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422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该连接器及其组件的退出机构。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公告第US7204712号揭示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退出机构及装设于连接器本体外的外部遮蔽壳体。所述退出机构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一端的一对弹性件、延伸臂及安装在主体另一端的拉环。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凸起。所述一对弹性件呈前后排布,且各弹性件设有固定部及连接于固定部的弹性部。连接器本体设有收容凸起的凹槽。当外部遮蔽壳体安装在连接器本体外部时,退出机构的延伸臂的凸起收容在连接器本体的凹槽内,靠近主体的弹性件的弹性部靠近固定部设置,远离主体的弹性件的弹性部远离固定部设置。当拉动拉环向后移动时,靠近主体的弹性件的弹性部则远离固定部,远离主体的弹性件的弹性部靠近固定部从而带动延伸臂向后移动,此时,凸起离开凹槽抵持外部遮蔽壳体离开连接器本体,从而达到将连接器退出外部遮蔽壳体。前案揭示一种连接器组件,而我们则需要一种结构不同的并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连接器组件。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退出机构的连接器组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与连接器配合的对接连接器,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形成有卡扣机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弹性件及连接于弹性件的拉带,拉动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向一垂直拉动方向偏移,顶推卡扣机构从而解除锁扣。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连接器组件以与前案不同的技术方案达到相同的技术效^ 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退出机构的连接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该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器,其可与一对接连接器配合,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形成有卡扣机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 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内置电路板及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弹性件及与弹性件一体成型的拉带,拉动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向一垂直拉动方向的方向偏移, 顶推卡扣机构从而解除锁扣。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连接器以与前案不同的技术方案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配合图。图4是图3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连接器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组件100,该连接器组件100的一端可以连接线缆或者光纤连接器,既可以为电连接器组件,也可以为光纤组件,亦可为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组件。本文中以线缆连接器组件为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描述。所述连接器组件 100包括连接器200及与连接器200配合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器200包括连接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内置电路板3、线缆5、退出机构7。所述对接连接器设有与连接器200锁扣配合的外壳300。所述外壳300设有一弹片301,该弹片301设有卡扣孔303。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本体11及下本体13。上本体11和下本体13共同形成一收容腔111,所述内置电路板31与部分线缆5收容在连接器本体的收容腔111内。下本体13设有线缆5的装入面131及垂直于装入面131的底面133。 所述底面133在靠近装入面131的位置设有一对第一凹槽1331及一第二凹槽1333。所述第一凹槽1331与第二凹槽1333之间间隔设有隔梁1335。各第一凹槽1331自其底部进一步凹设有一凹孔1332,第二凹槽1333自其底面凸设有一凸台1334。所述第一凹槽1331之间设有间隔壁1336。所述隔梁1335与间隔壁1336呈T字型设置。所述退出机构7包括弹性件71、安装于弹性件71上方的压片73、连接于弹性件71 的拉带75及将弹性件71及压片73固定至连接器本体上的螺丝77。所述弹性件71设有主体部711、自主体部711的前端延伸的水平部713、自主体部 711的后端延伸的延伸臂715及中间臂717、及由延伸臂715的两端延伸的固定部719。所述延伸臂715设置在中间臂717的两侧,固定部719则设置在固定部719的外侧。所述水平部713的末端设有一开口 7131,且所述水平部713在开口 71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起 7133。各固定部719设有固持孔7191。所述压片73设有凸部731及连接于凸部731的耳部733。所述凸部731高出耳部 733从而形成一容置空间735。所述耳部733还设有安装孔7331。所述拉带75则与弹性件71—体成型并连接于中间臂717的末端,且可向后拉动。当退出机构7安装在连接器本体上时,弹性件71的水平部713收容在连接器本体的第二凹槽1333内,连接器本体的凸台1334收容在开口 7131内,中间臂717位于间隔壁 1336的上方,各延伸臂715及连接于该延伸臂715的固定部719收容在第一凹槽1331内, 延伸臂715和中间臂717与主体部711的连接部分则搁置在隔梁1335上。