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741发布日期:2018-08-04 17:3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军用电子产品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

目前用于主机和充电座之间电源或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有绝缘座以及若干一体固定于该绝缘座中的端子,该端子为车制件,其工序较为繁琐,且浪费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由于该端子为车制件,以致该端子不具备弹性力量,而只能通过插接方式固定于PSB板中后再焊接导通,其装配不够方便,效率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以及若干一体固定于该绝缘座中的端子,所述端子通过冲压拉伸成型,该端子包括有固定于绝缘座中的导接块以及与该导接块一体连接并用于与PCB板抵压接触的弹片式触臂,该导接块端面凸显于绝缘座的端面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接块呈圆饼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还包括有主体板以及一体冲压成型于该主体板上的所述的导接块,所述弹片式触臂沿主体板端部向下弯折形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式触臂端部还弯折成型有隆起接触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隆起接触部上成型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式触臂与主体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式触臂还弯折成型有弯折接触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式触臂端部还冲压成型有导接凸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折接触部端部还冲压成型有导接凸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两端成型有定位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由金属板通过冲压拉伸成型,其相对车制件而言,其可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座紧固安装于PCB板上后,所述端子的弹片式触臂直接与PCB板上的金手指接触以形成回路,以此达到免焊接导通,组装起来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当然,该弹片式触臂还可以通过贴片式焊接,其结构更加稳定,相对插接式焊接而言,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座 11定位孔 2端子

21导接块 22弹片式触臂 221隆起接触部

222第一加强筋 223第二加强筋 224弯折接触部

225导接凸包 23主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3所示,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用于主机和充电座之间电源或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1以及若干一体固定于该绝缘座1中的端子 2,该端子2固定于PCB板上。

所述绝缘座1两端成型有定位孔11,通过螺丝穿过该定位孔11与PCB板固定,以此可将绝缘座1紧固于PCB板上。

所述端子2由金属板通过冲压拉伸成型,其相对车制件而言,其可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端子2包括有固定于绝缘座1中的导接块21以及与该导接块21一体连接并用于与PCB板抵压接触的弹片式触臂22,该导接块21端面凸显于绝缘座1 的端面外,该弹片式触臂22在绝缘座1紧固于PCB板上后,直接与PCB板上的金手指接触以形成回路,以此达到免焊接导通,组装起来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当然,还可以通过贴片式焊接,其结构更加稳定,相对插接式焊接而言,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所述导接块21呈圆饼状,其用于与产品接触。

所述端子2还包括有主体板23以及一体冲压成型于该主体板23上的所述的导接块21,所述弹片式触臂22沿主体板23端部向下弯折形成。

所述弹片式触臂22端部还弯折成型有隆起接触部221,该隆起接触部221 自身同样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力,以致使该弹片式触臂22与PCB板接触更加稳定。

所述隆起接触部221上成型有第一加强筋222,以此进一步增强隆起接触部 221自身的弹性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2由金属板通过冲压拉伸成型,其相对车制件而言,其可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座1紧固安装于PCB板上后,所述端子2的弹片式触臂 22直接与PCB板上的金手指接触以形成回路,以此达到免焊接导通,组装起来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当然,该弹片式触臂22还可以通过贴片式焊接,其结构更加稳定,相对插接式焊接而言,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特征:所述弹片式触臂22与主体板23之间形成有第二加强筋223,通过增设第二加强筋223以此增强整个弹片式触臂22的弹性能力,以致使该弹片式触臂22与 PCB板接触更加稳定。

实施例三: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三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中端子2的弹片式触臂22呈直板状,该弹片式触臂22并没有设置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隆起接触部221和第一加强筋222,以此,该端子的结构最为简单,且端子中的弹片式触臂22同样具有一定的弹性力量,用于与PCB板抵压接触导通。

实施例四: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四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三所述的电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四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特征:所述弹片式触臂22还弯折成型有弯折接触部224,该弯折接触部224可增强弹片式触臂22的弹性能力,以致使该弹片式触臂22与PCB板接触更加稳定。

实施例五: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五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三所述的电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五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特征:所述弹片式触臂22端部还冲压成型有导接凸包225,该导接凸包225用于与PCB板接触,以致使该弹片式触臂22与PCB板接触更加稳定。

实施例六: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六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四所述的电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六中的电连接器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特征:所述弯折接触部224端部还冲压成型有导接凸包225,该导接凸包225用于与PCB板接触,以致使该弹片式触臂22与PCB板接触更加稳定。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