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0548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基板上直接施加电泳材料而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时间的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器件是利用如下现象的图像显示器件当将施加了电压的一对电极浸入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时,胶体粒子朝着其中一个极性移动。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电泳显示(EPD)器件无需使用背光而具有如视角宽、反射率高和功耗低等优点。因此, 预期电泳显示器件将被广泛用作诸如电子纸这样的柔性显示器。EPD器件具有在两个基板之间夹有电泳层的结构。两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由透明基板形成,另一个基板设置为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形成有在反射模式下显示图像的驱动元件,在反射模式下从器件外部进入的光被反射。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电泳显示器件1的图。如图1所示,该电泳显示器件1包括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形成在第一基板20上的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18、形成在第二基板40上的公共电极42、形成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之间的电泳层60、以及形成在电泳层60和像素电极18之间的粘结层56。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20上的栅极电极11、形成在具有栅极电极11 的整个第一基板20上的栅绝缘层22、形成在栅绝缘层22上的半导体层13、以及形成在半导体层13上的源极电极15和漏极电极16。钝化层M形成在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15 和漏极电极16上。像素电极18形成在钝化层M上,并且该像素电极18将信号施加到电泳层60。接触孔观贯穿该钝化层M形成,使得像素电极18通过该接触孔观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16。此外,滤色层44和公共电极42形成在第二基板40上。该电泳层60形成在滤色层44上,并且粘结层56形成在电泳层60上。该电泳层60可包括里面填充有白色粒子74 和黑色粒子76的胶囊(capsule) 70。如果向像素电极18施加信号,则在公共电极42和像素电极18之间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胶囊70内的白色粒子74和黑色粒子76沿公共电极42或像素电极18的方向移动,从而显示图像。例如,当负㈠电压施加到第一基板20上的像素电极18,正⑴电压施加到第二基板40上的公共电极42,带正(+)电荷的白色粒子74向第一基板20侧移动,带负(-)电荷的黑色粒子76向第二基板40侧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从外部即第二基板40的上部输入光,则入射光被黑色粒子76反射,由此该电泳显示器件呈现黑色。相反,当正⑴电压施加到第一基板20上的像素电极18,负㈠电压施加到第二基板40上的公共电极42,带正(+)电荷的白色粒子74向第二基板40侧移动,带负(-)电荷的黑色粒子76向第一基板20侧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从外部,即第二基板40的上部输入光,则入射光被白色粒子74反射,由此该电泳显示器件呈现白色。具有如图1所示的前述结构的电泳显示器件具有以下问题。首先,现有技术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难于贴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现有技术的电泳显示器件中,分别地制造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然后利用粘结层56将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彼此贴附以完成工艺。更具体地,在第一基板20上形成用于驱动单元像素的薄膜晶体管和用于施加电场到电泳层的像素电极18,并且在第二基板40上形成公共电极42、滤色层44、电泳层60和粘结层56。然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贴附以完成工艺。但是,典型电泳显示器件的单元像素可形成具有高度和宽度小于150微米的小尺寸。因而,很难准确地对准该电泳层。如果在对准电泳层时,电泳层不能与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准确地对准,那么电场就不能被准确地传递到电泳粒子,由此造成驱动错误。第二,现有技术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制造工艺复杂。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用不同的工艺制造,然后通过传输装置传送该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并在贴附工艺中将它们彼此贴附,因而不可能形成流线制造工艺。第三,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附工艺期间产生的静电放电可造成电泳粒子的初始对准失败。公共电极42、滤色层44和电泳层60形成在第二基板40上,粘结层56覆盖在该电泳层60上。此外,为防止粘结层56的粘合力降低,并阻止外界材料附着至该粘结层56,在粘结层56上粘贴保护膜。然而,该保护膜应可以从第二基板40剥离以使第二基板40附着至第一基板20。在剥离保护膜过程中可产生静电电荷,并会在电泳粒子初对准中引起未对准。