31至33发出。换言之,由LED 1及LED2发射的光束从壳体 10A的孔11至13发出,这些孔对应于透镜组件3的三个出射部分31至 33而形成。
下面,将描述LED显示部分中的LED的发光方向。图3是用于说明 由便携电话的LED显示部分中的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的视图。
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的LED设置中,LED 1及LED 2彼此靠近设 置以分别面向透镜组件3的短边方向的两边,LED 1和LED 2发射的光束 彼此干涉。这会导致观察壳体IOA的使用者会看到由LED 1发射的光束与 由LED 2发射的光束彼此混合的问题。
例如,当使彼此靠近设置的LED 1及LED 2分别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束 时,观察到来自两个LED的光束的颜色彼此混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在图 3中,当LED 1发射红色光束并且当LED 2发射蓝色光束时,对于使用者 而言出射部分31至33发出紫色光束。
此外,在使彼此靠近设置的两个LED发射相同颜色的光束的情况下, 很难使得光束看起来与仅当一个LED发射光束时的情况不同。具体而言,在两个LED 1及LED 2均发射光束与仅当LED 1发射光束的两种情况 下,看起来透镜组件3的出射部分31至33似乎在以相同的方式发射光 束。因此,对于观察壳体10A的使用者而言,LED 1和LED2发出光束的 情况与仅LED1发出光束的情况之间并无差别。因此,即使当设置了LED 1及LED 2这两个LED时,仍然难讲有效地使用了 LED。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以及便 携终端装置,其中当多个LED发出光束时,由各个LED发出的光束彼此 几乎不会混合,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多个LED。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二极 管;以及光导装置,其用于对由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所发射的光 束进行导引,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被分别配置成使得所述发光二极 管中的每个的发光表面面向所述光导装置,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 管发射的光束彼此相交,并且其中,在所述光导装置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多 个出射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多 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被配置成使得由所述 第一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述第二发光 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反,并且由各个所述发光 二极管发射的所述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多个发光二 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被配置成使得由所述第一 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述第二发光二极 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同,并且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 管发射的所述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多个发光二 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被配置成使得由所述第一 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述第二发光二极 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反,并且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光导装置的光入射表面的垂直轴倾斜, 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的所述中心轴彼此相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优选地包括控制 装置,其用于在从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时 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开始发光,并在从开始停 止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停止所述第 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还可 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 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改变至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随着时间 的经过从所述最大光强改变至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还可 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 强变为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变为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装 置,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光导装置,所述光导装置用于对由所述多 个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所发射的光束进行导引,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 管被分别配置成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的发光表面面向所述光导装 置,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彼此相交,并且其中,在 所述光导装置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多个出射部分;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
从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时起经过预定时间 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开始发光,并在从开始停止所述第一发光 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停止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 的发光的控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 第一发光二极管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随着时 间的经过而改变至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从 所述最大光强改变至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面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变为最 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变为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以及包括该发光二极
