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109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MICR0-USB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技术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接口技术,大部分 的移动电话、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终端皆采用USB接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 传输。特别是随着这些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Mini系列的USB接口已成为一种通用的计算 机数据传输接口。这得益于USB具有的数据传输效率高、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 活等优点。因此,现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主板都提供USB接口 ,使外设可以通过USB接口进 行数据交换。然而,目前的USB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接口技术,无法脱离计算机而独立 存在,例如数码相机无法通过USB接口连接打印机进行照片打印;而且随着便携式终端如 手机、PDA、数码相机等小型化的趋势,目前的USB接口体积相对较大,已很难适应小型化的 发展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一种新的USB标准,即Micro-USB接口标准,取代现在 通用的Mini-USB接口标准,相应的符合Micro-USB接口标准的Micro-USB连接器亦随之产 生。 图1为现有技术Micro-USB连接器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Micro-USB 连接器包括插座连接器100、插头连接器200。插座连接器100上设有插接部101,插头连 接器200上设有对接部201。当插头连接器200与插座连接器100相对接时,插头连接器 200的对接部201插入插座连接器100的插接部101。图1中,在插座连接器100的插接部 101的相反侧形成有焊接固定用引脚(参见图2),而该引脚焊接固定于如移动电话、MP3、数 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终端的PCB上。 图2为示出现有技术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固定用引脚的立体图。如图2 所示,现有技术的Micro-USB插座连接器一般设有7个焊接固定用引脚102。其中,两侧末 端的两个引脚用于工程测试,对便携式终端的性能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只有位 于中间部位的5个引脚为标准引脚,起到电信号的传输作用。而该5个标准引脚的电信号 定义分别为VBUS,D+,D-,ID,GND。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所述引脚102具有相同的大小 (即相同的宽度尺寸),且该引脚102分别焊接固定在便携式终端的PCB上。当用户使用设 有这种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便携式终端时,Micro-USB插座连接器难免受到外部的冲 击。尤其向Micro-USB插座插入Micro-USB插头的情况下,将便携式终端放入口袋或随身 包而进行各种动作时,Micro-USB插座所受到的冲击更大。久而久之,被焊接固定在PCB上 的引脚102会发生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Micro-USB插座整体脱离便 携式终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引脚的 结构来加强引脚的焊接强度,从而使设置更加坚固的MICRO-USB插座连接器。[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 壳内侧的绝缘体、并排设在所述绝缘体而用于焊接固定的标准引脚和工程测试引脚,其中 所述工程测试引脚的宽度大于所述标准引脚的宽度。 并且,所述工程测试引脚的前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而该缺口的形状可以为"U" 字形或"V"字形。 另外,所述工程测试引脚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标准引脚的两侧末端。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由于能够加强焊接固
定用引脚中工程测试引脚的焊接强度,因此能够从外部冲击中有效保护标准引脚,从而可
以提高MICR0-USB插座连接器的安装强度,进而能够降低设有所述MICR0-USB插座连接器
的便携式终端的市场不良率。

图1为现有技术Micro-USB连接器的立体图;[0011]图2为示出现有技术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固定用引脚的立体图;[0012]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固定用引脚的立体图。[0013]附图符号说明1 :Micro-USB插座10 :外壳20 :绝缘体30:引脚31 、32 :工程测试引脚31' 、32':缺口100 :插座连接器101 :插接部102 :引脚200 :插头连接器201 :对接部A :向Micro-USB插座插入M:icro-USB插头的方向B:外壳的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提供,其可以有各种其他的变形例子,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局限在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例。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固定用引脚的立体图。如图 3所示的Micro-USB插座l应用时可以提供与之相对应的Micro-USB插头连接使用。图中, A方向即为将Micro-USB插头对接到Micro-USB插座1的方向。 本实施例的Micro-USB插座1包含外壳10、设在外壳10内侧的绝缘体20、并排设 在所述绝缘体20上且一部分向外壳10的外侧延伸的焊接固定用引脚30。其中,所述外壳 10为一体型或分体型结构,且面对A方向的部位形成有开口 (未图示),以用于Micro-USB 插头的连接。外壳10 —般采用金属制造,但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如工程塑料等其他材料来 制造。所述绝缘体20沿着外壳10的中心线B设置在外壳10的内侧, 一端延伸至外壳10的 开口 (未图示)附近,另一端固定在外壳10开口相反侧的端部。所述引脚30沿着外壳10 的中心线B且并排固定设置在绝缘体20上,图2中示出的引脚30将被焊接固定在如移动电话、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终端的PCB上。引脚30的数量一般为7个,其中两 侧末端的2个引脚31、32通常为工程测试引脚,只限用于便携式终端生产过程的工程测试, 对终端的性能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只有位于中间部位的5个引脚为标准引脚,起到电 信号传输的作用,其5个标准引脚的定义依次为VBUS,D+,D-,ID,GND。本实施例中,为了提 高引脚30与便携式终端PCB的焊接强度,将引脚30两侧末端的工程测试引脚31、32分别 设计为相比中间部位的5个标准引脚具有更宽尺寸的形状。由于工程测试引脚31、32的宽 度尺寸比现有技术要大,因此将引脚30焊接固定到PCB后,两侧末端的工程测试引脚31、32 的焊接强度比现有技术更高一些,从而相比现有技术对中间部位的5个标准引脚能够起到 保护作用。而且,本实施例在工程测试引脚31、32的前端分别形成有缺口31'和缺口32'。 因此,在对工程测试引脚31、32进行焊接作业时,熔融状态的焊料能够顺着缺口 31' 、32' 的周围散开,从而增加焊接面积并达到提高焊接强度的效果。在此,所述缺口31' 、32'的 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而且缺口 31' 、32'的形状可以为"U"字形或"V"字形等各种 形状。 本实施例中,虽然以引脚30的数量为7个(包含两个工程测试引脚)为例进行了
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除了标准引脚以外,工程测试引脚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
上,并且工程测试引脚的设置位置也并非局限在两侧末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
据需要工程测试引脚的设置位置可以适当调整。另外,本实施例中虽然以Micro-USB为例
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同样也适用于如Mini-USB等其他类型的USB。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
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MICRO-USB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侧的绝缘体、并排设在所述绝缘体而用于焊接固定的标准引脚和工程测试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测试引脚的宽度大于所述标准引脚的宽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测试引脚的前 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形状为"U" 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形状为"V" 字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MICR0-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 程测试引脚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标准引脚的两侧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MICRO-USB插座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侧的绝缘体、并排设在所述绝缘体而用于焊接固定的标准引脚和工程测试引脚,其中所述工程测试引脚的宽度大于所述标准引脚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MICRO-USB插座连接器,由于能够加强焊接固定用引脚中工程测试引脚的焊接强度,因此能够从外部冲击中有效保护标准引脚,从而提高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设置强度,进而降低设有所述MICRO-USB插座连接器的便携式终端的市场不良率。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540986SQ2009202679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安海远, 郭东勋, 金宰完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