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74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通信领域内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领域内,业界通常采用相互配合的公、母连接器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 输。一般情况下,公连接器设有平板状的导电端子,而母连接器设有与平板状的导电端子相 接触的分叉状端子。公、母连接器互配时,业界通常有两种方式,即宽边耦合及窄边耦合。2008年6月M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7,390,219号就揭示了一种窄边耦合的母连 接器。该母连接器设有大致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分叉状接触部 及位于分叉状接触部内的收容槽。所述接触部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且用以与公连接器的导 电端子相抵压的接触面,以实现窄边耦合。然而,这种结构的接触部无法与公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抵压,以实现宽边耦合。因 此,现有技术中的母连接器的使用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宽边耦合与窄边耦合的电连 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 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模组,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包括绝缘块及固定在 绝缘块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出绝缘块的分叉部,所述分叉部包括第 一臂部、第二臂部及位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的收容槽;所述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 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并且所述第一臂部设有第三接触面, 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区,所述第 三接触面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侧向抵压的第二接触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 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接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端子,包 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位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的收容槽;所述第一臂部与第二臂 部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并且所述第一臂部设有第三接触 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区,所 述第三接触面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侧向抵压的第二接触区,所述第一接触区 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的不同表面相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 子接触,能够满足与对接连接器的宽边耦合及窄边耦合两种配合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电连 接器及导电端子的通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模组的侧视图,其中导电端子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 对接端子以实现窄边耦合。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模组的俯视图,其中导电端子用以侧向与对接连接器 的对接端子相抵压以实现宽边耦合。
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左右并排地安 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模组2。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对接面11、与 对接面11相对的安装面12、及贯穿对接面11与安装面12的若干导电端子收容槽13。所述导电端子模组2由后向前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每一个导电端子模组2包括 绝缘块21及固定在绝缘块2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2。所述导电端子22大致位于竖直平面 内。每一个导电端子22包括镶埋于绝缘块21的中间部(未图示)、自中间部向前延伸且 突出绝缘块21的分叉部M、及自中间部向下延伸且突出绝缘块21的尾部25。所述分叉部 24包括第一基部沈、第二基部27、及分别自第一基部沈与第二基部27向同一侧突出并向 前延伸的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所述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之间形成用以收容 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3的收容槽20。所述第一基部沈与第二基部27之间形成有一个狭 槽沈0,所述狭槽沈0的高度大于收容槽20的最小高度。请参图4所示,所述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20内的第 一接触面281与第二接触面四1。所述第一接触面281与第二接触面291均为圆弧面,使得 收容槽20在靠近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的自由端开口变大,用以导引对接端子3。在 竖直方向上,所述收容槽20的最小高度小于狭槽沈0的高度,其目的在于使对接端子3的 表面31能够被稳定地夹持于由第一接触面281与第二接触面291形成的第一接触区内,以 实现窄边耦合。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面281与第二接触面291的宽度不大于第一臂 部观与第二臂部四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接触面观1、四1的宽度与第一、 第二臂部观、29的宽度相同),如此设置,只需要利用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的宽度就 可以制作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四1,以节省材料与简化制程。另外,所述第一臂部观与第二臂部四分别设有向同一侧突出的第三接触面282 与第四接触面四2。所述第三接触面282与第四接触面292共同位于竖直平面内,以共同形 成第二接触区。请参图5所示,所述第二接触区用以与对接端子3的另一表面32相抵压, 以实现宽边耦合。所述对接端子3的两个表面31、32相互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 触区是由第三接触面观2与第四接触面292共同形成,以增加与对接端子3的配合面积,进 而提高端子插接的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区也可以由第三接触面观2 与第四接触面四2当中的一个形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3的表面 31,32接触,在不改变电连接器100结构的情况下,就能满足与对接连接器的宽边耦合及窄边耦合两种配合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电连接器100的通用性。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模组,所述 导电端子模组包括绝缘块及固定在绝缘块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出绝 缘块的分叉部,所述分叉部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位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的收 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面与第 二接触面,并且所述第一臂部设有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以夹 持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区,所述第三接触面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 子侧向抵压的第二接触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面是由第一臂部侧向突 出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在靠近第一臂部与第二臂 部的自由端开口变大,用以导引对接端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部设有侧向突出的第四接 触面,并且第三接触面与第四接触面共面以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接触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部包括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 其中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别自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向一侧突出并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基 部与第二基部之间形成有一个狭槽,所述狭槽的高度大于收容槽的最小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宽度 不大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的宽度。
7.一种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位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的收容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 触面,并且所述第一臂部设有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以夹持对 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区,所述第三接触面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侧 向抵压的第二接触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的不同表面相接 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面是由第一臂部侧向突 出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部设有侧向突出的第四接 触面,并且第三接触面与第四接触面共面以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接触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在靠近第一臂部与第二臂 部的自由端开口变大,用以导引对接端子。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分叉部,所述分叉部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位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的收容槽;所述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并且所述第一臂部设有侧向突出的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区,所述第三接触面形成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侧向抵压的第二接触区。通过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选择性地与对接端子接触,能够满足宽边耦合及窄边耦合两种配合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模组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868615SQ20102022633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5日
发明者潘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