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859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指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型断路器产品灭弧室后侧一般设置有与外壳相连同为塑料材料的档板,当分断较大电流时,塑料档板熔化使排气孔堵塞,造成灭弧室内电弧和热量无法排出,电弧在灭弧室内重燃或炸裂现象;有一部分产品灭弧室后侧不设置档板,电弧直接从灭弧室内喷出后又重新串联在一起,在灭弧室后侧重燃,造成产品燃弧时间长,使产品分断失败。灭弧罩及档板后侧不设置分弧档板,使灭弧室在压力的作用下后移,使灭弧室位置发生变动,使产品重新分断电流时电弧无法进入灭弧室;部分产品灭弧室后侧区域只在产品底部设置一处排气口,因上侧无排气口,电弧和气体向下侧排气口集中,造成灭弧室上下灭弧不均匀,使下侧烧损严重,而上侧烧损不严重现象,或者出现在灭弧室及档板后侧出现电弧重击穿及重燃现象造分断失败。并且电弧或气体进入灭弧室及后侧区域因排气口只有一处或其它原因造成气体无法排出,使产品瞬间压强增大,造成产品炸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弧凸台有利于定位灭弧室,使灭弧室不会位移变形;缓冲区域分别相对应设置有排气口,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了气体压强和排气效率,提高产品分断能力新型的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包括有壳体和灭弧室,所述灭弧室一侧为引弧口,另一侧为出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灭弧室的出弧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正对出弧口设置,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跑弧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使灭弧室中经过的电弧进入跑弧道,所述壳体上位于跑弧道的中部设置有分弧凸台,该分弧凸台的顶端与挡板的中部抵触或贴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利用挡板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对电弧进行分割和灭弧,另外通过设置分弧凸台,这样当灭弧室受到较大力时,力直接作用在分弧凸台上,使灭弧室不易位移,避免了灭弧室后侧瞬间压强过大而造成产品炸裂,分弧凸台将一条较大较长的带电气体或电弧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从而降低了带电气体或电弧重燃的可能性,降低了电弧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两排通孔,两排通孔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分断大电流时,电弧进入灭弧室并从灭弧室后侧档板排出,档板为耐高温产气材料,档板设置有孔,孔与孔之间错位并且有一定距离,电弧或气体通过档板时产生气体,有利于电弧温度降低和熄灭,档板为耐高温材料,因此不会熔化堵塞孔,孔与孔之间有一定距离有分割电弧和气体,减少电弧能量,降低了重燃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跑弧道被分弧凸台隔开设置,位于分弧凸台上侧的跑弧道为第二缓冲室,第二缓冲室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口和第三缓冲室,第三缓冲室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口,位于分弧凸台下侧的跑弧道为第一缓冲室,第一缓冲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口;所述断路器的接线板上设置有孔,该孔与第二排气口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缓冲室和第二缓冲室分设置有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带电高温气体可分别从第一与第二排气口排出,可迅速降低灭弧室及缓冲室内的压强和带电离子的浓度及温度,也使第一和第二缓冲室压强基本相等,有利电弧均匀从灭弧室上、下侧排出;接线板上设置有孔,接线板孔设置在第二排气口附近,气体可通过接线板上的孔排出,与第二缓冲室相连通设置有第三缓冲室和第三排气口,多余气体可通过第三排气口排出,当第二缓冲室压强过大时,可迅速进入第三缓冲室缓冲并从第三排气口排出,减少了产品内的压强,减少了炸裂风险。正常使用时,外界气体可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排气口进入产品内部,与产品内的高温零件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或热对流,从而降低了产品内部温度,有降低温升温和产品功耗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反映壳体中的底座与灭弧室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反映壳体中的上盖与灭弧室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接线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挡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分弧装置,包括有壳体1和灭弧室2,所述灭弧室2一侧为引弧口21,另一侧为出弧口22,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灭弧室2在断路器中是非常常规的技术,我们就不详细说明了,另外壳体1通常包括底座和上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且位于灭弧室2的出弧口22处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一侧正对出弧口22设置,挡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跑弧道11,所述挡板3上设置有通孔31,该通孔31可使灭弧室2中经过的电弧进入跑弧道11,所述壳体1上位于跑弧道11的中部设置有分弧凸台12,该分弧凸台12的顶端与挡板3的中部抵触或贴近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利用挡板3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对电弧进行分割和灭弧,另外通过设置分弧凸台12,这样当灭弧室2受到较大力时,力直接作用在分弧凸台12上,使灭弧室2不易位移,避免了灭弧室2后侧瞬间压强过大而造成产品炸裂,分弧凸台12将一条较大较长的带电气体或电弧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从而降低了带电气体或电弧重燃的可能性,降低了电弧的能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上设置有两排通孔31,两排通孔31错位设置,实际上也可以是通孔31不是错位设置,这样效果略差,采用上述方案,当分断大电流时,电弧进入灭弧室2并从灭弧室2后侧档板3排出,档板3为耐高温产气材料,档板3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与通孔31之间错位并且有一定距离,电弧或气体通过档板3时产生气体,有利于电弧温度降低和熄灭,档板3为耐高温材料,因此不会熔化堵塞孔,通孔31与通孔31之间有一定距离有分割电弧和气体,减少电弧能量,降低了重燃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跑弧道11被分弧凸台12隔开设置,位于分弧凸台12上侧的跑弧道为第二缓冲室112,第二缓冲室112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口1121和第三缓冲室113,第三缓冲室113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口1131,位于分弧凸台12下侧的跑弧道为第一缓冲室111,第一缓冲室1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111;所述断路器的接线板4上设置有孔41,该孔41与第二排气口1121对应设置;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缓冲室111和第二缓冲室112分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111与第二排气口1121,带电高温气体可分别从第一与第二排气口1111、1121排出,可迅速降低灭弧室2及缓冲室内的压强和带电离子的浓度及温度,也使第一和第二缓冲室111、112压强基本相等,有利电弧均匀从灭弧室2上、下侧排出;接线板4上设置有孔41,接线板孔41设置在第二排气口1121附近,气体可通过接线板2上的孔41排出,与第二缓冲室112相连通设置有第三缓冲室113和第三排气口1131,多余气体可通过第三排气口1131排出,当第二缓冲室112压强过大时,可迅速进入第三缓冲室113缓冲并从第三排气口1131排出,减少了产品内的压强,减少了炸裂风险。正常使用时,外界气体可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排气口1111、1121、1131进入产品内部,与产品内的高温零件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或热对流,从而降低了产品内部温度,有降低温升温和产品功耗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