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DMI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060发布日期:2018-08-29 00:5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HDMI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现有的一种HDMI连接器组件,包括HDMI连接器和连接HDMI连接器的线缆,然而线缆与HDMI连接器连接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HDMI连接器根据使用需要转动时,使用时HDMI连接器容易跟着线缆的活动而改变弯曲的方向,无法很好地固定方向;2.在壳体内装入线材后盖上另一个壳体时,由于线材具有弹性,容易将壳体弹起,当将两个壳体压合在一起时,容易将壳体压伤,使得产品不良率高。其中针对缺陷2,现有的一种改进的方法是在其中一个壳体设置一个平柱,另一个壳体设置与平柱配合的一个柱槽,这样在将两个壳体压合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然而由于平柱和柱槽的孔径相同,平柱经常难以卡入柱槽,此外如果平柱和柱槽有毛刺现象,不合配就要人工削毛刺,这样将浪费很多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易固定方向、产品不良率低的HDMI连接器组件。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HDMI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上壳,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有一枢接槽,所述枢接槽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设有至少一个卡点,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一圆锥形卡柱,所述圆锥形卡柱包括底部及自所述底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圆锥形卡柱沿远离所述底部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圆锥形卡柱相配合的一卡槽;一下壳,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壳体,两个所述下壳体均包括向上延伸的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枢接槽配合,所述枢接部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与所述卡点配合的一个凹槽;一线缆,连接于所述下壳的底部。

进一步,每个所述凸出部设有一出线口,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所述芯线包括从所述出线口穿出的出线部,从每一个所述出线口穿过的所有出线部整体包覆有一硅胶套。

进一步,所述凸出部呈弧形,所述枢接部设有与所述凸出部形状匹配的一弧形部,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弧形部。

进一步,所述卡点的数量为3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卡点的3个配合位置分别对应上壳相对下壳的3个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上壳的凸出部凸设有卡点,下壳的枢接部凹设有与卡点配合的凹槽,因此当上壳转动停在一个角度时,卡点和凹槽的卡合能够保证方向的固定。

(2)第一壳体设有圆锥形卡柱,第二壳体设有与圆锥形卡柱相配合的卡槽,圆锥形卡柱沿远离底部的方向逐渐缩小,因此容易卡入卡槽,如果卡槽或卡柱有毛刺现象,只要圆锥形卡柱卡入卡槽一点,在机器压壳体时,圆锥形卡柱就会全部压挤进卡槽,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连接稳定,线材难以将壳体弹起,容易作业,产品不良率低。

(3)芯线的出线部整体包覆有硅胶套,可以防止芯线跳开和铝箔散开,增加芯线耐弯曲性、耐磨性以及使用寿命,作业时易分线。此外,硅胶套较套管柔软,不会增加分线弯曲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正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背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套包覆芯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转动90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上壳1;第一壳体11;圆锥形卡柱111;底部1111;延伸部1112;第二壳体12;卡槽121;方向标识122;枢接槽13;凸出部14;卡点141;出线口142;下壳2;枢接部21;弧形部211;凹槽22;下壳体23;线缆3;芯线31;出线部311;硅胶套32;PE内模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HDMI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上壳1、与所述上壳1枢接的一下壳2、连接于所述下壳2底部的一线缆3。

如图2至图7所示,上壳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的底部均设有一枢接槽13,枢接槽13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凸出部14,凸出部14凸设有三个卡点141,第一壳体11设有一圆锥形卡柱111,圆锥形卡柱111包括底部1111及自底部1111延伸的延伸部1112,圆锥形卡柱111沿远离底部1111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二壳体12设有与圆锥形卡柱111相配合的一卡槽121。圆锥形卡柱111容易卡入卡槽121,如果卡槽121或卡柱有毛刺现象,只要圆锥形卡柱111卡入卡槽121一点,在机器压壳体时,圆锥形卡柱111就会全部压挤进卡槽121,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连接稳定,线材难以将壳体弹起,容易作业,产品不良率低。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一方向标识122,可以防止插错。

如图8和图9所示,下壳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壳体23,两个下壳体均包括向上延伸的一枢接部21,枢接部21与枢接槽13配合,枢接部21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与卡点141配合的一个凹槽22。凹槽22与卡点141的3个配合位置分别对应上壳1相对下壳2的3个转动角度。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壳1能够相对下壳2作90度的转向,当上壳1转动90度时,卡点141和凹槽22的卡合能够保证方向的固定。

如图1和图10所示,线缆3包括多根芯线31,每个凸出部14设有一出线口142,芯线31包括从出线口142穿出的出线部311,从每一个出线口142穿过的所有出线部311整体包覆有一硅胶套32,可以防止PE内模4压壳时芯线31跳开和铝箔散开,增加芯线31耐弯曲性、耐磨性以及使用寿命,作业时易分线。此外,硅胶套32较套管柔软,不会增加分线弯曲的难度。

如图3和图8所示,优选的,凸出部14呈弧形,枢接部21设有与凸出部14形状匹配的一弧形部211,凹槽22设于弧形部211。弧形的凸出部14和弧形部211有利于上壳1的转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