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009803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高吸液率和耐热性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过程如下:(1)将PVDF-HFP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经加热、强力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球笼形倍半硅氧烷,继续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金属盐和非溶剂混合搅拌均匀;(3)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一得到的胶体混合液中,搅匀;(4)将步骤三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本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试验室和工业化生产,适合作为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用隔膜的制备,同时也可应用于基于压电特性的薄膜器件。
【专利说明】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及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容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推广,未来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需求会日益殷切。隔膜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将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近年来,多孔聚合物体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94年美国Bellcore公司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通过增塑/萃取工艺制得微孔结构的聚合物膜,增加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吸液率,但PVDF-HFP基聚合物隔膜存在离子迁移数低、热稳定性不好以及界面相容性不好等缺点。研究表明,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物,可以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0003]专利CN102071487A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即将原料醋酸纤维素和低聚多面体倍半硅氧烷混混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隔膜。但静纺技术不能保证隔膜具有均匀的孔隙率,不均匀的孔隙率在大倍率的放电情况下,会造成电池耐热的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
[0004]专利CN102731944A公开了一种钾盐/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复合膜的制备。即将原料二氧化硅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共混后,在平整的玻璃板上流延成膜,将其放入烘箱干燥IOh?20h,最后在马弗炉中经热处理0.5 h?8h,即得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钾盐复合膜。该法制备的隔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该制备工艺繁琐、费时。本专利的设计思路是,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物,通过无机物的“锚定作用”,将聚合物电解质留存在电极的界面内,改善其液态电解液存在状态下的机械强度。球笼形倍半硅氧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是一种极好的添加材料。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机械强度及良好吸液/保液能力,以该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工艺合理、简便、易行且绿色环保。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湿态隔膜组分含有聚合物PVDF-HFP、球笼形倍半硅氧烷、金属盐、有机溶剂及非溶剂,其中湿态隔膜各组分质量配比为:聚合物PVDF-HFPIO?14.5份、球笼形倍半硅氧烷0.5?4.3份、金属盐0.05?0.6份、有机溶剂
52.0?110份及非溶剂5.2?17.4份。
[0008]所述的金属盐为六偏磷酸钠、氯化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0009]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N, N- 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所述的非溶剂为水、无水乙醇中的一种。
[0011]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I)将聚合物PVDF-HFP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经加热、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加入球笼形倍半硅氧烷,继续强力加热,加热回流温度为50°C?100°C;搅拌2h?5h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金属盐和非溶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液备用;(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I)得到的胶体乳液中,搅匀;(4)采用液体流延法将步骤(3)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取下膜,厚度为18μπι?45μπι,在50°C?7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Ih?2h真空烘干;孔隙率为30%?70%。
[0012]所述的聚合物PVDF-HFP重均分子量为40万?50万。
[0013]所述的有机溶剂与聚合物PVDF-HFP的质量比为5.3?7.6:1。
[0014]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将原料PVDF-HFP、球笼形倍半硅氧烷的、金属盐共混并结合造孔技术,所制备的隔膜具有较高吸液率、机械强度及耐热性,以该隔膜组装成的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且绿色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以本发明实例I得到隔膜与某商业化隔膜浸润性对比的照片。
[0016]图2是本发明实例3中得到隔膜电化学稳定窗口照片。
[0017]图3是本发明实例4得到隔膜与某商业化隔膜热重曲线图片。
[0018]图4是以本发明实例5制备的隔膜组装电池测得的离子迁移数。
[0019]图5是本发明实例6与某商业化隔膜在135°C、165°C、200°C环境下各加热Ih的照片。
[0020]图6是实施例7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述的具体事例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于更为深刻的理解本发明。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2]实施例1
(I)将2.5g PVDF-HFP与0.125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溶解于13.2g丙酮中;(2)将0.1六偏磷酸钠和1.32g无水乙醇混合均匀,逐滴加入步骤(I)中,继续搅拌得到胶体混合液;(3)将由步骤(I)、步骤(2)得到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4)取下膜,在50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2h真空烘干。以该实施例制备出的隔膜厚度为18um,孔隙率为30%。图1是以本发明实例得到隔膜浸润24h前后的照片,应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隔膜具有较好的吸液率,吸液率高350%。
