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46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其涉及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其被 装配在屏蔽电缆的终端,还涉及屏蔽电缆束,其具有屏蔽电缆以及连接 在屏蔽电缆的终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6-294572号公报公开了这样的电连接器对屏蔽电缆 进行连接,该屏蔽电缆具有信号线,其由具有导体和包覆该导体的绝 缘包覆层的包覆电线构成;外部导体,其包覆该信号线;以及外部绝缘 包覆层,其包覆该外部导体。该屏蔽电缆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性的第 一座体,其设置有保持所露出的信号线的线保持部;导电性的基本外壳, 其固定在该第一座体上,并在进深方向的比第一座体的线保持部更靠眼 前的位置,设置有通过压力安装连接到露出的外部导体上的压力安装部, 或设置压接连接到外部导体上的压接部;以及绝缘性的第二座体,其构 成为与第一座体和基本外壳中的至少一方连接,该第二座体上设置有接 触件,当第二座体与第一座体或基本外壳连接时,接触件与信号线的导 体压接连接。该专利文献还公开了辅助外壳,该辅助外壳与基本外壳的 周缘接触,并通过压入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连接。该屏蔽电缆的连接 器与使用接地板的屏蔽连接器相比较,屏蔽电缆的连接作业性更加良好。 并且,由于能够可靠地维持屏蔽电缆的信号线被理线后的状态,因此, 接触件可靠地压接连接于信号线,可以防止压接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
发生,而且,可以使理线作业的作业性提高,作为将捻合地内置多根信 号线的多线屏蔽电缆连接起来的连接器,也非常理想。加之,通过使屏 蔽效果提高,可以改善传送特性。由于压力安装部或压接部通过压力安 装连接或压接连接在屏蔽电缆上,因此,电连接器对屏蔽电缆的保持力
髙。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电连接器中,相对于电连接器,即使与其连接的屏蔽电缆 被转动牵拉时,针对该转动牵拉力,要求稳定地维持电连接器与屏蔽电
缆之间的连接,和稳定地维持电连接器中的基本外壳和辅助外壳的装配, 在很严酷的使用状况下,还期望能够尽可能提高它们的强度。此处,所 谓相对于电连接器转动牵拉屏蔽电缆是指这样的情况相对于从连接到 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的终端笔直延伸的方向,从与该方向交叉的方向牵 拉屏蔽电缆,由此,从终端延伸的屏蔽电缆被弯曲。在此情况下,还考 虑了这样的方法将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外部导体用锡焊焊接在电连接器 的外壳等上以提高连接强度,但与需要锡焊作业相应地,制造时的作业 性相应变坏,并且,由于不断受到转动牵拉力,在焊锡上产生裂纹,还 存在很难在长期间内维持性能这一问题。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进行,其目的在于,将相当于上述基本 外壳的部件的压力安装部压入到插头外壳的U形槽中,并且,经由插头 外壳和座体将位于相反侧的插头盖外壳连接到插头外壳上,由此不依靠 锡焊地使针对屏蔽电缆的转动牵拉力的、电连接器和屏蔽电缆之间的连 接强度以及电连接器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尽可能提高。
关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其组装在屏蔽电缆的终端,该屏 蔽电缆具有内部电线,其通过由内部绝缘包覆层包覆内部导体而构成; 外部导体,其包覆该内部电线;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其包覆该外部导 体。该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包括
电线保持器,其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其上设置有槽形的电 线保持部,在釆用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时候, 从屏蔽电缆终端的外部导体露出的、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 保持在该电线保持部中;和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其固定在该保持器座 体上,并在进深方向的比保持器座体的电线保持部更靠眼前的一侧设置 有筒体,筒体沿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U字形,筒体压力安装在从屏
蔽电缆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露出的外部导体上;
连接器主体,其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座体,其具有与配对侧电连接 器配合的配合部;导电性的接触件,其设于该主体座体,并与屏蔽电缆 终端的内部导体连接,而且与配对侧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和导电性 的板状的插头外壳,其固定在主体座体上,并且配置成在比主体座体低 的一侧覆盖主体座体的至少一部分,在插头壳体上,从进深方向的比主 体座体更靠眼前的一侧,朝向较高侧立起有支承片,在该支承片上设置 有U形槽,当沿进深方向观察时,U形槽从支承片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 低侧凹陷成大致U字形,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上的筒体以如下方式压入 在该U形槽中上述筒体的较低侧的大致半周与该U形槽接触,并且上 述筒体的较高侧从支承片向较高侧伸出;以及
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盖外壳,其具有连接片,该连接片从进深方向 的眼前侧朝向较低侧延伸,并具有与插头外壳的支承片上的U形槽之间 的部分大致对应的宽度,
所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构成为通过以下方式组装在屏蔽电缆的终 端将屏蔽电缆终端的内部电线嵌合到电线保持器的电线保持部中进行
保持,并且,通过筒体压力安装外部导体,在电线保持器的较低侧,配 置连接器主体,将内部电线的内部导体连接到接触件上,并且,将筒体
压入到U形槽中,在电线保持器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外壳并使插头盖外
壳与筒体抵接,将在u形槽之间朝向较低侧延伸的连接片的前端,朝向
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使其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壳上。
