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532发布日期:2019-01-08 21: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式电子装置、照明设备甚至遥控玩具的普及,电池的使用也随处可见,并且在各式需要使用电池的产品功能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电池的耗电量也随之上升,因此,电池的电容量以及可快速进行充电的电池成为相关厂商所开发的重点。

已知的电池主要由正极结构、负极结构、设置于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之间的隔离膜以及填充于正、负极结构与隔离膜之间的电解液所组成。然而已知的正、负极结构的材料多数以铜与铝为主,而以铜与铝材料为主的正、负极结构容易与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电池的正、负极结构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容易在电池充放电时,造成电池内部的温度升高而影响到电池的电容量以及充放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可增加正、负极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电池内部的升温情形,且具有电容较大并且可快速充电的优点。

该电池包含一正极结构、一负极结构以及一隔离膜,该正极结构包含一第一基部以及一第一镀膜层,该第一基部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该第一镀膜层覆盖于第一基部表面,该负极结构包含一第二基部以及一第二镀膜层,该第二基部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该第二镀膜层覆盖于该第二基部表面,该隔离膜设置于该正极结构与该负极结构之间,该隔离膜包含一第三基部以及一第三镀膜层,该第三基部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该第三镀膜层覆盖于该第三基部表面。

较佳地,所述第一镀膜层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而成,所述第二镀膜层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而成,所述第三镀膜层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而成。

较佳地,该第一镀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将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该第一基部表面。

较佳地,该第二镀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将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该第二基部表面。

较佳地,该第三镀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将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该第二基部表面。

较佳地,该电池还包含一电解液,该电解液填充于该正极结构与该隔离膜之间,以及该负极结构与该隔离膜之间。

较佳地,该第一、第二及第三镀膜层的全部或至少其中之一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可增加该电池的正、负极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内部温度升高的情形,且具有增大该电池电容并能快速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 20-正极结构;

22-第一基部; 24-第一镀膜层;

30-负极结构; 32-第二基部;

34-第二镀膜层; 40-隔离膜;

42-第三基部; 44-第三镀膜层;

50-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第1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10包含一正极结构20、一负极结构30、一隔离膜40以及一电解液50。

正极结构20包含一第一基部22以及一第一镀膜层24,第一基部22 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第一镀膜层24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而成,并覆盖于第一基部22 的表面,较佳地,第一镀膜层24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

更进一步来说,第一镀膜层24的制备方法是将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 10nm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第一基部22表面。

负极结构30包含一第二基部32以及一第二镀膜层34,第二基部32 之材质与第一基部22相同,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第二镀膜层34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而成,并覆盖于第二基部32的表面,较佳地,第二镀膜层34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

更进一步来说,第二镀膜层34的制备方法是将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 10nm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第二基部32表面。

隔离膜40设置于正极结构20以及负极结构30之间,隔离膜40包含一第三基部42以及一第三镀膜层44,第三基部42的材质与第一、第二基部22、32相同,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第三镀膜层44由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而成,并覆盖于第三基部42的表面,较佳地,第三镀膜层44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

更进一步来说,第三镀膜层44的制备方法是将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 10nm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与铜、铝、镍、镍钴锰酸锂、碳硅及氧化亚硅等材料混合冶炼并压制成型,再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第三基部42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在制备第一、第二及第三镀膜层 24、34、44时,第一、第二及第三镀膜层24、34、44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均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而在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也可只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镀膜层24、34、44其中之一的石墨颗粒或碳颗粒的粒径小于纳米等级的10nm。

电解液50填充于正极结构20及隔离膜40之间,以及负极结构30与隔离膜40之间。

因此,可增加电池10的正、负极结构20、30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 10内部温度升高的情形,且具有增大电池10电容并能快速对电池10进行充电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