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45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尤指一种用于SATA规格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软性扁平电缆(FFC/Flexible Flat Cable)因具有电导线弯折的特性,乃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电子产品,且软性扁平电缆端边通常设有电连接器,用以便利其电性插接使用,达到电性弯折导接的目的。然而电子产品越来越重视外形的设计,传统的软性扁平电缆不仅需要传输信号,更需要通过与光学组件的结合,利用光学组件的光源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可以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发出光线,以增加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其包含连接器、电路板、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第一发光组件、壳体、数个信号线、光纤和透明外被。该连接器包含数个连接端子,用来连接于电子装置。该电路板包含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以及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该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电性连接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电性连接于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用来导通该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该第一发光组件连接于该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用来于接收电源信号时产生光线。该壳体包覆部分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该第一发光组件和该电路板,该壳体设有发光标示区,该发光标示区对应于该第一发光组件。数个该信号线电性连接于该连接器的数个该连接端子,用来传递该电子装置传送的资料信号。该光纤用来传递光线。该透明外被包覆数个该信号线和该光纤。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路板另包含一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第二发光组件和一发光组件保护套。该第二发光组件连接于该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用来于接收该电源信号时发射光线给该光纤。该发光组件保护套用来组接该光纤和该第二发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组件保护套是塑胶或金属材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组件保护套包含一第一定位孔和一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用来套接该第二发光组件,该第二定位孔用来套接该光纤。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导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发光组件与该壳体之间,用来导引该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导光组件是无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的透明导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线材保护套,卡合该壳体,其中该光纤、数个该信号线以及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穿过该线材保护套。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设置于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相反于该电路板的一端,用来接收该电源信号。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标示区是镂空区。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其包含连接器、电路板、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第一发光组件、壳体、数个信号线、光纤和透明外被。该连接器包含数个连接端子,用来连接于电子装置。该电路板包含数个端子焊接部、数个信号线焊接部、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以及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数个该端子焊接部电性连接数个该连接端子和数个该信号线焊接部,该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电性连接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电性连接于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用来导通该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该第一发光组件连接于该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用来于接收电源信号时产生光线。该壳体包覆部分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该第一发光组件和该电路板,该壳体设有发光标示区,该发光标示区对应于该第一发光组件。数个该信号线电性连接于该连接器的数个该连接端子,用来传递该电子装置传送的资料信号。该光纤用来传递光线。该透明外被包覆数个该信号线和该光纤。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路板另包含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第二发光组件和发光组件保护套。该第二发光组件连接于该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用来于接收该电源信号时发射光线给该光纤。该发光组件保护套用来组接该光纤和该第二发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组件保护套是塑胶或金属材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组件保护套包含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用来套接该第二发光组件,该第二定位孔用来套接该光纤。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导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发光组件与该壳体之间,用来导引该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导光组件是无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的透明导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线材保护套,卡合该壳体,其中该光纤、数个该信号线以及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穿过该线材保护套。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设置于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相反于该电路板的一端,用来接收该电源信号。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发光标示区是一镂空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不仅需要传输信号,更需要通过与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结合,使得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该壳体的发光标示区以突显该发光标示区的图案,同时让第二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通过光纤而使软性扁平电缆发亮。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在传输信号时,让使用者看到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发出炫目的光线,进而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电路板的放大图。

图3是将图1的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和第二发光组件连接于电路板,且将连接器、内模、信号线和接地线连接在一起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将图3的光纤、发光组件保护套、第二发光组件和电路板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将图4的线材保护套套入光纤、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信号线和接地线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结构图。

图6是将图5的导光组件组装于第一壳体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结构图。

图7是将图6的第二壳体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

图8是组装完成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结构图。

图9是图8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沿A-A’切线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沿B-B’切线的剖面图。

图12是图9沿C-C’切线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的分解图。

图14和图15分别是图13的电路板的相反两视角的放大图。

图16绘示将图13的光纤、发光组件保护套、第二发光组件和电路板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从第一视角观看的结构图。

