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687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变压器是电源转换器的主要且重要的部件,其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线圈导体电流的流动和电磁场的存在,会产生电能损耗,主要是负载损耗,空载损耗和附加损耗,这些损耗将转化为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从而使变压器的器身发热,温度升高,因此对于作为输变电重大设备的变压器,往往要设置散热装置来使电能损耗热量及时散出,以确保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传统的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包括器身发热体以及设置于器身发热体外围的若干个中空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和器身发热体之间注入导热油,依靠热浮力作为导热油的散热动力,利用导热油的运动来进行散热,但是该种散热结构,在导热油运动过程中,由于上下左右两个不很均匀的自然温度场相互交织作用,所述导热油的运动十分紊乱,导致散热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散热效果好以及安全可靠的特点。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包括油箱箱体,设置于油箱箱体内的器身发热体以及油箱箱体外延伸的若干个中空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和器身发热体之间注入导热油,其中,所述器身发热体与散热鳍片之间的导热油中设置有导热隔板,所述导热隔板对应散热鳍片的于上、下端留有上、下油孔。特别地,所述导热隔板贴靠中空散热鳍片设置。特别地,所述导热隔板为钢板,厚度为2c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于器身发热体与中空散热鳍片之间设置有导热隔板,将横向和纵向温度场都截分出上下道,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安全可靠,有很好的散热性能。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油箱箱体;2、器身发热体;3、散热鳍片;4、导热油;5、导热隔板;6、上油孔;7、下油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的俯视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包括油箱箱体1,所述油箱箱体I内设置有器身发热体2,且所述油箱箱体I外延伸的若干个中空散热鳍片3,所述散热鳍片3和器身发热体2之间注入导热油4,所述器身发热体2与散热鳍片3之间的导热油4中设置有导热隔板5,所述导热隔板5为厚度是2cm的钢板,且导热隔板5贴靠散热鳍片3设置,所述导热隔板5对应散热鳍片3的于上、下端留有上油孔6和下油孔7。所述高温导热油4沿导热隔板5上升至上油孔6,从上油孔6流入散热鳍片3中,借助散热鳍片3散热后,又从下油孔7内流出,所述导热隔板5将横向和纵向温度场都截分出上下道,使油流热动力增加,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可提高散热效率10 % 20 %。上述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于器身发热体2与中空散热鳍片3之间设置有导热隔板5,将横向和纵向温度场都截分出上下道,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安全可靠,有很好的散热性能。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可随导热隔板的设置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包括油箱箱体(I),设置于油箱箱体(I)内的器身发热体(2)以及油箱箱体(I)外延伸的若干个中空散热鳍片(3),所述散热鳍片(3)和器身发热体(2)之间注入导热油(4),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发热体(2)与散热鳍片(3)之间的导热油(4)中设置有导热隔板(5),所述导热隔板(5)对应散热鳍片(3)的于上、下端留有上、下油孔(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隔板(5)贴靠中空散热鳍片(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隔板(5)为钢板,厚度为2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其包括油箱箱体,设置于油箱箱体内的器身发热体以及油箱箱体外延伸的若干个中空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和器身发热体之间注入导热油,所述器身发热体与散热鳍片之间的导热油中设置有导热隔板,所述导热隔板贴靠中空散热鳍片设置,且所述导热隔板对应散热鳍片的于上、下端留有上、下油孔,上述油浸式变压器油箱散热结构于器身发热体与中空散热鳍片之间设置有导热隔板,将横向和纵向温度场都截分出上下道,使油流热动力增加,散热效率较大程度的提高,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安全可靠,有很好的散热性能。
文档编号H01F27/08GK103137289SQ2011103964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马晓久, 沈黎明, 杨忠礼, 秦晓军, 吴望阳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