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672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116209公开了一种传统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块状壳体,从所述块状壳体的后端表面拉出电线;帽状盖,所述帽状盖将安装在壳体的后端部上用于覆盖电线;以及可旋转杠杆,所述可旋转杠杆将安装成跨在壳体上。杠杆旋转越过盖的后侧,并且所述壳体和阳壳体通过杠杆的旋转而连接。在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中,存在难以将盖定位在壳体上的滑动起始位置上的问题。 具体地,如果杠杆已经安装在壳体上,则盖会与杠杆产生干涉,难以将盖进行组装。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盖能够顺利地安装。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元件,将从所述连接器元件中拉出一个或多个电线;以及盖,所述盖将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元件上,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电线;其中所述连接器元件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部和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所述盖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部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部;所述盖以能在待命位置和安装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元件上或所述盖将以能在待命位置和安装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元件上,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一个在另一个上滑动以引导所述盖从所述待命位置到所述安装位置的滑动或引导所述盖从所述待命位置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滑动,并且所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在所述安装位置相互接合,以防止所述盖返回移动到待命位置或朝向待命位置返回移动,并且所述连接器元件形成有至少一个引导路径,用于将所述盖定位和弓I导到所述待命位置。由于在开始盖朝向安装位置的滑动或盖到安装位置的滑动之前,由引导路径定位和引导盖、并且将盖设在待命位置或待命位置附近而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能够顺利地组装盖。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基本上沿所述引导路径以能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滑动部。由于沿所述引导路径基本上以能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滑动部,所以与除了第二滑动部之外在盖上形成将沿引导路径以能滑动的方式引导的元件的情况相比盖的结构更加简化。优选地,由所述引导路径引导的所述盖的组装方向和所述盖从所述待命位置到所述安装位置或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滑动方向相互交叉。由于沿引导路径引导的所述盖的组装方向和所述盖从待命位置到安装位置或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滑动方向相互交叉,所以不会立刻使盖驱进入安装位置,而防止电线卡在盖和连接器元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元件包括壳体,将从所述壳体拉出所述一个或多个电线;和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所述可移动元件将以可移位的方式(具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通过所述可移动元件的移位(具体旋转)而将所述壳体与配合壳体连接。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引导路径形成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中。由于引导路径形成在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中,所以增加了壳体的结构上的自由度。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基本上相对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成对的第一滑动部和成对的第一锁定部,在所述盖的基本上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成对的第二滑动部和成对的第二锁定部,所述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通过包括联接部和从所述联接部(的具体相对的端)突出的成对的臂部而基本上构成为门状,所述两个臂部具体布置为基本上面对所述壳体的相对侧表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路径通过使所述两个臂部中的每一个臂部的内表面凹进而形成,并且沿所述两个弓I导路径基本上以可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滑动部。由于引导路径通过使两个臂部的内表面凹进而形成,并且基本上沿两个引导路径以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盖的第二滑动部,所以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方式引导盖。