屏蔽电缆的终端例如被预处理成外部导体、内部电线朝向前端依 次露出。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外部导体弯折回来使其覆盖在外部绝缘 包覆层上。然后,沿着进深方向将屏蔽电缆的终端配置在电线保持器的 较高侧,并使屏蔽电缆终端的前端朝向里侧,将露出的外部导体放置在 电线保持器的筒状接触件的筒体上,将筒体铆接在外部导体上,使其压 力安装在外部导体上。在该压力安装作业之前或之后,将从外部导体露 出的内部电线嵌入到电线保持器的保持器座体的电线保持部中进行保 持,由此对内部电线进行理线。在此情况下,根据需要将内部电线的前
端切断对齐。然后,将连接器主体配置在电线保持器的较低侧,将电线
保持器的筒形接触件的筒体压入到连接器主体的插头外壳的u形槽中,
由此,将电线保持器连接到连接器主体上,将内部电线的内部导体连接 到接触件上。接着,在电线保持器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外壳,将连接片
放入到已压入在u形槽中的筒体之间,将连接片的前端向进深方向的里
侧弯折,将连接片从较低侧勾到插头外壳上。于是,得到屏蔽电缆束, 其具有屏蔽电缆、以及连接在该屏蔽电缆的终端的电连接器。然后,当
将主体座体的配合部配合到配对侧电连接器的配合部上时,接触件与配 对侧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此外,外部导体与筒形接触件、插头外壳、 以及插头盖外壳导通,因此,只要插头外壳或插头盖外壳与配对侧电连 接器的导电部接触,就可以良好进行两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
在此情况下,与将屏蔽电缆的外部导体锡焊在接地板上的屏蔽连接 器相比较,屏蔽电缆相对于电连接器的连接作业性更好。并且,由于筒 形接触件固定在保持器座体上,因此,筒形接触件与保持器座体不会相 对活动。因此,在对内部电线进行理线时,即使筒形接触件或保持器座 体受到某种力,也可以可靠地维持理线后的状态,由此,内部电线可靠 地与接触件连接,可以防止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发生。特别地,当对 捻合地内设有多根内部电线的多线屏蔽电缆的内部电线进行理线时,即 使筒形接触件或保持器座体受到内部电线的捻合皱痕引起的恢复力,也 可以可靠地维持理线后的状态,从而,内部电线可靠地与接触件连接, 可以防止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发生。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与保持器 座体不会相对活动,因此,可以提髙理线作业的作业性。此外,通过筒 形接触件还提高了屏蔽效果,改善了传送特性。此外,由于筒体被压力 安装在屏蔽电缆上,因此,电连接器对屏蔽电缆的保持力很高。
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的筒体压力安装在屏蔽电缆上,该筒体压入
到插头外壳的u形槽中,并且,筒体和插头外壳被插头盖外壳以及连接
片所夹持,因此,针对屏蔽电缆的转动牵拉力(引t回L力)的、电连 接器和屏蔽电缆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电连接器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与 现有产品比较有飞跃性的提高。此外,由于不需要外部导体的锡焊作业,
因此,与将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外部导体锡焊在电连接器的外壳等上的方 法相比较,制造时的作业性提高,此外,由于也不会因焊锡开裂而导致 产品寿命难以延长,因此,可以在长期间内维持电连接器的性能。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也可以构成为在插头外壳中的U形槽 之间,形成贯通插头外壳的贯通窗,当将插头盖外壳的连接片的前端, 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时,该连接片的前端勾在贯通窗的进深方向眼 前侧的边缘上。
这样的话,由于插头盖外壳和插头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 因此,针对屏蔽电缆的转动牵拉力的、电连接器与屏蔽电缆之间的连接 强度以及电连接器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进一步提高。
关于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其包括屏蔽电缆和连接在该屏蔽电缆的 终端的电连接器,所述屏蔽电缆具有内部电线,其通过由内部绝缘包 覆层包覆内部导体而构成;外部导体,其包覆该内部电线;以及外部绝 缘包覆层,其包覆该外部导体,在屏蔽电缆的终端,外部导体和内部电 线朝向前端依次露出。该屏蔽电缆束的电连接器包括电线保持器,其 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其上设置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在采用相 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时候,从屏蔽电缆终端的 外部导体露出的、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嵌合保持在该电线 保持部中;和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其固定在该保持器座体上,并在进 深方向的比保持器座体的电线保持部更靠眼前的一侧设置有筒体,筒体 沿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在较高侧分离的环状,筒体压力安装在从屏蔽电 缆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露出的外部导体上;
连接器主体,其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座体,其配置在电线保持器的 较低侧,并具有与配对侧电连接器配合的配合部;导电性的接触件,其 设置在该主体座体上,并与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内部导体连接,并且与配 对侧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和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外壳,其固定在主 体座体上,并且配置成在比主体座体低的一侧覆盖主体座体的至少一部 分,在插头壳体上,从进深方向的比主体座体更靠眼前的一侧,朝向较 高侧立起有支承片,在该支承片上设置有U形槽,当沿进深方向观察时,
U形槽从支承片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低侧凹陷成大致U字形,压力安装 在外部导体上的筒体以如下方式压入在该U形槽中上述筒体的较低侧 的大致半周与该U形槽接触,并且上述筒体的较高侧从支承片向较高侧 伸出;以及
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盖外壳,其配置在电线保持器的较高侧,并与 筒体抵接,而且具有连接片,该连接片从进深方向的眼前侧朝向较低侧 延伸,并具有与插头外壳的支承片上的U形槽之间的部分大致对应的宽 度,连接片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从而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 壳上。
