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300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降低整体高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CN201210194820.X公开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构件及部分包覆主体构件的一外壳,主体结构包括一固定部和一定位部,固定部呈板状形状,从定位部沿水平方向突出,且固定部位于外壳的下方。一第一检测器和一第二检测器上下装设于固定部,插头插入电连接器,按压第一检测器使之与第二检测器电连接而发出检测信号。第一检测器具有一支撑部和一被按压部,支撑部水平固定于固定部,被按压部自支撑部末端向上弯折90度,再偏移一定角度后弯折形成一倒V形的接触部,接触部突出于外壳底面的孔洞,接触部末端进一步向内弯折,使整个被按压部呈C形。由于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的多次弯折来提供接触的弹性,使得接触部在竖直方向上占的空间较大,另外为收容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及需要保证其竖直方向的弹压空间,则需成型较厚的固定部,因此造成该电连接器整体高度较高,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型发展。现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解决产品高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一遮蔽壳体,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并形成一插接空间;一第一侦测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抵接部,进入所述插接空间,自所述抵接部延伸一挂靠部,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遮蔽壳体;其中,当一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时,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挤压所述抵接部,形成一第一侦测信号,同时使所述挂靠部与所述遮蔽壳体分离。进一步,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电性导接所述遮蔽壳体。进一步,所述外接电子元件具有一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压接所述抵接部而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进一步,当所述挂靠部与所述遮蔽壳体分离时,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进一步,所述外接电子元件与所述抵接部形成绝缘接触。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一弹片,所述弹片周边形成一落料孔,另开设一孔洞,所述孔洞与所述落料孔连通,所述抵接部穿过所述孔洞,而伸入所述插接空间,同时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孔洞的边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侦测端子,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抵接部受挤压,使所述第一侦测端子与所述第二侦测端子电性接触,而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侦测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向前贯穿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侦测端子,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所述第三侦测端子具有一弹接部,所述弹接部进入所述插接空间。进一步,所述外接电子元件具有一金属壳体,当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弹接部电性接触,形成一第二侦测信号,允许大电流电源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于包括所述遮蔽壳体,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一侦测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其所述抵接部进入所述插接空间,自所述抵接部延伸所述挂靠部,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遮蔽壳体,当一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时,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挤压所述抵接部,形成一第一侦测信号,同时使所述挂靠部与所述遮蔽壳体分离。这样,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遮蔽壳体,则可省去在所述底板上设置凸台供所述挂靠部抵靠,从而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 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的前视图;图4为图3中以A-A为剖面的示意图;图5为外接电子元件与电连接器插接时在A-A剖面的示意图;图6为图3中以B-B为剖面的示意图;图7为外接电子元件与电连接器插接时在B-B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一遮蔽壳体,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并形成一插接空间; 一第一侦测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抵接部,进入所述插接空间,自所述抵接部延伸一挂靠部,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遮蔽壳体; 其中,当一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时,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挤压所述抵接部,形成一第一侦测信号, 同时使所述挂靠部与所述遮蔽壳体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电性导接所述遮蔽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子元件具有一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压接所述抵接部而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挂靠部与所述遮蔽壳体分离时,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子元件与所述抵接部形成绝缘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一弹片,所述弹片周边形成一落料孔,另开设一孔洞,所述孔洞与所述落料孔连通,所述抵接部穿过所述孔洞,而伸入所述插接空间,同时所述挂靠部抵靠于所述孔洞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侦测端子,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抵接部受挤压,使所述第一侦测端子与所述第二侦测端子电性接触,而形成所述第一侦测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侦测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向前贯穿所述绝缘本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侦测端子,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所述第三侦测端子具有一弹接部,所述弹接部进入所述插接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子元件具有一金属壳体,当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弹接部电性接触,形成一第二侦测信号,允许大电流电源传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遮蔽壳体,至少部分包覆绝缘本体而形成一插接空间;第一侦测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其抵接部进入插接空间,自抵接部延伸挂靠部,挂靠部抵靠于遮蔽壳体,当一外接电子元件插入插接空间时,外接电子元件挤压抵接部,形成一第一侦测信号,同时使挂靠部与遮蔽壳体分离。这样,挂靠部抵靠于遮蔽壳体,则可省去在底板上设置凸台供挂靠部抵靠,从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
文档编号H01R13/641GK203103577SQ2013200172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彭建民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