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941发布日期:2018-10-02 19:4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由FPC(柔性印刷电路板)、FFC(柔性扁平线缆)或者同轴电缆等构成的线缆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相匹配对接,其中在一些应用环境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对接并彼此嵌合,在两个连接器彼此嵌合时,通常采用在线缆连接器上设置操作杆的方式,转动该操作杆以使其保持于插座连接器外侧,如此实现线缆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嵌合保持状态。

同时,为了降低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或者减少朝向外界发射的电磁波,经常采用薄板状的金属屏蔽片来遮盖住线缆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所构成的连接器组合的外侧,而金属屏蔽片通常与操作杆组装铆合在一起。当操作杆转动至嵌合保持位置时,金属屏蔽片将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电路板的连接部位覆盖,然而这样的操作杆与金属屏蔽片结构复杂、制造工序也较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屏蔽效果较佳的线缆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覆盖至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可转动地覆盖于遮蔽壳体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具有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横向方向上两端的一对转轴,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具有供所述转轴插入的枢转孔,且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可在外力作用下以转轴为转动轴而打开或盖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动屏蔽盖体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基体、位于基体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部及位于基体于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侧的操作部,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呈盖合状态时,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基体的前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部具有沿横向方向堆叠设置的一对侧壁及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基体的枢转部,枢转部具有沿横向方向将所述一对侧壁贯穿形成的所述枢转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设有若干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的抵持片,且所述抵持片朝向所述可动屏蔽盖体的收容空间内倾斜突伸,以在盖合状态下与其收容空间内的遮蔽壳体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部呈U形,且其开口方向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的收容空间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操作部上设有沿横向方向排列的若干弹性舌片,所述舌片朝向收容空间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设置于所述操作部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操作部上与所述舌片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在盖合状态下向上延伸的翻折部,以供使用者握持操作以使所述可动屏蔽盖体旋转打开或盖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转轴包括近端部、与所述近端部相对设置的远端部及位于所述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近端部、中间部及远端部均呈圆柱状,三者同轴设置且直径逐个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装入遮蔽壳体对应侧的收容部内,其中所述近端部与中间部容置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远端部突露于所述遮蔽壳体外侧以插入对应侧的所述枢转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分别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下侧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基板及位于基板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所述收容部,每一所述收容部呈U形设置且具有朝向其容纳空间内弯折突伸的卡持片,所述卡持片位于所述近端部设置的抵挡面外侧以将所述近端部卡位于所述收容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呈纵长状,其包括基座、自所述基座向前突伸的舌板及位于所述基座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安装部,所述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基座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隔部及自对应间隔部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的若干凸台,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基座的后端设置,所述间隔部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之间沿横向方向间隔形成端子槽,所述间隔部的后段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外延伸形成宽度较其前段大的加宽部,所述凸台突设于所述加宽部上,且所述凸台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宽部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具有可转动的可动屏蔽盖体,以将线缆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处遮盖以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可动屏蔽盖体与遮蔽壳体的结合方式简单、便于组装及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在其可动屏蔽盖体呈盖合状态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图6中圈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线缆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在其可动屏蔽盖体呈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覆盖至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及可转动地覆盖于遮蔽壳体3外侧的可动屏蔽盖体4。

请参照图2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呈纵长状,其包括基座11、自所述基座11向前突伸的舌板12及位于所述基座11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安装部13。所述基座11具有主体部111、自所述主体部111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的结合部112及自所述主体部11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延伸部113。所述绝缘本体1上横向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端子槽114,每一所述端子槽114自所述舌板12向后延伸至所述主体部111。

所述主体部111上沿高度方向贯通形成有若干通孔1112,每一所述通孔1112与对应的端子槽114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体部111上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隔部1113及自对应间隔部1113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的若干凸台1114,所述凸台1114靠近所述主体部111的后端设置。所述间隔部1113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1113之间沿横向方向间隔形成所述端子槽114。在本实施例中,于高度方向上,所述间隔部1113的高度与所述端子槽114的高度相同,如此以使导电端子2的上表面与所述间隔部1113的上表面共面。

所述间隔部1113的后段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外延伸形成宽度较其前段大的加宽部1115,所述凸台1114突设于所述加宽部1115上,且所述凸台1114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宽部1115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如此,不仅便于线缆的组装且能够对线缆形成卡定夹置作用。

所述舌板12上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有若干穿孔121,每一所述穿孔121与对应的端子槽114相连通,且与主体部111上设置的对应通孔1112沿前后方向对齐。

所述一对安装部13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11的两侧,且每一安装部13具有位于横向方向上外侧的安装槽131、位于其上侧的凹槽132及突设于其前侧的限位块133,所述限位块133与所述舌板12之间沿横向方向间隔形成限位槽134。

