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823发布日期:2018-12-22 08:0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中间板和接地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23所示,专利文件1记载的连接器900,具有二个接触件排910、920、保持部件930、中间板940、2个接地板950和壳960。

接触件排910、9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分离地设置,且被保持部件930保持。接触件排910、920分别具有在节距方向(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接触件。保持部件930与中间板940一体成形。中间板94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接触件排910、920之间。中间板940与接触件排910、920的各接触件之间,由保持部件930进行电绝缘。接地板950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保持部件930的方式安装于保持部件930。各接地板950与接触件排910、920的各接触件之间,由保持部件930进行电绝缘。壳960包围接触件排910、920、保持部件930、中间板940和接地板950的周围。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59059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件1记载的连接器900中,希望有用于将接地板950向保持部件930安装的更为牢固的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利用保持部件的对接地板的保持被强化。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作为第一连接器,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沿前后方向能够与对象侧连接器嵌合,

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接触件、保持部件、中间板和接地板,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嵌合部、保持部和基部,

所述嵌合部具有舌状的形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从所述保持部向前方延伸,

所述保持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嵌合部与所述基部之间,

在所述基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限制部和至少一个被压入部,

所述接触件被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保持部保持,形成二个接触件排,

所述接触件排的各个所述接触件在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节距方向上排列,

所述接触件排在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这两者垂直的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中间板被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接触件排之间,

所述接地板具有多个突出部、连结部和压入部,

所述连结部将所述突出部的后端相互连结,

所述压入部具有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平板部和从所述平板部向所述节距方向突出的压入突起,

所述压入部被所述被压入部保持,由此所述接地板被安装于所述保持部件,

所述限制部在所述节距方向上位于所述突出部之间,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连结部的前方。

发明效果

专利文件1的连接器900中,2个接地板950以从上下方向夹着保持部件930的方式被安装于保持部件930。因此,接地板950有可能从保持部件930浮起。

而本发明的接地板的压入部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平板部和从平板部在节距方向上突出的压入突起。接地板在被安装于保持部件时,压入部对被压入部向前方压入。此时,保持部件的限制部在节距方向上位于接地板的突出部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接地板的连结部的前方。因此,接地板对于节距方向的力和对于前方向的力耐受力都很高。如此,接地板被保持部件牢固地保持。

通过参照附图说明下述优选实施方式,由此能够正确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且能够更完全地理解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所包含的子组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的其他俯视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子组件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6的子组件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所包含的第一接触件排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所包含的第二接触件排的仰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所包含的保持部件和中间板的组装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保持部件和中间板的组装体的其他俯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1的保持部件和中间板的组装体的前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保持部件和中间板的组装体的c-c截面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1的保持部件和中间板的组装体所包含的中间板的俯视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所包含的一对接地板的一者的俯视立体图。另一者的接地板具有与已图示的接地板大致相同的结构。

图17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所包含的前壳的俯视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3的子组件和图17的前壳的组装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将后部绝缘体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形成于图18的组装体而得的组装体俯视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所包含的后壳的俯视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19的组装体和图20的后壳的组装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所包含的衬垫的俯视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专利文件1公开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变形、各种方式实现,作为其一例,对附图所示的特定实施方式,在下文中详细说明。附图和实施方式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公开的特定方式,本发明的对象也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中公开的范围内进行的全部变形例、同等物、替代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是沿前后方向与对象侧连接器(未图示)能够嵌合的插孔连接器。连接器10搭载于未图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基板上,且在该电子设备的机壳内至少部分地被收纳而使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是y方向,-y方向是前方,+y方向是后方。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10具有子组件20、前壳(壳体)600、后壳650、后部绝缘体700和衬垫800。子组件20如图3~图8所示,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件排100和200、保持部件300、中间板400和一对接地板500。

