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5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其属于电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使用的各种电动装置信号的屏蔽控制电缆必须具备较强的耐高温及防火特性。然而,普通高温屏蔽控制电缆所采用的耐温材料多为硅胶或者氟塑料,其耐温等级均在250°C左右且不耐火,在500°C的高温或火焰燃烧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导致电缆中的信号不能精确传输,仪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氟四六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是聚全氟乙丙烯(FEP),其中六氟丙烯的含量约15%左右,是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材料。氟四六树脂既具有与聚四氟乙丙烯相似的特性,又具有热塑性塑料的良好加工性能。氟四六的体积电阻率很高,且随温度变化甚微,也不受水和潮气的影响,热分解温度高于熔点温度,在400°C以上才发生显著的热分解,且耐化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铜导体的密度大、成本高,电焊机电缆要求外径小,重量轻,但现有电缆结构已无法使得电焊机电缆具有更轻的重量。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价比高、节约成本、耐高温、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的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包括金属导体以及包覆在金属导体外层的绝缘层和护套层,所述金属导体为双层结构,中心层为铝杆线,外层为铜包皮;金属导体和护套层之间设置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层,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层。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铜包铝双层结构金属导体后,其重量低于采用纯铜结构导体,而导电性能并无损失。

图1是一种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导体,1. 1、铝杆线,1.2、铜包皮,2、绝缘层,3、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深入了解一种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的结构,结合图1说明如下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包括金属导体1以及包覆在金属导体1外层的绝缘层2和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1为双层结构,中心层为铝杆线1.1,外层为铜包皮1.2;金属导体1和护套层3之间设置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为聚氯乙烯材质。采用铜包铝双层结构金属导体后,其重量低于采用纯铜结构导体,而导电性能并无损失。
权利要求1.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包括金属导体(1)以及包覆在金属导体(1)外层的绝缘层( 和护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1)为双层结构,中心层为铝杆线(1. 1),外层为铜包皮(1.2);金属导体(1)和护套层(3)之间设置绝缘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为聚氯乙烯层。
专利摘要一种铜包铝芯氟四六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其属于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金属导体以及包覆在金属导体外层的绝缘层和护套层,所述金属导体为双层结构,中心层为铝杆线,外层为铜包皮;金属导体和护套层之间设置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层,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层。采用铜包铝双层结构金属导体后,其重量低于采用纯铜结构导体,而导电性能并无损失。
文档编号H01B7/02GK202332337SQ2011201155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素彦, 谢洪善 申请人:大连沈特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