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的电泳粒子未对准可在电泳显示器件工作时产生梳齿状波纹。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基本避免了由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基板上直接形成电泳层,从而防止了电泳层和第一基板之间的未对准以及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简化了制造工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提供电泳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与每个像素形成的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分隔墙的侧面上,从而防止了驱动在由分隔墙所产生的电场死区中的电泳粒子失效。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列出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从所述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书面描述、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和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电泳显示器件的截面图;图2A至2H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的截面图;图3A和:3B是分别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器件中形成电泳层的方法的截面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器件结构的截面图;图5A和5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器件结构的截面图;以及图6A至6D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的截面图。图7A至7E是显示制造图5B的电泳显示器件的其它方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根据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EPD)器件。根据本发明,电泳层可形成在具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上。特别地,电泳层可在薄膜晶体管制造工序之后形成。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电泳层,然后使用不同的工艺将第二基板贴附到第一基板来完成EPD器件的方法相比,EPD器件的制造工艺被大为简化。典型地,根据现有技术中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电泳层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 电泳层由其它的厂商供应。电泳层可由其它的元件厂商供应,并被运输到制造工厂以制造薄膜晶体管,然后被贴附至第一基板。使用本方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制造工艺迟缓且繁重,以及第二基板在通过如车辆的运输工具运输该第二基板的过程中可能被损坏。图2A至2H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的截面图。 通常,电泳显示(EPD)器件包括多个单元像素,但是出于方便解释的目的,附图中仅示出一个像素。定义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术语。显示区是指在第一基板上布置有像素的区域,非显示区是指显示区的外部,也就是,其上不形成有像素的区域。首先,如图2A所示,使用溅射工艺,在第一基板120上沉积诸如Cr、Mo、Ta、Cu、Ti、 Al或Al合金之类的具有良好电导率的非透明金属,该第一基板120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由如玻璃、塑料或类似物的透明材料形成。然后,通过光刻工艺蚀刻该非透明材料以形成栅极电极111,接着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CVD)在包括该栅极电极111的整个第一基板 120上沉积诸如Si02、SiNx或类似物的无机绝缘材料以形成栅绝缘层122。随后,如图2B所示,利用CVD方法在整个第一基板120上沉积诸如非晶硅(a_Si) 的半导体材料,然后蚀刻该半导体材料以形成半导体层113。此外,尽管附图中未示出,将杂质掺入到半导体层113的一部分或在其上沉积加入了杂质的非晶硅,以形成欧姆接触层, 以便之后形成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与半导体层113进行欧姆接触。接着,如图2C所示,使用溅射方法在该第一基板120上沉积诸如Cr、Mo、Ta、Cu、Ti、 Al或Al合金的具有良好电导率的非透明金属,然后蚀刻该非透明金属以在半导体层113上形成源极电极115和漏极电极116。随后在包括源极电极115和漏极电极116的整个第一基板120上沉积诸如苯丙环丁烯(BCB)或光丙烯酸树脂(photo acryl)的无机绝缘材料, 以形成钝化层124。此外,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是钝化层1 可以由多个层来形成。例如,钝化层1 可由双层形成,该双层具有由诸如BCB或光丙烯酸之类的有机材料构成的有机绝缘层和由诸如Si02、SiNx或类似物的无机绝缘材料构成的无机绝缘层,以及钝化层IM可另外地由无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和无机绝缘层形成。有机绝缘层的形成将使得钝化层124的表面平坦,并且无机绝缘层的采用将提高钝化层124的界面特性。此外,在钝化层IM上形成接触孔117,以使漏极电极116暴露至薄膜晶体管的外部。