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705发布日期:2018-07-27 22:3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弹片式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一般包括用于与绝缘本体连接固定的基部、自基部的一端一体延伸形成的焊接部,以及自基部的另一端一体折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接触部与基部连接处形成U型连接部。当连接器的接触部与对应的另一连接器对接接触时,仅靠U型连接部的弹性变形提供正向力以保证两个连接器对接的可靠性,因而导致其提供的正向力有限,且应力集中在U型连接部处,从而导致导电端子容易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永久变形,无法持续提供正向力,影响导电端子的接触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由于应力集中导致其导电端子容易发生永久变形,从而造成导电端子重复插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接部,以及自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的弹性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臂包括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弹性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臂连接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接触部以及用于当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连接器接触时抵接所述基部以提供正向力的支撑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折弯部以及自所述折弯部横向延伸而成的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的形状为半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臂还包括第一斜向部以及第二斜向部,所述第一斜向部自所述第一弹性臂外端背向所述基部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斜向部与所述第二斜向部之间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二斜向部自所述接触部外端朝向所述基部倾斜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斜向部外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臂在所述弹性接触臂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的表面电镀有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冲压成型件。

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包括有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包括有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且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接触部以及支撑部,当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连接器接触时,不仅第一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正向力,而且支撑部抵于所述基部上同样能够提供正向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由于应力集中在第一弹性臂上而导致其导电端子容易发生永久变形、从而影响导电端子的接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更大的正向力,大大增加连接器的重复插拔的可靠性以及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基部;20-焊接部;30-弹性接触臂;31-第一弹性臂;311-折弯部;312-延伸部;32-第二弹性臂;321-接触部;322-第一斜向部;323-第二斜向部;33-支撑部;40-连接器;100-绝缘本体;200-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端子进行说明。所述导电端子200,包括基部10、自所述基部10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0,以及自所述基部10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的弹性接触臂30;所述弹性接触臂30包括有与所述基部1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弹性臂31、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臂31连接的第二弹性臂32,所述第二弹性臂32上设置有接触部321以及用于当所述接触部321与对应的连接器40接触时抵接所述基部10以提供正向力的支撑部33。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端子包括有弹性接触臂30,弹性接触臂30包括有第一弹性臂31以及第二弹性臂32,且第二弹性臂32上设置有接触部321以及支撑部33,当所述接触部321与对应的连接器40接触时,不仅第一弹性臂31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正向力,而且支撑部33抵于所述基部10上同样能够提供正向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由于应力集中在第一弹性臂上而导致其导电端子容易发生永久变形、从而影响导电端子的接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更大的正向力,大大增加连接器的重复插拔的可靠性以及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弹性臂31包括折弯部311以及自所述折弯部311横向延伸而成的延伸部312,所述折弯部311的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延伸部312与所述基部10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弹性臂32还包括第一斜向部322以及第二斜向部323,所述第一斜向部322自所述第一弹性臂31外端背向所述基部10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斜向部322与所述第二斜向部323之间形成所述接触部321,所述第二斜向部323自所述接触部321外端朝向所述基部10倾斜延伸形成。当所述支撑部33抵于所述基部10上时,第二弹性臂32在接触部321受到继续向下的压力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支撑部33能够抵于基部10上且在基部10上滑动,从而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更大的正向力,满足市场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3与所述第二斜向部323外端连接,所述支撑部33自所述第二斜向部323外端朝向所述折弯部311延伸形成。当所述接触部321与对应的连接器40接触时,所述接触部321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在第一弹性臂31的弹性形变下,所述弹性接触臂30会向下运动,且第一弹性臂31提供了一个向上的正向力;当弹性接触臂30继续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所述弹性接触臂30继续向下运动;当所述支撑部33抵于所述基部10上时,所述基部10能够同时给导电端子提供一个向上的正向力,从而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更大的正向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连接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弹性臂32的形状为U形。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部10在所述基部1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臂30在所述弹性接触臂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得支撑部33能够在弹性接触臂3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与基部10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321的表面电镀有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200为一体冲压成型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时的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如图2、图3所示,当导电端子200与对应的连接器40对接时,所述接触部321与对应的连接器40接触,此时所述接触部321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第一弹性臂31会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性臂31的弹性形变下,所述弹性接触臂30会向下运动,同时第一弹性臂31会给导电端子提供一个向上的正向力;

接着,如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当弹性接触臂30继续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所述弹性接触臂30继续向下运动,当所述支撑部33抵于所述基部10上时,所述第二弹性臂32在弹性接触臂30受到继续向下的压力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支撑部33能够保持与基部10接触且在基部10上水平滑动,所述基部10给导电端子提供一个持续向上的正向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更大的正向力,满足市场需求。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00以及设置于绝缘本体100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00;所述导电端子200的具体结构为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00设置有两排,每排导电端子200均包括多个导电端子200,所述导电端子200通过治具铆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100上,所述绝缘本体100的材质为塑胶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