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机身、交换镜头组件、图像摄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067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机身、交换镜头组件、图像摄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拆装交换镜头组件的相机机身。另外,涉及一种可以相对相
机机身拆装的交换镜头组件。另外,涉及一种具备相互可以拆装的相机机身及交换镜头组 件的图像摄取装置。
背景技术
单反型数码相机一般由具备摄像元件等的相机机身和内置透镜等的交换镜头组 件构成。相机机身具备镜头卡口 ( ^ >《^々 > 卜),以便可以拆装交换镜头组件。这种数 码相机在相机机身的镜头卡口安装有交换镜头组件时,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组件双方具备 电触点,以能够在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组件之间进行信息通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有这种构成。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触点配置在相机机身的镜头卡口上。另夕卜,电触点被配置 得可以在从镜头卡口表面突出的突出位置和收容于镜头卡口内的收容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通过弹簧向突出位置施力。因此,交换镜头组件未被安装于镜头卡口时,电触点处于突出位 置。交换镜头组件被安装于镜头卡口时,电触点通过配置于交换镜头组件的端子按压而位 移至收容位置。这时,由于电触点处于与端子电接触的状态,因此,可以使相机机身和交换 镜头组件电连接。 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昭62-27338号公报 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成是在电触点的下端焊接引线的构成,因此, 伴随交换镜头组件的拆装动作而电触点在突出位置和收容位置之间反复位移时,对电触点 和引线的焊接部施加负荷,断线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由于是电触点和相机机身内的电回路基板由引线电连接的构成,所以,为了 引线的处置等而限制了电触点的布局设计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伴随交换镜头组件的拆装动作而电触点反复位 移也能够防止焊接部的断线并且能够提高电触点的设计的自由度的相机机身、交换镜头组 件、及图像摄取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机身,其具备可以拆装具备镜头侧触点的交换镜头组件的镜 头安装部,在所述镜头安装部安装有所述交换镜头组件时,在与所述交换镜头组件之间可 以进行信息通信,其中,具备基体;固定于所述基体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保持部件;机 身侧触点,在所述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该相机机身时与所述镜头侧触点电连接,且按照在 从所述保持部件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可以位移的方式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施 力部件,对所述机身侧触点向所述突出位置施力;所述机身侧触点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镜头组件,其具备可以在具备机身侧触点的相机机身拆装的 机身安装部,在所述机身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相机机身时,在与所述相机机身之间可以进行信息通信,其中,具备基体;保持部件,在所述基体被固定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镜头侧触 点,在该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相机机身时与所述机身侧触点电连接,且按照在从所述 保持部件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可以位移的方式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施力部 件,对所述镜头侧触点向所述突出位置施力;所述镜头侧触点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摄取装置,其具备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的交换镜头组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电触点反复位移也不会在焊接部作用负荷,所以可以防止 焊接部的断线。另外,可以提高电触点的设计的自由度。而且,可以以窄间距设置电触点。 即,在目前(专利文献l)的技术中,由于采用将引线连接于电触点的构成,所以为了引线的 处置等而限制了电触点的设计的自由度。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经由通过导电性材料 而成的保持部件将电触点固定于基体的构成,因此,不会产生涉及引线处置的问题。因此, 可以提高电触点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可以将接触销以窄间距配置,而且可以实现装置的 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与可以移动的电触点抵接的部件由保持电触点的保持部 件构成,所以,电触点和保持部件形成为面接触。