接着,如图2D所示,在钝化层IM上的显示区中形成每个像素的第一像素电极 118a。这里,该第一像素电极118a通过接触孔117电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116。可通过沉积诸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诸如Mo 和AlNd这样的金属,然后使用光刻工艺将其蚀刻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118a。此外,第一像素电极118a可以由多个金属层来形成。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沉积诸如Cu和MoTi这样的多个金属层,然后使用光刻工艺将其蚀刻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118a。另外,可通过使用碳纳米管或水溶性导电聚合物(water-soluble conductive polymer)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118a。接着,如图2E所示,在钝化层124上形成分隔墙(partition wall) 180。该分隔墙180形成在显示区的像素之间。该像素实际上由分隔墙180限定。尽管附图中未示出, 但是分隔墙180沿着以矩阵形式布置在第一基板120上的像素的边界区形成。因此,分隔墙180在第一基板120上也以矩阵形式形成。可通过沉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绝缘层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利用光刻胶将其蚀刻来形成分隔墙180,或者可通过沉积光敏树脂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将其蚀刻来形成分隔墙180。 此外,可通过利用诸如印刷辊的印刷方法印刷图案化的分隔墙180来形成分隔墙180,或者可通过制造具有与分隔墙对应的凹槽的模子,然后将该模子的绝缘材料转移至第一基板 120来形成分隔墙180。另外,可通过使用压印(imprint)方法来形成分隔墙180。分隔墙180的形成不限于特定的方法。上述提及的特定方法的描述并不提供为限制本发明,仅仅出于解释的方便而提供。分隔墙180可通过各种公知的方法形成。接着,如图2F所示,在第一像素电极118a上和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这里,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彼此直接接触,由此彼此电性连接。因此,第二像素电极118b通过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接触孔117电连接至漏极电极 116。因而图像信号通过漏极电极116传输到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可通过在第一像素电极118a上沉积诸如ITO和IZO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诸如 Mo和ALNd这样的金属,然后使用光刻工艺将其蚀刻来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或者可通过沉积碳纳米管或水溶性导电聚合物来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此外,可通过依序沉积诸如 Cu和MoTi的多个金属层然后将其蚀刻来形成具有双金属层的第二像素电极118b。可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以及在单元像素内形成的第一像素电极118a上形成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下面将描述第二像素电极11 向上延伸至分隔墙180的侧壁以及仅形成在第一像素电极118a上的基本原理。首先,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向上延伸至分隔墙180的侧壁使图像质量增强。当仅第一像素电极118a形成在钝化层IM上时,第一像素电极118a通常不是形成在最下面位置的第一像素电极118a,最下面位置也就是在分隔墙180和钝化层IM之间的边缘区。结果,当施加电场时,该区变为死区,电场被非正常地施加到该死区。这样的死区产生许多问题,例如降低液晶显示器件的孔径比、以及降低对比度等。然而,当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时,如本发明所示,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向上形成至分隔墙180和钝化层IM之间的边缘区。因而不会产生死区。所以孔径比对比和响应速度得到改善。其次,在分隔墙180的侧壁处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使得工艺更佳。尽管在后序的工艺中会描述,在由分隔墙180和钝化层124限定的第一基板120 的上部区中填充电泳材料。当仅仅第一像素电极118a形成在钝化层IM上且另一电极没有形成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时,填充电泳材料时在钝化层IM上部处的第一像素电极118a 的表面特性不同于分隔墙180的表面特性。因此,在填充电泳材料期间,电泳材料不能很好的覆盖在分隔墙180的表面上。所以,注入电泳材料不容易进行。为了防止该问题,可将分隔墙180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或化学处理,以增强表面特性。但是,该工艺复杂,并且增加制造成本。然而,当第二像素电极118b向上延伸至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并且形成在钝化层 1 上的第一像素电极118a上时,电泳材料可以容易地覆盖在分隔墙180的侧表面,也就是形成有第二像素电极118b的侧表面,而不需要额外的表面处理,由此电泳材料可被顺利地填充到该分隔墙180。