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724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连接器具备:壳体主体,其具有多个筒状的腔塔(cavitytower);以及前置部件,其以将壳体主体的前表面覆盖的方式配置。阴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腔塔。前置部件以与腔塔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并具有与腔塔一起划分腔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42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因为腔塔形成为个别地突出,当连接器为小型时,腔塔的刚性降低,在搬送壳体单体时等,腔塔有可能损坏。相对于此,通过在腔塔之间架设肋部,从而能提高腔塔的刚性。但是,仅追加肋部会导致结构的复杂化所以不是优选的,期望对其赋予附加价值。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腔塔的刚性,并且能提高有用性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单元

本发明为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和前置部件,所述壳体具有筒状的腔塔,所述前置部件将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覆盖,在所述腔塔的内侧配置端子零件,所述前置部件具有突片,该突片配置于所述腔塔和与所述腔塔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之间,并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腔塔和所述壁面之间的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的高度方向中央向一侧偏移的部分具有将该部分连接的架桥肋部,在所述突片中与所述架桥肋部对应的部分具有用于使所述架桥肋部避让的凹部。

发明效果

由于腔塔和与该腔塔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之间具有架桥肋部,所以能提高腔塔的刚性。其结果,能防止腔塔损坏。另外,由于架桥肋部配置于从高度方向中央向一侧偏移的部分,并且在突片中与架桥肋部对应的部分具有用于避让架桥肋部的凹部,所以当前置部件相对于壳体主体处于正确姿势时,架桥肋部进入到凹部而避让,另一方面当前置部件相对于壳体主体处于向正向和反向反转等的不正当姿势时,架桥肋部与突片的顶端抵接而限制前置部件的组装。因此,能防止前置部件以不正确姿势被组装到壳体主体。另外,在上述中,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区别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附加的,总之,只要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成为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前置部件处于不正确姿势的情况下,架桥肋部与突片的顶端抵接而限制前置部件组装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壳体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前置部件的后视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示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所述壁面构成其他腔塔,所述架桥肋部架设配置于所述腔塔和所述其他腔塔之间。根据该结构,除了腔塔以外,还能提高其他腔塔的刚性。

所述前置部件具有对所述端子零件的插入状态进行检测的检测片,所述检测片的顶端配置于比所述突片的顶端向内侧退缩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前置部件处于不正确姿势,使得架桥肋部与突片的顶端抵接时,能避免检测片的顶端与壳体主体侧干渉。其结果,能防止检测片损坏。

所述壳体主体的不正确嵌合限制部相邻地配置于隔着所述腔塔而处于所述壁面相反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由于腔塔的形状、大小被不正确嵌合限制部制约,所以将腔塔和壁面之间用架桥肋部连接,从而使抑制腔塔的刚性降低的优点更大。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和前置部件60。壳体10能与未予图示的对方连接器从前方嵌合。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以及图4所示,壳体10具有:壳体主体11;嵌合筒部12,其将壳体主体11的外周包围;以及连结部13,其从壳体主体11向径向突出到嵌合筒部12。在壳体主体11和嵌合筒部12之间、且连结部13的前方成为能嵌合对方连接器的嵌合空间14。

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上方的嵌合空间14设有锁定臂15。锁定臂15能沿上下方向挠曲变形。当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正规嵌合时,锁定臂15将对方连接器弹性地卡止,从而壳体10被保持在对方连接器。另外,在嵌合筒部12的上端部突出地设有桥部16,在桥部16的内侧配置有锁定臂15。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壳体主体11具有:大致块状的基部17,其位于后部并连结有连结部13;以及多个大致筒状的腔塔18、19、21,其从基部17向前方悬臂状地突出。各腔塔18、19、21整体配置于嵌合筒部12的内侧。

在壳体主体11设有腔22,腔22沿前后方向从基部17贯通到腔塔18、19、21。从后方向各腔22插入端子零件50。

端子零件50为导电金属制,如图2以及图3所示,整体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细长的形态。该端子零件50具有筒状的连接部51和敞开式筒状的筒部52,筒部52配置于连接部51的后方。筒部52通过压接而与在电线55的顶端部上去除包覆层而露出的芯线连接,并通过压接而与橡胶栓56连接,橡胶栓56外嵌于电线55的包覆层。当端子零件50插入到腔22时,橡胶栓56与腔22的内周面弹性地紧贴,壳体主体11内被液密地保持。另外,当壳体10嵌合于对方连接器时,装配于对方连接器的未予图示的对方端子零件的极片插入到连接部51而电气连接。

如图5所示,腔塔18、19、21通过上壁24以及左右一对两侧壁25而形成为截面呈朝下方开放的门型。在各个上壁24以及两侧壁25的各个壁的前表面设有导向面26,导向面26从腔22的前端开口朝向前方扩张。

在腔塔18、19、21的下表面开口27的后部配置有矛状部28,矛状部28从基部17向前方悬臂状地突出。矛状部28在顶端部(前端部)具有卡止突起29。卡止突起29向腔塔18、19、21的上壁24侧突出。

