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856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内壳体用于安装电连接组件;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自所述外壳体起延伸突出于所述外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增加外壳体提供保护,增加了连接器整体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耐久插拔次数;在进行360度扭力测试时,屏蔽铁壳不开裂。连接器受到压力时,屏蔽铁壳不会变形。设置导向柱,既可以方便地将USB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还能增加USB连接器在印刷线路板上稳固性。在使用过程中,导向柱也可以支撑保护USB连接器,防止连接端子弯曲变形或者折断。
【专利说明】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为一种双层USB连接器10。屏蔽铁壳11内设置有USB电连接组件(图 中未示出)。八个连接端子12伸出屏蔽铁壳11之外,用于将USB电连接组件与其他结构如 印刷线路板电连接。
[0003]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a.屏蔽铁壳11靠卯点13铆接封闭,铆 点13接缝处强度很弱,外部没有任何防护结构。当产品耐久插拔,或者当对配连接器插入 USB连接器中沿着水平轴线做360度扭力测试时,屏蔽铁壳11容易开裂;b.因为屏蔽铁壳 11只有一层铁皮,受力时屏蔽铁壳11的引脚14容易变形;c. USB连接器10安装在印刷线路 板上时,由于屏蔽铁壳11的引脚14没有导向机构,安装不是很方便;d. USB连接器10依靠 连接端子12机械连接在印刷线路板上,测试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弄弯或者弄折连接端子12。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为屏蔽铁壳提供 保护的连接器。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内 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内壳体用于安装电连接组件;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导向 柱;所述导向柱自所述外壳体起延伸突出于所述外壳体。
[0007] 优选地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内的限位装置,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指定位 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将所述内壳体限制在所述第一容腔内。
[0008] 优选地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的第一挡块;所述内壳体自所 述第一容腔一端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容腔内时;所述第一挡块阻止所述内壳体在插入方向上 继续向前移动。
[0009]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外端;所述内壳体外端设置有第一缺 口;所述内壳体插入所述第一容腔过程中,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移动方向上; 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阻挡所述内壳体向前移动。
[0010] 优选地是,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片与阻挡结构;所述弹片与所述阻挡结构相配 合,所述弹片或所述阻挡结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外 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壳体插入所述第一容腔过程中,所述阻挡结构可压迫所述弹片使其 弹性变形,在所述阻挡结构越过所述弹片后,所述弹片复位后与所述阻挡结构相配合,阻挡 所述内壳体退出所述第一容腔。
[0011]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挡结构为滑槽,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片一端设 置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上,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所述弹片随所述内壳体移动 时,受所述滑槽的槽壁压迫而变形;所述弹片越过所述滑槽的槽壁后复位,进入所述滑槽 内;所述弹片受所述滑槽的槽壁阻挡而不能退出所述第一容腔。
[0012] 优选地是,所述内壳体为屏蔽铁壳,所述电连接组件为USB组件;所述USB组件包 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并突出于所述外壳体。
[0013] 优选地是,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可将外壳体卡装在其他结构上的卡扣。
[0014] 优选地是,所述导向柱为管状,具有一管腔;所述管腔沿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 外壳体延伸;所述导向柱具有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自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 体方向延伸。
[0015] 优选地是,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卡钩;所 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自由端端部;所述卡钩突出于所述卡扣主体及所述导向柱侧表 面。
[0016] 优选地是,所述卡扣为弹性装置,所述卡扣设置卡钩的一端受力压迫时向所述管 腔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并可在外力消失后复位。
[0017] 优选地是,所述外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定位面。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对屏蔽铁壳提供 保护的连接器组件。