在该分隔墙180的顶部不形成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如果在该分隔墙180的顶部形成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那么形成在彼此相邻的像素处的那些第二像素电极118b会彼此电连接,因此在形成第二像素电极118b期间优选去除分隔墙180顶部的第二像素电极 118b。为了避免像素彼此之间电连接,第二像素电极118b可向上形成至分隔墙180顶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可从分隔墙180顶部移除该第二像素电极118b的预定区域以电隔离相邻像素的第二像素电极118b,则第二像素电极118b可向上延伸至分隔墙180顶部。接着,如图2G所示,在分隔墙180之间的像素中填充电泳材料,以形成电泳层160。该电泳材料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特性的粒子形成。该粒子可以为白色粒子164 和黑色粒子165,可以为诸如蓝绿色、红紫色和黄色的彩色粒子,或诸如红(R)、绿(G)和蓝 (B)色的彩色粒子。诸如TW2的具有良好反射率的粒子可用作白色粒子164,诸如炭黑的具有黑色特性的粒子可用作黑色粒子165。这里,白色粒子164可具有负电荷特性,黑色粒子165可具有正电荷特性。或者,白色粒子164可具有正电荷特性,黑色粒子165可具有负电荷特性。此外,在彩色粒子情况中,由于色素具有电荷特性,彩色粒子可具有负或正电荷。诸如乳液聚合物的分散介质可包含在电泳材料中。对于分散介质,黑色、白色和彩色粒子可分布在其中,且分散介质可以是液体的,例如乳液聚合物,可以是空气本身。如上所述的空气本身的分散介质意味着当施加电压时,粒子在空气中移动,甚至不需要分散介质。当乳液聚合物用作分散介质时,黑色分散介质或彩色分散介质可用于分散介质。 以使用黑色分散介质为例,在实现黑色时从外部进入的光被吸收以允许显示全黑(clear black),由此增强对比度。此外,当通过电泳材料实现彩色时,可使用彩色分散介质,在实现
8彩色时,每个彩色像素包含相应的彩色分散介质,由此显示更清晰的彩色。该电泳材料是填充有电子油墨(electronic ink)的胶囊分布在聚合物粘结剂中的一种材料。这里,分布在胶囊中的电子油墨由白色粒子(或白色油墨)和黑色粒子(或黑色油墨)构成。该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分别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特性。另一方面,可不使用特定材料,但所有目前公知的粒子可用于白色粒子、黑色粒子或彩色粒子。可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向分隔墙180填充电泳材料,下面将描述填充该电泳材料的方法。图3A和;3B是显示向形成在第一基板120上的分隔墙180填充电泳材料以在EPD 器件中形成电泳层160的方法的视图。如图3A所示的方法涉及一种喷墨方法或喷嘴方法,如图3A所示,向注射器(或喷嘴)185中填充电泳材料160a,然后将注射器185放置在第一基板120的上部。然后,随着注射器185在通过外部进气设备(未示出)对注射器185施加压力的状态下而在第一基板 120上移动,电泳材料160a被滴入到分隔墙180之间的像素上,以在第一基板120上形成电泳层160。如图;3B所示的方法涉及一种挤压法或喷嘴法,如图:3B所示,在具有多个分隔墙 180的第一基板120上部涂覆电泳材料160a,然后通过挤压棒187使该电泳材料在第一基板120上移动。因而,通过挤压棒187的压力将电泳材料160a填充到在单元像素中的分隔墙180之间的像素中,由此形成电泳层160。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填充电泳材料的方法。上述方法示出能用于本发明的形成电泳层160的工艺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工艺。例如,各种其它形成电泳层160的工艺,如浇模印刷(casting printing)法、棒式涂覆印刷(bar-coating printing)法、丝网印刷法以及模制印刷法,可在本发明中应用。随后,如图2H所示,通过在如上所述的电泳层160上涂覆密封材料形成密封层 168,以密封该电泳层160,接着将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140彼此贴附,以完成该电泳显示器件。提供该密封层168用来防止由具有低粘度的染料构成的电泳层160溢出到外面或相邻的像素。此外,提供该密封层168用来防止湿气渗透进该电泳层160而导致电泳层160 失效。该密封层168可形成于电泳层160上表面和分隔墙180的顶部两者上。然而,一些带电电泳粒子可电性地附着于该密封层168,导致电泳粒子的初始排列产生错误。所以, 不可在电泳层160的整个上表面上形成密封层168,但是可仅在电泳层160的顶部上形成。相反,为了解决电泳粒子电性地附着于密封层168的问题,在每个子像素已填充完电泳层160之后,还可在电泳层160上形成中间层169,由此防止电泳粒子与密封层168 直接接触。当使用中间层169时,电泳粒子164、165不附着于密封层168,由此减少失效像素的产生。该中间层169可以是类似于分隔墙180的光敏有机材料,例如乙基甲酮(ethyl ketone)。可通过在电泳层160和分隔墙180的顶部涂覆几纳米厚的材料形成中间层169。 该中间层169以临时方式完全地密封电泳层,由此便于密封层的形成,同时解决电泳粒子附着于密封层的问题。
此外,如图2H所示,尽管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140通过密封层168贴附,但是可形成粘结层以增强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140之间的贴附力。该粘结层可形成在电泳显示器件的外部区,也就是仅在分隔墙180顶部处的密封层168上,或者可形成在电泳层 160顶部的整个密封层168上。在由诸如玻璃或塑料的透明材料形成的第二基板140上可形成公共电极142。可通过沉积如ITO或IZO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该公共电极142。此外,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可在第二基板140上形成滤色层。该滤色层由红 (R)、绿(G)和蓝⑶色滤色器构成,由此当电泳材料由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形成时实现彩色。