在端子零件50插入到腔22的过程中,矛状部28与端子零件50干渉而挠曲变形。当端子零件50正确插入到腔22时,矛状部28弹性恢复,卡止突起29配置成能与连接部51卡止,从而防止端子零件50脱落(参照图3)。

如图4所示,各腔塔18、19、21由第1腔塔18和本腔塔19以及第2腔塔21构成,第1腔塔18和本腔塔19位于壳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第2腔塔21位于壳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第2腔塔21形成得比第1腔塔18以及本腔塔19都大。

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在第1腔塔18以及本腔塔19所处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和第2腔塔21所处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延伸的接受槽23。也就是说,接受槽23成对地配置于壳体主体11的夹着第1腔塔18以及本腔塔19的宽度方向两侧。前置部件60的后述的突片63在嵌合状态下能插入到接受槽23。

如图4所示,第2腔塔21配置于壳体主体11的夹着中央成对角的4个位置。另外,第1腔塔18以及本腔塔19配置成上下4段,其中本腔塔19配置于从下数第2段。

第1腔塔18沿宽度方向排列配置有4个。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第1腔塔18之间设有连结肋部31。连结肋部31架设于相邻的第1腔塔18的相对的侧壁25之间,并且配置成每个段以相同高度连接。

如图4所示,该腔塔19在壳体主体11的夹着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成对地配置。

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在从壳体主体11的中心向下方偏心的位置形成为从基部17向前方悬臂状地突出的大致角柱状。在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处于正规的嵌合姿势的情况下,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适当地插入到对方连接器的未予图示的接受部。另一方面,在壳体1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处于不正确的嵌合姿势的情况下,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不能插入到接受部,从而限制壳体10的嵌合动作。如此,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形成为从周围独立地突出的形态,不具有与相邻的本腔塔19连结的连结结构。

但是,本腔塔19经由架桥肋部33而与在宽度方向上于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相反侧与该本腔塔19相邻的第2腔塔21连结。如图5所示,架桥肋部33以在本腔塔19的侧壁25的下端部和与该下端部相对的第2腔塔21的侧壁25的下端部之间沿宽度方向横切接受槽23的方式配置。因此,接受槽23被架桥肋部33上下分割。

另外,架桥肋部33沿前后方向延伸,后端与基部17连结,前端配置于比壳体10的前端稍微向后方退缩的位置。另外,连结肋部31的前端配置于比架桥肋部33的前端靠前方、且与壳体10的前端大致相同的前后位置。

接着,说明前置部件60。前置部件6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6以及图7所示,具有:平板状的前壁部61,其大致沿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延伸;筒状的周壁部62,其从前壁部61的外周缘向后方突出;以及平板状的突片63,其位于周壁部62的内侧,并大致沿从前壁部61的宽度方向两侧向后方突出的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延伸。当前置部件60组装到壳体10时,前置部件60以前壁部61覆盖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并且周壁部62覆盖壳体主体11的前部的外周的方式配置。

在前壁部61贯通地设有多个塔体接受部64、65、66。各塔体接受部64、65、66由位于前壁部6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1塔体接受部64和本塔体接受部65以及位于前壁部6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2塔体接受部66构成。如图1所示,在第1塔体接受部64中,各段分别嵌合有第1腔塔18的前端部,在本塔体接受部65分别嵌合有本腔塔19的前端部。另外,在第2塔体接受部66个别地嵌合有第2腔塔21的前端部。此外,在前壁部6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贯通设置有不正确嵌合限制接受部67,在不正确嵌合限制接受部67嵌合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因此,在前壁部61的下部,不正确嵌合限制接受部67配置于宽度方向中央部,第2塔体接受部66配置于宽度方向两端部,本塔体接受部65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不正确嵌合限制接受部67和第2塔体接受部66之间。

在各塔体接受部64、65、66的下端缘设有嵌合部68,嵌合部68在被组装到壳体10的状态下将对应的矛状部28的前方覆盖,并嵌合到对应的腔塔18、19、21的下表面开口27。如图1以及图7所示,嵌合部68的前表面形成为朝向前方扩大的导向面69。该导向面69形成为与腔塔18、19、21的导向面26在圆周方向上连续,与腔塔18、19、21的导向面26一起划分腔22的前端开口(参照图1)。在壳体10嵌合到对方连接器的过程中,对方端子零件的极片沿导向面26、69被引导并插入到端子零件50的连接部51。另外,嵌合部68的后表面成为大致沿上下方向的止动面71。

在前壁部61的后表面,在与各塔体接受部64、65、66对应的位置向后方突出地设有检测片72。如图7所示,检测片72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板片状,前端与塔体接受部64、65、66的嵌合部68的下方连结。检测片72的后端(顶端)配置于比突片63的后端(顶端)向前方(内部)退缩的位置。在端子零件50卡止于矛状部28的状态下,通过前置部件60组装到壳体10,从而检测片72的顶端部进入到矛状部28的挠曲空间35(参照图5),由此矛状部28的挠曲动作被限制,端子零件50被双重地防止脱落。