管显示装置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当使彼此靠近布置的多个LED独立地发 出光束时,由各个LED发出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混合。


图1是示出在便携电话中使用LED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镜头3沿图1中的表面A-A所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由便携电话的LED显示部分中的LED发射的光束的 行进方向的视图4是示出设置有LED显示装置的便携终端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便携电话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LED显示部分的分解立体图7是用于说明由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 的视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机的 视图9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模式的LED显示部分的分解立体
图10是用于说明由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模式中的LED发射的
光束的行进方向的视图11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LED显示部分的分解立体图12是用于说明由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
向的视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显示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由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 向的视图;并且图15是用于说明由控制部分120对LED 1及LED 2的控制方法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2发光二极管(LED)
3透镜组件
4印刷电路板
10显示部分侧壳体
20显示部分
30操作部分侧壳体
31至33发光部分
34至36切口部分
40操作部分
50铰链部分
60LED显示部分
100折叠式便携电话
110天线
120控制部分
130存储部分
140无线电通信部分
150相机单元
160扬声器
170话筒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1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4是示出根据本 发明的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以下称为LED显示装置)的便携终端装 置的示例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作为示例描述 便携终端装置是折叠式便携电话100 (以下简称为便携电话100)的情况。此外,图4A对应于在便携电话100打开的情况下从操作部分一侧观 察的立体图。图4B对应于在便携电话100打开的情况下从与操作部分一 侧相对的方向上观察的后视图。注意,便携终端装置并不限于便携电话, 而也可以是诸如PDA及PHS之类的便携终端装置。如图4所示,便携电话100包括具有显示部分20的显示部分侧壳体 10以及具有操作部分40 (其具有多个按钮)的操作部分侧壳体30。例如 通过使用合成树脂等来通过刚性体形成显示部分侧壳体10及操作部分侧 壳体30。此外,显示部分侧壳体10与操作部分侧壳体30通过具有打开/ 关闭轴的铰链部分50彼此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注意,"旋转"指可围 绕轴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进行的圆周运动。例如在便携电话100中,通过使 用铰链部分50作为轴,显示部分侧壳体10可以接近操作部分侧壳体30 — 侧而关闭和远离操作部分侧壳体30 —侧而打开。此外,显示部分侧壳体10包括LED显示部分60, LED显示部分60 位于与包括显示部分20的一侧的表面面对的表面中。便携电话100具有 通过LED显示部分(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60将语音来电告知使用者等 的功能。图5是示出便携电话100的构造示例的框图。如图5所示,便携电话 100包括收发无线电波的天线110、控制部分120、存储部分130、无线电 通信部分140、操作部分40、显示部分20、相机单元(以下称为"相 机")150、 LED 1和2、用于声音输出的扬声器160、以及用于声音输入 的话筒170。注意,图4仅示出了相机单元150的一部分。此外,LED 1 和2在显示部分侧壳体10内设置作为LED显示部分60的一部分。控制部分120例如通过CPU及外围电路(未示出)来形成。控制部分 120具有控制便携电话100中包含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例如,控制部分 120根据在存储部分130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LED 1和2的工作。存储部分130例如通过诸如RAM之类的存储介质来形成,并存储由 控制部分120执行的控制程序等的各种数据。注意,也可由ROM来形成 存储部分130的一部分,并且控制程序也可存储在ROM部分中。无线电通信部分140具有调制及解调信号的功能。具体而言,无线电通信部分140执行处理,以经由天线IIO接收无线电信号并调制接收到的 信号。此外,无线电通信部分140还执行处理,以对从控制部分120输出 的信号进行调制并经由天线IIO发送调制后的无线电信号。通过例如用于执行电话号码输入等的按钮来形成操作部分40。操作部 分40具有向控制部分120输出与使用者的操作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功能。显示部分20例如通过液晶显示装置来实现,并安装在当便携电话100 折叠时位于壳体内侧的位置中。例如,在显示部分20中显示待机屏幕及 功能设置屏幕。相机150例如具有数码相机中包含的各种功能,并包括图像捕获器件 (例如CCD,其捕获目标图像),以及向控制部分120输出通过图像捕获 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的电路等。如下所述,LED 1及2由侧发光型LED形成。LED 1及2可由单色 LED形成,或由发出多种颜色的光束的多色LED形成。由控制部分120 来控制LED l及2的工作。下面,将描述LED显示部分60的结构。图6是示出LED显示部分 6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LED显示部分60包括与图1所示的LED 显示部分相同的部件。注意,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显示部分60 中,LED 1及LED 2的设置位置与图1中所示的LED显示部分中的LED 的设置位置不同。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各个表面中, 在印刷电路板4安装至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情况下,位于能够从外部视 觉观察到LED发光的一侧的表面被称为前表面,而位于不能够从外部视觉 观察到LED的发光的一侧的表面被称为后表面。