压片73安装在弹性件71的中间臂717、延伸臂715及固定部719的外部。此时,所述弹性件71的固定部 719的固持孔7191与压片73的安装孔7331及连接器本体的凹孔1332对齐设置,所述螺丝 77则收容在固持孔7191、安装孔7331及凹孔1332内,从而将弹性件71及压片73固定在连接器本体上。如图6和图7所示,当连接器本体收容在外壳300内,此时,连接器本体的凸台1334收容在卡扣孔303内从而防止连接器本体与外壳300配合不紧而脱落。当需要拔出连接器本体时,则只需水平拉动拉带75,拉带75带动弹性件71的中间臂717向后移动,此时,螺丝77则作为支点将固定部719稳定的停留在连接器本体上,中间臂717带动延伸臂 715向后移动并向上抬起,延伸臂715则带动主体部711及水平部713向上抬起,即水平部 713向垂直拉动方向移动抬起,水平部713的凸起7133则抵持外壳300的弹片301向外抬起而撑开,此时,凸台1334脱离卡扣孔303从而解除锁扣,将连接器本体退出外壳300。此时,压片73的凸部731则阻挡弹性件71过分向外延伸,保护弹性件71损坏。元件符号说明
连接器组件100连接器200
外壳300弹片301
卡扣孔303上本体11
收容腔111下本体13
装入面131底面133
第一凹槽1331凹孔1332
第二凹槽1333凸台1334
隔梁1335间隔壁1336
内置电路板3线缆5
退出机构7弹性件71
主体部711水平部713
开口7131凸起7133
延伸臂715中间臂717
固定部719固持孔7191
压片73凸部731
耳部733安装孔7331
容置空间735拉带75
螺丝7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与连接器配合的对接连接器,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形成有卡扣机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弹性件及连接于弹性件的拉带,拉动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向一垂直拉动方向偏移,顶推卡扣机构从而解除锁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设有一弹片的外壳,该弹片设有卡扣孔,所述连接器本体设有与卡扣孔卡扣配合的凸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孔及与卡扣孔配合的凸台,所述退出机构的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将弹片向远离连接器本体方向撑开,从而使凸台脱离卡扣孔而解除锁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有主体部、由主体部沿与拉带的拉动方向相反的一端延伸位于凸台两侧的水平部、由主体部沿拉带的拉动方向的一端延伸的中间臂及延伸臂、及由延伸臂的两端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弹性件通过固定部固持在连接器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持安装在连接器本体上,当拉动拉带移动时,固定部固定不动,中间臂带动延伸臂向上抬起而带动水平部向上抬起抵持外壳的弹片抬起,从而使卡扣孔脱离凸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可将弹性件固持于连接器本体上的固持孔,所述退出机构还包括安装于弹性件外的压片及螺丝,所述压片对应固持孔设有安装孔,所述螺丝穿过固持孔及安装孔将弹性件和压片固定在连接器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拉带一体成型。
7.一种连接器,其可与一对接连接器配合,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形成有卡扣机构,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器本体的内置电路板及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弹性件及与弹性件一体成型的拉带,拉动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向一垂直拉动方向的方向偏移,顶推卡扣机构从而解除锁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设有一弹片的外壳, 该弹片设有卡扣孔,所述连接器本体设有与卡扣孔卡扣配合的凸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孔及与卡扣孔配合的凸台,所述退出机构的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将弹片向远离连接器本体方向撑开,从而使凸台脱离卡扣孔而解除锁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有主体部、由主体部沿与拉带的拉动方向相反的一端延伸位于凸台两侧的水平部、由主体部沿拉带的拉动方向的一端延伸的中间臂及延伸臂、及由延伸臂的两端延伸的固定部,当拉动拉带移动时,固定部固定不动,中间臂带动延伸臂向上抬起而带动水平部向上抬起抵持外壳的弹片向外抬起,从而使卡扣孔脱离凸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一端连接有线缆。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及其组件,所述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配合且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形成有卡扣机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及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弹性件及连接于弹性件的拉带,拉动拉带可带动弹性件向一垂直拉动方向偏移,顶推卡扣机构从而解除锁扣。该发明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退出机构达到将连接器退出外部遮蔽壳体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24/00GK102237620SQ2010101624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5日
发明者张雪亮, 朱庆满, 王前炯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