因此,相比电触点与其抵接而流通电流的 部件进行点接触时而言,接触面积增加而可以使电阻减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的外观的正视图;图3是交换镜头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像摄取装置的立体图;图5A是摄像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卡口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C是快门组件、摄像组件、散热板等的分解立体6是接触销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接触销组件的背面侧构成的平面图;图8A是图7的Z-Z部的截面图;图8B是图7的Z-Z部的截面图;图9A是表示接触销组件的另外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9B是表示接触销组件的另外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10是目前的接触销组件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目前的接触销的背面侧的构成的平面12A是图11的Y-Y部的截面图;图12B是图11的Y-Y部的截面图。符号说明1相机机身13接触销组件13a框架13b接触销
13e挠性印刷基板 13f保持部件 13n弹簧 100交换镜头组件 104a触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相机机身及交换镜头组件以上述构成为基本可以得到下述的方式。艮卩,
在本发明的相机机身及交换镜头组件中,能够采用以下构成上述施力装置由导电性材料
形成且被保持于上述保持部件,上述机身侧触点经由上述施力装置被电连接于上述保持部
件。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将电触点和印刷基板经由施力装置进行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相机机身中,上述施力装置可以构成为其一端贯穿上述保持部件而突
出。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降低用于制造保持部件的材料成本。(实施方式) 1、图像摄取装置的构成 本发明的图像摄取装置具备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组件。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单镜头型的相机机身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
所示的相机机身的正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举出了不具备反光镜箱的单镜
头型的数码相机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构成也可以搭载在具备反光镜箱的单镜头
型的数码相机中。另外,由于至少在可换镜头型的相机中且在交换镜头组件和相机机身之
间可以信息通信即可,所以,不限于数码相机也可以为可换镜头型的胶巻相机。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相机机身1的上面la配置有释放按钮2、模式标度盘3等。
释放按钮2通过按压操作可以进行拍摄被摄体的操作,在具备自动聚焦功能的图像摄取装
置时能够通过半按压操作使聚焦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而对被摄体进行对焦的操作。模式标
度盘3可以进行旋转操作,通过进行旋转操作可以选择各种拍摄模式等。 另外,在相机机身1的前面lb(是大致垂直于上面la的面、且是在拍摄被摄体时
朝向被摄体侧的面)配置有镜头卡口 4、锁定解除按钮5等。镜头卡口 4具备大致圆形的开
口部4a。另外,在镜头卡口4可以拆装交换镜头组件(后述)。另外,在镜头卡口4的内侧
配置有接触销组件13。接触销组件13具备多个接触销13b,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11个接
触销13b。接触销13b经由被内置于相机机身1的挠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为FPC),与电回
路(也称电路)基板(未图示)电连接。另外,关于接触销组件13的详细构成进行后述。
在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镜头卡口 4的状态下,通过对锁定解除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由此可
以解除镜头卡口 4和交换镜头组件的固定状态且成为可以将交换镜头组件从镜头卡口 4脱
离的状态。 图3是交换镜头组件的立体图。交换镜头组件100可以拆装于图1及图2所示的 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另外,交换镜头组件100通过在大致圆筒形状的镜筒101内内置 物镜及变焦透镜等各种透镜而构成。在镜筒101的光轴L方向的一端部101a露出有物镜。 在镜筒101的另一端部101b配置有可以拆装于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的卡口 103。另 外,交换镜头组件100内置有镜头微型计算机。镜头微型计算机记录有自身状况的信息等,并且根据从相机机身1送来的控制信号可以控制交换镜头组件100内的各部(驱动变焦透 镜的电动机及驱动聚焦透镜的电动机等)。另外,在卡口 103的附近配置有端子组件104。 端子组件104具备与镜头微型计算机电连接的多个触点104a。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组件 104具备与接触销13b相同数目的11个触点104a。 图4是表示安装有交换镜头组件100的相机机身1的构成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 通过以正规的姿势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的正规位置,触点 104a(参照图3)与接触销13b(参照图1)抵接而就处于电连接的状态。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通过使用者按压操作锁定解除按钮,解除镜头卡口 4和交换 镜头组件100的固定状态,交换镜头组件100就处于可以从相机机身脱离的状态。具体而 言,在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机身l的状态下,镜头卡口4螺纹旋入固定于卡口 103, 在未按压锁定解除按钮5的状态下,配置于镜头卡口 4的销嵌合于在卡口 103上形成的孔 部,交换镜头组件100就不能按箭头E所示的方向旋转。在此,通过按压锁定解除按钮5,上 述销从上述孔部脱离,成为交换镜头组件100可以向箭头E所示方向旋转的状态。接着,通 过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向箭头E所示方向旋转,解除镜头卡口 4和卡口 103的卡合状态,可 以将交换镜头组件100从相机机身1脱离。通过将交换镜头组件100从相机机身1脱离, 而使触点104a和接触销13b隔离,因此,解除两者的电连接。