[0019]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0] 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连接器,及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上 设置有插孔;所述导向柱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0021] 优选地是,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穿过所述插孔,与所述印刷线路板相 配合,将所述外壳体卡装在所述印刷线路板上;。
[0022] 优选地是,所述导向柱为管状,具有一管腔;所述管腔沿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 外壳体延伸;所述导向柱具有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自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 体方向延伸。
[0023] 优选地是,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卡钩;所 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自由端端部;所述卡钩突出于所述卡扣主体及所述导向柱侧表 面。
[0024] 优选地是,所述卡扣为弹性装置;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插孔过程中,所述卡扣上设 置卡钩的一端被印刷线路板压迫向所述管腔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所述卡钩穿过所述插 孔后,所述卡钩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卡在所述印刷线路板上。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增加外壳体提供保护,增加了连接器整 体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耐久插拔次数;在进行360度扭力测试时,屏蔽铁壳不开 裂。连接器受到压力时,屏蔽铁壳不会变形。设置导向柱,既可以方便地将USB连接器安装 在印刷线路板上,还能增加 USB连接器在印刷线路板上稳固性。在使用过程中,导向柱也可 以支撑保护USB连接器,防止连接端子弯曲变形或者折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一种USB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壳体及USB电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4]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组件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本图未示出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8] 实施例1
[0039] 如图2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外壳体110和内壳体120。内壳体120用于安装电 连接组件。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内壳体120用于安装USB接口电连接组件。用于与具有 匹配接口的对配连接器电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内壳体120安装有两个USB电连接 组件,两者平行排列于内壳体120内。每个USB电连接组件通过四个连接端子121与其他 结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内壳体120为屏蔽铁壳,为USB接口电连接组件提 供屏蔽保护。内壳体120上设置有四个引脚125。内壳体顶端122设置有第一缺口 123。
[0040]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第一容腔111。内壳体120设置于所述第一 容腔111内。8个连接端子121伸出外壳体110之外。第一容腔111内设置有限位装置,内 壳体120安装在指定位置时,限位装置将内壳体120限制在所述第一容腔111内。优选示例 中,在内壳体120完全插入外壳体110的第一容腔111内时,限位装置用于阻挡内壳体120 在插入方向上继续向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挡块112。 内壳体120自第一容腔111 一端插入第一容腔111内。第一挡块112设置于第一容腔111 内壁,并位于靠近外壳体顶端1101处。内壳体120插入第一容腔111过程中,第一挡块112 位于第一缺口 123的插入方向上。内壳体120插入第一容腔11内,至第一挡块112位于第 一缺口 123内时,第一挡块112阻挡所述内壳体120向前移动。在内壳体120插入到指定 位置时,第一档块112用于阻挡内壳体120向前移动,可限定内壳体120在插入方向上的位 置。
[0041] 如图2至图8所示,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片113与阻挡结构。弹片113与阻挡结构 相配合限定内壳体120在第一容腔111内的位置。内壳体120插入第一容腔111过程中, 阻挡结构可压迫弹片113使其弹性变形,在阻挡结构越过弹片113后,弹片113复位后与阻 挡结构相配合,阻挡内壳体120退出第一容腔111。弹片113或所述阻挡结构其中之一设置 于内壳体120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一容腔111内壁上。在如图所不的优选不例中,弹 片113设置于内壳体120外表面上,弹片113 -端设置于内壳体120外表面上,另一端突出 于内壳体120外表面。阻挡结构为滑槽114,设置于第一容腔111内壁上。弹片113随内壳 体120移动时,受滑槽114的槽壁115压迫而变形。弹片113越过滑槽114的槽壁115后 复位,进入滑槽114内;复位后的弹片113受滑槽114的槽壁115阻挡而不能退出第一容腔 111。弹片113与滑槽114相配合,限定内壳体120在第一容腔111内退出方向上的位置。
[0042]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16。导向柱116自所述外壳体 110起延伸突出于外壳体110。导向柱116为管状,具有一管腔117。管腔117沿所述导向 柱116-端朝外壳体110延伸。导向柱116具有一第二缺口 118。第二缺口 118自导向柱 116 -端朝外壳体110方向延伸。