请参照图2至图3并结合图5至图9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相对接的平板状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2及自固持部22向后延伸的尾部23,其中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尾部23平行设置,且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尾部23与所述接触部21之间具有高度差。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部21前端的头部24,所述头部24埋设于所述舌板12的前端。所述固持部22将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尾部23相连,且具有倾斜延伸的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埋设于所述结合部112内,以使所述导电端子2更牢固地与所述绝缘本体1结合。

所述接触部21暴露于所述舌板12上的端子槽114内,且其上表面为与对接端子电性连接的接触面。所述尾部22干涉收容于所述基座11上的端子槽114内,以与线缆(未图示)机械及电性连接,以防止折断端子料带时端子尾部翘起。

请参照图1至图7,并结合图9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分别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下侧的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其中所述上壳体31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侧,其具有基部311、自基部311前端向前延伸的突伸部312及位于所述突伸部312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扣持部313。

所述基部311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配合部3112,于横向方向上,所述配合部3112位于对应的扣持部313外侧。所述基部311还具有向下倾斜突伸的弹片31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3113向前且向下倾斜延伸,且其前端为自由端,另外,每两个相邻的弹片3113位于同一个开口3114内。每一所述配合部3112呈n形设置,且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配合孔3115。从上侧往下看,所述扣持部313呈十字型,且其前侧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阻挡片3131及沿前后方向将该阻挡片3131贯穿的定位孔3132。

所述下壳体3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侧,且其构型与所述上壳体31的构型基本一致,其中所述下壳体32具有基板321、位于基板321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收容部322及自所述基板321向上弯折形成的若干限位片323。所述一对收容部322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321的两侧,其中每一收容部322呈U形设置以收容线缆连接器100的转轴5,其具有朝向其容纳空间内弯折突伸的卡持片3221以及分别凸设于其前、后表面的第一卡扣部3223。所述限位片323分布于基板321前方的两侧及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其中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323的前表面设有向前凸伸形成的第二卡扣部3231。

组装时,所述下壳体32先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侧,其中所述收容部322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3,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323卡位于限位槽134内;再将上壳体31自上而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侧,且与所述下壳体32相扣合,其中所述扣持部313抓扣于所述安装部13的前部,且所述阻挡片3131遮盖于位于前侧的所述限位片323前侧,且第二卡扣部3231锁扣于定位孔3132内,所述配合部3112自上侧将所述收容部322包裹,且前、后侧的所述第一卡扣部3223突伸并锁扣于对应侧的配合孔3115内。

请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图9所示,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基体41、位于基体41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侧部42及位于基体41于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侧的操作部43,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呈打开状态时(如图9所示),所述操作部43位于所述基体41的后方侧,在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呈盖合状态时(如图1、图2所示),所述操作部43位于所述基体41的前方侧。

所述基体41设有若干抵持片411,所述抵持片411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且朝向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的收容空间40内倾斜突伸,以在盖合状态下与其收容空间40内的所述上壳体31及对接壳体(未图示)相接触,以实现抗电磁干扰的功能。

每一所述侧部42具有沿横向方向堆叠设置的一对侧壁421及自外侧的侧壁421顶端向外延伸的突部422,同时,所述侧部42向后延伸超出所述基体41以形成枢转部423,且该枢转部423具有沿横向方向将所述一对侧壁421贯穿形成的枢转孔424。

所述操作部43大体为U形结构,其开口方向与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的收容空间40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操作部43上设有沿横向方向排列的若干弹性舌片431,所述舌片431朝向收容空间40内倾斜突伸,以与对接壳体相抵接,以进一步抗电磁干扰。

所述舌片43设置于所述操作部43靠近所述基体41的一侧,所述操作部43上与所述舌片43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在盖合状态下向上延伸的翻折部432,以供使用者握持操作以使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旋转打开或盖合。

请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图9所示,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还具有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3横向方向上两端的一对所述转轴5,每一所述转轴5包括近端部51、与所述近端部51相对设置的远端部52及位于所述近端部51与远端部52之间的中间部53,其中所述近端部51、中间部53及远端部52均呈圆柱状,三者同轴设置且直径逐个减小,也即,所述近端部51的直径最大、所述中间部53的直径其次、所述远端部52的直径最小,如此以在所述近端部51与所述中间部53之间形成抵挡面510,在中间部53与远端部52之间形成限制面530。

所述转轴5装入遮蔽壳体3对应侧的所述收容部322内,其中所述近端部51与中间部53容置于所述收容部322内,所述远端部52突露于所述遮蔽壳体3外侧,所述卡持片3221朝向所述中间部53弯折突伸,且位于所述抵挡面510外侧以将所述近端部51卡位于所述收容部322内,进而限制所述转轴5向外脱离所述遮蔽壳体3。

所述远端部52插入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对应侧的枢转孔424内,以将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与所述遮蔽壳体3相连,且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可在外力作用下以转轴5为转动轴而打开或盖合,如此设计的转动结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同时,所述可动屏蔽盖体4在盖合状态下将导电端子2与线缆的连接部位、对接连接器的端子脚及对接壳体与电路板的连接部位遮盖,如此以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