当将该屏蔽电缆束的电连接器中的主体座体的配合部与配对侧电连 接器配合时,接触件与配对侧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此外,由于外部 导体与筒形接触件、插头外壳、以及插头盖外壳导通,因此,只要使插 头外壳或插头盖外壳与配对侧电连接器的导电部接触,就可以良好进行 两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关于该屏蔽电缆束,与将屏蔽电缆的外部导体 锡焊在接地板上的屏蔽连接器相比较,屏蔽电缆相对于电连接器的连接 作业性更好。并且,由于筒形接触件固定在保持器座体上,因此,筒形 接触件与保持器座体不会相对活动。因此,在对内部电线进行理线时, 即使筒形接触件或保持器座体受到某种力,也可以可靠地维持理线后的 状态,由此,内部电线可靠地与接触件连接,可以防止连接不良或不能 连接的发生。特别地,当对多线屏蔽电缆的内部电线进行理线时,即使 筒形接触件或保持器座体受到内部电线的捻合皱痕引起的恢复力,也可 以可靠地维持理线后的状态,从而,内部电线可靠地与接触件连接,可 以防止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发生。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与保持器座 体不会相对活动,因此,提高了理线作业的作业性。此外,通过筒形接 触件还提高了屏蔽效果,改善了传送特性。此外,由于筒体被压力安装 在屏蔽电缆上,因此,电连接器对屏蔽电缆的保持力很高。
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的筒体压力安装在屏蔽电缆上,该筒体压入
到插头外壳的u形槽中,并且,筒体和插头外壳被插头盖外壳以及连接
片所夹持,因此,针对屏蔽电缆的转动牵拉力(引B回L力)的、电连
接器和屏蔽电缆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电连接器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与 现有产品比较有飞跃性的提高。此外,由于不需要外部导体的锡焊作业, 因此,与将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外部导体锡焊在电连接器的外壳等上的方 法相比较,制造时的作业性提高,此外,由于也不会因焊锡开裂而导致 产品寿命难以延长,因此,可以在长期间内维持电连接器的性能。
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也可以构成为在插头外壳中的u形槽之间,
形成贯通插头外壳的贯通窗,插头盖外壳的连接片的前端勾在贯通窗的 进深方向眼前侧的边缘上。
这样的话,由于插头盖外壳和插头外壳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因 此,针对屏蔽电缆的转动牵拉力的、电连接器和屏蔽电缆之间的连接强 度以及电连接器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进一步提高。


图1是构成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组装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屏蔽电缆的立体图。 图3表示将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组装到屏蔽电缆的终端、装 配出屏蔽电缆束的步骤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中部的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电线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连接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V1M1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的K-K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插头盖外壳的俯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的XI-X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中的xn-x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将实施例的屏蔽电缆的终端连接到电线保持器上的状 态的俯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的XIV-X IV线的放大剖视图。XIV- X IV线通过位
于最靠眼前的内部电线,但该内部电线并未进行剖视表示。
图15是沿图13中的XV-XV线的放大剖视图。XV-XV线通过屏 蔽电缆,但该屏蔽电缆并未进行剖视表示。眼前的2根内部电线省略。
图16是表示将实施例的连接有屏蔽电缆的电线保持器连接到连接 器主体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n是沿图16中的xvn-xvn线的放大剖视图。xw-xvn线通过位 于最靠眼前的内部电线,但该内部电线并未进行剖视表示。
图18是表示将实施例的连接有屏蔽电缆的电线保持器连接到连接
器主体上、并且连接了插头盖外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的XIX-XIX线的放大剖视图。XIX-X仅线通过位
于最靠眼前的内部电线,但该内部电线并未进行剖视表示。
图20是沿图18中的X X-X X线的放大剖视图。X X-X X线通过屏 蔽电缆,但该屏蔽电缆并未进行剖视表示。眼前的2根内部电线省略。
图21是沿图18中的XXI-XX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从可看见插头盖外壳的方向观察实施例的屏蔽电缆束 的立体图。
图23是将实施例的屏蔽电缆束的电连接器连接到配对侧电连接器 上的步骤的立体图。
图24是实施例的屏蔽电缆束的电连接器连接到配对侧电连接器上 时的俯视图。
图25是沿图24中的X X V-X X V线的放大剖视图。X X V-X X V 线通过位于最靠眼前的内部电线,但该内部电线并未进行剖视表示。
图26是沿图24中的X XVI-X XVI线的放大剖视图。X XVI-X XVI 线通过屏蔽电缆,但该屏蔽电缆并未进行剖视表示。眼前的2根内部电 线省略。
图27是连接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屏蔽电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
配套件的一个实施例。该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被组装到屏蔽电缆400的 终端而成为电连接器Y。并且,由屏蔽电缆400、以及连接于该屏蔽电 缆400的终端的电连接器Y构成了屏蔽电缆束Z。
