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合成碳‑氮包覆锌锰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558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合成碳-氮包覆锌锰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因此,研究与开发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动力用锂离子电池而言,其关键是提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而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的根本是电极材料,特别是负极材料的改善。

碳材料是最早为人们所研究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材料,至今仍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碳负极材料存在一些缺陷:电池化成时,与电解液反应形成SEI膜,导致电解液的消耗和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电池过充时,可能会在碳电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造成短路,导致温度升高,电池爆炸;另外,锂离子在碳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较小,导致电池不能实现大电流充放电,从而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

ZnMn2O4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磁性材料,目前也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转化和合金化反应具有较高的Li+储存容量。该材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途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合成ZnMn2O4@C-N的方法。

一种原位合成碳-氮包覆锌锰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包覆锌锰氧为ZnMn2O4@C-N,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将摩尔比为Zn/Mn=1:2的ZIF-8与锰盐加入球磨罐中,加入均匀介质分散,球磨2-5 h;

(2)将上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100~120℃干燥4~6 h,然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250~300℃先加热3~5 h,再600~800℃煅烧4~6 h,得到ZnMn2O4@C-N。

所述的锰盐为醋酸锰、硝酸锰、柠檬酸锰和草酸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均匀介质为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碳-氮包覆锌锰氧的方法,本发明以金属有机骨架(MOF)2-甲基咪唑锌盐(ZIF-8)为锌源、碳源和氮源,利用球磨辅助高温固相法制备ZnMn2O4@C-N,碳包覆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且在煅烧过程中能够阻止颗粒生长;同时,氮掺杂在碳中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390 mAh/g。该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ZnMn2O4@C-N的循环寿命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面具体实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子。

实施例一:

将摩尔量比为Zn/Mn=1:2的ZIF-8与醋酸锰加入球磨罐中,加入乙醇分散,球磨2 h,将上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100 ℃干燥6 h,然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250 ℃先加热5 h,再600 ℃煅烧6 h,得到ZnMn2O4@C-N。图1是ZnMn2O4@C-N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寿命图,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0 mAh/g,经过1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相对较稳定,为412mAh/g,到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390 mAh/g。

实施例二:

将摩尔量比为Zn/Mn=1:2的ZIF-8与硝酸锰加入球磨罐中,加入丙酮分散,球磨2 h,将上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120℃干燥4 h,然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300 ℃先加热3 h,再700 ℃煅烧5 h,得到ZnMn2O4@C-N。

实施例三:

将摩尔量比为Zn/Mn=1:2的ZIF-8与柠檬酸锰加入球磨罐中,加入乙醇分散,球磨2 h,将上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100 ℃干燥6 h,然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250 ℃先加热5 h,再750 ℃煅烧4 h,得到ZnMn2O4@C-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