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91951发布日期:2018-10-02 19:0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技术不断创新,高效技术已趋于成熟满足企业量产需要,单多晶效率不断被刷新,如何将电池片的制造工艺更优化,开发出更高的转换效率已是每个光伏企业毕生追求的目标,在成本没有什么差异的情况下,同样的硅片越高的转换效率就代表越高的利益回报,因此有实力的公司在不断的将实验室的工艺路线通过设备改良或技术革新将其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从而取得更高的转换效率,怎样降低光伏电池的光衰,提高转换效率;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硅片进行钝化,降低了电池硅片的光衰,提高了转换效率,本发明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是由:机壳、立柱、横梁、连接梁、安装梁、u形盖板、分隔板、小风扇、推板、探测器、内风扇、进气管道、上部气缸、固定板、提升杆、压板、连接管、分隔气缸、提示灯、下部气缸、固定座、轴座、托辊、连接皮带、转轮、电机、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轴、传动链条、气泵、排气管、空气压缩机、散热风扇构成;机壳为空腔长方体结构,机壳内的底面一端中部设置散热风扇,机壳内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两侧均匀分布分隔气缸,分隔气缸一侧设置提示灯,支撑架内下部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安装梁,一对安装梁之间均匀分布运输机构,一对安装梁上表面之间设置u形盖板,u形盖板的开口端朝向机壳的底面,u形盖板上表面均匀分布长方形槽,长方形槽与u形盖板的两侧相互垂直,u形盖板内均匀分布分隔板,分隔板与u形盖板的上表面相互垂直,分隔板的上端位于与其对应的长方形槽内,分隔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分隔板的上表面,分隔气缸带动分隔板上下移动,相邻两个分隔板的相向面对称设置内风扇,相邻两个分隔板的相向面与u形盖板的下表面之间构成注入空腔,靠近机壳一端的一个注入空腔设置为散热空腔,剩余的注入空腔设置为加热空腔,所述的加热空腔至少为两个,所述的散热空腔外表面对称设置至少三对小风扇,所述的加热空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下压机构、上推机构,加热空腔上表面中部设置进气机构,加热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排气机构,注入空腔两侧设置一对探测器,一对探测器分别位于u形盖板两侧的预留孔内,探测器的探测端朝向注入空腔内,机壳两端对应u形盖板的两端处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

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将装有硅片的托盘从机壳的入口放在运输机构上,控制台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启动运输机构,运输机构的电机和与其相连的各部件最终带动托辊转动,将装有硅片的托盘输送至加热空腔内的指定位置,当加热空腔两侧的探测器探测到装有硅片的托盘时,启动分隔气缸,分隔气缸带动分隔板向下移动,当分隔板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分隔气缸上的指示灯显示为红灯,关闭运输机构,启动上部气缸,上部气缸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与位于托盘最上端的硅片接触,同时,启动下部气缸,下部气缸带动推板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连通托盘上硅片的正负电极,启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经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进入进气管道后,经连接管进入加热空腔内,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对硅片进行加热,硅片加热至指定时间后,启动气泵,气泵通过排气管将加热空腔内的气体抽出,启动分隔气缸,分隔气缸带动分隔板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分隔气缸上的指示灯显示为绿灯,同时,启动上部气缸和下部气缸,上部气缸带动压板上升至指定位置,下部气缸带动推板下降至指定位置后,启动运输机构,将完成一次加热后的硅片输送至相邻的加热空腔内,重复上述步骤,至完成加热任务的硅片进入散热空腔内,降下分隔板,启动小风扇对完成加热任务的硅片进行散热,完成散热后,升起分隔板,运输机构将完成散热后的硅片输送至机壳的出口,完成硅片的电注入任务。

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为:两对相互平行的立柱的上端和下部均设置连接梁,位于两对立柱上端的连接梁之间设置横梁,所述的分隔气缸位于横梁的两侧,一对安装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位于两对立柱下部的连接梁之间。

所述的运输机构的结构为:托辊均匀分布与安装梁的上端,安装梁的下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座,固定座的下表面设置轴座,每对轴座之间设置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转轮,转轮位于轴座的一侧,转轮与其上方对应的两个托辊之间设置连接皮带,转轮通过连接皮带带动所述的两个托辊同步转动,传动轴的下方设置电机,电机的传动杆末端设置传动齿轮,传动轴对应传动齿轮处设置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条,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链条带动传动轴转动。

所述的进气机构的结构为:机壳内一端设置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位于散热风扇一侧,支撑架内的上部设置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对接,进气管道与加热空腔的u形盖板的上表面中部之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与加热空腔相通;所述的排气机构的结构为:散热风扇的另一侧设置气泵,加热空腔的u形盖板的两侧设置排气口,气泵与所述的u形盖板两侧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排气管。

所述的下压机构的结构为:支撑架的横梁的下表面均匀分布上部气缸,上部气缸与横梁相互垂直,上部气缸的活塞杆朝向u形盖板,上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两对提升杆,两对提升杆的下端之间设置压板,压板位于所述的加热空腔内的上部,上部气缸带动压板在加热空腔内上下移动;

