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1922发布日期:2018-07-13 21: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一般的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壳体,在基座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电路的电子元器件,而壳体与基座通过卡口连接;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首先是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到基座上,然后将壳体扣接到基座上,从而加工出一个完整的继电器。现有技术中,对于基座与壳体的装配大都通过人工逐一嵌装进行,也就是说,将基座放置在工作台上,再将壳体放置在基座上方,通过按压的方式将壳体嵌装在基座上。通过这种方式装配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且基座与壳体装配的工作效率较低,不适合大批量进行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平更高且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的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包括机箱,机箱上设有用于容置基座的进料筒,机箱在进料筒下方设有供基座滑动的导料筒;导料筒上设有用于容置壳体的方筒,导料筒上朝向进料筒一侧设有用于基座定位的延伸板,延伸板位于进料筒下方,机箱在导料筒和方筒下方设有挡板,延伸板通过第一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筒内基座逐一滑动至导料筒的落料板;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机箱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动力装置,机箱通过第二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竖板,竖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直线齿条;机箱上转动连接有摆板,摆板一端通过齿轮组件与落料板传动,另一端与竖板上端部抵紧或脱离;竖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或脱离的第二齿轮;滑板与竖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滑板通过连接块连接有托板,托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块抵紧或脱离的推板,推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直线齿条,推板与连接块之间设有拉紧装置;挡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导料筒抵紧或脱离的滑块,滑块与壳体分别位于导料筒两侧,滑块与挡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导料筒上朝向推板一侧设有供壳体穿过的缺口,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时,推板与导料筒下端的缺口对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滑块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挡板上,滑块运动方向与推板运动方向一致;滑块与挡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是指,挡板上设有支架,支架位于滑块上背离基座一侧,支架上朝向滑块一端设有用于与滑块抵紧或脱离的限位杆,支架与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压簧,支架上设有供第一压簧一端定位的第一圆柱销,滑块上设有供第一压簧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圆柱销;滑块上端部设有第一凸块,导料筒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凸块抵紧或脱离的第二凸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延伸板通过第一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筒内基座逐一滑动至导料筒的落料板是指,进料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箱上,进料筒下端出料口到延伸板的距离大于一个基座的高度值,小于两个基座高度值之和;方筒下端出料口到挡板的距离大于一个壳体的高度值,小于两个壳体高度值之和;延伸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块,落料板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块上;延伸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块上,导料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箱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机箱通过第二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竖板是指,机箱上设有第二导向块,竖板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块上,竖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摆板一端通过齿轮组件与落料板传动是指,摆板通过铰接点转动连接在机箱上,摆板上设有以铰接点为圆心的弧形齿条,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弧形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落料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五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直线齿条;机箱上设有用于与摆板抵紧或脱离的定位销,摆板与机箱之间设有用于拉动摆板抵靠在定位销上的第一拉簧,第一拉簧与定位销位于摆板上方,第一拉簧一端与机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摆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推板与连接块之间设有拉紧装置是指,推板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托板上,推板与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一端与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滑板与竖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是指,竖板在滑板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环与环形凸起,限位环位于环形凸起上方,限位环与滑板抵紧或脱离,竖板上套接有用于推动滑板抵靠在限位环上的第二压簧,第二压簧位于滑板与环形凸起之间;机箱在滑板上方设有用于与滑板上表面抵紧或脱离的卡销,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时,滑板与卡销抵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摆板上用于与竖板上端部接触一端设有凹槽。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第一齿轮正转,第一齿轮正转时会带动竖板上升,竖板上升过程中会推动摆板绕铰接点转动,摆板通过齿轮组件带动落料板在第一导向块上朝进料筒方向滑动,并且落料板会将进料筒内的基座逐一推送至导料筒内,基座会沿着导料筒滑落至挡板上;方筒内的壳体也会掉落抵靠在挡板上,以供后续推板顶着壳体穿过缺口后与基座卡接;竖板上升过程中会通过环形凸起与第二压簧来推动滑板上升,直到滑板抵靠在卡销位置时,滑板上的第二齿轮与机箱上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进而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发生转动,第二齿轮通过与推板上的第二直线齿条啮合以带动推板朝挡板方向滑动,推板会推着壳体穿过导料筒下端的缺口而与基座抵紧,并将壳体卡接到基座上,完成两者的装配;其中,在壳体与基座接触的初段,推板会推着基座与壳体在挡板上滑动,并且还会推着滑块在挡板上滑动,直到滑块压缩第一压簧而与限位杆抵紧,也就是说,第一压簧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随后,动力装置可以带动第一齿轮反转,进而带动其他零部件反向动作复位,一旦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脱离,推板在第二拉簧的带动下反向滑动复位;整个装配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平更高且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的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滑板抵靠在卡销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推板推动壳体与基座卡接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滑块在挡板上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滑块抵靠在支架上限位杆时的状态图。