图17绘示将图13的光纤、发光组件保护套、第二发光组件和电路板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从第二视角观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 的分解图。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包含连接器12、电路板14、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第一发光组件161、第二发光组件162、数个信号线202、接地线209、光纤206、透明外被208、线材保护套50、导光组件60、内模70和发光组件保护套22。透明外被208包覆数个信号线202、接地线209和光纤206。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通过连接器12连接于一电子装置(未图示)的输出入埠。壳体40包含第一壳体40a 和第二壳体40b,第一壳体40a和第二壳体40b可以组接在一起形成壳体40。第一壳体40a设有发光标示区41,较佳地,发光标示区41是一镂空区。发光标示区41可以是图案或文字等。当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正在通过信号线202或接地线209传送资料信号或是接地信号时,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都会发出光线。较佳地,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 162是发光二极体。第一发光组件161发出的光线会通过导光组件60,并从发光标示区41射出。第二发光组件162发出的光线会通过光纤206传递,使得光纤206发亮。使用者可以看到发亮发光标示区41和光纤206而具有炫目的视觉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图1的电路板14的放大图,图3是将图1的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和第二发光组件162连接于电路板14,且将连接器 12、内模70、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连接在一起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电路板14包含数个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141、数个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142和数个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143。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141和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142皆电性连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143。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电性连接于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143,用来导通该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第一发光组件161连接于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141,用来于接收该电源信号时产生光线。

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穿过内模70之后,会连接于连接器12的数个连接端子121。内模70不仅用来固定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也避免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与连接端子121连接的部分裸露在外。发光组件保护套 22用来组接光纤206和对应的第二发光组件162。发光组件保护套22是塑胶或金属材质。每一发光组件保护套22包含一第一定位孔221和一第二定位孔 222,第一定位孔221用来套接第二发光组件162,第二定位孔222用来套接光纤206。在本实施例,第一定位孔221的尺寸大于第二定位孔222的尺寸。第一定位孔221的尺寸符合第二发光组件162的尺寸,第二定位孔222的尺寸符合光纤206。

请参阅图4,图4是将图3的光纤206、发光组件保护套22、第二发光组件162和电路板14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光纤 206和第二发光组件162通过发光组件保护套22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二发光组件162发出的光线可由光纤206传递。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设置于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相反于电路板14的一端,用来接收电源信号。第二发光组件162连接于电路板14的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142。当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接收的电源信号经由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传送至电路板14时,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会因该电源信号触发而同时产生光线。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将图4的线材保护套50套入光纤206、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图6是将图5的导光组件60组装于第一壳体40a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请注意,为便于说明,图5和图6的视角相差180度(以垂直水平面方向为基准)。线材保护套50穿过光纤206、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之后,线材保护套50可用来固定并保护光纤206、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不直接裸露。导光组件60是无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透明导光组件,其材质可以为玻璃或塑胶,或是在玻璃或塑胶上涂抹各种颜色萤光粉的透明导光组件。导光组件60包含两导孔601和导光显示区602。接下来,将导光组件60的两导孔601对准第一壳体40a的凸柱401并插入,使得导光组件60组装于第一壳体40a的内侧,也就是朝向电路板14的一侧。此时导光组件60是对应于第一发光组件161的位置,且导光显示区602可以穿过镂空的发光标示区41以突出于第一壳体40a(如图10所示)。较佳地,导光显示区602的轮廓相符发光标示区41。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将图6的第二壳体40b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结构图。图8是组装完成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 的结构图。接下来,将第二壳体40b的两卡合柱402对准第一壳体40a的两锁孔403并插入其中,使得第一壳体40a和第二壳体40b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壳体40。此时壳体40包覆部分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内模70、发光组件保护套22、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电路板14。此外,线材保护套50也卡合于壳体40。