下文中,参考图2H详细描述通过前述方法制造的电泳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2H所示,分隔墙180直接地形成在第一基板120上,并且电泳层160也填充在第一基板120的分隔墙180之间。因而,电泳层160直接地形成在第二像素电极118b上, 以与第一像素电极118a直接接触。因此,与现有技术的电泳显示器件相比,不需要用于接合像素电极118a/b和钝化层IM之间的电泳层160的额外粘结层。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电泳显示器件中,像素电极可由具有第一像素电极 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的双层来形成,这时,第一像素电极118a仅形成在单元像素上, 并且第二像素电极118b形成在单元像素以及分隔墙180的侧壁上。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在钝化层124的上部彼此接触以彼此电性连接。因而,经由薄膜晶体管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施加的电压也传输到第二像素电极118b。因此,电压也被施加到分隔墙180和钝化层IM之间的第二像素电极118b,由此防止了由于该区域中的死区而导致的图像质量降低。下面描述具有前述构造的电泳显示器件的操作。当电泳材料由白色粒子164和黑色粒子165组成时,白色粒子164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特性,如果从外部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形成在第一基板120上的薄膜晶体管,并被施加至第一像素电极118a,则在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公共电极142之间产生的电场使得白色粒子164在电泳层160中运动。例如,当白色粒子164具有正⑴电荷时,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正⑴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相对地具有负㈠电势,则带有正(+)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二基板140侧运动。因此,如果从外部也就是第二基板140的上部输入光,则入射光可大部分地被白色粒子164反射,由此在电泳显示器件上实现白色。此刻,向第二基板140侧移动的白色粒子164的密度或到第二基板140的距离根据施加到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的电压强度而变化,因而从外部进入的待被白色粒子164反射的光的强度也变化,由此实现理想的亮度。正相反,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负㈠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具有正⑴电势,则带有正⑴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一基板120侧运动。因此,如果从外部输入光,则入射光基本上不被反射,由此实现黑色。另一方面,当白色粒子164具有负㈠电荷时,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正⑴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相对地具有负㈠电势, 则带有负(_)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一基板120侧运动。因此,如果从外部输入光,则入射光基本上不被反射,由此在电泳显示器件上实现黑色。正相反,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负㈠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具有正⑴电势,则带有负㈠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二基板140侧运动。因此,如果从外部输入光,则入射光基本上被白色粒子164反射,由此实现白色。当电泳材料由彩色粒子形成时,R、G和B色粒子或诸如蓝绿色、红紫色和黄色的彩色粒子可根据施加至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的信号而向第二基板140运动,由此实现相关的颜色或者混合另一像素的颜色。如果电泳材料由聚合物粘结剂(polymer binder)组成,填充有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的胶囊分布在该聚合物粘接剂中,则分布在胶囊中的电子油墨所包含的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分别地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特性。因此,如果从外部输入信号,并且将该信号施加至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那么通过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 和公共电极142之间产生的电场,将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分离。例如,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 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负㈠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相对地具有正⑴电势,则带有正⑴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一基板120侧运动,带有负㈠电荷的黑色粒子向第二基板140侧运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从外部也就是第二基板140的上部输入光,则入射光被黑色粒子反射,由此在电泳显示器件上实现黑色。