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绕线机的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21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阻绕线机的机箱。

背景技术:
电阻器尤其是线绕精密电阻器由于运行可靠,有优异的电阻温度系数和良好的稳定性,无电流噪声,无非线性的优点,在各种飞行器、雷达、导弹及电子干扰、电子对抗、导航等领域的武器装备中进一步得到广泛地使用,近几年更出现了片式线绕电阻这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国内企业受到各种技术条件和水平的限制,生产出来的精密线绕电阻质量稳定性差、精度底、体积大、性能一致性差,难以满足军用电子装备对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一般电阻器的制造会经过下料、校直将电阻骨架的引脚拉直、送料、绕线焊接和下件检查等步骤才能制作完成,其各个工艺步骤有相应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装置实施,上述实施个工艺步骤的装置整合安装在同一机箱上,由于电线较多,且需要安装各类阀和驱动器,走线复杂,急需设计一款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检修的机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检修和散热的机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阻绕线机的机箱,所述箱体为中空的盒状体,包括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其中正面与背面平行,左侧面与右侧面平行,底面与顶面平行;箱体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板、中板和下板,中板和下板均枢设于箱体,上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输出成品电阻的开口一,所述中板的数量为二,两块中板分别枢设于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箱体的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长条形的散热口,背面还设有用于液压管道通过的圆形开口二以及用于电路管道通过的方形开口三;开口二位于背面的散热口上方,开口三位于背面的右下角;箱体的顶面中部设有开口四。优选地,所述散热口均为两列排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箱体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板、中板和下板,方便成品电阻从上板的开口一中输出,通过开合中板和下板可对箱体内部的排线以及安装的部件进行检修;2、通过在箱体的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开设长条形的散热口,可有效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箱体的左视图;图3是本发明箱体的仰视图;图4是本发明箱体的右视图;图5是本发明箱体的纵剖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板;2、中板;3、下板;4、开口一;5、散热口;6、开口二;7、开口三;8、万向轮;9、调节螺栓;10、底角;11、上隔板;12、下隔板;13、阀类连接板;14、驱动器连接板;15、开口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阻绕线机的机箱,箱体为中空的盒状体,包括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其中正面与背面平行,左侧面与右侧面平行,底面与顶面平行;箱体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板1、中板2和下板3,中板2和下板3均枢设于箱体,在该实施例中,中板2的数量为二,两块中板2分别枢设于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从而形成对开门结构,下板3枢设于箱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从而形成单开门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枢设可产用铰接的连接方式,电阻绕线机工作的时候中板2和下板3均关闭,只有在检修的时候才打开;上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输出成品电阻的开口一4,方便输送带或者成品电阻收集装置的安装。箱体的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长条形的散热口5,两列排布的散热口5用于对箱体内部散热,背面还设有用于液压管道通过的圆形开口二6以及用于电路管道通过的方形开口三7;开口二6位于背面的散热口5上方,开口三7位于背面的右下角。箱体的底面的四个角落下方设有万向轮8、底角10和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固定地穿设于底角10并与底角10的下端面平齐,调节螺栓9穿过底角10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面螺纹配合,在该实施例中,底角10为圆台,底角10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圆柱;当需要移动箱体的时候,旋转调节螺栓9使底角10的下端面高于万向轮8的最低点,这时可推动箱体实现箱体的快速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旋转调节螺栓9使底角10的下端面与地面接触,对箱体起到限位作用和一定的支撑作用。箱体的内部设有位于顶面下方的上隔板11、位于上隔板11下方的下隔板12以及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上的阀类连接板13和驱动器连接板14,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均与箱体的顶面平行,阀类连接板13和驱动器连接板14均与箱体的正面平行,上隔板11的四个角落设有圆形通孔;电阻绕线机的大部分装置均安装在上隔板11上,箱体的顶面中部设有用于各装置通过的开口四15,各装置的电源线以及液压管均通过上隔板11上的圆形通孔与安装在阀类连接板13或驱动器连接板14上的部件连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