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示工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75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示工装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工装板。



背景技术:

由于一些电子设备需要在出厂前将相关线缆进行连接,这就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连接线路的准确性,一般通过带有线路连接工装示意图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操作面板固定有固定的金属指示杆件,然而由于线缆在操作过程中金属指示杆件指示效果不佳,且指示杆固定设置容易对操作人员和线路产生伤害,且线路整理过程中相互缠绕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线路连接工作操作较为麻烦,面板上的指示杆件指示效果差且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指示工装板,包括用于标志线路连接关系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表面设有工装线夹及指示工装标志座,所述指示工装标示座包括指示底座,指示底座上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柔性指示片。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底座中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两侧具有用于插入柔性指示片的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线夹包括线夹底座所述线夹底座上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铰接有一对夹片,所述夹片夹片下端设有以铰接处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深入弧形槽内位夹片旋转角度的凸杆。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包括绕线底座及设置于绕线底座上与绕线底座铰接的立杆。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端头固定座,所述端头固定座包括固定底座及铰接于固定底座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槽状固定件,所述槽状固定件后侧端封闭且两侧端上部向中部延伸有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底座、端头固定座、线夹底座及绕线底座的底面设有吸盘或指示底座、端头固定座、线夹底座及绕线底座的底面设有磁块,所述面板为磁性面板且与磁块配合面相互吸引。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上下部设有导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对线路连接操作,且柔性指示片不会导致操作人员受伤或是对线路产生影响,且易于更换不同色彩的柔性指示片,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方便,此外面板上还设置有工装线夹、端头固定架、绕线杆等部件,能够满足线路的指示、固定、转折限位的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指示工装标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绕线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绕线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指示工装板,包括用于标志线路连接关系的面板10,所述面板上表面设有工装线夹110及指示工装标志座120,所述指示工装标示座120包括指示底座121,指示底座121上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柔性指示片122。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更换或防止柔性指示片,所述指示底座121中部设置有沉槽123,所述沉槽123两侧具有用于插入柔性指示片122的导槽124。工装标志座120用于指示线路的牵引方向,柔性指示片122不会影响线路的行走且可以设计为不同颜色以利于指示。

所述工装线夹110用于辅助限位线路,防止其发生线路松脱,所述的包括线夹底座111,所述线夹底座111上部铰接有支撑杆112,所述支撑杆112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架113,所述支撑架113上铰接有一对夹片114,所述夹片夹片下端设有以铰接处为圆心的弧形槽115,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深入弧形槽内位夹片旋转角度的凸杆116。线夹底座111与支撑杆112铰链连接结构能在不需要使用该工装线夹110时将支撑杆112的倒伏避免干涉。

为了方便实现线路在面板10上的转折,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绕线杆130,所述绕线杆130包括绕线底座131及设置于绕线底座上与绕线底座铰接的立杆132。立杆132与绕线底座131铰链连接结构能在不需要使用该绕线杆130时将立杆132的倒伏避免干涉。

所述面板10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线路端部的端头固定座140,所述端头固定座140包括固定底座141及铰接于固定底座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槽状固定件142,所述槽状固定件后侧端封闭且两侧端上部向中部延伸有凸缘143,以实现将线路的端部卡在槽状固定件142内。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指示底座121、端头固定座141、线夹底座111及绕线底座131的底面设有吸盘通过吸盘固定,指示底座、端头固定座、线夹底座及绕线底座的底面设有磁块,所述面板为磁性面板且与磁块配合面相互吸引磁性配合固定,以方便拆卸。

所述后侧上下部设有导轮150,面板下部还挂有置物袋160,能够方便存放工具,导轮150能够方便将面板挂置在传送带上进行竖向传输以利于流水线作业。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