具体地,在所述两个臂部朝向所述壳体收进最多的连接位置上,基本上沿所述两个引导路径以可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滑动部,在所述连接位置上,所述两个臂部的端边缘布置为从所述壳体的端边缘突出,并且所述两个引导路径的入口具体在所述两个臂部的端边缘上开口。由于在连接位置上,两个臂部的端边缘布置为从壳体的端边缘突出,并且引导路径的入口在两个臂部的端边缘上开口,在使盖与壳体接合之前的初始阶段对盖进行定位和引导,因此进一步提高引导功能。具体地,所述第二滑动部布置在所述盖的沿滑动方向分开的前侧和后侧的每一侧上,沿所述引导路径以可滑动的方式引导在所述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所述第二滑动部,并且在所述连接位置上,在所述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所述第二滑动部隐藏在所述可移动元件 (具体杠杆)的内侧,而在所述滑动方向的后侧上的第二滑动部以可见方式布置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的外侧。由于如果仅具有在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第二滑动部,则在连接位置上在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第二滑动部隐藏在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内侧,所以难以通过视觉确定盖是否已经到达待命位置或安装位置以及盖朝向安装位置滑动了多远。在这方面,根据上述情况,在连接位置上,在滑动方向的后侧上的第二滑动部以可见方式布置在可移动元件(具体杠杆)的外侧。因此,盖的位置能够通过视觉确定在滑动方向的后侧上的第二滑动部的位置来检测。只要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即使各实施例是分别描述的,其单个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将盖安装到连接器中之前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平面图,图2是示出盖安装在待命位置上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平面图,图3是示出盖安装在安装位置上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平面图,图4是示出杠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杠杆处于连接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盖的平面图,图7是沿图6的A-A的截面图,图8是盖的右侧视图,图9是盖的左侧视图,图10是壳体的平面图,图11是壳体的后视图,图12是杠杆的侧视图,以及图13是沿图12的B-B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表10…壳体(连接器元件)22F…另一侧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22R…一侧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23…第一锁定部40…杠杆(连接器元件)41…联接部42…臂部55…引导路径55D…引导路径的入口60…间隔部7O…盖(限制元件)71···限制板76F…另一侧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76R…一侧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77…腿件100…配合壳体200…电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至13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壳体 10、杠杆40 (作为具体的可移动元件)和盖70。壳体10和杠杆40构成或形成连接器元件的部分。壳体能连接到配合壳体100。在下面的描述中,两个壳体10、100将相互连接的侧被称为前后方向中的前侧。配合壳体10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容座110,容座110具体基本上呈在宽度方向(在图5中的横向方向)长的窄矩形管的形式,如图5所示。一个或多个爪状接合部112形成为从容座110的(具体两个)侧壁111的前端的内表面突出。而且,在容座 110的壁(具体上下壁中的每个壁)的内表面上,一个或多个、具体成对的横向的(左和/ 或右)基本上筒状的凸轮随动件113形成为具体在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基本上相对的两侧上突出。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未示出的阳突片布置为突出到容座110中。壳体1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壳体主体11,壳体主体11具体基本上呈在宽度方向长的窄矩形盒的形式,如图10和11所示。具体地,壳体主体11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布置的成对的上下长壁部12,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布置的成对的横向 (左右)短壁部13,和位于前端部上的前壁部14,并且壳体主体11具有开口的后端。前壁部14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端子插孔15,在连接两个壳体10、100时,一个或多个阳突片将通过所述端子插孔至少部分地插入。在壳体主体11中(具体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并排)形成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子壳体容纳凹进16,并且在各子壳体容纳凹进16之间形成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分隔壁17。