一对突片63配置于壳体主体11的与接受槽23对应的位置,具有比接受槽23的槽宽度稍微小的厚度。如图6所示,两个突片63的上端借由包覆壁73相互连结。包覆壁73沿宽度方向配置,作为周壁部62的上壁部分而构成。两个突片63在与架桥肋部33对应的位置,详细地讲,在比上下方向中央稍微靠下方的位置具有凹部74。凹部74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突片63,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突片63的后端开口的切口状形态。凹部74的槽宽度比架桥肋部33的上下厚度稍微大。另外,凹部74的前端位于比嵌合部68稍微靠后方的位置。突片63以嵌合状态进入到凹部74。

接着,说明将前置部件60组装到壳体10的作业。

在组装前置部件60之前,首先端子零件50插入到腔22,而被矛状部28一次防止脱落。

接着,前置部件60以将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在前置部件60处于正确的组装姿势的情况下,在组装的初期阶段,架桥肋部33进入到凹部74而避让,在组装的最后段階,突片63嵌合到接受槽23,并且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插入到不正确嵌合限制接受部67。在前置部件60的组装完成时,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配置成贯通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而向前壁部61的前方突出,并且腔塔18、19、21与塔体接受部64、65、66嵌合(参照图1)、且架桥肋部33配置成将凹部74的整个内部填埋(参照图2)。

另外,当前置部件60正确地组装到壳体10时,端子零件50以能与嵌合部68的止动面71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端子零件50的前端部以能支承于检测片72的上表面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此外,通过检测片72的顶端部进入到矛状部28的挠曲空间35,从而限制矛状部28的挠曲动作,端子零件50成为被二次防止脱落的状态。

假设在端子零件50没有正确地插入到腔22,而停留在半插入状态时,因为矛状部28成为被连接部51按压而挠曲变形的状态,所以在前置部件60的组装过程中检测片72与矛状部28干渉。由此,能检测出端子零件50处于半插入状态。

然后,壳体10与未予图示的对方连接器嵌合。在该嵌合时,未予图示的对方端子零件的突片通过被区划于腔塔18、19、21和嵌合部68之间的开口部分而插入到端子零件50的连接部51。

另一方面,在前置部件60不处于正确的组装姿势、例如处于上下反转的不正确姿势的情况下,伴随突片63的顶端进入到嵌合筒部12的内侧而与架桥肋部33的顶端抵接,从而限制前置部件60的组装。因此,作业人员能在较早的阶段知道前置部件60处于不正确姿势。另外,在突片63的顶端与架桥肋部33的顶端抵接时,检测片72在壳体主体11的前方分开地配置。因此,避免检测片72的顶端与壳体10干渉,能抑制检测片72的顶端划伤。

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由于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本腔塔19和第2腔塔21之间设有将它们连接的架桥肋部33,所以能阻止本腔塔19的刚性降低。其结果,在搬送壳体10单体时等,能防止本腔塔19损坏。尤其是,由于在隔着本腔塔19而位于第2腔塔21相反侧的位置相邻地配置有形成为独立地突出形态的不正确嵌合限制部32,所以通过用架桥肋部33将本腔塔19和第2腔塔21之间连接,来阻止本腔塔19的刚性降低的优点变得更大。另外,通过架桥肋部33还能防止第2腔塔21的刚性降低。

此外,由于架桥肋部33错开地配置于比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的上下方向中央向下方偏心的位置,所以当前置部件60以处于与正确姿势不同的不正确姿势被组装时,突片63的顶端与架桥肋部33的顶端抵接,从而限制前置部件60的组装。因此,利用突片63以及架桥肋部33,能在较早的阶段知道前置部件60处于不正确姿势,能提高有用性。

此外,由于检测片72的顶端配置于从突片63的顶端退缩的位置,所以即使前置部件60处于不正确姿势,突片63的顶端与架桥肋部33的顶端抵接,也能避免检测片72的顶端与壳体10侧的壁面等干渉。其结果,能防止检测片72的顶端损坏。

<其他实施例>

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1)架桥肋部也可以是一端与腔塔连结,另一端与相对于腔塔独立的部分连结的构成。例如、架桥肋部的另一端也可以与在宽度方向上与腔塔相对的壁面中的、嵌合筒部的内侧面连结。

(2)架桥肋部也可以配置于壳体主体的前表面的比上下方向中央向上方偏移的位置。

(3)前置部件以相对于壳体在临时卡止位置和正式卡止位置能移动的方式被组装,前置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在临时卡止位置中,检测片从矛状部的挠曲空间避让而容许端子零件向腔的插入,在正式卡止位置中,检测片进入到矛状部的挠曲空间而限制矛状部的挠曲动作。

(4)前置部件不具有检测片,并且只要以将矛状部的前方覆盖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8…第1腔塔

19…本腔塔(本发明的腔塔)

21…第2腔塔(本发明的其他腔塔)

22…腔

32…不正确嵌合限制部

33…架桥肋部

50…端子零件

60…前置部件

61…前壁部

63…突片

72…检测片

74…凹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