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97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



背景技术:

LED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于5伏。作为照明光源的LED光源应是白光,目前作为军用的白光LED照明灯具,已有一些品种投入批量生产。由于LED光源无红外辐射,便于隐蔽,再加上它还具有耐振动、适合于蓄电池供电、结构固体化及携带方便等优点,将在特殊照明光源方面会有较大发展。作为民间使用的草坪灯、埋地灯已有规模生产,也有用作显微镜视场照明、手电、外科医生的头灯、博物馆或画展的照明以及阅读台灯。随着LED的广泛使用,与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LED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发热的情况,长时间过热容易损坏LED,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了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通过双层的设计,使得LED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能够很好的导出,在空腔外侧设置的冷却水管能有效的保证散热器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散热的过程中散热片烫伤使用者,大大提高了LED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它包括散热器主体与LED安装凹槽,所述LED安装凹槽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内部,所述散热器主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采用铝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外侧散热器,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接扣与外侧散热器相连接,所述外侧散热器内部布有散热水管,所述散热翼片包括翼片主体,所述翼片主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散热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下端设置有安装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内壁上设置有导热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下端设置有缓冲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的设计,使得LED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能够很好的导出,在空腔外侧设置的冷却水管能有效的保证散热器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散热的过程中散热片烫伤使用者,大大提高了LED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翼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主体,2-LED安装凹槽,3-散热翼片,4-安装板,5-外侧散热器,6-连接扣,7-散热水管,8-翼片主体,9-空腔,10-安装限位块,11-导热凹槽,12-缓冲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LED散热器,它包括散热器主体1与LED安装凹槽2,LED安装凹槽2设置在散热器主体1内部,散热器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翼片3,散热翼片3采用铝材料制成,散热器主体1上端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下端设置有外侧散热器5,安装板4通过连接扣6与外侧散热器5相连接,外侧散热器5内部布有散热水管7,散热翼片3包括翼片主体8,翼片主体8内设置有空腔9,空腔9内填充有散热硅脂,散热器主体1下端设置有安装限位块10,用于固定外侧散热器5,散热器主体1内壁上设置有导热凹槽11,使得散热器受热面积更大,散热器主体1下端设置有缓冲橡胶垫12,便于安装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内的凹槽将LED安装住,LED发光体在发光过程中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器主体外壁上的铝材散热翼片将热量导出,而散热翼片内部设置的空腔内填充散热性能很强的硅脂材料,使得散热翼片能更好的将内部热量导出,外侧散热器与散热器主体之间形成空腔,将热量导出后,在空腔内,通过外侧散热器内部设置的散热水管,将热量很好的消除,避免了散热器表面热量过高烫伤使用者。

通过双层的设计,使得LED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能够很好的导出,在空腔外侧设置的冷却水管能有效的保证散热器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散热的过程中散热片烫伤使用者,大大提高了LED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