一个或多个(具体基本上呈矩形块形式的)子壳体(未示出)将从容纳侧、具体基本上从后侧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子壳体容纳凹进16中。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阴终端接头(未示出)将至少部分地容纳在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子壳体中。各阴终端接头连接到或能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线200的端部,并且各已连接的电线200将从电线拉出表面被拉出到外部,所述电线拉出表面具体是壳体10(各子壳体)的后端表面。在(具体两个)长壁部12的前端部(的具体基本上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或在 (具体两个)长壁部12的前端部(的具体基本上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附近,形成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8。具体地,各突出部18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肋,并且当两个壳体10、100正确连接时,各突出部18将至少部分地装配或插入配合壳体10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未示出的凹进的槽中,具体地在两个壳体错误连接时,各突出部18基本上与容座110的前端边缘形成接触而不装配到凹进的槽中,从而检测两个壳体10、100的错误连接状态。在两个长壁部12中的每一个长壁部的前端部上,至少一个钩部19形成为在一个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位置上突出。具体地,钩部19包括板状钩件19A,板状钩件19A基本上与长壁部12的外表面平行。在(具体两个)长壁部12中的每一个长壁部的后端部上,一个或多个、具体成对的横向的(左和/或右)基本上筒形的轴部20形成为具体在宽度方向的中央的相对侧突出。凸起部21形成为基本上从长壁部12(中的具体每个长壁部)的后端边缘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具体基本上中央部分)向后突出,并且各轴部20的后端部支撑在该凸起部21 上。在长壁部12 (中的具体每个长壁部)的后端部上,在宽度方向的相对侧形成一个或多个、具体成对的横向(左和/或右)第一滑动部22F、22R,并且(两个)轴部20位于第一滑动部22F、22R之间。具体地,相应的第一滑动部22F、22R基本上沿(两个)长壁部12的后端边缘,截面基本为L形状,且/或在宽度方向上薄且长。(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的)盖70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在相应的第一滑动部22F、22R上滑动。在各第一滑动部22F、22R中,位于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的第一滑动部是沿盖70的滑动方向位于后侧的一侧第一滑动部22R,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上的第一滑动部是沿盖70的滑动方向位于前侧的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2F。(具体两个) 长壁部12的(具体后端部的)、在比一侧第一滑动部22R更接近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位置上(在滑动方向SD上更向后),形成一个或多个切除部,从而形成第一锁定部23。具体地,第一锁定部23是底部凹进的槽,所述底部凹进的槽具有矩形的平面视图并且在两个长壁部12的后端边缘上开口。杠杆4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包括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联接部 41,和/或一个或多个、具体成对的基本上在宽度方向上从联接部41 (的具体基本上相对的两端)突出的臂部42,并且杠杆40具体整体上基本为门状,如图12和图13所示。联接部 41形成有能弹性变形的锁定部43。在联接部41的后端部上形成(具体基本上台阶状的) 可操作部44(可操作部44具体从向后突出的位置到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向下台阶降低)。(具体两个)臂部42包括远离联接部41的动作部45,和联结在联接部41和动作部45之间的联结部46。具体地,动作部45具有弓形外周边缘,支承孔47形成为在内部位置上穿透动作部45。具体地,动作部45还形成有沿特定方向延伸且在动作部45的外周边缘上开口的无底凸轮槽48,和沿外周边缘切割的(具体基本上悬臂状的)弹性件49。 弹性件49包括在凸轮槽48的入口附近的基端部49A,并且具体能以基端部49A为支撑点弹性变形。如图1所示,具体地,弹性件49包括在其前导端部上的第一突起50,和在其基端部上的第二突起51。在臂部42 (具体两个臂部42中的每一个臂部)的联结部46的(具体基本上相对的前后)端边缘上形成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直边缘52。其中, 后直边缘52形成为与动作部45连续。在此,杠杆40安装成从后面跨在壳体10上,并且能在初始位置IP和连接位置CP 之间(具体关于轴部20,轴部20装配到支承孔47中)移位(具体旋转或枢转)。在初始位置IP上,具体地,联接部41在壳体10后面并且远离壳体10,两个壁部42的后直边缘相对于壳体10的后端边缘倾斜(见图4)。在连接位置CP上,具体地,联接部41位于壳体10 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表面附近,两个臂部42的后直边缘52基本上与壳体10的后端边缘平行布置(见图幻。而且,在连接位置CP上,两个臂部42布置为基本上面对壳体10的两个长壁部12的外表面(侧表面)。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中,在处于宽度方向的相对侧上的轴部20中,仅使用在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轴部,杠杆40不支撑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轴部20上。