如图9、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接触件排100、200分别具有多个接触件110、210和接触件用绝缘体130、230。接触件110、210包括金属(导体),接触件用绝缘体130、230包括绝缘性树脂。接触件110、210是将金属板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触件110、210分别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且从前方依次具有接点部112、压入部114、止水部116、固定部118和连接部120。接触件110、210包含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电源用端子和在前后方向上较短的信号用端子。在第一接触件排100中,接触件110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节距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并且用接触件用绝缘体130相互固定。详细而言,接触件用绝缘体130通过嵌入成形将多个接触件110的固定部118相互固定。同样地,在第二接触件排200中,接触件210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节距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并且用接触件用绝缘体230相互固定。详细而言,接触件用绝缘体230通过嵌入成形将多个接触件210的固定部118相互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节距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垂直的x方向。

由图11、图12可知,中间板40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具体地说,中间板400通过嵌入成形而部分地埋入保持部件300内。保持部件300包括绝缘性树脂,中间板400包括金属(导体)。由图7、图8可知,中间板400设于保持部件300的上下方向中央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和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z方向。由图11、图12和图14可知,为了防止因水等的侵入造成接触件110、210与中间板400之间短路,在电源用端子的接触件收纳部316不存在到达中间板400的孔(凹部)。

如图15所示,中间板400具有主板410和一对锁部件430。主板410具有大致矩形的主体部412和从主体部412向节距方向外侧突出且进一步向后方突出的连接部414。锁部件430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臂部432和从臂部432的后端向节距方向外侧突出的固定部434。主板410是将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此外,锁部件430是将另外的金属板冲压、弯曲加工而形成的。为了低高度化和轻量化,主板410使用厚度尺寸比较小的金属板形成,且为了确保强度,锁部件430使用厚度尺寸比较大的金属板形成。锁部件430以沿着主板410的节距方向的侧部的方式固定于主板410。

参照图11、图12,保持部件300具有嵌合部310、保持部320和基部330。嵌合部310具有舌状的形状、且在前后方向上从保持部320在前方延伸。保持部32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嵌合部310与基部330之间。由图13可知,沿前后方向观察时,保持部320的外形比嵌合部310的外形大。由图11~图14可知,基部33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保持部320的后方、且具有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面内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壁部)340。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基部330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并且在节距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壁,以代替凸缘部340。

由图11~图13可知,保持部件300为了保持接触件110、210,具有在前后方向贯通保持部320和基部330的多个接触件保持孔326。接触件保持孔326配置为上下二层且在节距方向上排列。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保持部320中的接触件保持孔326的内部尺寸大于接触件110、210的接点部112的外形尺寸,但是略微小于包含压入突起的接触件110、210的压入部114的外形尺寸。此外,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基部330中的接触件保持孔326的内部尺寸大于保持部320中的接触件保持孔326的内部尺寸。

由图11~图14可知,嵌合部310的上表面312和下表面314分别形成有部分地收纳接触件110、210的接触件收纳部316。接触件收纳部316是在上下方向上凹陷的槽350,并且分别连接接触件保持孔326。

由图11~图13可知,保持部320的上表面321和下表面323分别形成有在节距方向上排列的3个浅槽部324。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浅槽部324的数目取决于后述的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的数目。在彼此相邻的浅槽部324之间形成有加强突部322。换言之,浅槽部324在节距方向上分别位于2个加强突部322之间和外侧。各浅槽部324在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中向内侧凹陷。加强突部322在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中比浅槽部324更向外侧突出。浅槽部324的内壁形成加强突部322的侧壁。

由图11~图14可知,在保持部件300的基部330设置有在前后方向贯通凸缘部340的6个贯通孔342。这些贯通孔342分别连接于形成于保持部320的浅槽部32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42在保持部件300的上侧设置有3个、在保持部件300的下侧设置有3个。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贯通孔342的数目也是取决于后述的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的数目。在保持部件30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的贯通孔342,在节距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详细而言,如图11、图14所示,在节距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贯通孔342通过分离壁(限制部)346而被分离。换言之,在基部330,在保持部件30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2个分离壁346、且各个分离壁346在节距方向上位于贯通孔342之间。分离壁346的数目也是取决于后述的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的数目。分离壁346从各个保持部320的加强突部322连续存在。换言之,加强突部322从各个分离壁346向前方延伸。由图12、图14可知,在保持部件30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的3个贯通孔342,在其后方互相连结而形成缝隙(slot)344。