如图27所示,屏蔽电缆400包括内部电线410,其通过由内部绝 缘包覆层412包覆内部导体411而构成;外部导体420,其包覆该内部电 线410;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430,其包覆该外部导体420。该屏蔽电缆400 在内部电线410与外部导体420之间,设置有将它们隔开的中间绝缘包 覆层。内部绝缘包覆层412、外部绝缘包覆层430、以及中间绝缘包覆层 由树脂形成,内部导体411通过将金属线捆束起来而形成,外部导体420 是编织金属线而成的编织线。但是,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屏蔽电缆只要 具有这样的内部电线、外部导体、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即可,也可以不 设置中间绝缘包覆层。反过来说,本发明也以具有内部电线、外部导体、 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并且还包括除它们以外的要素的屏蔽电缆为对象。 此外,并不根据该实施方式而对内部导体、内部绝缘包覆层、外部导体、 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的结构进行限定性解释,例如,外部导体也可以是 金属箔。本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缆400是多线屏蔽电缆。该屏蔽电缆400 将多根内部电线410捻合起来并将它们容纳在外部导体420中。从而, 内部电线410呈螺旋状地彼此缠绕。但是,本发明还以不捻合内部电线 而保持为直线的屏蔽电缆为对象。在图27中,包含在屏蔽电缆400中的 内部电线410为4根,但是并不据此对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屏蔽电缆所
内设的内部电线的根数进行限定。内置有1条或2条以上的捻合2根内 部电线410而成的双绞线的屏蔽电缆也作为本发明的对象。在图27中, 包含在1根屏蔽电缆400中的内部电线410的粗细是相同的,但具有粗 细不同的内部电线的多线屏蔽电缆也为本发明的对象。此外,内部电线 是1根的单线屏蔽电缆也为本发明的对象。单线屏蔽电缆和多线屏蔽电 缆也可以混合存在。
以下,假定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利用 这些方向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用图5、图7、图10、图13、 图16、图18、以及图24进行说明,这些图的上下方向是进深方向,上
侧是进深方向的近前侧,下侧是进深方向的里侧。此外,这些图的左右 方向是宽度方向。并且,这些图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是高度方向,随着 从纸面向表侧离开,就相对地从高度方向的较低侧前进到较高侧。如图1 所示,上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具有电线保持器100;连接器主体200;
插头盖夕卜壳300 (plug cover shell)。
如图5和图6所示,电线保持器100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110; 和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120,其被固定在该保持器座体110上。在保持器 座体110上,设置有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槽形的电线保持部lll。在本实 施例的情况下,屏蔽电缆400具有多根内部电线410,由于连接多条屏蔽 电缆400,因此,在保持器座体110上,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对应于极 数的多个电线保持部111。当将从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外部导体420露 出、并大致沿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410嵌入到电线保持部111中时, 通过内部电线410的挠性,或构成电线保持部111的壁的挠性,产生夹 持内部电线410的外力,从而通过电线保持部111保持内部电线410。
筒形接触件120是板状的部件,其通过与保持器座体110 —体成形 而固定在保持器座体110上。 一体成形如下进行例如通过将筒形接触 件120放入电线保持器100的成形模具中,对保持器座体IIO进行成形。 但是,也可以通过压入或其它方法,将筒形接触件固定在保持器座体上。 在筒形接触件120上设置有筒体121。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沿宽度方向 并列配置有与极数对应的个数的多个筒体121。在一个筒形接触件120上 设置有一个筒体121。从而,在保持器座体110上沿宽度方向并列固定有 与极数对应的个数的多个筒形接触件120。但是,也可以在一个筒形接触 件上设置多个筒体,此外,也可以在一个筒形接触件上设置所有的筒体。 筒体121设置成在进深方向的比保持器座体110的电线保持部111靠 近眼前的一侧,朝向进深方向的眼前侧凸出。当沿进深方向观察时,筒 体121形成为大致U字形。并且,在筒体121中放置从屏蔽电缆400的 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430露出的外部导体420,将筒体121的宽度方向 两端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折来紧固外部导体420,由此,将筒体121铆接 在外部导体420上,从而,将筒体121形成为在较高的一侧分离的环状
地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
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器主体200包括绝缘性的主体座体210; 导电性的接触件220,其设置在该主体座体210上;以及导电性的板状的 插头外壳230,其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在主体座体210上,设置有与 配对侧电连接器配合的配合部211。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23至图26 所示,将配对侧电连接器500安装到安装面610的表面上,该安装面610 是印刷布线板、壳体或其它安装目的部件600中的较高一侧的面,将电 连接器Y连接到该配对侧电连接器500上,或将电连接器Y从配对侧电 连接器500卸下。该配对侧电连接器500包括绝缘性的座体510;导电 性的接触件520,其设置在该座体510上;以及导电性的插座外壳530, 其设置成覆盖座体510和接触件520。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座体510 上,沿宽度方向对应极数地并列设置有多个接触件520。并且,电连接器 Y的配合部211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配合部511进行凹凸配合。艮卩, 在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座体510上设置有配合部511,配合部511从高 度方向的较高侧的面朝向较低侧凹陷。另一方面,在主体座体210的进 深方向的里侧的端部,设置有配合部211,配合部211朝向高度方向的较 低侧凸出。在插座外壳530上设置有接触片531,接触片531从插座外 壳530进深方向的眼前侧的端部朝向较低侧延伸,落入到配对侧电连接 器500的配合部511中。另一方面,在后述的插头盖外壳300上设置有 接触片330,接触片330从插头盖外壳300进深方向的里侧的端部朝向较 低侧延伸,成为主体座体210的配合部211的里侧的端面。并且,当主 体座体210的配合部211插入到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配合部511中时, 通过凹凸配合,将电连接器Y连接到配对侧电连接器500上。在此情况 下,插头盖外壳300的上述接触片330与插座外壳530的上述接触片531 接触,外壳之间相互导通,并且外壳的弹力有助于电连接器Y与配对侧 电连接器500之间的配合力。并且,插头盖外壳300的上述接触片330 具有这样的功能与后述的连接片310和卡定片320 —起将插头盖外 壳300卡定在主体座体210上。此外,当将电连接器Y朝向较高侧牵拉 时,电连接器Y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脱开。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接