正相反,如果向第一像素电极118a和第二像素电极118b施加正(+)电压,由于第二基板140的公共电极142具有负㈠电势,则带有正⑴电荷的白色粒子164向第二基板140侧运动,带有负(-)电荷的黑色粒子向第一基板120侧运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从外部也就是第二基板140的上部输入光,则入射光可被白色粒子反射,由此实现白色。这里,如果胶囊中的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分别具有负电荷和正电荷特性,则可通过相反的操作实现白色和黑色。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器件结构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 与图2H中所示的电泳显示器件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器件具有相同的结构,除了像素电极218的形状不同。因此,下面的描述中仅主要描述结构不同的地方。如图4所示,第一像素电极218a形成在钝化层IM上,第二像素电极218b仅形成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218b形成在第一像素电极218a的一端部上且形成在分隔墙180上,而在图2H所示的结构中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第一像素电极上,并且向上延伸至分隔墙的侧壁上。但是,在本结构中,第一像素电极218a和第二像素电极218b在分隔墙180的底部处彼此重叠且电连接,由此防止该区域变为死区。第一像素电极218a可在形成分隔墙180之前或之后形成。以在形成分隔墙180 之前形成第一像素电极218a为例,沉积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层且将其蚀刻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218a,然后在钝化层124的非显示区中形成分隔墙180。随后沉积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层且将其蚀刻以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218b。以在形成分隔墙180之后形成第一像素电极218a为例,在钝化层1 的非显示区中形成分隔墙180,然后沉积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层且将其蚀刻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218a, 然后沉积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层且再次将其蚀刻以在分隔墙180的侧壁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 218b。在另一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可不形成为双层,但可形成为一层。下面将参考图5A 描述本实施例的结构。类似于前面实施例结构的描述将被省去,仅描述该结构不同的地方。如图5A所示,根据具有前述结构的电泳显示器件,薄膜晶体管形成在第一基板 120上,钝化层IM被形成以覆盖在第一基板120上的薄膜晶体管。分隔墙380形成在非显示区的钝化层1 上,像素电极318形成在显示区的钝化层IM上和在非显示区的分隔墙380的侧壁上。这时,在钝化层IM上部处的像素电极318和在分隔墙380侧壁上的像素电极318作为整体形成。与图2A至图2H所示的制造方法相比,根据如图5所示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在形成分隔墙380之后形成像素电极318。也就是,在制造工艺中,在钝化层IM上形成分隔墙380,然后在钝化层IM和分隔墙380上沉积诸如ITO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诸如 Mo和AlNd的金属,其后使用光刻工艺蚀刻所沉积的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由此形成像素电极 318。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钝化层IM上的像素电极318和在分隔墙380上的像素电极318可一体地形成,由此简化了形成像素电极的工艺。可在具有由诸如BCB或光丙烯酸树脂的有机材料构成的有机绝缘层和诸如Si02、 SiNx等的无机绝缘材料的双层中形成。并且,可通过使用例如树脂或光敏树脂形成分隔墙 380。此外,如图5B所示,钝化层IM和分隔墙480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当钝化层IM 和分隔墙480由相同材料形成时,可分别地通过不同的工艺形成,或通过使用相同的工艺形成钝化层1 和分隔墙480。如上所述,当钝化层IM和分隔墙480是通过不同的工艺形成时,首先在基板上形成钝化层,然后使用另一工艺在该钝化层上沉积树脂或光敏树脂,并将该树脂或光敏树脂图案化,以形成分隔墙。然而,钝化层和分隔墙可以是用相同的工艺形成。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A至6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制造该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其中钝化层和分隔墙是使用相同的工艺形成。首先,如图6A所示,在第一基板120的单元像素中形成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电极111、栅绝缘层122、半导体层113、源极电极115和漏极电极116。可使用类似于如图2A和2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工艺制造该薄膜晶体管。随后,在第一基板120上形成绝缘层42 以覆盖该薄膜晶体管。该绝缘层42 可用光敏树脂形成。此后,如图6B所示,在绝缘层42 上安置掩模470。