如图11~图13所示,在凸缘部340的上下方向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中向内侧凹陷的二个槽(被压入部)350。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相对于各接地板500至少有一个槽350即可。由图5、图14可知,在节距方向中,槽350的位置和分离壁346的位置相同。详细而言,在节距方向中,至少槽350的中心位于分离壁346的上方或下方。在节距方向中槽350的尺寸略微小于后述接地板500的压入突起534的前端间距离的尺寸。

如图16所示,接地板500的一方具有3个突出部510、连结部520、2个压入部530、3个延长部540和2个脚部550。另一方的接地板500大略等同于使一方的接地板500上下反转后的结构。详细而言,除了延长部540的长度不同之外,2个接地板500具有相同的形状。接地板500是将一片金属(导体)板冲压加工、弯曲加工而形成的。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是多个即可,压入部530和延长部540至少有1个即可。此外,接地板500的数目可以是1。

如图16所示,突出部510以在节距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由连结部520互相连结。详细而言,连结部520向节距方向延伸,将突出部510的后端512互相连结。突出部510的一部分的厚度尺寸小于连结部520的厚度尺寸。即,突出部510局部比连结部520薄。但是,突出部510的全体厚度尺寸也可以比连结部520的厚度尺寸小。延长部540分别位于突出部510的后方,且从连结部520向后方延伸。由图5可知,在节距方向中,延长部540的中心位置与突出部510的中心位置不一致。但是,延长部540在节距方向的中心位置与突出部510在节距方向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一致。如图16所示,在延长部540设有止水部542。在止水部542形成有与前后方向交叉的多个槽。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水部542的槽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内包围延长部540的周围全体。脚部550从连结部520向节距方向的外侧延伸。压入部530位于在节距方向上分别相邻的2个延长部540之间。压入部530也可以说是位于在节距方向上分别相邻的2个突出部510之间。压入部530具有平板部532、压入突起部534和结合部536。平板部532是与上下方向交叉的平板状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平板部532是在节距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压入突起534从平板部532向节距方向的外侧突出。结合部536将平板部532与连结部520互相连结。详细而言,结合部536从连结部520的后缘略微向后方延伸后,向上方延伸,再略微向前方延伸而连接平板部532。平板部532从结合部536向前方延伸。由此,平板部532位于连结部520的上方并且与连结部520大致平行。

由图3~图8可知,上述第一和第二接触件排100、200从保持部件300的后方被安装于保持部件300。详细而言,第一和第二接触件排100、200的接触件110、210分别从保持部件300的后方向前方插入(压入)接触件保持孔326。各接触件110、210的接点部112通过接触件保持孔326而从接触件保持孔326向前方突出,部分地被收纳于接触件收纳部316。另一方面,压入部114在保持部320中停留(被压入)在保持孔326内,由此接触件110、21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此时,止水部116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位于保持部件300的基部330的后方,且位于接触件保持孔326之外的位置。由图6~图8明确可知,第一接触件排100和第二接触件排200在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地(隔开间隔地)配置。中间板40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接触件排100与第二接触件排200之间。中间板400与各接触件110、210之间由保持部件300电绝缘。此外,如图6所示,各接触件排100、200的接触件110、210在节距方向上排列。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触件110、21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而形成二个接触件排100、200。