2、摄像系统的构成 在图1及图2所示的相机机身内置有摄像系统。摄像系统主要由卡口组件、快门 组件、摄像组件构成。下面,对摄像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5A是摄像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图5A的零件群Pl的放大立体图。图5C 是图5A的零件群P2的放大立体图。零件群Pl是构成卡口组件的零件群。零件群P2包含 快门组件20、摄像组件30、散热板17。 如图5A所示,摄像系统从光轴L方向的前面lb(参照图l等)侧沿光轴L顺次配 置有镜头卡口 4、镜头卡口弹簧12、接触销组件13、主框架11、卡口框架14、快门组件20、摄 像组件30、散热板17。这样的零件的配置顺序为一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包 含于摄像系统的零件中,将朝向箭头X表示的方向的面定义为"表面",将朝向箭头Y所示方 向的面定义为"背面"。下面,对各零件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B所示,主框架11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 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lla。另外,主框架11在开口部lla的周围形成有可以穿插多个(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螺钉102的孔部llb。 镜头卡口 4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 的开口部4a。另外,镜头卡口 4形成有可以穿插螺钉101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有4处) 孔部4b。另外,镜头卡口4形成有穿插配置镜头锁定销15的(后述)的突起部15a的孔部 4d。另外,镜头卡口 4形成有为了在使用者将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机身1时使交换镜 头组件100和镜头卡口 4的位置吻合对应而使用的标记4e。 镜头卡口弹簧12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12a。另 外,镜头卡口弹簧12在外周缘部附近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处)弹簧部12b。弹 簧部12b可以在光轴L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镜头卡口弹簧12的表面12c抵接于镜头卡 口 4的背面4c。在弹簧部12b和卡口框架14的表面14d之间存在狭小的空隙。弹簧部12b伴随弹性形变的同时抵接于安装在相机机身1的交换镜头组件100的卡合部。由此,可以 降低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组件100间的不稳定。 接触销组件13具备树脂制的框架13a、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个)接触销 13b。接触销13b被配置得从框架13a的表面向光轴L方向的镜头卡口4侧突出。另外,在 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镜头卡口 4时,接触销13b与交换镜头组件100所具备的触点 104a进行电连接。由此,配置于相机机身1内的相机微型计算机和配置在交换镜头组件IOO 内的镜头微型计算机之间处于可以进行信息通信的状态。另外,接触销组件13形成有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处)可以穿插螺钉104的孔部13c。 卡口框架14由树脂形成,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 部14a。另外,卡口框架14在开口部14a的周围形成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突部14e。突部14e 的表面14d形成有可以螺合螺钉101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处)螺孔14b。另外,突 部14e具有可以穿插于主框架11的开口部lla的外径。另外,卡口框架14在突部14e的 周围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处)的螺孔14c。另外,卡口框架14在开口部14a 的附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处)的螺孔14g。螺孔14g与螺钉104螺合。
