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408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盖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量强、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金属上环I’、防爆圆盘2’、绝缘环片3’、正极柄焊接环4’;所述防爆圆盘2’包住所述金属上环I’,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与所述防爆圆盘2’连接,所述绝缘环片3’夹在防爆圆盘2’和正极柄焊接环4’之间。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的中心部分为一圆形通口 41’,通口 41’的内侧面 设有连接薄点;所述防爆圆盘2’的中心部分下凹,且下凹处的中心部分设有一凸出的连接桥5’,连接桥5’与防爆圆盘2’的连接方式为铆合。所述连接桥5’可嵌入到通口 41’中并通过所述连接薄点与通口 41’导电连接。图2所示为这种电池盖在气压较高时CID薄点断开切断电流示意图。由于防爆圆盘与正极柄焊接环之间的导电连接是靠几个冲印薄点接触,而中间连接桥和防爆圆盘之间又是不牢固的铆钉式接触,这种冲印薄点和铆钉接触方式并不牢固,容易受外力干扰形变或错位,会导致较高的高电阻电池盖的不良率;其对机械振动摔打等干扰也很敏感,从而导致较宽的电阻分布;此外,在电池盖封口过程中也会出现明显的电池电阻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曾提出采用中间加过度层的焊接方式加强连接的牢固性,但该方法的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也会影响电池的电阻,造成电阻漂移,降低了电池的性能等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该电池盖具有过充保护功能和防爆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包括金属上环、防爆圆盘、绝缘环片、正极柄焊接环;所述防爆圆盘包住所述金属上环,所述正极柄焊接环与所述防爆圆盘通过焊点连接,所述绝缘环片夹在防爆圆盘和正极柄焊接环之间;所述防爆圆盘的中心部分呈阶梯状下凹;所述正极柄焊接环的中心部分设有一倒圆台形通口凸起;所述防爆圆盘的下凹部分的底端平台贴合嵌入在所述倒圆台形通口凸起中。优选地,所述防爆圆盘的下凹部分的结构包括一级倾斜面、一级平台、二级倾斜面、二级平台,其中一级倾斜面底部与一级平台顶部相连,一级平台底部与二级倾斜面顶部相连,二级倾斜面底部与二级平台相连;所述二级平台嵌于所述通口凸起内;所述二级倾斜面与通口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一级平台与通口凸起的外延上底面紧密贴合。[0008]优选地,所述一级倾斜面和二级倾斜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在0-90度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焊点位于所述二级平台与所述正极柄焊接环的上底面贴合处。优选地,所述焊点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优选地,所述防爆圆盘为招制圆盘。优选地,所述正极柄焊接环上设有洞孔。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的电阻值稳定,且具有稳定的过充保护功能和防爆功能,并能在焊接时防止极耳碰触防爆盘中心以避免影响CID正常工作。

图I为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中CID变形弹开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中CID变形弹开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 金属上环2’ 防爆圆盘3’ 绝缘环片4’ 正极柄焊接环5’ 连接桥41,通口I金属上环2防爆圆盘3绝缘环片4正极柄焊接环5焊点21 一级倾斜面22 一级平台23 二级倾斜面24 二级平台41 通口凸起42 洞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
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如图3所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 包括金属上环I、防爆圆盘2、绝缘环片3、正极柄焊接环4;所述防爆圆盘2包住所述金属上环1,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与所述防爆圆盘2通过焊点5连接,所述绝缘环片3夹在防爆圆盘2和正极柄焊接环4之间;所述防爆圆盘2的中心部分呈阶梯状下凹;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的中心部分设有一倒圆台形通口凸起41 ;所述防爆圆盘2的下凹部分的底端平台贴合嵌入在所述倒圆台形通口凸起41中。所述下凹部分的结构包括一级倾斜面21、一级平台22、二级倾斜面23、二级平台24,其中一级倾斜面21底部与一级平台22顶部相连,一级平台22底部与二级倾斜面23顶部相连,二级倾斜面23底部与二级平台24相连。所述防爆圆盘2呈阶梯状下凹的部分的最底端平台(即二级平台24)正好嵌于所述通口凸起41内,连接最底端平台的倾斜面(即二级倾斜面23)与通口凸起41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一级平台22与通口凸起41的外延上底面紧密贴合,可见防爆圆盘2的中心呈阶梯状下凹部分与通口凸起41有较大面积的重叠。所述防爆圆盘2可以为铝制的,但不限于铝制材料。所述倾斜面(包括一级倾斜面和二级倾斜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在0-90度内任选,优选30-45 度。利用激光在所述二级平台与所述正极柄焊接环的上底面贴合处焊接,焊点5围绕一圈可大于或等于两点,少于或等于十二点。如图4所示,在电池过充电情况下,电池内部气体压力升高,防爆圆盘倾斜下凹的中间部分被向上推,同时拉断焊接点,从而起到断电保护作用。电池盖朝着电芯一面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正极柄焊接环4上设有洞孔42,其有利于气体扩散。在防爆圆盘的外围有充印变薄的一圈,电池内部气体压力过高时,这一圈会破裂,起到防爆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可适用于各种大小尺寸的圆柱形电池盖设计,典型的圆柱形电池可以是18650、26650、26700等型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使圆柱形电池盖电阻值稳定,且具有稳定的过充保护功能和防爆功能,并能在焊接时防止极耳碰触防爆盘中心以避免影响CID正常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包括金属上环(I)、防爆圆盘(2)、绝缘环片(3)、正极柄焊接环(4);所述防爆圆盘(2)包住所述金属上环(I),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与所述防爆圆盘(2)通过焊点(5)连接,所述绝缘环片(3)夹在防爆圆盘(2)和正极柄焊接环(4)之间;所述防爆圆盘(2)的中心部分呈阶梯状下凹;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的中心部分设有一倒圆台形通口凸起(41);所述防爆圆盘(2)的下凹部分的底端平台贴合嵌入在所述倒圆台形通口凸起(41)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圆盘(2)的下凹部分的结构包括一级倾斜面(21)、一级平台(22)、二级倾斜面(23)、二级平台(24),其中一级倾斜面(21)底部与一级平台(22)顶部相连,一级平台(22)底部与二级倾斜面(23)顶部相连,二级倾斜面(23)底部与二级平台(24)相连;所述二级平台(24)嵌于所述通口凸起(41)内;所述二级倾斜面(23)与通口凸起(41)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一级平台(22)与通口凸起(41)的外延上底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倾斜面和二级倾斜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在0-90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5)位于所述一级平台(22)与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的上底面贴合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5)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圆盘(2)为铝制圆盘。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上设有洞孔(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包括金属上环(1)、防爆圆盘(2)、绝缘环片(3)、正极柄焊接环(4);所述防爆圆盘(2)包住所述金属上环(1),正极柄焊接环(4)与防爆圆盘(2)通过焊点(5)连接,所述绝缘环片(3)夹在防爆圆盘(2)和正极柄焊接环(4)之间;所述防爆圆盘(2)的中心部分呈阶梯状下凹;所述正极柄焊接环(4)的中心部分设有一倒圆台形通口(41);所述防爆圆盘(2)的下凹部分的底端平台贴合嵌入在所述倒圆台形通口凸起(41)中。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值稳定,且具有稳定的过充保护功能和防爆功能,同时通口凸起(41)可以起到阻挡焊接的极耳碰触防爆盘底端平台(24)的作用。
文档编号H01M2/04GK202585559SQ20122015262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林永寿, 李明 申请人: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