触件520具有连接部521,其配置在座体510的较低侧;和接触部522, 其配置在配合部511之中。连接部521通过锡焊等连接到安装面610的 导电部。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连接的配对侧电连接器并不限定解释为该 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结构,配对侧电连接器只要是可以与本发明的电 连接器连接,且连接时接触件之间能够接触的结构即可。
在主体座体210上设置有导电性的接触件220。在本实施例的情况 下,在主体座体210上,沿宽度方向对应极数地并列设置有多个接触 件220。接触件220通过与主体座体210 —体成形而固定在主体座体210 上。 一体成形如下进行例如,将接触件220放入连接器主体200的成 形模具中,对主体座体210进行成形。但是,也可以通过压入或其它方 法,将接触件固定在主体座体上。接触件220具有连接部221,其配置 在主体座体210的较高侧的面上;和接触部222,其配置在配合部211之 中,当电连接器Y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连接时,接触部222与配对侧 电连接器500的接触件520的接触部522接触。这些接触件220、 520的 接触力有助于电连接器Y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之间的配合力。连接 部221连接到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内部导体4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 锡焊将内部导体411连接到连接部221。也可以代替这样的连接方式,在 连接部设置压接槽,将该压接槽压接到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内部电线上, 从而将连接部连接到屏蔽电缆终端的内部导体上。
插头外壳230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并且配置成在比主体座体210 低的一侧覆盖主体座体210的至少一部分。插头外壳230通过与主体座 体210—体成形而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 一体成形如下进行例如, 将插头外壳230放入连接器主体200的成形模具中,对主体座体210进 行成形。但是,也可以通过压入或其它方法将插头外壳固定在主体座体 上。在插头外壳230上,在进深方向的比主体座体210靠近眼前的一侧, 设置有支承片231 ,支承片231从进深方向眼前侧的端部朝向较高侧立起。 在该支承片231上设置有U形槽232, U形槽232沿进深方向观察时形 成为大致U字形。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支承片231上,沿宽度方向 对应极数地并列设置有多个U形槽232。 U形槽232形成为沿进深方
向观察时,从支承片231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低侧凹陷成大致U字形。 并且,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成为这样的状态筒体121 的较低侧的大致半周与U形槽232在U形槽232的宽度方向中央到宽度 方向两侧的范围内接触,并且,筒体121的较高侧从支承片231朝向较 高侧伸出。U形槽232的宽度,以及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 的宽度设定为这样的配合关系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 可以与U形槽232过盈配合。并且,将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 体121相对于U形槽232配置在较高侧,当将筒体121压入到了U形槽232 中时,筒体121与U形槽232之间产生预定的接触力地进行配合。如图19 至图21所示,由于筒体121的较高侧从支承片231向较高侧伸出,因此, 当将后述的插头盖外壳300覆盖在压入有筒体121的连接器主体200上 时,筒体121与插头盖外壳300的内表面抵接。在插头外壳230的大致 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有朝向较高侧立起的连接片233,连接片233嵌入 到连接孔112中,该连接孔112设置在保持器座体110的大致宽度方向 中央。若设置了该连接片233和连接孔112,则保持器座体110与插头外 壳230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但如果没有该必要,也可不设置连接片和连 接孔。
如图10至图12所示,插头盖外壳300具有导电性并形成为板状。 并且,在插头盖外壳300上设置有连接片310,连接片310从插头盖外 壳300进深方向的眼前恻的端部朝向高度方向的较低侧延伸。在本实施 例的情况下,在插头盖外壳300上,对应极间数量地沿宽度方向并列设 置有多个连接片310。连接片310具有这样的宽度与插头外壳230的支 承片231上的U形槽232之间的部分大致对应。并且,在插头盖外壳300 上,设置有卡定片320,卡定片320从插头盖外壳300宽度方向的端部朝 向高度方向的较低侧延伸。在该卡定片320上设置有卡定孔,凸起212 设置在连接器主体200的主体座体210的宽度方向端部,通过将凸起212 配合到卡定孔中,来将插头盖外壳300连接到主体座体210上。也可以 反过来在卡定片上设置凸起,在主体座体上设置卡定孔。此外,设置卡 定片的位置也并不仅限于插头盖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也可以是其它
部位。通过在插头盖外壳300上设置卡定片320、并将其卡定在主体座 体210上,插头盖外壳300与主体座体210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但如果 无此必要,也可以不设置卡定片。
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构成为通过以下方 式组装到屏蔽电缆400的终端将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内部电线410 嵌合到电线保持器100的电线保持部111中进行保持,并且,通过筒体121 压力安装外部导体420,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低侧,配置连接器主 体200,将内部电线410的内部导体411连接到接触件220上,并且,将 筒体121压入到U形槽232中,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 外壳300并使其与筒体121抵接,将在U形槽232之间朝向较低侧延伸 的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使其从较低侧勾在插 头外壳230上。