镜头锁定销15在其一端部形成有突起部15a,在另一端部形成有按压部15b。突 起部15a被穿插配置在形成于镜头卡口 4的孔部4d。另外,在交换镜头组件IOO安装于镜 头卡口 4的正规位置时,突起部15a可以嵌合于在交换镜头组件IOO上形成的凹部(未图 示)。这样,通过将突起部15a嵌合于形成在交换镜头组件100的凹部,可以进行以安装在 镜头卡口 4的交换镜头组件100的光轴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定位。按压部15b配置在被 配置于相机机身1的前面lb的锁定解除按钮(未图示)的后方,通过由使用者对锁定解除 按钮的表面侧进行按压操作,通过锁定解除按钮向图5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镜 头锁定销15在配置有突起部15a的面的背面侧配置有锁定销弹簧16而始终朝向图5A的 箭头X表示的方向被施力。由此,通过对锁定解除按钮进行的按压操作,镜头锁定销15抵 抗锁定销弹簧16的弹力而朝向图5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进行位移。将锁定解除按钮朝向 图5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时,通过突起部15a从形成在交换镜头组件100的凹部 脱离,形成可以使交换镜头组件IOO以其光轴L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状态,就可以将交换镜头 组件100从镜头卡口4取除。 如图5C所示,快门组件20具备快门机构21、快门控制部22、及电动机23。快门机 构21形成有将从外部入射的光向摄像组件30内的摄像传感器(后述)引导的大致四角形 的开口部2la。另外,快门机构21具备可以遮断从开口部2la通过的光的板状的前幕2lb 及后幕21c。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5C中图示了前幕21b收容在开口部21a的下方的 收容部,后幕21c收容部21a的上方的收容部的状态。前幕21b及后幕21c被配置得可以 向箭头A及箭头B所示的方向位移。快门控制部22内置柱塞机构,可以使前幕21b及后幕 21c以退避状态(如图5C所示,前幕21b收容在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容部,后幕21c收容 在开口部21a上方的收容部,从开口部21a退避的状态)得以保持。电动机23对快门控制 部22付与使前幕21b及后幕21c向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容部内位移的驱动力。另外,快 门组件20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处)可以穿插螺钉103的孔部20a。
在此,对快门组件20的基本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使光经由交换镜头组件入射到摄 像传感器且在液晶监视器显示图像的状态时(所谓监视状态),前幕21b通过快门控制部22被负载收容在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容部的位置,后幕21c通过快门控制部22被负载收 容在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容部的位置(退避状态)。 而且,对释放按钮2(参照图1)进行按压操作时,前幕21b借助从电动机23付与 的驱动力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而处于遮光开口部21a的状态。接着,通过快门控制部 22,前幕21b及21c的负载(charge)被阶段性解除。具体而言,首先使前幕21b从遮光开 口部21a的位置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经过规定时间后,后幕21c从开口部21a的上方 的收容部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由此,前幕21b处于收容于开口部12a的下方的收容 部的状态,后幕21c处于遮光开口部21a的状态。此时,在前幕21b从开口部21a退避后, 后幕21c遮光开口部21b为止之间,根据入射摄像传感器的光生成图像信号。此时生成的 图像信号成为通过使用者的释放操作得到的图像信号。 其后,通过从电动机23付与快门控制部22的驱动力,后幕21c向箭头A所示的方 向移动,再次向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容部内被收容,通过快门控制部22被负载。前幕21b 维持收容在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容部的状态。因此,成为使经由交换镜头组件100入射 的光入射到摄像组件30内的摄像传感器的监视状态。 散热板17配置在摄像组件30的背面侧,可以吸收在摄像组件30产生的热而进行 散热。 摄像组件30配置在快门组件20的背面侧,可以将经由快门组件20的光转换为电 信号并输出。另外,在摄像组件30内具备通过产生超声波振动而可以将附着在摄像组件30 的灰尘等杂质去除的除尘过滤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SSWF(supersonic wave filter) 作为除尘过滤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1在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未安装交换镜 头组件100的状态下,镜头卡口 4的开口部4a开口 ,存在内部侵入灰尘等杂质的可能性。另 外,由于那样快门组件20为常开型,摄像组件30处于从镜头卡口 4侧可以看到的状态,所 以在摄像组件30上附着杂质的可能性很高。在摄像组件30上附着杂质时产生将杂质拍摄 到图像等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在单反型数码相机及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单镜头型的数码相 机中采用通过具备SSWF而使SSWF振动来振落被附着在摄像传感器的杂质的构成。