这具体是因为壳体10具有与分享配合壳体100的另一未示出的壳体相同的后端部结构,并且具体由或能够由相同的模具形成。因此,在另一壳体中,杠杆40支撑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轴部上,并且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突起件53形成为基本上从每个联结部46的前端边缘向前突出。具体地,突起件 53基本上呈矩形平板形式且比动作部45薄。而且,底部凹进M形成在(具体每个)臂部 42的联结部46的内表面中,并且在前端边缘上开口。具体地,凹进M由边缘部54A限定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侧,所述边缘部54A基本上从突起件53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连续延伸, 并且还从动作部45的外周边缘连续延伸。而且,在每个臂部42的联结部46的内表面中或在每个臂部42的联结部46的内表面上,形成引导路径55,所述引导路径55用于引导盖70相对于壳体10移位。具体地,引导路径阳是底部凹进的槽,所述底部凹进的槽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延伸,且具体在联结部46 的相对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上开口。具体地,引导路径阳包括以下部分或由以下部分组成组装弓I导部55A,组装弓I导部55A布置在联接部41附近的位置上,且基本上从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向前笔直延伸;滑动允许部55B,滑动允许部55B基本上从组装引导部55A的前端朝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朝向盖70的滑动方向的前侧)延伸;和/或模具移除部55C, 模具移除部55C基本上从滑动允许部55B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端部朝向联结部46的前端边缘向前延伸。具体地,在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上或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附近,形成用于接纳盖70的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 55D。具体地,组装引导部55A的槽宽度比滑动允许部55B和模具移除部55C的槽宽度窄。组装引导部55A和模具移除部55C定位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至少部分地交迭,并且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 55D位于可操作部44的附近。具体地,基本上L形的第一边缘部55E由组装引导部55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边缘和滑动允许部55B的前端边缘限定,且/或基本上L形的第二边缘部55F由组装引导部55A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边缘和滑动允许部^B的后端边缘限定。接下来描述盖70。盖7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整体基本上呈帽状,如图6至图9所示。盖70能基本上沿着壳体10的后端边缘沿滑动方向SD (或沿宽度方向,或沿相对于连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地沿基本上垂直于连接方向的方向) 滑动。在滑动之前的待命位置SP上,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包括将在下文中描述的第二锁定部79的部分)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向外突出(见图幻。在滑动之后的安装位置上,盖70基本上整个容纳在壳体10的宽度范围内(见图3)。具体地,盖70包括窄限制板71,窄限制板71基本上在宽度方向上长,且/或布置为在间隔开的同时基本上面对壳体10的后端表面;成对的侧板72,成对的侧板72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开,并且基本上从限制板71的相对横向边缘向前突出;端板73,端板73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连接到侧板72和限制板71上。具体地,限制板71的截面基本呈U状,并且限制板71用于将电线200的拉出方向规定为朝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方向(沿相对于连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地沿基本上垂直于连接方向的方向)。由限制板71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边缘和/或(具体两个)侧板72的宽度方向的端边缘限定 (具体基本上呈U形的)电线拉出开口 74。具体地,端板73向前弯曲,且/或包括形成在盖70的前端边缘上或盖70的前端边缘附近的(具体基本上呈U形的)脱离开口 75。具体地,脱离开口 75的开口边缘比电线拉出开口 74的开口边缘小,而大部分的端板73由脱离开口 75切除。注意,在旋转杠杆40的过程中,联接部41在端板73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外侧通过。沿盖70的滑动方向SD,在(具体每个)侧板72 (的具体宽度方向的基本上相对的端部)上或在(具体每个)侧板72(的具体宽度方向的基本上相对的端部)附近,即具体在侧板72的基本上相对的前后端部上,一个或多个、具体成对的横向(左和/或右)第二滑动部76F、76R形成为向前突出。换句话说,具体地,各第二滑动部76F、76R布置在盖70 的前端边缘上沿周向间隔开的四个角部上或盖70的前端边缘上沿周向间隔开的四个角部附近。