由图3~图8可知,上述一对接地板500也从保持部件300的后方被安装于保持部件300。详细而言,突出部510分别通过基部330的贯通孔342而被收纳于保持部320的浅槽部324,并且以压入部530的平板部532和压入突起534被压入槽350的方式,接地板500被安装于保持部件300。通过压入部530的平板部532和压入突起534被压入槽350,接地板50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在接地板50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的状态下,突出部510的大部分位于各个贯通孔342的前方,且部分地位于浅槽部324内。详细而言,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突出部510除了后缘部之外,位于浅槽部324内,在上下方向,从浅槽部324内超过加强突部322而略微向外侧突出。此外,连结部520位于缝隙344内。此外,各突出部510在节距方向上以位于2个电源端子之间的方式配置。由图5、图14可知,在节距方向中,设于保持部件300的基部330的分离壁346位于突出部510之间。由此,接地板500的节距方向上的移动被分离壁346限制。此外,分离壁346在前后方向中位于连结部520的前方。由此,接地板500向前方的移动被分离壁346限制。为了进一步限制接地板500的节距方向上的移动,如图14所示,在分离壁346形成向后方凸出的的凸部348。如图16所示,在接地板500的连结部520,形成对应于分离壁346的凸部348的凹部522。

由图4、图5可知,在接地板500被保持于保持部件300的状态下,压入部530的结合部536在前后方向中位于凸缘部(壁部)340的后方。如图8所示,接地板500的平板部532、结合部536和连结部520,在从节距方向观察时,连结为u字状,且部分地围绕凸缘部(壁部)340的一部分。此外,由图3~图6可知,平板部532位于槽350内,并且与上下方向中的凸缘部340的端面在同一平面,或者在上下方向中比凸缘部340的端面更向外侧突出。此外,如图3~图5所示,接地板500的脚部550位于中间板400的主板410的连接部414的附近。接地板500的脚部550和主板410的连接部414互相连接,由此接地板500和中间板400电连接。

由图5可知,在节距方向上排列的3个突出部510中位于节距方向的外侧的2个突出部510,分别以略靠连接器10(子组件20)的节距方向中心的方式向前方延伸。此外,这2个突出部510的前缘516的节距方向的中心位置,比分别对应于突出部510的浅槽部324的节距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靠连接器10(子组件20)的节距方向的中心侧。此外,在各突出部510形成有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变细的阶段性变化的锥形。特别的是,在各突出部510的前端部514,以比后端512侧(连结部520侧)的锥角大的锥角形成有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变细的锥形。这是为了使作为电源用端子的接触件110、210(前后方向上长度较长的接触件110、210)与接地板500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

参照图17,前壳600包括金属(导体)板,且具有筒状部610和一对脚部620。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筒状部610具有大致椭圆形状,限定出在前后方向贯通的内部空间。此外,在筒状部610的后端部形成有熔接部612。如图1、图2所示,熔接部612分别形成于筒状部610的上侧和下侧。熔接部612以其厚度与成为熔接对象侧的接地板500的平板部532的厚度相近的方式,被加工成比周围薄。如图17所示,脚部620在节距方向中位于筒状部610的两侧,且从筒状部610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在脚部620设置有止水部622。从图18可知,前壳600被安装于子组件20。详细而言,子组件20从前壳600的后方被压入前壳600。由此,凸缘部340大致堵住筒状部610的后端侧。此外,接地板500的平板部532在上下方向中设于与熔接部612重叠的位置。将子组件20压入前壳600后,熔接部612被熔接于平板部532。如前所述,平板部532与凸缘部340的端面在同一平面、或者从端面突出。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熔接部612和平板部532的熔接。如此,子组件20的凸缘部340和比其靠前方的部分被前壳600所覆盖。在筒状部610与子组件20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对象侧连接器(未图示)的连接器收纳部630。此外,平板部532的形状为了与前壳600熔接的目的而形成为平坦,但只要在不妨碍熔接的范围内也可以略微弯曲。此外,在不安装前壳600时,平板部532的形状不受限制。

如图19所示,后部绝缘体700对子组件20和前壳600的组装体安装。详细而言,后部绝缘体700对子组件20和前壳600的组装体使用绝缘树脂进行嵌入成形而形成。后部绝缘体700填充保持部件300的基部330与接触件用绝缘体130、230之间的空间。此外,后部绝缘体700以使前壳600的脚部620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覆盖前壳600的脚部620。由此,接触件110、210的止水部116、接地板500的止水部542和前壳600的止水部622的周围被后部绝缘体700包围。此时,构成止水部116、542、622的槽,由构成后部绝缘体700的树脂所填充。由此,经由接触件110、210、接地板500和前壳600的脚部620要进入电子设备(未图标)的内部的水的通路会被堵塞。如图19所示,此外在后部绝缘体700形成有用于安装后壳650的被压入部710和用于安装衬垫800的槽720。在被压入部710形成有压入突起712。此外,前壳600的脚部620的一部分在被压入部710露出。