接着,对上述那样构成的摄像系统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在图5A及图5B中,首 先,将接触销组件13固定于卡口框架14。具体而言,将螺钉104穿插于孔部13c并螺合于 螺孔14g。 接着,将镜头卡口 4以夹着镜头卡口弹簧12的方式固定在卡口框架14的表面 14d。具体而言,将螺钉101穿插于孔部4b并螺合于螺孔14b。此时,镜头锁定销15的突起 部15a按照穿插于形成在镜头卡口 4的孔部4d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在镜头锁定销15 的突起部15a的背面和镜头卡口弹簧12之间,配置有锁定销弹簧16以使镜头锁定销15的 位移方向和镜头卡口弹簧12的伸縮方向大致一致。 接着,将卡口框架14固定在主框架11。具体而言,将固定有镜头卡口 4等的突部 14e穿插在主框架11的开口部lla,将卡口框架14的抵接面14h抵接于主框架11的背面 llc。接着,将螺钉102穿插于孔部lib并螺合于螺钉孔14c。 接着,如图5A所示,在卡口框架14的背面固定快门组件20。具体而言,使开口部 21a与卡口框架14的开口部14a大致一致,将快门组件20抵接在卡口框架14的背面。接 着,将螺钉103穿插于形成在快门组件20的孔部20a(参照图5c),螺合于形成在卡口框架14的背面的螺孔(未图示)。 接着,将摄像组件30固定在快门组件20的背面。具体而言,将螺钉108穿插于形成在摄像组件30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处)孔部,并螺合于形成在卡口框架14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处)螺孔(未图示)。此时,摄像组件30配置在与快门组件20的快门控制部22邻接的位置。 接着,将散热板17固定在摄像组件30的背面。散热板17通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螺钉固定在摄像组件30的背面。 如上述,完成摄像系统。另外,上述的组装顺序是一例,可以适当地改变顺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组装零件群P1起到在卡口框架14固定零件群P2的组装顺序,也可以为从在卡口框架14固定零件群P2起到固定零件群Pl的组装顺序。
3、接触销组件13的构成 图6是接触销组件13的要部立体图。图7是表示接触销组件13的背面(将配置有接触销13b侧的面作为表面时的背侧的面)侧的构成的平面图。图8A及图8B为图7的Z-Z部的要部截面图。图8A表示交换镜头组件100未安装于相机机身1的状态,图8B表示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机身1的状态。 如图6所示,接触销组件13沿大致半圆状的框架13a的圆弧状部部分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处)孔部13d。在孔部13d内,接触销13b被配置得可以向箭头C及D所示的方向位移。接触销13b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如图7所示,在框架13a的背面侧配置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13e。 FPC13e从框架3a延伸出,并电连接于配置在相机机身1内的电回路基板(未图示)。另外,FPC13e具备多个配线图案13p。另夕卜,FPC13e在与配线图案13p相接的位置形成有孔部13k(参照图8A)。
另外,如图8A及图8B所示,在形成于框架13a的孔部13d压入固定有保持部件13f。保持部件13f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另外在保持部件13f的内部空间配置有接触销13b和弹簧13n。另外,保持部件13f在其一端部与肋拱13g被一体形成。另外,保持部件13f在另一端部与突起部13h被一体形成。突起部13h至少具有可以插入形成在FPC13e的孔部13k的外径。另外,突起部13h在插入被形成在FPC13e的孔部13k的状态下,通过焊锡13m接合于配线图案13p(参照图7)。
接触销13b无论处于图8A所示的突出状态或图8B所示的收容状态的任何一种,其一端部(前端13r侧)从保持部件13f突出。另外,接触销13b在另一端部侧与凸缘13q被一体形成。如图8A所示,接触销13b位于突出位置时,凸缘13q抵接于与保持部件13f一体形成的肋拱13g,用于防止接触销13b从保持部件13f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脱离。
弹簧13n由螺旋弹簧构成。另外,弹簧13n可以向箭头C或D所示的方向伸縮。另外,弹簧13n的一端部与接触销13b机械连结及电连接,另一端部与保持部件13f的另一端部侧的内面机械连结及电连接。另外,弹簧13n虽然能够由树脂等那样的绝缘性材料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弹簧13n,可以可靠地电连接接触销13b和保持部件13f。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13n由螺旋弹簧形成,只要至少能够将接触销13b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施力,则可以为由板簧及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板簧也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或在弹性材料上配合导电性材料,由此,可以得到将接触销13b和保持部件13f可靠电连接的效果。
下面,对接触销13b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交换镜头组件100未安装于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的状态下,接触销13b处于如图8A所示的状态。S卩,接触销13b通过弹簧13n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被施力,前端13r及其附近从保持部件13f突出。此时,接触销13b处形成的凸缘13q与形成于保持部件13f的肋拱13g抵接,防止接触销13b从保持部件13f脱离。
接着,如图4所示,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时,如图8B所示,配置于交换镜头组件100的触点104a抵接于接触销13b,将接触销13b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按压。接触销13b通过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被按压,压縮弹簧13n并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位移。由此,触点104a和接触销13b处于电连接状态。由于接触销13b、弹簧13n、保持部件13f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因此,触点104a经由接触销13b、弹簧13n、保持部件13f、及焊锡13m与FPC13e的配线图案13p处于导通状态。 另外,保持部件l3f由于被压入固定于形成在框架13a的孔部13d,因此,即使接触销13b向如箭头D所示的方向位移,保持部件13f也不会向箭头D所示方向位移。