各第二滑动部76F、76R具体形成为基本上以矩形板的形式的腿件77。其中,位于宽度方向的一侧上或宽度方向的一侧附近的第二滑动部是位于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后侧上或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后侧附近的一侧第二滑动部76R,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或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附近的滑动部是位于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前侧上或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前侧附近的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具体基本上经由一个或多个步骤连接到两个侧板72的外表面。在每个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的前导端部的内表面中形成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延伸且 /或在另一端开口的(具体位于底部的)另一侧滑动槽76G。具体地,另一侧滑动槽76G由截面基本呈L形的壁表面限定。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2F将能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另一侧滑动槽76G中,另一侧滑动槽76G的后端具体用作另一侧止动边缘76H,另一侧第一滑动部 22F沿滑动方向SD与所述另一侧止动边缘76H形成接触。一个或多个一侧第二滑动部76R形成为与在两个侧板72的外表面上的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肋78基本上连续。在每个一侧第二滑动部76R的前导端部的内表面中形成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延伸且在另一端开口的(具体位于底部的)一侧滑动槽 76S。具体地,一侧滑动槽76S由截面基本呈曲柄状且/或包括侧板72的前端边缘的壁表面限定。一侧第一滑动部22R将能以可滑动的方式装配到一侧滑动槽76S中,一侧滑动槽 76S的后端具体用作一侧止动边缘76T,一侧第一滑动部22R沿滑动方向SD与所述一侧止动边缘76T形成接触。在每个侧板7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或每个侧板7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附近,且/或在滑动方向SD的一侧第二滑动部76R后面,能弹性变形的第二锁定部79形成为基本上向前突出。第二锁定部79经由在第二锁定部79和一侧第二滑动部76R之间基本上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狭槽80,与一侧第二滑动部76R基本上并排布置。这样的第二锁定部79 与相应的第二滑动部76F、76R —起形成腿件77。至少一个锁定突起81形成为从(具体每个)第二锁定部79的内表面突出。具体地,锁定突起81包括第一引导表面81A,第一引导表面81A朝向滑动方向SD的后侧向外倾斜,作为是滑动方向SD上的前表面的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表面;和/或第二引导表面 81B,第二引导表面81B朝向组装方向上的后侧向外倾斜,作为位于组装到壳体10上的组装方向的前侧上的前端表面。具体地,第二引导表面81B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引导表面81A的倾斜角度更陡。当盖70正确安装在壳体10上时在盖70的前端边缘和壳体10的后端边缘之间限定一个或多个间隔部60,并且在使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电线200暴露于间隔部60的同时布置所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电线200。换句话说,间隔部60布置在各腿件77之间。具体地,其中,在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方向上的后侧)上的间隔部60用作电线拉出开口 74的内部间隔,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方向上的前侧)上的间隔部用作脱离开口 75的内部间隔, 且/或在宽度方向邻近的腿件77之间的间隔部(在下文中,称为“宽度方向间隔部60A”) 是宽度方向长的窄狭槽状间隔。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向和连接方法等。在将盖70安装在壳体10上之前,将杠杆40安装在壳体10上使杠杆40处在连接位置CP。此时,弹性件49的第二突起51与钩部19的钩件19A弹性接合,以防止杠杆40 移位(具体旋转)到初始位置IP,且/或联接部41的前端边缘基本上与突起部18保持接触,以防止杠杆40任何进一步向前的移动。在杠杆40以这种方式保持或定位在连接位置 CP上的状态下,两个臂部42的后直边缘52布置成从壳体10的后端边缘稍微向后突出,引导路径55的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 55D在所述直边缘52上向后开口,如图1所示。在此状态下,将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插入组装弓I导部55A的入口 55D中,并且将盖 70向前(朝向待命位置SP)移位或拉动。在插入过程中,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松配合到组装弓丨导部55A中,且/或基本上沿组装弓丨导部55A的第二边缘部55E (可以是第一边缘部55F)滑动,从而引导盖70的组装操作。如图2所示,当完成组装时,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基本上与滑动允许部55B的第一边缘部55E形成接触,从而防止盖70任何进一步向前的移位,并且使盖70暂时停止或定位在待命位置SP上。