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4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庭、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电子卡连接器作为媒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

现有技术中的卡连接器结构形态多样,其中一类卡连接器包括卡连接器和卡托,所述卡托适于容纳在所述卡连接器的收容腔内。所述卡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盖设在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共同界定形成所述收容腔。存储卡放置在所述卡托后插入所述收容腔实现装配。通过卡托与卡连接器的固持实现电子卡的位置稳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卡连接器轻薄化设计,需要保证卡托的强度,所以一般卡托内都存在有金属部件。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卡托会随使用者装卡的过程而拔出脱离卡连接器,由于环境、使用者的摩擦等因素,卡托本身及卡托内金属部件会带有静电,电子卡同样也有可能带有静电。当使用者把带有静电的卡托插入卡连接器后,附着在卡托及卡上无法导出的静电会影响电子卡与端子的信号传输,从而影响卡连接器的使用效果。

有鉴于此,有必要将现有的卡连接器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能够有效去除卡托上的静电。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盖设于所述端子模组外围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顶板、由顶板两侧分别向下折弯形成的侧板、由顶板一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端板、及分别沿侧板和/或端板进一步折弯延伸形成的固定脚,所述顶板、侧板及端板共同形成插接空间并形成插入口,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的卡托,所述卡托包括本体部及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本体部内的金属部件,所述金属外壳的顶板上形成有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包括凸伸入插接空间内的抵接部,所述金属部件形成有露出于插接空间内的接触区域,所述抵接部弹性抵接于所述接触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臂呈悬臂梁状,所述抵接部自接触臂自由端向插接空间内折弯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托的本体部相对抵接部所在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部,所述金属部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容纳部露出并形成所述接触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部沿卡托的插拔方向延伸,所述容纳部于插拔方向贯穿本体部远离插入口一端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包括沿卡托插入方向延伸且左右间隔排列的左侧壁、右侧壁、位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间的中间壁、连接所述左侧壁和中间壁一端的左端壁及连接所述右侧壁和中间壁一端的右端壁,所述左侧壁、中间壁、左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左收容部,所述右侧壁、中间壁、右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右收容部,于卡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抵接部与中间壁所在位置上下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部件包括对应埋设于中间壁内的长条形中间板,所述接触区域由中间板的一部分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卡托插拔方向上,所述接触臂位于靠近端板所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臂由顶板撕破形成,所述接触臂呈多段阶梯状向插接空间内折弯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部件包括对应埋设于左侧壁内的左侧板,对应埋设于右侧壁内的右侧板,对应埋设于左端壁内的左端板及对应埋设于内右端壁内的右端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左端板及右端板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第三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第三端子模组均包括若干个端子1及与所述端子一体固持的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第三端子模组之间呈豆腐块形式而彼此独立,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均适用于与一4FF Nano SIM卡对接。所述第三端子模组适用于与一Micro SD卡对接。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于卡托插拔方向前后排列。所述第三端子模组于卡托插拔方向上位于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金属外壳上形成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对应与卡托内的金属部件导接。实现将卡托上的静电通过金属外壳导出。进而防止卡托上的静电对电子卡与端子之间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或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去除卡托后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卡托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卡托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1及盖设在端子模组1外围的金属外壳2。所述金属外壳2形成有插接空间200并形成插入口2001。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可承载至少一电子卡(未图示)后插入所述金属外壳2的插接空间200内的卡托3。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端子模组1包括第一端子模组11、第二端子模组12及第三端子模组13。各端子模组11、12、13均包括若干个端子101及与所述端子101一体固持的绝缘本体102。各端子模组11、12、13呈豆腐块形式而彼此独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1和第二端子模组12均适用于与一4FF Nano SIM卡(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对接。所述第三端子模组13适用于与一Micro SD卡(Trans-flash Card)对接。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1和第二端子模组12于卡托3的插入方向前后排列。所述第三端子模组13于卡托3的插拔方向上位于第一端子模组11和第二端子模组12的一侧。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金属外壳2罩设于端子模组1外围。所述金属外壳2由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包括平板状顶板21、由顶板21两侧分别向下折弯形成的侧板22、由顶板21一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端板23、及分别沿侧板22和端板23进一步折弯延伸形成的固定脚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外壳2还包括有水平折弯的扣持片25。所述扣持片25与顶板21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扣持片25可沿侧板22折弯形成,亦可由顶板21向下撕破并水平折弯形成。