图中所示:1、滑板,2、竖板,3、限位环,4、环形凸起,5、第二压簧,6、机箱,7、卡销,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基座,11、进料筒,12、导料筒,13、壳体,14、方筒,15、延伸板,16、挡板,17、落料板,18、摆板,19、托板,20、连接块,21、推板,22、滑块,23、缺口,24、支架,25、限位杆,26、第一压簧,27、第一圆柱销,28、第二圆柱销,29、第一凸块,30、第二凸块,31、第一导向块,32、第二导向块,33、铰接点,34、弧形齿条,35、第三齿轮,36、第四齿轮,37、第五齿轮,38、定位销,39、第一拉簧,40、第二拉簧,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全自动装配继电器装置包括机箱6,机箱6上设有用于容置基座10的进料筒11,机箱6在进料筒11下方设有供基座10滑动的导料筒12;导料筒12上设有用于容置壳体13的方筒14,导料筒12上朝向进料筒11一侧设有用于基座10定位的延伸板15,延伸板15位于进料筒11下方,机箱6在导料筒12和方筒14下方设有挡板16,延伸板15通过第一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筒11内基座10逐一滑动至导料筒12的落料板17;机箱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机箱6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8转动的动力装置;这里的动力装置是指可以带动第一齿轮8正转与反转的电机,电机输出端与第一齿轮8连接;机箱6通过第二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竖板2,竖板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齿轮8啮合传动的第一直线齿条;机箱6上转动连接有摆板18,摆板18一端通过齿轮组件与落料板17传动,另一端与竖板2上端部抵紧或脱离;竖板2上滑动连接有滑板1,滑板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8啮合或脱离的第二齿轮9;滑板1与竖板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滑板1通过连接块20连接有托板19,托板19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块20抵紧或脱离的推板21,推板21上设有用于与第二齿轮9啮合传动的第二直线齿条,推板21与连接块20之间设有拉紧装置;挡板16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导料筒12抵紧或脱离的滑块22,滑块22与壳体13分别位于导料筒12两侧,滑块22与挡板16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导料筒12上朝向推板21一侧设有供壳体13穿过的缺口23,当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传动时,推板21与导料筒12下端的缺口23对准。

滑块22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挡板16上,滑块22运动方向与推板21运动方向一致;滑块22与挡板16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是指,挡板16上设有支架24,支架24位于滑块22上背离基座10一侧,支架24上朝向滑块22一端设有用于与滑块22抵紧或脱离的限位杆25,支架24与滑块22之间设有第一压簧26,支架24上设有供第一压簧26一端定位的第一圆柱销27,滑块22上设有供第一压簧26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圆柱销28;第一压簧26一端套接在第一圆柱销27上,另一端套接在第二圆柱销28上,这样对第一压簧26的两端进行定位,防止第一压簧26从支架24与滑块22之间脱离;滑块22上端部设有第一凸块29,导料筒1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凸块29抵紧或脱离的第二凸块30。

延伸板15通过第一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筒11内基座10逐一滑动至导料筒12的落料板17是指,进料筒1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箱6上,进料筒11下端出料口到延伸板15的距离大于一个基座10的高度值,小于两个基座10高度值之和;方筒14下端出料口到挡板16的距离大于一个壳体13的高度值,小于两个壳体13高度值之和;延伸板15上设有第一导向块31,落料板17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块31上;延伸板15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块31上,导料筒1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箱6上。

机箱6通过第二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竖板2是指,机箱6上设有第二导向块32,竖板2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块32上,竖板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块32上。

