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及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231阅读:1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及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及具有这种栅线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不断的发展,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开发,其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效率。而电极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部分,其收集电池体内的光生载流子传输至电池外部。在制作太阳能组件时,采用焊带焊接在电池主栅线上传导电流,焊带焊接将电池片相互连接,通过封装层压等工序,完成组件制作。

太阳能电池正电极图形通过不同的网版图形匹配浆料,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到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如何设计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使得光学损失最小,从而提高受光面积,提高效率并降低了浆料的耗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中国申请号为201220601542.0,名称为“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布局结构”,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性能好、工作稳定可靠且生产成本低的太阳能电池

正面电极的布局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主栅线由若干测试节点、节点连接和主栅线线头构成,并限制了线宽。该专利试图通过一根或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栅线连接实心长条,在主栅区域的细栅间断或由一根平行的主栅线连接实心长条,而一旦栅线出现两个以上的断点,会影响多根副栅线电流收集,影响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及具有这种栅线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在主栅线中设置镂空区域,并通过增加细栅线来增加电流回路,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栅线、多个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副栅线以及连接导通相邻两根所述副栅线的防断细栅线,各个所述的主栅线与各个所述的副栅线分别相交以相互连接导通,所述的主栅线包括至少一段镂空区域,所述的镂空区域由两根垂直于所述副栅线的第一细栅线和两根平行于所述副栅线的第二细栅线围成,所述的镂空区域内还设置有至少一根与所述第一细栅线垂直的所述第二细栅线,同一个所述主栅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镂空区域通过第三细栅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主栅线还可由两根垂直于所述副栅线的所述第一细栅线组成,且同一个所述主栅线上的两根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根平行于所述副栅线的所述第二细栅线。通过在所述的主栅线中增加所述的第二细栅线来改善栅线断点问题,可以增加更多的电流回路,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细栅线与所述的副栅线平行且错开设置。所述的第二细栅线与所述副栅线不重合设置,可以增加更多的电流回路,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细栅线、所述第二细栅线和所述第三细栅线的宽度为0.02-0.2mm。

优选地,所述副栅线的宽度为0.015-0.05mm。

优选地,所述防断细栅线可沿与所述主栅线相平行的方向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所述防断细栅线的宽度为0.01-0.05mm。

更加优选地,多个所述主栅线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主栅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焊接点。所述的焊接点除了具有固定连接栅线与电池板的作用外,也具有一定的电流收集导通作用。所述的焊接点包括位于所述主栅线两端的端部焊接点以及位于所述主栅线中间的中部焊接点。所述的端部焊接点可以设置为半圆形,所述的中部焊接点可以设置为圆形,半圆形和圆形的形状设置对外观和焊接拉力有很好地改善和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外围还设置有叉状手柄,所述叉状手柄的叉状设计可以改善太阳能电池组件焊接,所述叉状手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的端部焊接点相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包括六个所述的主栅线,能够直接运用于现有的六主栅电池组件的焊带焊接中。

再优选地,所述焊接点的宽度与所述主栅线的宽度相匹配,所述主栅线的宽度为一根所述主栅线上两根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05-1.2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正面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通过在主栅线中设置镂空区域,并通过增加细栅线来增加电流回路,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部的放大图;

其中:主栅线-1,镂空区域-11,第一细栅线-12,第二细栅线-13,第三细栅线-14,副栅线-2,防断细栅线-3,端部焊接点-41,中部焊接点-42,叉形手柄-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2,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正面的栅线结构包括六个纵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并等间隔设置的主栅线1、多个垂直于主栅线1的副栅线2、连接导通相邻两根副栅线2的防断细栅线3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外围的叉状手柄5,各个主栅线1与各个副栅线2分别相交以相互连接导通,主栅线1包括多个镂空区域11,镂空区域11由两根垂直于副栅线2的第一细栅线12和两根平行于副栅线2的第二细栅线13围成,镂空区域11内还设置有四根与第一细栅线12垂直的第二细栅线13,即一个镂空区域内共具有六根第二细栅线13,同一个主栅线1上相邻的两个镂空区域11通过第三细栅线14连接。

第二细栅线13与副栅线2平行且错开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加更多的电流回路,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

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细栅线12、第二细栅线13和第三细栅线14的宽度为0.08mm。副栅线2的数量为100根,宽度为0.034mm。防断细栅线3可沿与主栅线1相平行的方向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本实施例优选防断细栅线3沿纵向间断设置,且宽度为0.034mm。

主栅线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焊接点。焊接点除了具有固定连接栅线与电池板的作用外,也具有一定的电流收集导通作用。焊接点包括位于主栅线1两端的端部焊接点41以及位于主栅线1中间的中部焊接点42。端部焊接点41可以设置为半圆形,以更好地和叉状手柄5的其中一端相结合,中部焊接点42可以设置为圆形,半圆形和圆形的形状设置对外观和焊接拉力有很好地改善和提高。叉状手柄5的叉状设计可以改善太阳能电池组件焊接。

主栅线1的宽度为一根主栅线1上两根第一细栅线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mm,半圆形的端部焊接点41和圆形的中部焊接点42的直径与主栅线1的宽度相等。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3-4,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正面的栅线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主栅线1由两根垂直于副栅线2的第一细栅线12组成,且主栅线1上的两根第一细栅线12之间还设置有多根平行于副栅线2的第二细栅线13。本实施例的第一细栅线12的宽度为0.01mm。副栅线2的数量为130根,宽度为0.034mm。

上述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包括六个主栅线1,能够直接运用于现有的六主栅电池组件的焊带焊接中。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通过在主栅线中设置镂空区域,并通过增加细栅线来增加电流回路,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流收集,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