[0023]实施例2
(I)将2.5g PVDF-HFP与0.75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溶解于19.0g丙酮中;⑵将0.0125氯化钾和3.0g无水乙醇混合均匀,逐滴加入步骤(I)中,继续搅拌得到胶体混合液;(3 )将由步骤(I)、步骤(2)得到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4)取下膜,在7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Ih真空烘干。以该实施例制备出的隔膜厚度为45um,孔隙率为70%。
[0024]实施例3
(I)将2.5g PVDF-HFP与0.5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溶解于6g丙酮和12g N-甲基吡咯烷酮中;(2)将0.05氯化钾和0.05碳酸钾的混合物溶解于2.0g水中,逐滴加入步骤(I)中,继续搅拌得到胶体混合液;(3 )将由步骤(I)、步骤(2 )得到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4)取下膜,在6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2h真空烘干。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隔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开路电压一直到4.7V,电流很平稳,直到超过4.7 V后出现一小幅电流,当电极电位大于5.0 V时,相应电流明显大幅度增加,这说明聚合物电解质开始发生电化学反应。由此可知,该类型的电解质至少在5.0 V以下是电化学稳定的。
[0025]实施例4
(I)将2.5g PVDF-HFP与0.25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溶解于18g N-甲基吡咯烷酮中;(2)将0.0125g碳酸钾溶解于1.Sg水中,逐滴加入步骤(I)中,继续搅拌得到胶体混合液;(3)将由步骤(I)、步骤(2)得到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4)取下膜,在7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2h真空烘干。图3是本发明实例4与某商业化隔膜得到热重曲线图片。
[0026]实施例5
(I)将10.0g分子量为40万的PVDF-HFP溶解在53.0g丙酮中,经50°C回流、强力搅拌条件下,待其充分溶解加入0.5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强力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0.5g六偏磷酸钠溶解于5.28g无水乙醇中;(3)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一得到的胶体混合液中,搅匀;(4)将步骤三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以该实施例制备出的隔膜的微孔直径20 μ m,离子迁移数高达0.89,图4为该实施例的离子迁移数测试时间-电流变化曲线。
[0027]实施例6
(I)将10.0g分子量为50万的PVDF-HFP溶解在76g 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经100°C回流、强力搅拌条件下,待其充分溶解加入3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强力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0.05g氯化钾及0.05g碳酸钾的混合物溶解于12.0g水中;
(3)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一得到的胶体混合液中,搅匀;(4)将步骤三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以该实施例制备的隔膜的耐热性好,在200°C,Ih条件下,热收缩仅为1%,图5为该实施例与某商业化隔膜分别在135°C、165°C、200°C环境下各加热Ih的图片。
[0028]实施例7
(I)将10.0g分子量为45.5万的PVDF-HFP溶解在24g丙酮和48g 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经70°C回流、强力搅拌条件下,待其充分溶解加入1.0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强力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0.4g氯化钾溶解于8.0g水中;(3)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一得到的胶体混合液中,搅匀;(4)将步骤三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以该实施例制备的隔膜孔隙率高,图6为该实施例的SEM图。
[0029]实施例8
(I)将10.0g分子量为45.5万的PVDF-HFP溶解在72gN_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经100°C回流、强力搅拌条件下,待其充分溶解加入2.0g球笼形倍半硅氧烷,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0.1g碳酸钾溶解于7.2g乙醇中;(3)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一得到的胶体混合液中,搅匀;(4)将步骤三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以该实施例制备的隔膜的微孔直径为100 μ m,吸液率高达400%。
【权利要求】
1.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湿态隔膜组分含有聚合物PVDF-HFP、球笼形倍半硅氧烷、金属盐、有机溶剂及非溶剂,其中湿态隔膜各组分质量配比为:聚合物PVDF-HFP10?14.5份、球笼形倍半硅氧烷0.5?4.3份、金属盐0.05?0.6份、有机溶剂52.0?110份及非溶剂5.2?17.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聚合物PVDF-HFP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0.13?0.19:1,球笼形倍半硅氧烷与聚合物PVDF-HFP的质量比为0.01?0.30:1,金属盐与聚合物PVDF-HFP的质量比为0.005?0.05:1,非溶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0.10?0.16:1 ;微孔直径为20 μ m?100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为六偏磷酸钠、氯化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N, N- 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溶剂为水、无水乙醇中的一种。
6.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I)将聚合物PVDF-HFP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经加热、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加入球笼形倍半硅氧烷,继续强力加热,加热回流温度为50°C?100°C ;搅拌2?5h后,得到分散性较好胶体乳液;(2)将金属盐和非溶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液备用;(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逐滴加入由步骤(I)得到的胶体乳液中,搅匀;(4)采用液体流延法将步骤(3)中的胶体混合液浇注于玻璃板上,刮涂成膜;取下膜,厚度为18 μ m?45 μ m,在50°C?70°C的温度下对膜进行I h?2h真空烘干;孔隙率为30%?7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锚定增强作用的PVDF-HFP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PVDF-HFP重均分子量为40万?50万。
【文档编号】H01M2/16GK103545476SQ20131052406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王丹, 于力娜, 张克金, 赵中令, 应善强, 毛亚蓉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