摆板18一端通过齿轮组件与落料板17传动是指,摆板18通过铰接点33转动连接在机箱6上,摆板18上设有以铰接点33为圆心的弧形齿条34,机箱6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弧形齿条34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35,机箱6上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36与第五齿轮37,第三齿轮35与第四齿轮36啮合传动,落料板17上设有用于与第五齿轮37啮合传动的第三直线齿条;机箱6上设有用于与摆板18抵紧或脱离的定位销38,摆板18与机箱6之间设有用于拉动摆板18抵靠在定位销38上的第一拉簧39,第一拉簧39与定位销38位于摆板18上方,第一拉簧39一端与机箱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摆板18转动连接。

推板21与连接块20之间设有拉紧装置是指,推板21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托板19上,推板21与连接块20之间设有第二拉簧40,第二拉簧40一端与推板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20转动连接。

滑板1与竖板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是指,竖板2在滑板1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环3与环形凸起4,限位环3位于环形凸起4上方,限位环3与滑板1抵紧或脱离,竖板2上套接有用于推动滑板1抵靠在限位环3上的第二压簧5,第二压簧5位于滑板1与环形凸起4之间;机箱6在滑板1上方设有用于与滑板1上表面抵紧或脱离的卡销7,当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传动时,滑板1与卡销7抵紧。

摆板18上用于与竖板2上端部接触一端设有凹槽41,在竖板2相对于摆板18发生位移时,竖板2上端部可以容置在凹槽41内,从而可以减小摆板18的长度值,也可以确保竖板2与摆板18的传动;也就是说,凹槽41可以起到一个让位的作用,给竖板2的上升提供空间。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机驱动第一齿轮8正转,即第一齿轮8作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齿轮8通过与竖板2上的第一直线齿条啮合传动以带动竖板2向上滑动,竖板2上端部会推动摆板18绕铰接点33作逆时针转动;

摆板18转动过程中,摆板18左端部的弧形齿条34通过与第三齿轮35啮合传动以带动第四齿轮36转动,第四齿轮36通过第五齿轮37来带动落料板17向左进给,落料板17在向左滑动时会将位于进料筒11与延伸板15之间那一个基座10推送至导料筒12内;该基座10沿着导料筒12竖直滑落至挡板16上,挡板16可以对基座10进行定位;并且,方筒内的壳体13也会逐一掉落至挡板16上,进而壳体13位于基座10的右侧,挡板16上的壳体13与基座10之间隔着一个缺口23;

与此同时,竖板2下端部的环形凸起4会通过第二压簧5推着滑板1同步上升,此时的滑板1与限位环3抵紧;而当滑板1抵靠在卡销7上时,托板19上的推板21正好对准导料筒12下端部的缺口23,即推板21左端部与挡板16上的基座10和壳体13对准,并且滑板1左端部的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8啮合,如图2所示;随着竖板2继续上升,滑板1受到卡销7限位而保持静止,限位环3与滑板1上表面逐渐脱离,竖板2通过环形凸起4压缩第二压簧5,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保持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二齿轮9作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9通过与推板21上的第二直线齿条啮合传动以带动推板21向左进给,如图3所示;在推板21向左进给时,推板21会撑开第二拉簧40,该第二拉簧40上的拉力可以拉动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脱离后的推板21复位;

接下去,在推板21向左进给过程中,推板21左端部会推着方筒14下方的壳体13在挡板16上滑动,壳体13穿过导料筒12下端的缺口23而与基座10抵紧;基座10与壳体13受到推板21的推力作用而向左滑动,并且基座10与壳体13会推动滑块22在挡板16上滑动,滑块22上端部的第一凸块29与导料筒12上的第二凸块30发生脱离,滑块22会压缩第一压簧26,直到滑块22抵靠在限位杆25上为止,后续推板21的作用力就完全施加在基座10与壳体13之间,直到壳体13与基座10卡接为一体,进而完成两者的装配,如图5所示;也就是说,第一压簧26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基座10与壳体13接触的瞬间由于冲击过大而发生破损;

待一次装配完毕之后,电机带动第一齿轮8反转,即第一齿轮8作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其他零部件反向动作复位;第一拉簧39带动摆板18反转复位,直到摆板18抵靠在定位销38上为止;第二拉簧40带动推板21向右滑动,直到推板21右端部抵靠在连接块20上为止,又恢复到图1中所示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