所述金属外壳2两侧位置各设有一弹性扣臂20。所述弹性扣臂20呈固定梁状,各弹性扣臂20的两端与金属外壳2连接固定,弹性扣臂20的中间部分向插接空间200内凸伸折弯并形成卡扣部201。所述卡扣部201能够以弹性扣臂20的两端为支点于金属外壳2的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所述卡扣部201用于与对应卡托3的配合结构弹性卡扣固持。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外壳2于后端(即远离插入口2001的一端)位置一体固定有开关端子40和退卡机构50。所述退卡机构50包括有退卡件501和推杆502。所述开关端子40包括有弹性端子401和固定端子402。所述固定端子402由金属外壳2的顶板21向插接空间200内撕破折弯形成。所述弹性端子401的自由端凸伸至插接空间200内,弹性端子401的自由端端缘处一体固定有一供卡托3抵压接触的塑胶块4010。所述退卡件501和弹性端子401由一绝缘块60一体固定并组装至金属外壳2。所述推杆502组装至金属外壳2的一侧。所述退卡件501可由推杆502一端抵压驱动而枢转实现退卡动作。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金属外壳2的顶板21向下撕破形成接触臂211,所述接触臂211呈悬臂梁状结构,接触壁211的自由端向插接空间200内折弯形成有抵接部2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触臂211呈多段阶梯状向插接空间200内折弯形成。所述接触壁211用于与卡托3上的配合结构抵接接触。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卡托3包括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部30及埋设在所述本体部30内的金属部件32。所述本体部30包括沿插卡方向延伸且左右间隔排列的左侧壁301、右侧壁302、位于所述左侧壁301和右侧壁302中间的中间壁303、连接所述左侧壁301和中间壁303一端的左前壁304、连接所述右侧壁302和中间壁303一端的右前壁305、连接所述左侧壁301和中间壁303另一端的左端壁306及连接所述右侧壁302和中间壁303另一端的右端壁307。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301、中间壁303、左前壁304及左端壁306共同围设形成左收容部3010,所述右侧壁302、中间壁303、右前壁305及右端壁307共同围设形成右收容部3011。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左前壁304及右前壁305外侧缘呈阶梯状设置,所述左端壁306及右端壁307大致齐平设置并可装设供使用者抓取的操作部(未图示)。所述左侧壁301及中间壁303中间位置垂直连接有横向壁308,所述横向壁308与左前壁304及左端壁306平行设置并将左收容部3010分割形成沿插拔方向排列的前收容部3012及后收容部3013,所述左侧壁301、右侧壁302及中间壁303底侧分别向左收容部3010及右收容部3011内水平延伸形成用于支撑电子卡(未图示)的支撑部309。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所述卡托3的中间壁303上于卡托3的插拔方向上形成容纳部3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纳部310为由卡托3的中间壁303顶面(即远离电路板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的长条状凹槽结构。所述容纳部310由中间壁303远离操作部的一端向操作部所在端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310于卡托3的插拔方向贯穿中间壁303远离操作部一端的端面。所述卡托3的左侧壁301及右侧壁302的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止位部311。所述止位部311位于靠近左前壁304或右前壁305的一端。所述止位部311用于与金属外壳2上的接触臂211的抵接部212配合限位以实现卡托3与金属外壳2的固定。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卡托3的金属部件32框体形状与卡托3的本体部30基本相同,包括沿卡托3的插入方向延伸且左右间隔排列的左侧板321、右侧板322、位于所述左侧板321和右侧板322中间的中间板323、连接所述左侧板321和中间板323一端的左前板324、连接所述右侧板322和中间板323一端的右前板325、连接所述左侧板321和中间板323另一端的左端板326及连接所述右侧板322和中间板323另一端的右端板327。所述金属部件32用于加强卡托3的整体强度。

所述左侧板321对应埋设于左侧壁301内,所述右侧板322对应埋设于右侧壁302内,所述中间板323对应埋设于中间壁303内,所述左前板324对应埋设于左前壁304内,所述右前板325对应埋设于右前壁305内,所述左端板326对应埋设于左端壁306内,所述右端板327对应埋设于右端壁307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板323部分露出于容纳部310内并形成接触区域3230。当空卡托3或载有电子卡的卡托3插入卡连接器的插接空间200后,金属外壳2上的接触臂211弹性抵接于卡托3上的金属部件32而实现导接。具体为接触臂211上的抵接部212伸入卡托3的容纳部310内并与金属部件32的接触区域3230抵触。实现将卡托3上的静电通过金属外壳3导出。进而防止卡托3上的静电对电子卡与端子101之间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或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纳部310设置在卡托3于垂直于插拔方向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容纳部310配合接触臂211的抵接部212同时可实现卡托插入后的导正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臂211亦可设计在靠近插入端2001的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