在组装过程中,当使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移位时,盖70可以整体基本上与壳体 10的后端边缘平行地移动。作为选择,在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与第一边缘部55E的角部保持接触而盖7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从壳体10升起的状态下,盖70可以关于接触位置旋转,以朝向壳体10带动该宽度方向的一侧。而且,在组装过程中,锁定突起81的第二引导表面81B沿组装方向基本上与从壳体10的后端表面拉出的各电线200滑动接触,从而降低锁定突起81和各电线200之间的阻力,以确保盖70的顺利的组装操作。在待命位置SP上,各第二滑动部76F、76R布置在对应的第一滑动部22F、22R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并且各第二锁定部79的一个或多个锁定突起81布置在对应的第一锁定部2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而且,在待命位置SP上,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2F和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具体通过隐藏在杠杆40的臂部42内侧而基本上不可见,然而一侧第一滑动部 22R、一侧第二滑动部76R和第二锁定部79从外面可见。而且,在待命位置SP上,各电线 200进入脱离开口 75以被释放。在上述状态下,朝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安装位置MP)按压或移位盖70。然后,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2F在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的另一侧滑动槽76G的槽表面上滑动以与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接合,且/或一侧第一滑动部22R在一侧第二滑动部76R的一侧滑动槽76S的槽表面上滑动以与一侧第二滑动部76R接合,从而以良好的平衡方式基本上将盖 70引导到安装位置MP。在此滑动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过程中,各电线200基本上面对间隔部60,具体宽度方向的间隔部60A,因此能够避免各电线200卡在盖70的前端边缘和壳体10的后端边缘之间。而且,在滑动过程中,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进入引导路径阳的滑动允许部^B中以被释放。如图3所示,当盖70基本上到达安装位置MP时,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2F基本上与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的另一侧止动边缘76H形成接触,且/或一侧第一滑动部22R基本上与一侧第一滑动部22R的一侧止动边缘76T形成接触,从而防止盖70的任何进一步的按压或移位。当盖70基本上到达安装位置MP时,第二锁定部79的锁定突起81具体弹性装配到第一锁定部23中,从而防止盖70朝向滑动方向SD的后侧分离。而且,具体地,一侧第一滑动部22R保持为至少部分地装配在一侧第二滑动部76R中,且/或另一侧第一滑动部 22F保持为至少部分地装配在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中,从而防止盖70相对壳体10向前和 /或向后松移动。在将盖70安装到安装位置MP的安装过程中,锁定突起81的第一引导表面81A基本上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两个角部上滑动,从而使第二锁定部79向外弹性变形。当锁定突起81至少部分地装配到第一锁定部23中时,第二锁定部79至少部分地恢复。在安装位置MP上,盖70和壳体10具体仅由各腿件77连接,剩下的部分开口为间隔部60。接下来,具体通过抓住联接部41而向上抬起或移位杠杆40。此时,由于第二突起 51和钩件19A之间仅稍微接合,所以容易使第二突起51和钩件19A解除接合。如图4所示,当杠杆40到达初始位置IP时,弹性件49的第一突起50与钩件19A弹性接合,以防止杠杆40旋转或移位到连接位置CP。在初始位置IP上,杠杆40的凸轮槽48的入口基本上向前开口。而且,在初始位置IP上,突起件53的前导端的角部具体位于壳体10的凸起部 21的外侧,从而将各电线20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突起件53内侧,并防止各电线向外突出,并且防止突起件53倾斜。此外,在初始位置上,能够通过间隔部60看到各电线200。接着,将壳体10稍微装配到配合壳体100的容座110中。然后,在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凸轮随动件113至少部分地进入凸轮槽48的入口,由配合壳体100使第一突起50和钩件19A解除接合。在此状态下,将可操作部44向前按压以使杠杆40朝向连接位置CP移位(具体旋转)。在杠杆40的移位过程(具体旋转过程)中,凸轮随动件113沿着凸轮槽 48的槽表面滑动,从而在杠杆40和配合壳体100之间展现凸轮动作,并且由小操作力将两个壳体10、100相互连接(或帮助它们连接)。如图5所示,当杠杆40到达连接位置CP时, 锁定部43与接合部112弹性接合,从而将杠杆40保持在配合壳体100上以不再移位(具体旋转),并且将壳体10保持在连接状态。在连接位置CP上,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阳突片通过突片插孔15导电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阴终端接头的适当深度上。而且,在连接位置 CP上,宽度方向的间隔部60A具体由两个臂部42的后端部封闭,并且具体不能通过间隔部 60A看到各电线200。此外,在连接位置CP上,在不支撑杠杆4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轴部20具体至少部分地插入两个臂部42的凹进M中,并且在不插入凸轮槽48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的凸轮随动件113至少部分地插入突起件53和动作部45之间的限制部中, 从而避免轴部20和凸轮随动件113与杠杆40的干涉。