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539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包括有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插入有一个中空的内绝缘垫;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空的紧固螺母、金属垫片和失效自毁部件;每个内绝缘垫的中心部位分别贯穿有一个电池极柱,每个所述电池极柱从下往上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盖板上的安装孔、失效自毁部件和金属垫片后与一个紧固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能够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及时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电芯内部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0003]其中,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一般需要使用具有大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电源。这些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具有高容量,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等,才能达到使用的标准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般在电池顶盖上安装一个泄压阀。当电池由于不当充电、短路或暴露于高温等恶劣环境中而发生意外时,高能量的电池就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温度急剧升高,气体冲开泄压阀达到泄压的目的。泄压阀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发生意外的电池本身聚集的能量得不到释放,使其本身就是一个隐患体,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而且如果电池发生意外后再继续过充电,则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0004]有鉴于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能够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能够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及时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电芯内部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包括有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插入有一个中空的内绝缘垫;
[0007]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空的紧固螺母、金属垫片和失效自毁部件;
[0008]每个内绝缘垫的中心部位分别贯穿有一个电池极柱,每个所述电池极柱从下往上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盖板上的安装孔、失效自毁部件和金属垫片后与一个紧固螺母1螺纹连接。
[0009]其中,所述电池盖板底面在位于每个内绝缘垫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防旋转柱,每个所述电池极柱在与所述防旋转柱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防旋转孔,所述防旋转孔的形状、大小和防旋转柱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0010]其中,所述失效自毁部件的形状为圆环形。[0011]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通过设置失效自毁部件,能够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及时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电芯内部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的分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紧固螺母,2为金属垫片,3为失效自毁部件,4为电池盖板,5为防旋转柱,6为内绝缘垫,7为电池极柱,8为防旋转孔,9为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包括有电池盖板4,所述电池盖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孔9,每个所述安装孔9的底部插入有一个中空的内绝缘垫6。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电池盖板4的左右两端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空的紧固螺母1、金属垫片2和失效自毁部件3。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内绝缘垫6的中心部位分别贯穿有一个电池极柱7,所述电池极柱7从下往上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盖板4上的安装孔9、失效自毁部件3和金属垫片2后与一个紧固螺母I螺纹连接。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盖板4底面在位于每个内绝缘垫6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防旋转柱5。同时,每个所述电池极柱7在与所述防旋转柱5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防旋转孔8,所述防旋转孔8的形状、大小和防旋转柱5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0020]具体实现上,对于所述电池盖板4,其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圆形以及其他电池厂家需要的形状。所述内绝缘垫6优选为采用添加阻燃剂的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料通过一次注塑加工或机械加工而成。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盖板4优选为采用铝、不锈钢和铁镀镍等材质制成的电池盖板。具体的电池极柱,当为电池正极柱时,优选为采用铝材质制成的电池极柱,而当为电池负极柱时,优选为采用紫铜镀镍材质制成的电池极柱。
[0022]具体实现上,所述失效自毁部件3优选为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部件,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在高温下容易从不导电状态转换为导电状态的材料。所述半导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SiC、氮化稼GaN、氮化铝AlN等半导体材料。此外,所述失效自毁部件3不限于图1、图2所示的圆环形,根据用户的需要,还可以是其他任意的形状。
[002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半导体材料在电池正常使用的温度(_20°C—50°C)下有较高的电阻率的特性,因此,图1、图2所示的电池盖在电池正常使用温度下不会发生电池正负极的短路,而当电池由于不当充电、短路或暴露于高温等恶劣环境中而发生意外时,高能量的电池就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温度急剧升高,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会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逐渐由半导体变成导体,因此,可以实现电池盖板左右两端的电池极柱(包括一个电池正极柱和一个电池负极柱)发生短路,从而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内部的能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及时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电芯内部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002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通过设置失效自毁部件,能够预防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意外后的过充电,及时释放发生意外的电池电芯内部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失效自毁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池盖板(4),所述电池盖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孔(9),每个所述安装孔(9)的底部插入有一个中空的内绝缘垫(6); 所述电池盖板(4)的左右两端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空的紧固螺母(I)、金属垫片(2)和失效自毁部件(3); 每个内绝缘垫(6 )的中心部位分别贯穿有一个电池极柱(7 ),每个所述电池极柱(7 )从下往上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盖板(4)上的安装孔(9)、失效自毁部件(3)和金属垫片(2)后与一个紧固螺母(I)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4)底面在位于每个内绝缘垫(6)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防旋转柱(5),每个所述电池极柱(7)在与所述防旋转柱(5)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防旋转孔(8),所述防旋转孔(8)的形状、大小和防旋转柱(5)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自毁部件(3)的形状为圆环形。
【文档编号】H01M2/04GK203521491SQ20132060229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火成, 张娜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