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5944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档客车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线束产品设计中,现有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双绞线或是屏蔽线来作为CAN通讯线束,并直接连通各个用电终端。这两种设计方式存在的问题一、采用双绞线 I、双绞线是用专用设备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操作繁琐,尤其,双绞线要求每个分支线的长度不得大于I米,在生产时需采用绕线的方式,材料严重浪费,工序复杂,需要专门的“绞线”、“单配”工序;2、单配工序包含中剥、穿热缩管、焊接、热烘四个工步,作业时间长,操作复杂、效率低。并且由于双绞线的特性,两个不同回路的单配点会绞合在一起,容易产生质量隐患。3、双绞线无屏蔽,抗电磁干扰能力差。二、采用屏蔽线I、屏蔽线是由两根导线和屏蔽网绞合在一起,外层被覆绝缘层。该种线材不能单配,为了实线回路相通,一般采用合铆的方式。但通讯线束的接口一般采用1.8甚至更小系列的插座,接头太小不适宜合铆,容易带来质量隐患,影响信号传输,从而造成线束功能失效。综上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CAN通讯线束通常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线,不仅容易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工序复杂,布线困难,容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工艺简洁,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且系统可靠性强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挡客车,包括CAN通讯线束,所述CAN通讯线束为屏蔽双绞线;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还包括总线控制器、连接插头和通讯模块,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过所述CAN通讯线束与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连接插头匹配对接,所述连接插头同时匹配连接所述客车的功率部件。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总线控制器以编码控制的方式与所述功率部件连通。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连接插头为三通式的复合插头,其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插头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插头和第三插头。[0016]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第三插头外部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屏蔽壳体,内部均设有三个线束插孔。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屏蔽壳体内侧设有导槽。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屏蔽壳体外侧壁还设有支脚。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CAN通讯线束包括CAN-H信号线和CAN-L信号线,两端分别连接有终端电阻。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结构的CAN通讯线束,线束的屏蔽效果及抗电磁干扰能力显著增强,总线控制器通过CAN通讯线束与汽车各个通讯模块连接,各个通讯模块通过三通式的复合插头来实现与汽车的各个功率部件导通连接,工艺简单可行,解决了布线困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客户装配效率及整车电器系统的可靠性;尤其,避免了传统双绞线铆接带来的线束材料使用浪费和工序复杂的问题,同时,这种设计结构简单、针对性强,能节约电缆线束80%以上,维护也方便,省掉了大量的车载继电器、保险盒、雨刮控制器、转向灯控制器、闪光器的使用,大幅降低了成本,延长了开关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各通讯模块与各功率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中通讯模块的插座与连接插头的对接导通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连接插头的外观结构示图;图4为本头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的连接插头的内部连通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自动挡客车,包括总线控制器1、CAN通讯线束2、终端电阻3、连接插头5、发动机诊断通讯模块6、变速箱诊断通讯模块7、发动机通讯模块8和自动变速箱通讯模块9。总线控制器I采用编码控制的方式与汽车的各功率部件连通,其中,总线控制器I通过CAN通讯线束2与客车的各通讯模块电连接,各通讯模块分别与连接插头5匹配对接,该连接插头5同时再匹配连接客车的各功率部件,使各通讯模块与各自的功率部件连接导通。CAN线束2包括CAN-H信号线21和CAN-L信号线22,CAN-H信号线21和CAN-L信号线22除了与总线控制器I连接外,还分别与发动机诊断通讯模块6、变速箱诊断通讯模块
7、发动机通讯模块8、自动变速箱通讯模块9连接以及自动挡客车的其他通讯模块连接,其中,终端电阻3连接于CAN通讯线束2的两端。本事实例中,发动机诊断通讯模块6和发动机诊断功率部件61均设置有插座4,插座4的结构与连接插头5相匹配,发动机诊断通讯模块6通过插座4与连接插头5 —端匹配对接,同时,发动机诊断功率部件61再通过另一插座4与该连接插头5另一端匹配对接,从而使发动机诊断功率部件61与发动机诊断通讯模块6电路连接导通;同理,变速箱诊断通讯模块7、发动机通讯模块8和自动变速箱通讯模块9也均设之有插座4,同时,变速箱诊断功率部件71、发动机功率部件81和自动变速箱功率部件91也均设置有插座4,其中,各通讯模块上的插座4分别与连接插头5匹配对接,连接插头5再与各功率部件上的插座4匹配对接,使各通讯模块与各自的功率部件分别导通。如图3和图4,该连接插头5为多通式的复合插头,本实施例中为三通式的复合插头,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插头51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插头52和第三插头53,其中,第一插头51、第二插头52和第三插头53的外部均有一层截面呈三角形的屏蔽壳体54,内部均具有三个线束插孔55,屏蔽壳体54内侧均设有导槽541,其中,第一插头51和第二插头52的屏蔽壳体54外侧壁还分别设有支脚542。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根CAN通讯线束2、插座4以及一个连接插头5,其中, 插座4包括第一插座41、第二插座42、第三插座43、第四插座44和第五插座45 ;CAN通讯线束2上具有第一线束分叉点j7和第二线束分叉点j9,第一线束分叉点j7连接有两个相互并联的第一分支Z24和第二分支Z26,第一分支Z24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插座41,第二分支Z26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插座42 ;第二分叉点j9连接有一条第三分支Z31,第三分支Z31的端部连接有第三插座43 ;其中,第一插座41与连接插头5的第一插头51匹配对接;第二插座42与连接插头5的第二插头52匹配对接;第四插座43与连接插头5的第三插头53匹配对接后,第五插座45与第三插座43中各相应回路即可导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通过三通式的复合插头与插座的匹配对接代替了传统双绞线的铆接,避免了双绞线或屏蔽线带来工序繁杂、浪费原材料的问题,同时也节约了线束,降低了成本,增加通讯线束的屏蔽效果及电磁抗干扰能力,杜绝因屏蔽线单配、合铆带来的质量隐患,使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1.ー种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挡客车,包括CAN通讯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讯线束为屏蔽双绞线; 所述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还包括总线控制器、连接插头和通讯模块,所述总线控制器通过所述CAN通讯线束与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 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连接插头匹配对接,所述连接插头同时匹配连接所述客车的功率部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控制器以编码控制的方式与所述功率部件连通。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为三通式的复合插头,其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插头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插头和第三插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第三插头外部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屏蔽壳体,内部均设有三个线束插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内侧设有导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外侧壁还设有支脚。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讯线束包括CAN-H信号线和CAN-L信号线,两端分别连接有终端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AN通讯线束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挡客车,包括屏蔽双绞线的CAN通讯线束、总线控制器、连接插头和通讯模块;总线控制器通过CAN通讯线束与通讯模块电连接;通讯模块与连接插头匹配对接,连接插头同时与该客车的功率部件匹配连接。本实用新型简洁可靠、维护方便、针对性强;能节约电缆线束80%以上,从而解决布线困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装配效率及整车电器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连接插头取代单配工艺,使工艺更简单可行,产品质量也进一步提升。
文档编号H01R24/66GK202649808SQ2012203609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红翠, 马运凡, 樊吉文 申请人: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