[0043]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可将外壳体110卡装在其他结构上的卡扣 119。卡扣119包括卡扣主体1191和卡钩1192。卡钩1192设置于卡扣主体1191自由端 部。卡扣119设置于第二缺口 118内;卡钩1192突出于卡扣主体1191及所述导向柱116 侧表面。卡扣主体1191 一端连接在导向柱116或外壳体110上,自由端悬空,使卡扣119 具有弹性。卡钩1192受力压迫时,卡扣119向管腔117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力,并可在 外力消失后复位。
[0044] 如图3中所示,外壳体110的底面1102设置有定位面1103,用于外壳体110在安 装时定位。定位面1103突出于底面1102。
[0045] 实施例2
[0046] 如图9、图10所示,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100,及印刷线路板200。连接器100 安装在印刷线路板200上。
[0047] 如图2至图8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外壳体110和内壳体120。内壳体120用于安 装电连接组件。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内壳体120用于安装USB接口电连接组件。用于与 具有匹配接口的对配连接器电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内壳体120安装有两个USB电 连接组件,两者平行排列于内壳体120内。每个USB电连接组件通过四个连接端子121与 其他结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内壳体120为屏蔽铁壳,为USB接口电连接组 件提供屏蔽保护。
[0048]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第一容腔111。内壳体120设置于所述第一 容腔111内。8个连接端子121伸出外壳体110之外。第一容腔111内设置有限位装置,内 壳体120安装在指定位置时,限位装置将内壳体120限制在所述第一容腔111内。优选示例 中,在内壳体120完全插入外壳体110的第一容腔111内时,限位装置用于阻挡内壳体120 在插入方向上继续向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挡块112。 内壳体120自第一容腔111 一端插入第一容腔111内。第一挡块112设置于第一容腔111 内,并位于在所述内壳体120的插入方向上。第一挡块112用于阻挡所述内壳体120向前 移动。在内壳体120插入到指定位置时,第一档块112用于阻挡内壳体120向前移动,可限 定内壳体120在插入方向上的位置。
[0049] 如图2至图8所示,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片113与阻挡结构。弹片113与阻挡结构相 配合限定内壳体120在第一容腔111内的位置。内壳体120插入第一容腔111过程中,阻 挡结构可压迫弹片113使其变形,在阻挡结构越过弹片113后,弹片113复位后与阻挡结构 相配合,阻挡内壳体120退出第一容腔111。弹片113或所述阻挡结构其中之一设置于内壳 体120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一容腔111内壁上。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弹片113 设置于内壳体120外表面上,弹片113 -端设置于内壳体120外表面上,另一端突出于内壳 体120外表面。阻挡结构为滑槽114,设置于第一容腔111内壁上。弹片113随内壳体120 移动时,受滑槽114的槽壁115压迫而变形。弹片113越过滑槽114的槽壁115后复位,进 入滑槽114内;复位后的弹片113受滑槽114的槽壁115阻挡而不能退出第一容腔111。
[0050]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16。导向柱116自所述外壳体 110起延伸突出于外壳体110。导向柱116为管状,具有一管腔117。管腔117沿所述导向 柱116-端朝外壳体110延伸。导向柱116具有一第二缺口 118。第二缺口 118自导向柱 116 -端朝外壳体110方向延伸。
[0051] 如图2至图8所示,外壳体110设置有可将外壳体110卡装在其他结构上的卡扣 119。卡扣119包括卡扣主体1191和卡钩1192。卡钩1192设置于卡扣主体1191端部。卡 扣119设置于第二缺口 118内;卡钩1192突出于卡扣主体1191及所述导向柱116侧表面。 卡扣主体1191 一端连接在导向柱116或外壳体110上,另一端悬空,使卡扣119具有弹性。 卡钩1192受力压迫时,卡扣119向管腔117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力,并可在外力消失后复位。
[0052] 如图3中所示,外壳体110的底面1102设置有定位面1103,用于外壳体110在安 装时定位。定位面1103突出于底面1102。
[0053] 如图9至图11所示,印刷线路板200上设置有两个插孔210,用于安装连接器100。 如图9和图10中所不,夕卜壳体110上设置的导向柱116插置于插孔210内。导向柱116自 印刷线路板上表面201插入插孔210过程中,卡钩1192的受插孔210内壁压迫向管腔117 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力,卡钩1192穿过所述插孔210后,卡钩1192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卡在 所述印刷线路板下表面202上。卡扣119将外壳体110连接在印刷线路板200上。又,夕卜 壳体底面1102上设置的定位面1103,定位面1103用于在印刷线路板上表面201定位。通 过外壳体110上定位面1103和卡钩1192分别与印刷线路板上表面201、下表面202的配 合,将连接器100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
[0054] 连接器100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后,连接器100中的连接端子121与印刷线路板 200上的线路图形电连接,其连接方式可采用公知的手段实现,如焊接。
[005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增加外壳体提供保护,增加了整体的机 械强度,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耐久插拔次数;在进行360度扭力测试时,屏蔽铁壳不开裂。连 接器受到压力时,屏蔽铁壳不会变形。设置导向柱,既可以方便地将USB连接器安装在印刷 线路板上,还能增加 USB连接器在印刷线路板上稳固性。在使用过程中,导向柱也可以支撑 保护USB连接器,防止连接端子弯曲变形或者折断。
