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958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包含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延伸有间隔配置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纵向开设有仅一第一孔道以穿设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柱体纵向开设有复数第二孔道以穿设复数第二插头端子,且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呈单列排列。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座包含一绝缘座体,绝缘座体开设有用以插接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的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间隔配置。第一插槽中仅穿设有一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槽中穿设有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插座端子与第二插头端子呈单列排列。本实用新型限定二者仅能沿正确方向对接,可防止误插以降低对器件的损坏。
【专利说明】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具防误插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及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电源连接器的公、母接头在插接时,由于其供插接的界面结构呈对称且无防呆机制,故如使用者或联机操作人员,均能以正向及反向两种方式进行插接,甚者,在左、右偏转90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以外力破坏而强行插入连接。然若连接器在其各端子的脚位设定上不允许反向或其它方向插入时,则在毫无防呆机制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误插而导致电器信号在错误连接时可能产生硬件或软件的损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及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可防误插以减少对器件的损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本体顶面,该本体顶面上垂直延伸有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二柱体,该第一柱体与该第二柱体间隔配置,该第一柱体纵向开设有仅一第一孔道,该第二柱体纵向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孔道,且该第一孔道与各该第二孔道呈单列排列;一第一插头端子,穿设在该第一孔道中;及复数个第二插头端子,每一该第二插头端子穿设在其中一该第二孔道中。
[0006]作为优选方案,该绝缘本体具有围绕该本体顶面的复数个本体侧面,其中一该本体侧面上凸设有一钩爪。
[0007]作为优选方案,该第一柱体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一外导角。
[0008]作为优选方案,该第二柱体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二外导角。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座,用以对接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该电源连接器插座包含:一绝缘座体,具有一座体顶面,该座体顶面上开设有插接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第一插槽以及插接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间隔配置;对接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的一第一插座端子,该第一插槽中穿设有仅一个该第一插座端子;及对接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的复数个第二插座端子,穿设在该第二插槽中,各该第二插座端子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配置,该第一插座端子与各该第二插座端子呈单列排列。
[0010]作为优选方案,该绝缘座体具有围绕该座体顶面的复数个座体侧面,该座体侧面上凸设有一凸钩。
[0011]作为优选方案,该第一插座端子延伸穿出所在的该第一插槽底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每一该第二插座端子延伸穿出所在的该第二插槽底部。
[0013]作为优选方案,该第一插槽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一内导角。[0014]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第二柱体无法插入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座上的第一插槽,因此通过第一柱体与第二柱的混合排列,可使得电源连接器插头仅能在一正确的对接方向插入电源连接器插座,防止误插以确保电性连接的正确性及避免可能因此造成的软、硬件的损坏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一插接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另一插接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的误接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00电源连接器插头
[0031]101钩爪
[0032]110绝缘本体
[0033]111本体顶面
[0034]112本体侧面
[0035]120第一插头端子
[0036]130第二插头端子
[0037]140第一柱体
[0038]141第一孔道
[0039]142第一外导角
[0040]150第二柱体
[0041]151第二孔道
[0042]152第二外导角
[0043]200电源连接器插座[0044]201凸钩
[0045]210绝缘座体
[0046]211座体顶面
[0047]212座体侧面
[0048]220第一插座端子
[0049]230第二插座端子
[0050]240第一插槽
[0051]241第一内导角
[0052]250第二插槽
[0053]251第二内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参阅图f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200。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包含一绝缘本体110、一个第一插头端子120以及二个第二插头端子130。
[0055]绝缘本体110概呈矩形六面体,其较佳地为塑料制成。绝缘本体110具有一本体顶面111及环绕本体顶面11`1的四个本体侧面112,各本体侧面112较佳地垂直连接本体顶面111。本体顶面111上垂直延伸有一个第一柱体140及一个第二柱体150,其中一个本体侧面112上则凸设有一钩爪101,且钩爪101较佳地延伸超出本体顶面111。各该第一柱体140与第二柱体150均为相互间隔配置。第一柱体140呈矩形柱状,第一柱体140沿其纵向开设有仅一第一孔道141。第二柱体150呈矩形柱状,第二柱体150的至少一侧边宽度大于第一柱体140的侧边最大宽度,第二柱体150沿其纵向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孔道151,各该第二孔道151较佳地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较佳地,第二柱体150的其中二角隅形成二个第二外导角1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道141与各该第二孔道151呈单列平行的矩阵排列。
[0056]第一插头端子120为金属制成,其较佳地呈中空筒状,第一插头端子120穿设在第一孔道141中。各第二插头端子130为金属制成,其较佳地呈中空筒状且其结构与第一插头端子120相同,每一个第二插头端子130分别穿设在其中一个第二孔道151中。
[0057]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用以对接前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其包含有一绝缘座体
210、一个第一插座端子220以及二个第二插座端子230。
[0058]绝缘座体210概呈矩形六面体,其较佳地为塑料制成。绝缘座体210具有一座体顶面211及环绕座体顶面211的四个座体侧面212,各座体侧面212较佳地垂直底座体顶面
211。座体顶面211上开设有用以插接前述第一柱体140的一第一插槽240以及用以插接前述第二柱体150的一第二插槽250,座体侧面212上则凸设有用以卡接前述钩爪101的一凸钩201。各该第一插槽240与第二插槽250为相互分隔配置,第一插槽240以及第二插槽250分别对应第一柱体140以及第二柱体150配置。第二插槽250内的二角隅形成二个第二内导角251,各第二内导角251与前述的其中一个第二外导角152对应配置。
[0059]第一插座端子220为金属制成,其较佳地呈柱状,且其外轮廓与第一插头端子120的内轮廓相配合。第一插座端子220用以对接第一插头端子120,第一插座端子220穿设在第一插槽240中。[0060]各第二插座端子230为金属制成,其较佳地呈柱状,且其结构与第一插座端子220相同。第二插座端子230用以对接对应的第二插头端子130,各该第二插座端子230穿设在第二插槽250中,而且各该第二插座端子230相互平行且呈一列间隔排列配置,第一插座端子220与各该第二插头端子230呈单列排列。每一第一插座端子220均延伸穿出其所在的第一插槽240底部,且每一第二插座端子230均延伸穿出其所在的第二插槽250底部。
[0061]参阅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以正确的方向插接时,第一柱体140插入第一插槽240中,使得第一柱体140内的第一插头端子120导接第一插座端子220。第二柱体150插入第二插槽250中,使得第二柱体150内的各第二插头端子130分别导接对应的第二插座端子230。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的钩爪101卡接电源连接器插座200上的凸钩201而使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与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稳固连接。