注意,LED显示部分60包括在对角线位置彼此靠近布置在印刷电 路板4上的侧发光式LED 1及LED2、用于向三个出射部分导引由LED 1 及LED 2发射的光束的透镜组件(光导装置)3、包括LED 1及LED 2的 印刷电路板4、以及与透镜组件3上的三个出射部分31至33对应形成在 显示部分侧壳体10中的孔。LED 1及LED 2所配置的方式使得各个LED的发光表面指向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透镜组件3的长边,并且从各个LED发出的光束彼此不会干 涉。LED 1及LED 2分别向透镜组件3的长边的侧表面部分发出光束。透镜组件3具有从三个出射部分31至33向透镜组件3的侧表面部分 发出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的功能。换言之,透镜组件3的结构与 图2所示的透镜组件3的结构相同。透镜组件3具有由LED 1及2发射的 光束被切口部分34至36及突出部分(出射部分)31至33反射的功能。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孔发出,这些 空与透镜组件3中的三个出射部分31至33对应地形成。使用者可从显示 部分侧壳体10中孔的前表面一侧视觉识别LED 1及LED 2的光束。下面,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中LED的发光方向。图7是用于说明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由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的视图。如图7所示,在对角线位置彼此靠近布置在印刷电路板4上的各个 LED 1及LED 2分别向透镜组件3的长边的侧表面部分发射光束。注意,LED 1及LED 2所配置的方式,使得从各个LED发射的光束 的行进方向彼此相反,并且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换言之,LED 1 及LED 2被分别配置为在透镜组件3的两侧彼此偏移,使得LED的光轴 彼此不重合。因此,从LED 1及LED2发射的光束在彼此不会干涉的情况 下从透镜组件3的出射部分31至33发出。从出射部分发出的光束通过显 示部分侧壳体10的孔发出,这些孔与透镜组件3的三个出射部分31至33 对应地形成。因此,使用者可从前表面侧视觉观察到发出的光束。换言之,由相对于透镜组件3对角配置并彼此靠近的LED 1及LED 2 发射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干涉。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 能够避免当彼此靠近配置的两个LED分别发射光束时所发射的光束相互混 合的问题。下面,将描述LED 1及LED 2发光的时机。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 性实施例的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机的视图。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 机具体由控制部分120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当LED 1开始发光时,控制部分120首先逐渐增大由 LED l发射的A颜色(例如,红色)光束的强度。然后,控制部分120在从使LED 1开始发光的时点(图8中的时点P)起延迟了时间td的时点处 使LED 2开始发光,并逐渐增大由LED 2发射的A颜色光束的强度。随 后,当停止LED 1的发光时,控制部分120逐渐减小由LED 1发射的A 颜色光束的强度,并开始控制以在从停止LED 1发光的控制开始的时点 (图8中的时点Q)起延迟了时间td的时点处使停止LED 2的发光的控制 开始。当停止LED2的发光时,控制部分120逐渐减小由LED2发射的A 颜色光束的强度。换言之,控制部分120在从开始LED 1的发光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 执行开始LED 2的发光的控制,并在从开始停止LED 1的发光的控制时起 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停止LED2的发光的控制。此外,当开始LED1及 LED 2的发光时,控制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 2使得LED的光强随 着时间的经过而改变至最大光强。当停止LED1及LED2的发光时,控制 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 2,使得LED的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改变 至发光停止时的光强。当执行上述控制时,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表面一侧进行观察的 使用者会视觉观察到发射的光束似乎在透镜组件3的表面上从与LED 1的 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向与LED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流动。注意,控制 部分120通过控制流经LED 1及2的电流量来改变LED 1及2的光强。此 外,最大光强是预先设定的处于LED1及2可实现的光强范围内的光强。如上所述,控制部分120可执行控制使得将LED 1的发光及延迟的 LED 2的发光设定为一个周期,并且在每个周期仅发射A颜色的光束。但 是,控制部分120还可执行控制,由此改变在各个周期发射的光束的颜 色,例如,使得在第一周期发射A颜色的光束,但在第二周期发射B颜色 (例如,绿色)的光束。当执行上述控制时,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 表面一侧进行观察的使用者会视觉观察到发射的光束似乎在其发光颜色进 行变换的同时在透镜组件3的表面上从与LED 1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向 与LED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流动。注意,当执行上述控制时,使用具 有彼此不同发光颜色的LED作为LED 1及2,或使用多颜色LED作为 LED 1及2。如上所述,显示部分侧壳体10上的LED显示部分60被构造为使得从 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干涉。因此,在LED显示部分 60中,能够避免当使彼此靠近设置的两个LED分别发射光束时发射的光 束相互混合的问题。因此,当由控制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2的发光 时机时,可防止从LED发射的光束相互混合。由此,从显示部分侧壳体 10的前表面一侧进行观察的使用者会视觉观察到发射的从LED 1及LED 2 发射的光束似乎在流动。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LED 1及LED 2以图6及图7所示的方 式设置,但是,例如图9及图10所示,LED 1及LED2也可布置在与图6 及图7所示的对角线位置不同的对角线位置处。即使利用该构造,在显示 部分侧壳体10上的LED显示部分60中,也能够避免从彼此靠近设置的两 个LED发射的光束相互混合的问题。示例性实施例2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图1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 实施例的LED显示部分6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1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 例的LED 1及LED 2在透镜组件3的两侧彼此相对布置。