该掩模470是包括遮挡部 470a、半透明部470b和透明部470c的半色调(half-tone)掩模,使得绝缘层42 对应薄膜晶体管像素区的部分完全暴露,绝缘层42 对应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的部分局部地暴露,以及绝缘层42 对应非像素区的部分不被暴露。衍射掩模可用作掩模470。在本衍射掩模中,多个狭缝形成在半透明部470b中,以便光部分地穿过该区传输。随后,如图6C所示,在绝缘层42 上应用显影剂以蚀刻绝缘层42 全部暴露的部分470c和部分暴露的部分470b,来在钝化层424中形成分隔墙480、钝化层似4和接触孔 117。此后,如图6D所示,形成在钝化层似4上和分隔墙480的侧壁上的像素电极418 经由接触孔117电连接至漏极电极116。然后在分隔墙480之间的像素区中填充电泳材料以形成电泳层160。随后,在电泳层160上形成中间层169,并且在中间层169上形成密封层168以密封该电泳层160,接着使用密封层168或者粘合剂将形成有公共电极142的第二基板140贴附至第一基板120,来完成该电泳显示器件。这里,使用与图2G和2H所示的工艺类似的工艺实施电泳层160的形成和基板 120、140的贴附。以下参考图6D描述使用前述工艺制造的电泳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6D所示,前述电泳显示器件的结构类似于图2H所示的电泳显示器件的结构。 然而,工艺上存在差别。对于如图2H所示的电泳显示器件,使用不同的工艺制造分隔墙180 和钝化层124,因而可能用不同的材料形成分隔墙180和钝化层124。但是,在如图6D所示的结构中,由于分隔墙480和钝化层4M是通过形成绝缘层42 之后的一个工艺形成的, 因此分隔墙480和钝化层4M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当与图2H所公开的具有该结构的电泳显示器件相比,图6D所示的电泳显示器件的结构具有简化的制造工艺以及缩减的成本。图7A至7E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另一方法。首先,如图7A所示,在第一基板120的单元像素中形成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电极111、栅绝缘层122、半导体层113、源极电极115和漏极电极116。可使用类似于如图2A和2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工艺制造该薄膜晶体管。随后,在第一基板120上依序形成绝缘层42 和光刻胶层560,以覆盖该薄膜晶体管,然后将包括遮挡部470a、半透明部470b和透明部470c的半调色掩模或衍射掩模470 安置在光刻胶560上方,以对光刻胶层560曝光。此后,如图7B所示,向该光刻胶层560施加显影剂以形成第一光刻胶图案560a,然后向被第一光刻胶图案560a遮挡的绝缘层42 施加蚀刻剂,以蚀刻绝缘层42 的未遮挡区域。如图7C所示,通过蚀刻工艺在绝缘层42 中形成接触孔517。此后,灰化该第一光刻胶图案560a,以形成暴露像素区的第二光刻胶图案560b,向被灰化的第二光刻胶图案 560b遮挡的绝缘层42 施加蚀刻剂,以蚀刻绝缘层42 的未遮挡区域。如图7D所示,通过蚀刻工艺形成分隔墙480和钝化层424。接着,如图7E所示,形成在钝化层似4和分隔墙480的侧壁上的像素电极418经由接触孔117电连接至漏极电极116。然后在分隔墙480之间的像素区中填充电泳材料, 以形成电泳层160。随后,在电泳层160上形成中间层169和密封层168,以密封该电泳层 160,然后利用密封层168或者粘结剂将形成有公共电极142的第二基板140贴附至第一基板120,来完成电泳显示器件。可使用与图2G和2H所示的工艺类似的工艺实施电泳层160的形成和基板120、 140之间的贴附。此外,可通过利用模子向绝缘层施加压力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隔墙480,或者可通过压印方法来形成。在这些工艺中,通过模压成型或压印该绝缘层可在钝化层上形成接触孔117,以容许漏极电极暴露于外部。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第一基板上直接形成电泳层,因而不需要用于将电泳层粘贴至第二基板的粘结层和用于保护该粘结层的钝化膜。这与现有技术中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电泳层形成对比。此外,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泳层可由其它工厂或厂商制造,传送电泳层并将其附着至第二基板,然后将第二基板贴附至第一基板相比,根据本发明,不需要传送该电泳层或贴附该电泳层的工艺,由此简化了制造工艺。另一方面,尽管上述描述已经限制了电泳显示器件的特定结构,但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电泳显示器件不限于该特定结构。具体而言,可以应用当前被用作电泳层的各种电泳层。也就是说,可应用于具有能被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结构的所有类型的电泳层。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意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泳显示器件,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在显示区外部的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切换器件,其中所述切换器件包括栅极电极、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绝缘层;在包含所述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的整个第一基板上的钝化层;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每个像素之间与所述钝化层直接接触形成的分隔墙,其中所述分隔墙沿着在第一基板上布置的像素的边界区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显示区中的钝化层上和在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的像素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经由所述绝缘层中的接触孔与所述漏极电极直接接触;在由所述分隔墙和像素电极限定的区域中的电泳层,其中所述电泳层直接地在所述像素电极上,并且其中所述电泳层包括具有带电粒子的分散介质; 