[0062]参阅图6,当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以错误的方向插接时,第二柱体150无法插入第一插槽240。因此通过第一柱体140与第二柱体150的混合排列,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仅能以正确的方向对接。
[0063]参阅图7至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200。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大致如同前第一实施例,其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后述。
[0064]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的绝缘本体110上延伸有二个第一柱体140及一个第二柱体150,各第一柱体140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孔道141以容设一个第一插头端子120,第二柱体150设有二个第二孔道151以容设二个第二插头端子130。各该第一插头端子120与各该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的结构与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相对应,其绝缘座体210上开设有二个第一插槽240以及一个第二插槽250,每一个第一插槽240中分别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座端子220,第二插槽250中则容设有二个第一插座端子220。
[0065]参阅图9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200。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大致如同前第一实施例,其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后述。
[0066]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的绝缘本体110上延伸有一个第一柱体140及二个第二柱体150,第一柱体140设有第一孔道141以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头端子120,各第二柱体150分别设有二个第二孔道151以容设二个第二插头端子130。第一插头端子120与各该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的结构与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相对应,其绝缘座体210上开设有一个第一插槽240以及二个第二插槽250,第一插槽240中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座端子220,每一个第二插槽250中则分别容设有二个第二插座端子230,第一插座端子220及各该第二插座端子230对应前述的第一插头端子120及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
[0067]参阅图11至图1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200。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大致如同前第一实施例,其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后述。
[0068]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的绝缘本体110上延伸有二个第一柱体140及二个第二柱体150,各第一柱体140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孔道141,各该第一孔道141分别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头端子120,各第二柱体150分别设有二个第二孔道151以容设二个第二插头端子130。各该第一柱体140与各该第二柱体150呈一列穿插排列,且各该第一插头端子120与各该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的结构与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相对应,其绝缘座体210上开设有二个第一插槽240以及二个第二插槽250,每一个第一插槽240中分别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座端子220,每一个第二插槽250中则分别容设有二个第二插座端子230,各该第一插座端子220及各该第二插座端子230对应前述的第一插头端子120及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
[0069]参阅图13至图14,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100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200。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大致如同前第一实施例,其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后述。
[0070]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的绝缘本体110上延伸有三个第一柱体140及二个第二柱体150,各第一柱体140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孔道141,各该第一孔道141分别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头端子120,较佳地各第一柱体140的二角隅形成二个第一外导角142,各第二柱体150分别设有二个第二孔道151以容设二个第二插头端子130。各该第一柱体140与各该第二柱体150呈一列穿插排列,且各该第一插头端子120与各该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电源连接器插座200的结构与电源连接器插头100相对应,其绝缘座体210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插槽240以及二个第二插槽250,每一个第一插槽240中分别容设有一个第一插座端子220,每一个第二插槽250中则分别容设有二个第二插座端子230,各该第一插座端子220及各该第二插座端子230对应前述的第一插头端子120及第二插头端子130呈单列排列。各第一插槽240内的二角隅形成二个第一内导角241,各第一内导角241与前述的其中一个第一外导角142对应配置。
[0071]因此通过第一柱体140与第二柱体150的混合排列,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插头100及电源连接器插座200仅能以正确的方向对接。再者,由于第一柱体140具有第一外导角142且其对应的第一插槽240具有相对应的第一内导角241,故第一柱体140也无法以错误的方向插入第一插槽240。
[00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本体顶面,该本体顶面上垂直延伸有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二柱体,该第一柱体与该第二柱体间隔配置,该第一柱体纵向开设有仅一第一孔道,该第二柱体纵向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孔道,且该第一孔道与各该第二孔道呈单列排列; 一第一插头端子,穿设在该第一孔道中;及 复数个第二插头端子,每一该第二插头端子穿设在其中一该第二孔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具有围绕该本体顶面的复数个本体侧面,其中一该本体侧面上凸设有一钩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柱体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一外导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柱体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二外导角。
5.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座,用以对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器插座包含: 一绝缘座体,具有一座体顶面,该座体顶面上开设有插接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第一插槽以及插接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间隔配置; 对接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的一第一插座端子,该第一插槽中穿设有仅一个该第一插座端子;及 对接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的复数个第二插座端子,穿设在该第二插槽中,各该第二插座端子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配置,该第一插座端子与各该第二插座端子呈单列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具有围绕该座体顶面的复数个座体侧面,该座体侧面上凸设有一凸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座端子延伸穿出所在的该第一插槽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二插座端子延伸穿出所在的该第二插槽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槽的一角隅具有一第一内导角。
【文档编号】H01R13/64GK203553502SQ20132071020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陈冠吾, 李星佑 申请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