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36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以及具有这种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为便于操作,通常需要使用连接器组件实现例如电源信号、驱动信号之类的大电流信号在两条导线、或者导线与电子线路之间的传输。图1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该连接端子200 —般为母端子,并包括主体部201、从主体部201的第一端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一导线(未示出)的导线连接部202、以及从主体部的两侧相向卷曲形成的卷曲部203。图2示出了一种与连接端子200结合的配对端子300的立体示意图。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可插入到由主体部201和卷曲部203限定成的空间中,并且通过形成在卷曲部203自由端的接触部2031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弹性地保持在主体部201上。如图1所示,在上述连接端子200中,卷曲部203是通过在平板形主体部201的两侧相向卷曲形成的,而且,为了确保能够容纳和保持将要插入的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卷曲部203必须向上卷曲预定的高度。这样,必须由主体部201两侧之外的部分形成卷曲部203,由此需要较多的导电材料来制作连接端子200,并且连接端子200的整体高度较高,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它方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端子、以及包括这种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组件,可以降低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和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一臂和第二臂;以及两个卷曲部,分别从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边缘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所述两个卷曲部和所述框架主体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并保持一个配对端子。上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所述导线连接部从连接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端部之间的第三臂向外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一导线。上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舌形部,所述舌形部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从与所述第三臂相对的第四臂朝向所述第三臂形成。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和第四臂构成所述框架主体,并且所述收纳空间由所述卷曲部、第四臂和舌形部限定而成。在上述连接端子中,在所述舌形部上形成有锁定部,用于锁定插入到所述连接端子中的所述配对端子。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弯曲并形成一个释放部。[0012]上述连接端子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延伸的加强部。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至少一对连接片。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如上述各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端子;以及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由于卷曲部是分别从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的,因此形成卷曲部的材料是由框架主体本身的材料提供的,降低了连接端子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高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示出一种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示出一种与连接端子结合的配对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示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示出用于形成图3所示的连接端子的预成型的金属片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与配对端子连接之前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与配对端子连接之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8是示出图7中的连接器组件中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图3是示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用于与例如图2所示的配对端子300结合,实现例如电源信号、驱动信号之类的大电流信号在两条导线、或者导线与电子线路之间的传输。连接端子100,包括:一个框架主体I和两个卷曲部3。框架主体I包括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相对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两个卷曲部3分别从相对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内侧边缘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所述两个卷曲部3和所述框架主体I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并保持一个如图2所示的配对端子300。配对端子300具有大致的平坦形状,并包括插接部301和与插接部一体连接的主体部302。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端子100可以由铜之类的单个导电金属片通过剪切、冲压、弯曲等工艺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200,还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2从连接在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端部之间的第三臂11向外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一导线(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还包括一个舌形部4,所述舌形部4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从与第三臂11相对的第四臂14朝向第三臂11形成。第一臂12、第二臂13、第三臂11和第四臂14 构成大致环形的框架主体1,并且用于弹性地容纳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的收纳空间由两个卷曲部3、第四臂14和舌形部4限定而成。如图6所示,当配对端子300结合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上时,配对端子300定位在两个卷曲部3和舌形部4之间,并利用卷曲部3的弹性力而被保持在卷曲部3和第四臂14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舌形部上形成有锁定部41,用于锁定插入到连接端子100中的配对端子300。具体而言,锁定部41为形成舌形部4上的突起,相应地,在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上形成通孔303。当插接部301插入到卷曲部3和第四臂14之间时,舌形部4上的作为锁定部41的突起正好结合到配对端子上的通孔303中。一般地,舌形部上的突起被设置成在插入方向上逐渐升高的斜坡形状,以便于插接部301的插入,同时阻挡结合到通孔303中的突起脱离通孔303,进而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保持在连接端子100中。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舌形部4上的锁定部41也可以设置成凹槽或者通孔,相应地,在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上设置与所述凹槽或者通孔结合的突起,这样也能够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保持在连接端子100中。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舌形部4的自由端弯曲并形成一个释放部42。当需要将配对端子300从连接端子100脱离时,可驱动释放部42,使得舌形部4远离插接部301移动(即在图3中,释放部42向下偏移),从而使舌形部4上的突起与插接部301的通孔脱离,允许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从连接端子100拔出(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还包括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内侧延伸的加强部5,以增加框架主体I的强度,并增加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与框架主体I的接触面积。连接端子100的导线连接部2包括至少一对连接片21和22,用于固定将被连接的导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面,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400,包括:如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100 ;以及图8所示的壳体500,所述连接端子100安装在壳体500内ο下面结合 图3和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的制作过程。首先,将例如铜板之类的金属片剪切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并在该金属片上剪切出舌形部4和卷曲部3,在舌形部4上冲压形成作为锁定部41的突起;之后,通过弯曲形成卷曲部3、舌形部4、释放部42和导线连接部2,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连接端子1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用于保持配对端子的卷曲部形成在框架主体的两个侧臂(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可以由形成框架主体本身的材料形成卷曲部,减少了形成整个连接端子的材料。而且形成卷曲部时弯曲次数减少,降低了整个连接端子的高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组件。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一臂和第二臂;以及 两个卷曲部,分别从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边缘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所述两个卷曲部和所述框架主体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并保持一个配对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所述导线连接部从连接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端部之间的第三臂向外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一导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舌形部,所述舌形部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从与所述第三臂相对的第四臂朝向所述第三臂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和第四臂构成所述框架主体,并且所述收纳空间由所述卷曲部、第四臂和舌形部限定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舌形部上形成有锁定部,用于锁定插入到所述连接端子中的所述配对端子。
6.如权利要 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弯曲并形成一个释放部。
8.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延伸的加强部。
9.如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至少一对连接片。
10.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以及 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端子、以及包括这种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组件。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一臂和第二臂;以及两个卷曲部,分别从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边缘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所述两个卷曲部和所述框架主体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并保持一个配对端子。由于卷曲部是分别从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的,因此形成卷曲部的材料是由框架主体本身的材料提供的,降低了连接端子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高度。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3103582SQ2013201046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张海军, 李伟国, 鲁平元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