另外,在插头外壳230中的U形槽232之间,形成有贯通插头外壳230 的贯通窗234。并且,贯通窗234构成为当将插头盖外壳300的连接片310 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时,该连接片310的前端勾在贯通窗234 的进深方向眼前侧的边缘上。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 明。如图2所示,屏蔽电缆400的终端被预处理成外部导体420、内部 电线410、以及内部导体411朝向前端依次露出。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 外部导体420弯折回来使其覆盖在外部绝缘包覆层430上。然后,如图13 至图15所示,沿着进深方向将屏蔽电缆400的终端配置在电线保持器100 的较高侧,并使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前端朝向里侧,将露出的外部导 体420放置在电线保持器100的筒状接触件120的筒体121上,将筒体121 铆接在外部导体420上,使其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在该压力安 装作业之前或之后,将从外部导体420露出的内部电线410嵌入到电线 保持器100的保持器座体110的电线保持部111中进行保持,由此对内 部电线410进行理线(参考图3)。在此情况下,根据需要将内部电线410 的前端切断进行对齐。然后,如图16和图17所示,将连接器主体200配 置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低侧,将电线保持器100的筒形接触件120的
筒体121压入到连接器主体200的插头外壳230的U形槽232中,由此, 将电线保持器100连接到连接器主体200上,将内部电线410的内部导 体411连接到接触件220上。接着,如图18至图22所示,在电线保持器100 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外壳300,将连接片310放入到已压入在U形槽232 中的筒体121之间,将连接片310的前端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将连 接片310从较低侧勾到插头外壳230上。于是,得到屏蔽电缆束Z,其具 有屏蔽电缆400、以及连接在该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电连接器Y。然后, 如图23至图26所示,当将主体座体210的配合部211,配合到配对侧电 连接器500的配合部511上时,接触件220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接 触件520接触。此外,外部导体420与筒形接触件120、插头外壳230、 以及插头盖外壳300导通,插头盖外壳300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插 座外壳530接触,因此,可以良好进行两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在此情 况下,也可以使插头外壳与配对侧电连接器的插座外壳接触,可以得到 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此情况下,与将屏蔽电缆的外部导体锡焯在接地板上的屏蔽连接 器相比较,屏蔽电缆400相对于电连接器Y的连接作业性更好。并且, 由于筒形接触件120固定在保持器座体110上,因此,筒形接触件120 与保持器座体110不会相对活动。因此,在对内部电线410进行理线时, 即使筒形接触件120或保持器座体110受到某种力,也可以可靠地维持 理线后的状态,由此,内部电线410可靠地与接触件220连接,可以防 止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发生。特别地,当对捻合地内设有多根内部电 线410的多线屏蔽电缆400的内部电线410进行理线时,即使筒形接触 件120或保持器座体110受到内部电线410的捻合皱痕引起的恢复力, 也可以可靠地维持理线后的状态,从而,内部电线410可靠地与接触件220 连接,可以防止连接不良或不能连接的发生。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120 与保持器座体110不会相对活动,因此,可以提高理线作业的作业性。 此外,通过筒形接触件120还提高了屏蔽效果,改善了传送特性。此外, 由于筒体121被压力安装在屏蔽电缆400上,因此,电连接器Y对屏蔽 电缆400的保持力很高。
此外,由于筒形接触件120的筒体121压力安装在屏蔽电缆400上, 该筒体121压入到插头外壳230的U形槽232中,并且,筒体121和插 头外壳230,被插头盖外壳300中的相当于连接片310的根部的部位、以 及连接片310所夹持,因此,针对屏蔽电缆400的转动牵拉力(引§回 L力)的、电连接器Y和屏蔽电缆4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电连接器Y 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与现有产品比较有飞跃性的提高。此外,由于不 需要外部导体420的锡焊作业,因此,与将屏蔽电缆的终端的外部导体 锡焊在电连接器的外壳等上的方法相比较,制造时的作业性提高,此外, 由于也不会因焯锡开裂而导致产品寿命难以延长,因此,可以在长期间 内维持电连接器的性能。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只要构成为通过以下方式组装到屏蔽电 缆的终端即可将插头盖外壳配置在电线保持器的较高侧并使其与筒体 抵接,将在U形槽之间朝向较低侧延伸的连接片的前端向进深方向的里 侧弯折,从而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壳上。但是,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 构成为在插头外壳230中的U形槽232之间,形成贯通插头外壳230 的贯通窗234,当将插头盖外壳300的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 里侧弯折时,该连接片310的前端勾在贯通窗234的进深方向眼前侧的 边缘上。这样的话,由于插头盖外壳300和插头外壳230之间的连接强 度进一步提高,因此,针对屏蔽电缆400的转动牵拉力的、电连接器Y 和屏蔽电缆4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电连接器Y中的外壳的装配强度进 一步提高。
此外,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记述,还充分公幵了如下的屏蔽电缆束Z。 即,该屏蔽电缆束Z包括屏蔽电缆400和电连接器Y,屏蔽电缆400具 有内部电线410,其通过由内部绝缘包覆层412包覆内部导体411而构 成;外部导体420,其包覆该内部电线410;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430, 其包覆该外部导体420,在屏蔽电缆400的终端,外部导体420、内部电 线410朝向前端依次露出;电连接器Y连接于该屏蔽电缆400的终端。 该屏蔽电缆束Z的电连接器Y包括
电线保持器IOO,其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110,其上设置有槽