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地安装盖,连接器元件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滑动部22F、22R 和一个或多个第一锁定部23。盖7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和一个或多个第二锁定部79。盖70安装或能安装在能在待命位置SP和安装位置MP之间滑动的连接器元件上。第一滑动部22F、22R和第二滑动部76F、76R —个在另一个上滑动,以引导盖70从待命位置SP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在安装位置MP上,第一锁定部23和第二锁定部79相互接合,以防止或抑制盖70向待命位置SP的返回移动。连接器元件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路径55,用于将盖70定位和/或引导到待命位置SP。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能够表现出以下效果。(1)由于在开始盖70的滑动之前,具体由引导部定位和引导盖70且/或将盖70 设在待命位置SP而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能够顺利地组装盖70。(2)由于具体在使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基本上沿着引导路径55滑动的同时引导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所以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具有组装和滑动引导盖70的两种功能,并且简化了盖70的结构。(3)由于由引导路径阳的组装引导部55A引导的盖70的组装方向和盖70从待命位置SP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方向处于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基本上彼此垂直,所以不会立刻使盖70进入到安装位置MP,而防止电线200卡在盖70和连接器元件之间。(4)由于一个或多个引导路径55具体形成在杠杆40上,所以增加了壳体10的结构上的自由度。(5)由于引导路径55具体通过使杠杆40的两个臂部42的内表面凹进而形成,并且在使盖70的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基本上沿两个引导路径55滑动的同时引导盖70的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所以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方式引导盖70。(6)当杠杆40处于连接位置CP上时,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具体布置为从壳体 10的后端边缘突出且/或两个引导路径55的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 55D在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上开口,具体在使盖70与壳体10接合之前的初始阶段对盖70进行定位和引导, 因此进一步提高引导功能。(7)如果第二滑动部仅由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构成,由于当杠杆40处于连接位置CP时,另一侧第二滑动部76F具体至少部分地隐藏在杠杆40内侧,所以难以通过视觉确定盖70是否到达待命位置SP或安装位置MP以及盖70朝向安装位置MP滑动了多远。在这方面,根据本实施例,一侧滑动部布置成当杠杆40处于连接位置CP时,能够从盖40的外面可见。因此,盖70的当前位置能够通过视觉确定一侧第二滑动部76R和一侧第一滑动部 22R的位置关系等来检测。本实施例还能够表现出下列效果。(8)具体在各腿件77之间限定间隔部60,用于在盖70安装在壳体10上时露出从壳体10的后端表面拉出的各电线200。因此,防止各电线200卡在盖70和壳体10之间。(9)由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腿件77具体形成在盖70上,所以简化了壳体10的结构。(10)由于各腿件77具体包括第二滑动部76F、76R,所以与单独地形成第二滑动部 76F、76R和各腿件77的情况相比结构更加简单。(11)由于在杠杆40的联接部41最接近壳体10的连接位置CP上,宽度方向的间隔部60A具体由两个臂部42至少部分地覆盖,所以使杂质更难进入间隔部60A或者避免杂质进入。<其他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1)引导路径可以形成在壳体中。在这种情况下,杠杆可以不安装在壳体上。(2)盖的组装方向和盖从待命位置到安装位置的滑动方向可以交叉而不彼此垂直。(3)可以从引导路径上省略滑动允许部和模具移除部。(4)盖至少包括限制板就足够了。(5)各腿件可以形成在壳体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元件(10、40),一根或多根电线(200)从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中拉出;以及盖(70),所述盖(70)能够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上,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电线000),其中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动部0 和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 (23),所述盖(70)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部(76)和至少一个第二锁定部(79),所述盖(70)以能够在待命位置(SP)和安装位置(MP)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上,所述第一滑动部0 和第二滑动部(76)中的一个在另一个上滑动, 以引导所述盖(70)从所述待命位置(SP)滑动到所述安装位置(MP),并且所述第一锁定部 (23)和第二锁定部(79)在所述安装位置相互接合,以防止所述盖(70)返回移动到所述待命位置(SP),并且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形成有至少一个引导路径(55),用于将所述盖(70)定位和引导到所述待命位置(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76)基本上沿着所述引导路径(55)以可滑动的方式被引导。