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4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绕线治具用于绕制空心线圈,为了自动化生产,绕线治具通常是安装在一个间歇性转动的转盘上,转盘每转动一次完成一道对应的加工工序。

但是,现有转盘的转动停止完全是依靠电机来实现的。为了达到转动精度,通常采用伺服电机。但是伺服电机成本比较高,而且,完全依靠伺服电机控制转盘的停止位置,其精度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定位稳定性高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绕线治具包括机架,机架上具有能周向转动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本机构设置在转盘下部处,包括连接座、定位轴、驱动件和缓冲结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连接座上,定位轴与连接座之间具有能使定位轴沿其轴向平移的导向结构,上述驱动件与定位轴相联且当驱动件动作能使定位轴伸出或者缩入连接座,上述缓冲结构位于定位轴与连接座之间。

转盘每转动一次,位于转盘上的空心线圈就得到对应的一道加工工序。

本机构就是用于控制转盘精确停止位置的。具体而言,初始状态时定位轴缩入连接座内,此时,定位轴不与转盘接触。

当转盘转动到位后,驱动件带动定位轴上移。上移后的定位轴与转盘接触(当然,转盘上具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轴嵌与定位孔实现对转盘的定位)。转盘受到定位轴的定位作用,保持位置不变,从而完成对应的加工工序。一旦该工序完成后,定位轴脱离转盘。依次旋转实现转盘的精确间歇性转动。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柱和连接板,上述导向柱固连在连接座内,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具有贯穿的通孔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在对应的导向柱上,上述的定位轴固连在连接板上。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定位轴位于连接板的中部。

在两根导向柱的作用下连接板能顺畅平移,由于定位轴是固连在连接板上部处的,最终使得定位轴也能顺畅平移。

当然,位于连接板中部处的定位轴还能使连接板受力均衡,避免连接板在受力过程中发生侧倾。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连接座上部呈平面状在连接座上具有凹入的缺口,上述定位轴位于缺口处。

缺口的设置不仅能使定位轴方便伸出连接座,而且装卸过程中定位轴还能由缺口处装卸,装卸比较方便。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导向筒和弹簧,上述导向筒固连在连接板上,上述弹簧套在导向柱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导向筒和连接座上。

导向筒进一步的提高了导向稳定性,同时它又对弹簧的一端定位。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导向筒与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上述驱动件、定位轴、导向结构和缓冲结构形成一定位单元,所述连接座呈长块状,上述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连座的两端处。

两个定位单元同步动作,转盘受到两根定位轴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其定位稳定性。当然,两根定位轴刚好对称的位于转盘的两侧处。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连接板外侧具有凸出的接触部,上述驱动件为气缸且气缸的活塞杆能顶压在接触部。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接触部处具有呈U形的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处固连有顶块且顶块能与上述气缸的活塞杆相接触。

顶块频繁的受到活塞杆顶压,因此,顶块可以单独采用强度比较高的材料。即使顶块损坏也能单独对其进行更换,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连接板内侧具有缓冲件,当连接板上移时上述的缓冲件能抵靠在连接座顶部处。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缓冲件为液压缓冲器。

在上述的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缓冲件为缓冲弹簧。

在缓冲件的作用下避免连接板与连接座刚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由于采用两根导向柱,因此,定位轴的移动稳定性高。

同时,两个定位轴分别定位在转盘的两侧处,进一步的提高了其定位稳定性。另外,本机构的大部分零件都是位于连接座内的,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绕线I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绕线I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I1、连接座;I1a、缺口;I2、定位轴;I3、驱动件;I4、导向柱;I5、连接板;I5a、接触部;I6、导向筒;I7、弹簧;I8、顶块;I9、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治具包括机架,机架上具有能周向转动的转盘。

本绕线治具中的转盘定位机构设置在转盘下部处,包括连接座I1、定位轴I2、驱动件I3和缓冲结构,上述驱动件I3固连在连接座I1上,定位轴I2与连接座I1之间具有能使定位轴I2沿其轴向平移的导向结构,上述驱动件I3与定位轴I2相联且当驱动件I3动作能使定位轴I2伸出或者缩入连接座I1,上述缓冲结构位于定位轴I2与连接座I1之间。

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柱I4和连接板I5,上述导向柱I4固连在连接座I1内,所述连接板I5的两端均具有贯穿的通孔且连接板I5的两端分别套在对应的导向柱I4上,上述的定位轴I2固连在连接板I5上。

所述的定位轴I2位于连接板I5的中部。

所述连接座I1上部呈平面状在连接座I1上具有凹入的缺口I1a,上述定位轴I2位于缺口I1a处。

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导向筒I6和弹簧I7,上述导向筒I6固连在连接板I5上,上述弹簧I7套在导向柱I4上且弹簧I7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导向筒I6和连接座I1上。

所述导向筒I6与连接板I5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驱动件I3、定位轴I2、导向结构和缓冲结构形成一定位单元,所述连接座I1呈长块状,上述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连座I1的两端处。

所述连接板I5外侧具有凸出的接触部I5a,上述驱动件I3为气缸且气缸的活塞杆能顶压在接触部I5a。

所述的接触部I5a处具有呈U形的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处固连有顶块18且顶块18能与上述气缸的活塞杆相接触。

所述连接板I5内侧具有缓冲件I9,当连接板I5上移时上述的缓冲件I9能抵靠在连接座I1顶部处。

所述的缓冲件I9为液压缓冲器。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缓冲件为缓冲弹簧也是可行的。

转盘每转动一次,位于转盘上的空心线圈就得到对应的一道加工工序。

本机构就是用于控制转盘精确停止位置的。具体而言,初始状态时定位轴缩入连接座内,此时,定位轴不与转盘接触。

当转盘转动到位后,驱动件带动定位轴上移。上移后的定位轴与转盘接触(当然,转盘上具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轴嵌与定位孔实现对转盘的定位)。转盘受到定位轴的定位作用,保持位置不变,从而完成对应的加工工序。一旦该工序完成后,定位轴脱离转盘。依次旋转实现转盘的精确间歇性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