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642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插簧。



背景技术:

插簧为家电连接器电源传输的快速插拔连接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电镀、运输、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用户在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压着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插簧,增强了插簧的机械强度,改善产品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簧,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过渡设置的线皮包脚、线芯包脚、插接部、料带连接部,线皮包脚内设有第一暗筋;线皮包脚设有压着导线线皮,线芯包脚处设有压着导线线芯;插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垂直于本体,在本体底部设有第二弯折板,在插接部的端部设有对称的插管,插接部在插管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卡接凸起,料带连接部内设有第二暗筋。

进一步的,所述压着导线线芯上设有外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板由本体在第一凹槽处的板材弯折而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前端设有锥形,取自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弯折板也设有与之匹配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板上设有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板上还设有第二卡接凸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插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线皮包脚上加了加强筋,增强了该部位的机械强度,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K向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1中A-A向的局部视图,

其中:

1-线皮包脚,101-压着导线线皮,102-第一暗筋,2-线芯包脚,201-压着导线线芯,202-外筋,3-插接部,301-第一凹槽,302-第一弯折板,303-凸台,304-第二弯折板,305-第一卡接凸起,306-插管,307-第二卡接凸起,4-料带连接部,401-第二暗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插簧,增强了插簧的机械强度,改善产品变形问题。

请参见图1-图4。

一种插簧,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过渡设置的线皮包脚1、线芯包脚2、插接部3、料带连接部4,线皮包脚1内设有第一暗筋102,增加强度;线皮包脚1设有压着导线线皮101,线芯包脚处设有压着导线线芯201;插接部3上设有第一凹槽301,第一凹槽301内设有第一弯折板302,第一弯折板302垂直于本体,在本体底部设有第二弯折板304,在插接部3的端部设有对称的插管306,插接部3在插管306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卡接凸起305,料带连接部4内设有第二暗筋401,增加料带连接部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着导线线芯201上设有外筋202,进一步增加强度。

为了节省加工材料及方便加工,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板302由本体在第一凹槽301处的板材弯折而来,所述第一凹槽301前端设有锥形,取自第一凹槽301内的第一弯折板302也设有与之匹配的锥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板302上设有凸台30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板302上还设有第二卡接凸起307,用于实现稳定的单向卡接。

相比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在线皮包脚1上加了加强筋,增强了该部位的机械强度,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变形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