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996发布日期:2018-06-30 06:2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动汽车以绿色环保为出行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关注,其中,电池模块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约占整个电动汽车成本的一半左右,电池模组是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并加固定装置后能够提供电能的组件,电芯主要分为圆柱电芯,方壳电芯和软包电芯。软包电芯内阻较低、充放电特性优异、封装采用材质较轻、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久。随着市场发展,由于软包电池具备安全性能好、重量轻、电池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内阻小、设计灵活等多重优势,其已占据50%的乘用车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如专利号为CN201710696756.8(申请公布号为CN1073020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软包电池模块以及电动汽车》,该软包电池模块包括有导电排、至少两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软包电芯;导电排与软包电芯的极耳连接;至少两个电池模组通过导电排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行串联或并联,方便电池模组的拆卸,但是,软包电池较薄,使用时容易出现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其内部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散热效果不好而产生散热困难的问题,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软包电池模组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安全可靠的软包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由至少两个软包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和与软包电池电连接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软包电池之间设置有导热片,所述电池组的两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软包电池平行设置,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冷却板上还开设有与对应水流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板包括有两个对接并连为一体的固定板,所述水流通道包括有两个对接并连为一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固定板的内侧壁上。这样,方便对水流通道的加工,同时,水流通道设置于固定板上,方便软包电池的电连接。

凹槽的形状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呈U形,所述冷却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为所述水流通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这样,水沿水流通道流动能带走固定板上的大量热量,增加了对电池组的冷却,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位于同一侧,能够减小整个软包电池模组的体积,增大其空间的利用率。

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可以为多种形状,优选地,所述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为了使两固定板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搅拌摩擦焊固定连接为一体。这样,能够使水流通道的外周壁连接处的焊缝更加均匀,密封性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软包电池的散热能力,优选地,所述冷却板和软包电池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导热片。这样,能够更好地将电池组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板上,从而实现对电池组的冷却,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的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内。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另一方面,方便实现电池组的电连接,防止对软包电池的极耳造成损坏,同时方便对电池组的搬运移动。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电池组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上盖板的两侧具有沿所述冷却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部,所述侧板的顶部上开设有与对应凸部相适配的定位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冷却板、侧板以及凸部上对应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为了方便管路的连接,实现对水流通道的供水以及排水,优选地,所述下盖板在进水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水孔,在出水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软包电池模组在电池组的两侧设置冷却板,冷却板内设置水流通道,通过水在水流通道内的流动,实现了对软包电池的冷却,避免软包电池出现过热问题,可靠性高,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通过侧板和上下盖板的设置,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更加方便软包电池模组的搬运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固定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模组的冷却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由至少两个软包电池11组成的电池组1以及用以与软包电池11电连接的连接组件(未标出),软包电池11上设置有极耳(未标出),相邻两个软包电池11之间设置有导热片12,电池组1的两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冷却板13,冷却板13与软包电池11平行设置,冷却板13和软包电池11之间设置有导热片12,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板13上开设有水流通道131,冷却板13上还开设有与对应水流通道131相连通的进水口132和出水口133,其中,导热片12为导热硅胶片,这样,一方面增加导热性,另一方面,实现了导热片12与冷却板13和/或软包电池11的紧密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板13包括有两个对接并连为一体的固定板130,水流通道131包括有两个对接并连为一体的凹槽131a,凹槽131a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固定板130的内侧壁上,具体地,凹槽131a的形状呈U形,冷却板13的进水口132和出水口133分别为水流通道131的进水端131b和出水端131c,水流通道131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30为铝板。

为了使两固定板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130通过搅拌摩擦焊固定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电池组1的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盖板2和下盖板3,连接组件设置于上盖板2内,该连接组件为与软包电池11上的极耳电连接的极柱或集流板。

为了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本实施例的电池组1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侧板4,上盖板2的两侧具有沿冷却板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部21,侧板4的顶部上开设有与对应凸部21相适配的定位槽41,冷却板13的两个边角、定位槽41以及凸部21上对应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5;冷却板13的四周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一穿孔134,对应地,上盖板2、下盖板3和侧板4上在对应第一穿孔134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穿孔6,从而实现对电池组1的固定,其中,连接件为螺栓或螺钉。

为了方便管路的连接,实现对水流通道的供水以及排水,本实施例的下盖板3在进水口132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水孔31,在出水口133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