此外,LED 1及 LED 2被布置为使得从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彼此相反。 换言之,由LED 1发射至透镜组件3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LED 2发射至 透镜组件3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反,并且由各个LED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 相对于透镜组件3的光入射表面的垂直轴倾斜。此外,避免由各个发光二 极管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彼此相交。图12是用于说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由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 向的视图。如图12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 束在彼此不会干涉的情况下被透镜组件3的出射部分31至33反射。例如,在图12中的LED布置中,由LED l发射的光束主要由出射部 分31反射,而由LED 2发射的光束主要由出射部分33反射。然后,由出 射部分反射的光束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孔发出,这些孔与透镜组件3 上的三个出射部分对应地形成,并可由使用者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 表面一侧视觉观察到。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LED 1及LED 2沿透镜组件3的长边 方向彼此靠近布置在对角线位置,并被布置为使得由LED发射的光束的行 进方向朝向相反的方向。利用该设置,可以构造LED显示部分60使得由 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干涉。示例性实施例3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图13是分解立体图,示 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显示部分。如图13所示,LED 1及 LED 2相对于透镜组件3的长边的侧表面部分沿相同方向彼此靠近布置。 换言之,由LED 1发射至透镜组件3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LED 2发射至 透镜组件3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同,并且由各个LED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 彼此大致平行。图14是用于说明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由LED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 向的视图。如图14所示,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 同。此外,由LED 1及LED2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因此, 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干涉,并被透镜组件3的出射 部分反射。然后,从出射部分发射的光束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孔(这 些孔与透镜组件3上的三个出射部分对应地形成)发出,并且可被使用者 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表面一侧视觉观察到。如上所述,即使当LED 1及LED 2相对于透镜组件3的长边的侧表面 部分沿相同方向彼此靠近布置时,从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彼此也几 乎不会干涉。示例性实施例4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 LED 1及LED 2的设置可以是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任何 设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控制部分120执行的对LED 1及LED2的控 制方法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不同。图15是用于说明由控制部分120执行的LED 1及LED 2的控制方 法。如图15所示,控制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机。在该 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图8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由LED 1及LED2发射的光束的强度发生突然变化。换言之,控制部分120并未逐渐增大 或减小LED 1及LED 2的光强,而是突然增大或减小LED 1及LED 2的 光强。控制部分120首先增大由LED 1发射的A颜色光束的强度。然后,控 制部分120在从LED1开始发光时的时点(图15中的时点P)起延迟了时 间td的时点处增大由LED 2发射的A颜色光束的强度。在此情况下,控 制部分120突然增大LED 1及LED 2的光强。随后,控制部分120在开始 停止LED 1发光的控制的时点处(图15中的时点Q)减小由LED 1发射 的A颜色光束的强度。然后,控制部分120在从开始停止LED l发光的控 制的时点(图15中的时点Q)起延迟了时间td的时点处减小由LED 2发 射的A颜色光束的强度。换言之,控制部分120在从开始LED 1发光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执 行开始LED 2的发光的控制,并在从开始停止LED 1的发光的控制时起经 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停止LED 2的发光的控制。此外,当开始LED 1及 LED 2的发光时,控制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 2,使得LED 1及LED 2的光强变为最大光强。当停止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控制部分120 控制LED 1及LED 2,使得LED 1及LED 2的光强变为发光停止时(光强 为零)的光强。即使当执行上述控制时,使用者也会视觉观察到从LED发 射的光束似乎在透镜组件3的表面上从与LED 1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向 与LED 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流动。控制部分120可执行控制,使得将LED 1的发光以及延迟的LED 2的 发光设定为一个周期,并且使得发射相同颜色的光束。但是,如图15所 示,控制部分120也可执行控制,使得改变各个周期所发射的光束的颜 色,例如使得在第一周期中发射A颜色的光束,在第二周期中发射B颜色 的光束。当执行上述控制时,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表面一侧进行观 察的使用者会视觉观察到所发射的光束似乎在改变其发光颜色的同时在透 镜组件3的表面上从与LED 1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向与LED 2的安装位 置对应的位置流动。