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盖(70)的、由所述引导路径(5 所引导的组装方向和所述盖(70)从所述待命位置(SP)到所述安装位置(MP)的滑动方向(SD)相互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元件(10、40)包括壳体(10),所述一根或多根电线(200)从所述壳体(10)拉出;和可移动元件(40),所述可移动元件00)以可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用于通过所述可移动元件GO)的移位而将所述壳体(10)与配合壳体(1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路径(5 形成在所述可移动元件 (40)中或形成在所述可移动元件GO)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壳体(10)的、基本上相对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成对的第一滑动部(22F、22R)和成对的第一锁定部03),在所述盖(70)的、基本上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成对的第二滑动部(76F、76R)和成对的第二锁定部(79),所述可移动元件GO)通过包括联接部Gl)和从所述联接部Gl)突出的成对的臂部 (42)而基本上呈门状,以及所述成对臂部0 布置为基本上面对所述壳体(10)的相对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路径(5 通过使得所述成对臂部 (42)中的每个臂部0 的内表面凹进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滑动部(76F、76R)基本上沿着所述引导路径(55)以可滑动的方式被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76F、76R)在连接位置(CP)基本上沿所述引导路径(5 以可滑动的方式被引导,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成对臂部0 朝所述壳体(10)以最大程度收进,在所述连接位置(CP),所述成对臂部0 的端缘布置为从所述壳体(10)的端缘突出,并且所述引导路径(55)的入口(55D)在所述成对臂部G2)的端缘上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76F、76R)在连接位置(CP)基本上沿所述引导路径(5 以可滑动的方式被引导,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成对臂部0 朝所述壳体(10)以最大程度收进, 在所述连接位置(CP),所述成对臂部0 的端缘布置为从所述壳体(10)的端缘突出,并且所述引导路径(55)的入口(55D)在所述成对臂部G2)的端缘上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76)布置在所述盖(70)的、沿滑动方向(SD)分开的前侧和后侧的每一侧上,位于所述滑动方向(SD)的前侧上的所述第二滑动部(76)沿着所述引导路径(55)以可滑动的方式被引导,并且在所述连接位置(CP)上,位于所述滑动方向(SD)的前侧上的所述第二滑动部(76)隐藏在所述可移动元件GO)的内侧,而位于所述滑动方向(SD)的后侧上的第二滑动部以可见方式布置在所述可移动元件GO)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路径(5 包括组装引导部(55A),所述组装引导部(55A)布置在所述联接部Gl)附近的位置,并且基本上从所述臂部G2)的联结部06)的后端边缘向前笔直延伸,滑动允许部(55B),所述滑动允许部(55B)基本上从所述组装引导部(55A)的前端朝所述盖(70)的、沿滑动方向(SD)的前侧延伸,模具移除部(55C),所述模具移除部(55C)基本上从所述滑动允许部(55B)的、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向前延伸到所述联结部G6)的前端边缘,其中,所述组装引导部(55A)和所述模具移除部(55C)定位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至少部分地交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使盖能够顺利地安装。一种连接器元件形成有第一滑动部(22F、22R)和第一锁定部(23)。盖(70)形成有第二滑动部(76F、76R)和第二锁定部(79)。盖(70)以能在待命位置和安装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连接器元件上。第一滑动部(22F、22R)和第二滑动部(76F、76R)一个在另一个上滑动以引导盖(70)从待命位置(SP)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在安装位置,第一锁定部(23)和第二锁定部(79)相互接合,以防止盖(70)返回移动到待命位置。连接器元件形成有引导路径(55),用于将盖(70)定位和引导到待命位置。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195193SQ20111006090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牧野健司, 社本渡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