另夕卜,由于接触销13b通过弹簧13n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被施力,因此,前端13r可靠抵接于104a,可以将接触销13b和触点104a可靠电连接。即,通过由弹簧13n对接触销3b施力,即使例如向图像摄取装置施加振动及冲击,接触销13b也难以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位移,接触销13b和触点104a隔离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在镜头微型计算机和相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经由接触销13b和触点104a进行通信时,即使对数码相机施加振动及冲击也能够降低通信切断的可能性。 将交换镜头组件100从相机机身1脱离时,接触销13b通过弹簧13n的弹力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被按压,如图8A所示,前端13r位移到从保持部件13f突出的位置。
4、实施方式的效果、其它 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在保持部件13f内保持接触销13b并配置弹簧13n、将保持部件13f固定于框架13a的构成。根据该构成,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镜头卡口 4时即使接触销13b被触点104按压,保持部件13f也不会位移。因此,由于FPC 13e焊接连接的部分(突起部13h)也不位移,所以,能够防止焊锡13m的剥离,能够防止保持部件13f和FPC13e的电连接的断线。 另外,本实施方式并非构成为在电触点连接引线(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情况),而是将保持部件13f连接于FPC13e的构成,由此可以提高接触销13b的设计的自由度。进一步,可以在狭小的间距内设置接触销13b。 S卩,在目前(专利文献l)配置中,由于为电触点连接引线的构成,可能为了引线的处置等而限制了电触点的设计的自由度。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将接触销13b经由保持部件13f固定连接于FPC13e的构成,因此,不会产生涉及引线的处置等问题。因此,可以提高接触销13b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可以以狭小间距配置接触销13b,可以进一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抵接于可以移动的接触销13b的部件是保持接触销
13b的保持部件13f,所以,接触销13b和保持部件13f处于面接触。因此,同电触点与其抵
接而流通电流的部件仅为点接触的情况相比接触面积增加,可以减少电阻。 另外,可以使接触销组件13小型化,可以使相机机身1及交换镜头组件100小型
化。另外,可以不大型化接触销组件13而增加接触销13b的数量,可以对应于进一步的数码相机多功能化及相机机身1和交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通信高速化。
另外,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镜头卡口 4时,通过由弹簧13n将接触销13b向触点104a侧按压,由此,可以可靠地进行接触销13b和触点104a的电连接。特别是即使对安装了交换镜头组件100的相机机身1施加振动及冲击等,由于接触销13b难以位移,所以也能够维持接触销13b和触点104a的电连接。 另外,通过将弹簧13n接合于保持部件13f的另一端部侧的内面(底面)、并且与大致垂直于内面的保持部件13f的内壁抵接,可以增大保持部件13f和弹簧13n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更加可靠进行接触销13b和保持部件13f的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接触销组件13装备于相机机身1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装备于交换镜头组件100的构成。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相机机身1的镜头卡口 4附近具备可以与接触销(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13b)电连接的端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104a)。另外,可以在相机机身1、交换镜头组件100双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销13b沿框架13a的大致圆弧状部分一列排列而配置,但也可以构成为并列多列配置。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用FPC13e的构成,可以将接触销13b以狭小间距配置。由此,不会使接触销组件13极端大型化而可多列排列配置接触销13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13f压入固定于框架13a的孔部13d,但只要为至少在接触销13b位移时保持部件13f不位移的构成,则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固定。