在所述电泳层上的中间层;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被贴附至所述第一基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分隔墙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分隔墙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分隔墙是作为一体形成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上, 并且经由所述接触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切换器件的漏极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仅形成在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带电粒子包括白色粒子、黑色粒子和彩色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分散介质包括液体或空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电泳层和所述中间层上的密封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分隔墙上的密封层。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泳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经由所述密封层贴附。
15.一种制造电泳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多个像素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在显示区外部的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单元像素中形成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电极、栅绝缘层、半导体层、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在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上安置掩模,该掩模包括遮挡部、半透明部和透明部,其中所述绝缘层对应第一基板显示区的部分被全部暴露,所述绝缘层对应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的部分被局部地暴露,以及所述绝缘层对应第一基板非显示区的的部分不被暴露;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每个像素之间形成与钝化层直接接触的分隔墙,其中所述分隔墙沿着在第一基板上布置的像素的边界区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蚀刻所述绝缘层的全部暴露的部分和部分暴露的部分来形成分隔墙、钝化层和在所述钝化层中的接触孔;在所述钝化层上和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形成像素电极;通过在所述分隔墙之间的第一基板显示区中提供电泳材料来形成电泳层;在所述分隔墙上提供中间层;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公共电极;以及将包含所述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贴附至所述第一基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隔墙和钝化层是使用独立的工艺来形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隔墙和钝化层同时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光刻胶层,并且布置掩模以形成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分隔墙。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由光敏树脂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钝化层上和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形成像素电极包括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和在所述分隔墙的侧壁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
22.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泳显示(EP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泳显示(EP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降低。在EPD器件中,在具有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上直接地形成隔离墙,像素电极向上延伸至隔离墙的侧表面,以防止像素区的死区,提供了增加的孔径比和增强的图像质量。
文档编号H01L27/12GK102314038SQ20111019578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朴春镐, 权五楠, 林裕锡, 白承汉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