请一并参阅图9-12,图9是图8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俯视图,图 10是图9沿A-A’切线的剖面图,图11是图9沿B-B’切线的剖面图,图12 是图9沿C-C’切线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数个信号线202被金属屏蔽层207所环绕,因此可以避免邻近的其它信号线202的串扰。较佳地,接地线209接触金属屏蔽层207,因此使得接地线209和金属屏蔽层207同样都处于接地电压,因此有更稳定的屏蔽效果。光纤206、接地线209和金属屏蔽层207由透明外被208所包覆。如此一来,光纤206传递的光线就可以被看见。数个信号线202的连接于电路板14的数个连接端子121,用来传递电子装置传送的资料信号。接地线209则用来电子装置传送的接地电压。传送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用来导通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设置于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相反于电路板14的一端,用来于插入电子装置的输出入埠时,接收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接着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会将电源信号通过电路板14传送到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以发出光线。光纤 206用来传递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的光线。光纤206与信号线202呈平行排列。因为连接于电路板14的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是受到同一电子装置提供的电源信号所驱动,因此可以达到同步发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4亦可以设置一控制器(未图示),可以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以发出闪烁或是持续的光线,以增加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的显示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另外使用绝缘层包覆透明外被208以保护光纤206、接地线209和信号线202,使得绝缘层、光纤206、接地线209、信号线202 和透明外被208形成一软性扁平电缆,以保护光纤206、接地线209和信号线202。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 100的分解图。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0包含连接器12、电路板34、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第一发光组件161、第二发光组件162、数个信号线202、接地线209、光纤206、透明外被208、线材保护套50、导光组件60、内模70和发光组件保护套22。透明外被208 包覆数个信号线202、接地线209和光纤206。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0通过连接器12连接于一电子装置(未图示)的输出入埠。壳体40包含第一壳体 40a和第二壳体40b,第一壳体40a和第二壳体40b可以组接在一起形成壳体 40。第一壳体40a设有发光标示区41,较佳地,发光标示区41是一镂空区。发光标示区41可以是图案或文字等。当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0正在通过信号线202或接地线209传送资料信号或是接地信号时,第一发光组件161 和第二发光组件162都会发出光线。较佳地,第一发光组件161和第二发光组件162是发光二极体。第一发光组件161发出的光线会通过导光组件60,并从发光标示区41射出。第二发光组件162发出的光线会通过光纤206传递,使得光纤206发亮。使用者可以看到发亮发光标示区41和光纤206而具有炫目的视觉效果。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电路板34 的结构以及电路板34、连接器12、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的连接关系并不相同,其它具有与图1所示之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组件,其功能与结构都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15,图14和图15分别是图13的电路板34的相反两视角的放大图。电路板34包含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第一面31相反于第二面32。在第一面31上,电路板34包含数个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341、数个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342和数个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343。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341和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342皆电性连接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 343。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电性连接于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焊接部343,用来导通该电子装置的电源信号。第一发光组件161连接于第一发光组件焊接部341,用来于接收该电源信号时产生光线。在第二面32上,电路板34 包含数个端子焊接部344和数个信号线焊接部345。数个端子焊接部344一对一电性连接数个信号线焊接部345。

请参阅图16和图17,图16和图17绘示将图13的光纤206、发光组件保护套22、第二发光组件162和电路板34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0的结构图。图16和图17分别是从不同视角观看组装之后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100。数个端子焊接部344用来连接连接器12的连接端子121。数个信号线焊接部345包括用来连接信号线202的信号线焊接部345a及用来连接接地线209的信号线焊接部345b。也就是说,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2的连接端子121是直接连接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端子121、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分别与电路板34的端子焊接部344、信号线焊接部345a和345b接触后,再由端子焊接部344与信号线焊接部345a 和345b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实现连接端子121、信号线202和接地线209之间的信号传输。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设置于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 相反于电路板34的一端,用来接收电源信号。第二发光组件162连接于电路板34的第二发光组件焊接部342。当发光组件外部电源连接器204接收的电源信号经由发光组件外部电源线205传送至电路板34时,第一发光组件161 和第二发光组件162会因该电源信号触发而同时产生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不仅需要传输信号,更需要通过与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结合,使得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该壳体的发光标示区以突显该发光标示区的图案,同时让第二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通过光纤而使软性扁平电缆发亮。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在传输信号时,让使用者看到软性发光扁平电缆结构发出炫目的光线,进而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