形的电线保持部lll,在采用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髙度方向的时候,从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外部导体420露出的、并且大致沿 着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410嵌入地保持在该电线保持部111中;和 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120,其固定在该保持器座体110上,并在进深方向 的比保持器座体110的电线保持部111更靠眼前的一侧设置有筒体121, 筒体121沿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在较高侧分离的环状,筒体121压力安 装在从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430露出的外部导体420上;
连接器主体200,其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座体210,其配置在电线保 持器100的较低侧,具有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配合的配合部211;导电 性的接触件220,其设置在该主体座体210上,与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 内部导体411连接,并且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接触件520接触;和 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外壳230,其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并且配置成在 比主体座体210低的一侧覆盖主体座体210的至少一部分,在插头壳 体230上,从进深方向的比主体座体210更靠眼前的一侧,朝向较高侧 立起有支承片231,在该支承片231上设置有U形槽232,当沿进深方向 观察时,U形槽232从支承片231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低侧凹陷成大致U 字形,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以如下方式压入在该U形 槽(232)中上述筒体(121)的较低侧的大致半周与该U形槽232接触,并且上述筒体121的较高侧从支承片231向较高侧伸出;以及
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盖外壳300,其配置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高 侧,并具有连接片310,该连接片310从进深方向的眼前侧朝向较低侧延 伸,并具有与插头外壳230的支承片231中的U形槽232之间的部分大 致对应的宽度,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从而从较 低侧勾在插头外壳230上。并且,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记述,还充分公开了如下的屏蔽电缆束Z。 即,在该屏蔽电缆束Z中,在插头外壳230上 的U形槽232之间,形成有贯通插头外壳230的贯通窗234,插头盖外 壳300的连接片310的前端,勾在贯通窗234的进深方向眼前侧的边缘 上。
上述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的筒形接触件120、插头外壳230、 以及插头盖外壳300都由金属制成,但只要具有导电性,也可以由其它 材料形成。此外,上述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设置有多个极,但 也可以是单极。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也可以只连接屏蔽电缆,但 除屏蔽电缆之外,还可以连接具有导体和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包覆层的独 立包覆电线等。这些情况对上述实施例的屏蔽电缆束Z也同样适用。本 发明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包括将以上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的特征 组合起来的所有实施例。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包括将以上实施例的电连 接器的特征组合起来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其组装在屏蔽电缆(400)的终端,该屏蔽电缆(400)具有内部电线(410),其通过由内部绝缘包覆层(412)包覆内部导体(411)而构成;外部导体(420),其包覆该内部电线(410);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430),其包覆该外部导体(420),所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的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包括电线保持器(100),其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110),其上设置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111),在采用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时候,从屏蔽电缆终端的外部导体(420)露出的、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410)保持在该电线保持部(111)中;和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120),其固定在该保持器座体(110)上,并在进深方向的比保持器座体(110)的电线保持部(111)更靠眼前的一侧设置有筒体(121),筒体(121)沿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U字形,筒体(121)压力安装在从屏蔽电缆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430)露出的外部导体(420)上;连接器主体(200),其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座体(210),其具有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配合的配合部(211);导电性的接触件(220),其设置在该主体座体(210)上,并与屏蔽电缆终端的内部导体(411)连接,而且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的接触件(520)接触;和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外壳(230),其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并且配置成在比主体座体(210)低的一侧覆盖主体座体(210)的至少一