所述的上推机构的结构为:所述的加热空腔下方对称设置两对下部气缸,下部气缸与机壳的底面相互垂直,下部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加热空腔,两对下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之间设置推板,推板位于加热空腔内的下端,下部气缸带动推板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硅片进行钝化,降低了电池硅片的光衰,提高了转换效率,加热空腔内的一对内风扇使硅片受热更均匀,本发明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机壳1、立柱1.1、横梁1.2、连接梁1.3、安装梁2、u形盖板3、分隔板3.1、小风扇3.2、推板3.3、探测器3.4、内风扇3.5、进气管道4、上部气缸5、固定板6、提升杆7、压板7.1、连接管8、分隔气缸9、提示灯9.1、下部气缸9.2、固定座10、轴座10.1、托辊11、连接皮带12、转轮13、电机14、传动齿轮15、从动齿轮15.1、传动轴16、传动链条17、气泵18、排气管18.1、空气压缩机19、散热风扇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机壳1为空腔长方体结构,机壳1内的底面一端中部设置散热风扇20,机壳1内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两侧均匀分布分隔气缸9,分隔气缸9一侧设置提示灯9.1,支撑架内下部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安装梁2,一对安装梁2之间均匀分布运输机构,一对安装梁2上表面之间设置u形盖板3,u形盖板3的开口端朝向机壳1的底面,u形盖板3上表面均匀分布长方形槽,长方形槽与u形盖板3的两侧相互垂直,u形盖板3内均匀分布分隔板3.1,分隔板3.1与u形盖板3的上表面相互垂直,分隔板3.1的上端位于与其对应的长方形槽内,分隔气缸9的活塞杆末端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分隔板3.1的上表面,分隔气缸9带动分隔板3.1上下移动,相邻两个分隔板3.1的相向面对称设置内风扇3.5,相邻两个分隔板3.1的相向面与u形盖板3的下表面之间构成注入空腔,靠近机壳1一端的一个注入空腔设置为散热空腔,剩余的注入空腔设置为加热空腔,所述的加热空腔至少为两个,所述的散热空腔外表面对称设置至少三对小风扇3.2,所述的加热空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下压机构、上推机构,加热空腔上表面中部设置进气机构,加热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排气机构,注入空腔两侧设置一对探测器3.4,一对探测器3.4分别位于u形盖板4两侧的预留孔内,探测器3.4的探测端朝向注入空腔内,机壳1两端对应u形盖板4的两端处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

一种用于太阳能硅片的电注入机的操作方法:将装有硅片的托盘从机壳1的入口放在运输机构上,控制台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启动运输机构,运输机构的电机14和与其相连的各部件最终带动托辊11转动,将装有硅片的托盘输送至加热空腔内的指定位置,当加热空腔两侧的探测器3.4探测到装有硅片的托盘时,启动分隔气缸9,分隔气缸9带动分隔板3.1向下移动,当分隔板3.1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分隔气缸9上的指示灯9.1显示为红灯,关闭运输机构,启动上部气缸5,上部气缸5带动压板7.1向下移动,压板7.1与位于托盘最上端的硅片接触,同时,启动下部气缸9.1,下部气缸9.1带动推板3.3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连通托盘上硅片的正负电极,启动空气压缩机19,压缩空气经空气压缩机19的出口进入进气管道4后,经连接管8进入加热空腔内,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对硅片进行加热,硅片加热至指定时间后,启动气泵18,气泵18通过排气管18.1将加热空腔内的气体抽出,启动分隔气缸9,分隔气缸9带动分隔板3.1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分隔气缸9上的指示灯9.1显示为绿灯,同时,启动上部气缸5和下部气缸9.1,上部气缸5带动压板7.1上升至指定位置,下部气缸9.1带动推板3.3下降至指定位置后,启动运输机构,将完成一次加热后的硅片输送至相邻的加热空腔内,重复上述步骤,至完成加热任务的硅片进入散热空腔内,降下分隔板3.1,启动小风扇3.2对完成加热任务的硅片进行散热,完成散热后,升起分隔板3.1,运输机构将完成散热后的硅片输送至机壳1的出口,完成硅片的电注入任务。

实施例2

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为:两对相互平行的立柱1.1的上端和下部均设置连接梁1.3,位于两对立柱1.1上端的连接梁1.3之间设置横梁1.2,所述的分隔气缸9位于横梁1.2的两侧,一对安装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位于两对立柱1.1下部的连接梁1.3之间。

实施例3

所述的运输机构的结构为:托辊11均匀分布与安装梁2的上端,安装梁2的下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下表面设置轴座10.1,每对轴座10.1之间设置传动轴16,传动轴16的两端均设置转轮13,转轮13位于轴座10.1的一侧,转轮13与其上方对应的两个托辊11之间设置连接皮带12,转轮13通过连接皮带12带动所述的两个托辊11同步转动,传动轴16的下方设置电机14,电机14的传动杆末端设置传动齿轮15,传动轴16对应传动齿轮15处设置从动齿轮15.1,传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5.1之间设置传动链条17,电机14通过传动齿轮15、从动齿轮15.1和传动链条17带动传动轴16转动。

实施例4

所述的进气机构的结构为:机壳1内一端设置空气压缩机19,空气压缩机19位于散热风扇20一侧,支撑架内的上部设置进气管道4,进气管道4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19的出气口对接,进气管道4与加热空腔的u形盖板3的上表面中部之间设置连接管8,连接管8与加热空腔相通;所述的排气机构的结构为:散热风扇20的另一侧设置气泵18,加热空腔的u形盖板3的两侧设置排气口,气泵18与所述的u形盖板3两侧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排气管18.1。

实施例5

所述的下压机构的结构为:支撑架的横梁1.2的下表面均匀分布上部气缸5,上部气缸5与横梁1.2相互垂直,上部气缸5的活塞杆朝向u形盖板3,上部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设置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两对提升杆7,两对提升杆7的下端之间设置压板7.1,压板7.1位于所述的加热空腔内的上部,上部气缸5带动压板7.1在加热空腔内上下移动;

所述的上推机构的结构为:所述的加热空腔下方对称设置两对下部气缸9.2,下部气缸9.2与机壳1的底面相互垂直,下部气缸9.2的活塞杆朝向加热空腔,两对下部气缸9.2的活塞杆末端之间设置推板3.3,推板3.3位于加热空腔内的下端,下部气缸9.2带动推板3.3上下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