例如考虑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框架13a的构成,或在保持部件13f的外壁形成阳螺纹、在孔部13d的内壁形成阴螺纹,将保持部件13f螺合于孔部13d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保持部件13f连接于FPC13e的构成,但如果是至少形成狭小间距的配线图案,则不限于FPC,也可以为树脂印刷基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接触销13b经由弹簧13n、保持部件13f电连接于FPC13e的构成,但也可以为只经由弹簧13n而连接于FPC13e的构成。即,也可以为弹簧13n的另一端部通过焊接等直接连接于FPC13e的配线图案的构成。 另外,在图9A、图9B中表示了接触销组件的另外的构成。图9A表示交换镜头组件100未安装于镜头卡口 4,接触销13b通过弹簧13n向箭头C所示方向被施力的状态。图9B表示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镜头卡口 4,由触点104a向箭头D所示方向按压接触销13b的状态。如图9A及图9B所示,使弹簧13n的另一端部13s从保持部件13f的内面至外部为止贯穿,通过焊接将端部13s电连接于FPC13e的配线图案13p。在这样的构成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图8A及图8B所示的构成相比,不需要形成突起部13h,所以可以降低用于形成保持部件13f的材料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框架13a为基体的一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13f为保持部件的一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13b为机身侧触点的一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弹簧13n为施力装置的一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镜头卡口4为镜头安装部的一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触点104a为镜头侧触点的一例。
5、目前的接触销组件 目前,存在如图10 图12B所示的接触销组件。图IO为目前的接触销组件的立体图。图ll为表示目前的接触销的背面侧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2A为图11的Y-Y部的截面图,交换镜头组件未安装于相机机身的状态。图12B为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相机机身的状态。该接触销组件200在框架201上具备多个接触销202。另外,具备与接触销202电连接的FPC203。接触销202和FPC203如图11及图12A所示,通过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板簧204被电连接。接触销202通过基于板簧204的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的弹力,被保持在图12A所示的突出位置。另外,板簧204在端部通过焊锡205与FPC203进行电连接。
如图12A所示,接触销202处于突出位置的状态下,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相机机身时,接触销202被交换镜头组件所配置的触点104a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按压。由此,如图12B所示,接触销202在使板簧204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位移。在图12B所示的状态下,板簧204通过由弹性形变产生的向箭头C所示方向的弹力而抵接于接触销202的端部202a,将触点104a、接触销202、FPC203电连接。
6、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和目前的接触销组件的对比 在图IO等所示的接触销组件的构成中,如图12B所示,板簧204处于弹性形变的
状态下,对通过焊锡205连接于FPC203的部分作用负荷,可能会发生断线。与之相对,在本
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中,由于焊接部不位移,所以在交换镜头组件安装时不会对焊接部
作用负荷,从而能够防止断线。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13中,由于不使用板簧,所
以可以将接触销13b配置为锯齿状,可以不大型化接触销组件13而增加触点数。 由于保持部件13f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保持部件13f和接触销13b接触,所以两者
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减少。 在目前的装置中,触点104a和接触销202、接触销202和板簧204处于点接触状态,接触电阻容易增大,其结果是,作为检测电路的电阻容易增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13f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由于保持部件13f和接触销13b为面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减小。而且,由于经由弹簧13n而使保持部件13f和接触销13b接触,所以接触电阻进一步减小。 特别是从图12A、图12B可知,在图10等所示的接触销组件200的构成中考虑了 在如图12B所示那样板簧204处于弹性形变的状态下,对通过焊锡205连接于FPC203的部分作用负荷,即使没有断线该连接部的板簧204和FPC203的接触状态也会恶化,从而电阻增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触销组件13和FPC13e之间不作用那种负荷,所以接触销组件13和FPC13e之间的电阻不会增加。 另外,如图11所示,板簧204为了确保作为弹簧的功能而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其结果是,存在以板簧204的长度量而使相机机身l大型化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要上述那样的板簧,可以减小板簧204的长度方向部分的相机机身1的尺寸。