部分,在插头壳体(230)上,从进深方向的比主体座体(210)更靠眼前的一侧,朝向较高侧立起有支承片(231),在该支承片(231)上设置有U形槽(232),当沿进深方向观察时,U形槽(232)从支承片(231)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低侧凹陷成大致U字形,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以如下方式压入在该U形槽(232)中上述筒体(121)的较低侧的大致半周与该U形槽(232)接触,并且上述筒体(121)的较高侧从支承片(231)向较高侧伸出;以及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盖外壳(300),其具有连接片(310),该连接片(310)从进深方向的眼前侧朝向较低侧延伸,并具有与插头外壳(230)的支承片(231)上的U形槽(232)之间的部分大致对应的宽度,所述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构成为通过以下方式组装在屏蔽电缆(400)的终端将屏蔽电缆终端的内部电线(410)嵌合到电线保持器(100)的电线保持部(111)中进行保持,并且,通过筒体(121)压力安装外部导体(420),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低侧,配置连接器主体(200),将内部电线(410)的内部导体(411)连接到接触件(220)上,并且,将筒体(121)压入到U形槽(232)中,在电线保持器(100)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外壳(300)并使插头盖外壳(300)与筒体(121)抵接,将在U形槽之间朝向较低侧延伸的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使其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壳(230)上。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连接器装配套件(X),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插件电连接器装配套件构成为在所述插头外壳(230)中的U形槽(232)之间,形成有贯通插头外壳(230)的贯通窗(234), 当将插头盖外壳(300)的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 弯折时,该连接片(310)的前端勾在贯通窗(234)的进深方向眼前侧 的边缘上。
3. —种屏蔽电缆束(Z),其包括屏蔽电缆(400)和连接在该屏蔽电 缆(400)的终端的电连接器(Y),所述屏蔽电缆(400)具有内部电 线(410),其通过由内部绝缘包覆层(412)包覆内部导体(411)而构 成;外部导体(420),其包覆该内部电线(410);以及外部绝缘包覆层(430),其包覆该外部导体(420),在屏蔽电缆(400)的终端,外部导 体(420)和内部电线(410)朝向前端依次露出,所述屏蔽电缆束(Z) 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Y)包括-电线保持器(100),其具有绝缘性的保持器座体(110),其上设 置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111),在采用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 以及高度方向的时候,从屏蔽电缆终端的外部导体(420)露出的、大致 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内部电线(410)嵌合保持在该电线保持部(111) 中;和导电性的筒形接触件(120),其固定在该保持器座体(110)上, 并在进深方向的比保持器座体(110)的电线保持部(111)更靠眼前的 一侧设置有筒体(121),筒体(121)沿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在较高侧分 离的环状,筒体(121)压力安装在从屏蔽电缆终端的外部绝缘包覆层(430)露出的外部导体(420)上;连接器主体(200),其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座体(210),其配置在 电线保持器(100)的较低侧,并具有与配对侧电连接器(500)配合的 配合部(211);导电性的接触件(220),其设置在该主体座体(210)上, 并与屏蔽电缆(400)的终端的内部导体(411)连接,而且与配对侧电 连接器(500)的接触件(520)接触;和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外壳(230), 其固定在主体座体(210)上,并且配置成在比主体座体(210)低的一 侧覆盖主体座体(210)的至少一部分,在插头壳体(230)上,从进深 方向的比主体座体(210)更靠眼前的一侧,朝向较高侧立起有支承片(231),在该支承片(231)上设置有U形槽(232),当沿进深方向观察 时,U形槽(232)从支承片(231)的较高侧的端缘向较低侧凹陷成大 致U字形,压力安装在外部导体(420)上的筒体(121)以如下方式压 入在该U形槽(232)中上述筒体(121)的较低侧的大致半周与该U 形槽(232)接触,并且上述筒体(121)的较高侧从支承片(231)向较 高侧伸出;以及导电性的板状的插头盖外壳(300),其配置在电线保持器(100)的 较高侧,并与筒体(121)抵接,而且具有连接片(310),该连接片(310) 从进深方向的眼前侧朝向较低侧延伸,并具有与插头外壳(230)的支承 片(231)上的U形槽(232)之间的部分大致对应的宽度,连接片(310) 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从而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壳(230)上。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屏蔽电缆束(Z),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外壳(230)中的U形槽(232)之间,形成有贯通插头 外壳(230)的贯通窗(234),插头盖外壳(300)的连接片(310)的前 端勾在贯通窗(234)的进深方向眼前侧的边缘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电连接器装配套件组装在屏蔽电缆(400)的终端,屏蔽电缆具有内部电线(410)、外部导体(420)和外部绝缘包覆层(430)。电连接器装配套件构成为通过如下方式组装到屏蔽电缆的终端在电线保持器(100)的电线保持部(111)上嵌入保持屏蔽电缆终端的内部电线,并且,通过筒体(121)压力安装外部导体,在电线保持器的较低侧,配置连接器主体(200),将内部电线的内部导体连接到接触件(220)上,并且将筒体压入到U形槽(232)中,在电线保持器的较高侧配置插头盖外壳(300)并使其与筒体抵接,使在U形槽之间朝向较低侧延伸的连接片(310)的前端朝向进深方向的里侧弯折,从而从较低侧勾在插头外壳(230)上。
文档编号H01R9/05GK101383469SQ20081021534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6日
发明者堀内秀晃, 森分良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