如上所述,控制部分120控制LED 1及LED 2的发光时机,由此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前表面一侧进行观察的使用者会视觉观察到从LED 1 及LED 2发射的光束似乎在流动。注意,在第一至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组件3上的出射部分的数 量限制为三个,但是,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部分例如可仅具有一个出射 部分。此外,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部分例如可具有五个出射部分。即使 在此情况下,利用LED显示部分60,也能够获得与第一至第四示例性实 施例中相同的效果。本申请基于在2006年11月14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6-307862,并要求其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应用于使用LED进行装饰及发出通知的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光导装置,其用于对由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所发射的光束进行导引,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被分别配置成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的发光表面面向所述光导装置,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彼此相交,并且其中,在所述光导装置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多个出射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被配置成 使得由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 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反,并且由各 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所述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被配置成使得由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 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同,并且由各 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所述光束的中心轴彼此大致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被配置成使得由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与由所 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向所述光导装置发射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反,并且由各 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光导装置的光入射表面 的垂直轴倾斜,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的所述中心轴 彼此相交。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 控制装置,其用于在从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开始发光,并在 从开始停止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停 止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改变至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 止时,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从所述最大光强改变至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使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变为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变为发光 停止时的光强。
8. —种便携终端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光导装置,其 用于对由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所发射的光束进行导引,其中,所 述多个发光二极管被分别配置成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中的每个的发光表面 面向所述光导装置,并且避免由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彼此相 交,并且其中,在所述光导装置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多个出射部分;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从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开 始发光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开始发光,并在 从开始停止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开始 停止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的控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使 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改变至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 止时,光强随着时间的经过从所述最大光强改变至发光停止时的光强。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使 得当开始发光时,光强变为最大光强,并且当发光停止时,光强变为发光 停止时的光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当使彼此靠近设置的两个LED发射光束时,由各个LED发射的光束彼此几乎不会混合。LED(1)及LED(2)分别布置在对角线位置以面向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透镜组件(3)的长边。此外,LED(1)及LED(2)分别向透镜组件(3)的长边的侧表面部分发射光束以防止光束彼此相交。透镜组件(3)具有通过切口部分(34至36)及发光部分(31至33)使由LED(1)及LED(2)发射的光束出射的功能。因此,由LED(1)及LED(2)发射的光束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的孔发出,这些孔与透镜组件(3)的三个发光部分(31至33)对应地形成。因此,在光束并未彼此混合的状态下,使用者可从显示部分侧壳体10中的孔的前表面一侧视觉观察到由LED 1及LED 2发射的光束。
文档编号H01L33/58GK101536200SQ2007800423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松下明正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