另外,由于在目前的装置中利用板簧204,所以需要在多个板簧20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而使板簧204的排列方向的接触销13b间隔变窄存在困难。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利用板簧204而如上述那样,直接将接触销组件13的保持部件13f固定在FPC13e,由此,可以实现接触销13b彼此的间隔变窄。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相机机身1和镜头组件100之间的信号量的增加,从而存在增加接触销13b的数量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13,可以避免相机机身1及镜头组件100等大型化、并且应对上述要求。
另外,在目前的装置中,在图12A中,接触销202向下方移动时,板簧204向下方弹 性变形且向下方突出。即,需要在接触销202的下方设置向下方突出的量的空余空间等,移 动方向的尺寸变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销组件13中,可以縮短接触销13b的长度。 因此,可以按该縮短的量将相机机身l尺寸的小型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镜头交换型的相机。作为应用例有单反型数码相机、单镜头型数码 相机、单反型胶巻相机等。
权利要求
一种相机机身,其具备可以将具备镜头侧触点的交换镜头组件进行拆装的镜头安装部,在所述镜头安装部安装有所述交换镜头组件时,与所述交换镜头组件之间可以进行信息通信,其中,具备基体;保持部件,被固定于所述基体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机身侧触点,在所述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该相机机身时与所述镜头侧触点电连接,且按照在从所述保持部件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可以位移的方式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施力部件,对所述机身侧触点向所述突出位置施力,所述机身侧触点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且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机身侧触点经由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持部件而突出。
4. 一种交换镜头组件,其具备可以在具备机身侧触点的相机机身拆装的机身安装部,在所述机身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相机机身时,与所述相机机身之间可以进行信息通信,基体;保持部件,被固定于所述基体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镜头侧触点,在该交换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相机机身时与所述机身侧触点电连接,且按照在从所述保持部件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可以位移的方式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施力部件,对所述镜头侧触点向所述突出位置施力,所述镜头侧触点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镜头组件,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且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镜头侧触点经由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镜头组件,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持部件而突出。
7. —种图像摄取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机身、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镜头组件。
8. —种图像摄取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机身、具有可以与相机机身的机身侧触点电连接且是大致平面形状的镜头侧触点的交换镜头组件。
9. 一种图像摄取装置,具备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镜头组件、具有可以与交换镜头组件的镜头侧触点电连接且是大致平面形状的机身侧触点的相机机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伴随交换镜头组件的拆装动作而电触点反复位移也能够防止焊接部的断线,并且可以实现窄化电触点间距从而实现小型化的相机机身、交换镜头组件、及图像摄取装置。通过采用在保持部件(13f)内保持接触销(13b)并配置弹簧(13n)、且将保持部件(13f)固定于框架(13a)的构成,将交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镜头卡口(4)时,即使触点(104a)按压接触销(13b),保持部件(13f)也不会位移。因此,由于FPC(13e)焊接的部分(突起部(13h))也不位移,所以可以防止锡焊(13m)的剥离,可以维持保持部件(13f)和FPC(13e)的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33/00GK101726965SQ2009102076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安田幸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