参照图20,后壳650包括金属(导体)板,沿节距方向观察时具有l型的形状。后壳650在节距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压入部652。如图21所示,压入部652被压入至后部绝缘体700的被压入部710,由此,后壳650被安装于后部绝缘体700。将在被压入部710露出的前壳600的脚部620与后壳650的压入部652的连接,由此后壳650与前壳600电连接。由图2可知,后壳650在安装于后部绝缘体700的状态下,覆盖接触件110、210的连接部120的上方和后方。

如图22所示,衬垫800具有对应于后部绝缘体700的槽720的形状的扁平环形状。衬垫800包括合成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如图1、图2所示,嵌入至后部绝缘体700的槽720。衬垫800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内,包围后部绝缘体700的周围,实现在连接器10与安装此连接器10的电子设备(未图标)的机壳之间的防水功能。

在所述的结构的连接器10中,接地板500如上所述具有多个突出部510和连结这些突出部510的后端512的连结部520。此外,保持部件300,在节距方向中位于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之间,并且在前后方向中具有位于连结部520前方的分离壁(限制部)346。分离壁346用于限制接地板500向前方的移动、并且也限制节距方向的移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用保持部件300实现的接地板500的保持,在组装过程中也得以强化。进而,用后部绝缘体700推压结合部536的后端,使接地板500的保持进一步强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10从保持部件300的贯通孔342向前方突出,其一部分位于贯通孔342内。因此,突出部510被保持部件300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利用保持部件300进行的接地板500的保持进一步被强化。

除此的外,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0的平板部532和结合部536和连结部520,部分地包围凸缘部(壁部)340的一部分。因此,接地板500的旋转等的移动也被限制。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利用保持部件300进行的接地板500的保持进一步被强化。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而能够有多种的变形和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0具有从连结部520向后方延伸的延长部540,但接地板500也可以没有延长部5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0的压入部530在节距方向中位于突出部510之间,但压入部530也可以设在节距方向的两端部或是一方的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0的突出部510的前缘516设在比压入部530的平板部532的前缘靠前方的位置,但是平板部532的前缘也可以设在比突出部510的前缘516靠前方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0的平板部532具有在节距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但也可以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300的凸缘部340设有贯通孔342,但也可以使用壁部代替凸缘部340,在壁部设置在节距方向外侧开放的槽,以取代位于节距方向两侧的贯通孔34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300的凸缘部340设置槽350作为被压入部,但也可以设置在前后方向贯通凸缘部(壁部)340的贯通孔以取代槽350。此外,在不需要防水功能时,可以没有止水部116、542、622、后部绝缘体700、衬垫800。

本发明是基于2016年6月8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14289号,并且将其内容参照并取入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发明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实施方式变形,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20子组件

100、200接触件排

110、210接触件

112接点部

114压入部

116止水部

118固定部

120连接部

130、230接触件用绝缘体

300保持部件

310嵌合部

312上表面

314下表面

316接触件收纳部

320保持部

321上表面

322加强突部

323下表面

324浅槽部

326接触件保持孔

330基部

340凸缘部(壁部)

342贯通孔

344缝隙

346分离壁(限制部)

348凸部

350槽(被压入部)

400中间板

410主板

412主体部

414连接部

430锁部件

432臂部

434固定部

500接地板

510突出部

512后端

514前端部

516前缘

520连结部

522凹部

530压入部

532平板部

534压入突起

536结合部

540延长部

542止水部

550脚部

600前壳

610筒状部

612熔接部

620脚部

622止水部

630接触件收纳部

650后壳

652压入部

700后部绝缘体

710被压入部

712压入突起

720槽

800衬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