[0056]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 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内壳 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内壳体用于安装电连接组件;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导向柱自所述外壳体起延伸突出于所述外壳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内的限位 装置,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指定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将所述内壳体限制在所述第一容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 上的第一挡块;所述内壳体自所述第一容腔一端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容腔内时;所述第一挡 块阻止所述内壳体在插入方向上继续向前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外端; 所述内壳体外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内壳体插入所述第一容腔过程中,所述第一挡块位 于所述第一缺口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阻挡所述内壳体向 前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片与阻挡结构; 所述弹片与所述阻挡结构相配合,所述弹片或所述阻挡结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 表面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壳体插入所述第一容腔过程中,所述阻 挡结构可压迫所述弹片使其弹性变形,在所述阻挡结构越过所述弹片后,所述弹片复位后 与所述阻挡结构相配合,阻挡所述内壳体退出所述第一容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结构为滑槽,设置于所述外 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片一端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上,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内壳体外表 面;所述弹片随所述内壳体移动时,受所述滑槽的槽壁压迫而变形;所述弹片越过所述滑 槽的槽壁后复位,进入所述滑槽内;所述弹片受所述滑槽的槽壁阻挡而不能退出所述第一 容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为屏蔽铁壳,所述电连接组 件为USB组件;所述USB组件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 并突出于所述外壳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可将外壳体卡装在 其他结构上的卡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管状,具有一管腔;所述 管腔沿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体延伸;所述导向柱具有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 自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体方向延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内;所 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卡钩;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自由端端部;所述卡钩突出于 所述卡扣主体及所述导向柱侧表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弹性装置,所述卡扣设置 卡钩的一端受力压迫时向所述管腔内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并可在外力消失后复位。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定位面。
13. 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及印刷 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导向柱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卡扣;所述卡 扣穿过所述插孔,与所述印刷线路板相配合,将所述外壳体卡装在所述印刷线路板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管状,具有一管 腔;所述管腔沿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体延伸;所述导向柱具有一第二缺口,所述 第二缺口自所述导向柱自由端朝所述外壳体方向延伸。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 内;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卡钩;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自由端端部;所述卡钩 突出于所述卡扣主体及所述导向柱侧表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弹性装置;所述导向 柱插入所述插孔过程中,所述卡扣上设置卡钩的一端被印刷线路板压迫向所述管腔内移动 而产生弹性变形,所述卡钩穿过所述插孔后,所述卡钩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卡在所述印刷线 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3871543SQ20142028790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朱晓波, 吴平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