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用镍拉网结构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28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正极用镍拉网结构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电池正负极结构选择极为重要,它影响着电池的功效的使用寿命。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正极没有使用镍拉网结构,使得电池储量较低,且不耐高温和腐蚀,从而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极用镍拉网结构的电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极用镍拉网结构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正极盖、负极盖、外壳、镍拉网和极柱,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层设置有外壳,且电池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镍拉网,所述电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盖和负极盖,所述极柱通过正极盖插设在电池本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正极盖与负极盖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正极盖的内部设置有极柱插入的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绝缘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极柱的长度小于电池本体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电池正极使用镍拉网结构,使得电池储量更高,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进一步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池本体;2、正极盖;3、负极盖;4、外壳;5、镍拉网;6、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正极用镍拉网结构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正极盖2、负极盖3、外壳4、镍拉网5和极柱6,电池本体1的外层设置有外壳4,且电池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镍拉网5,电池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盖2和负极盖3,极柱6通过正极盖2插设在电池本体1的内部。

为了便于电池本体1的两端封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极盖2与负极盖3外径相等。

为了便于极柱6通过正极盖2插入电池本体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极盖2的内部设置有极柱6插入的孔。

为了防止电池本体1表面漏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4的表面设置有绝缘材质的构件。

为了防止极柱6的一端接触负极盖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极柱6的长度小于电池本体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了防止电池本体1表面漏电,电池本体1的外层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的表面设置有绝缘材质的构件;电池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盖2和负极盖3,为了便于电池本体1的两端封闭,优选的,正极盖2与负极盖3外径相等,极柱6通过正极盖2插设在电池本体1的内部,优选的,正极盖2的内部设置有极柱6插入的孔;为了使电池储量更高,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镍拉网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